跳至內容

山農–菲諾–以利亞碼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資訊理論中,山農–菲諾–以利亞碼算術編碼的先導,其概率被用於決定碼字。

演算法描述

給定一離散隨機變量 X ,令 X=x 發生之概率。

定義

演算法如下:

對每個 X 中的 x
Z 之二次展開
x 之編碼長度
選定 x 之編碼, Z 之小數點後之第一個最高有效位。

舉例

令 X = {A, B, C, D} ,其發生概率分別為 p = {1/3, 1/4, 1/6, 1/4} 。

對於 A
在二進位中, Z(A) = 0.0010101010...
L(A) = = 3
code(A) 為 001
對於 B
在二進位中, Z(B) = 0.01110101010101...
L(B) = = 3
code(B) 為 011
對於 C
在二進位中, Z(C) = 0.101010101010...
L(C) = = 4
code(C) 為 1010
對於 D
在二進位中, Z(D) = 0.111
L(D) = = 3
code(D) 為 111

演算法分析

前綴碼

山農–菲諾–以利亞碼之輸出為二進位前綴碼,因此可被直接解碼。

令 bcode(x) 為二進位表示法最左側加入小數點而成之小數。舉例而言, code(C)=1010 ,則 bcode(C) = 0.1010 。 對所有 x ,如果沒有任何 y 存在使得

則所有的碼可構成前綴碼。


此性質可透過比較 F 和 X 之累積分佈函數,以圖表示出:

The relation of F to the CDF of X

由 L 之定義可得

並且由於 code(y) 是由 F(y) 從 L(y) 之後的位元截短而得,故

因此 bcode(y) 必不比 CDF(x) 小。

上圖說明了 ,因此前綴碼定理成立。

編碼長度

此碼之平均長度為
因隨機變量 X 之 H(X) 滿足

山農–菲諾–以利亞碼之長度約比代編碼資料之熵長約一到二額外位元,故甚少被實用。

參考書目

T. M. Cover and Joy A. Thomas (2006). Elements of information theory (2nd ed.). John Wiley and Sons. pp. 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