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聖經輔導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聖經輔導是在1970年由亞當斯(Jay E. Adams)所推出的一種完全基於聖經的輔導方式。有別於心理輔導,此輔導學主張聖經是唯一的輔導根據。只要是熟讀聖經的信徒或牧者均可以輔導別人,而不一定需要經過訓練的輔導員。此學說同時強調罪才是導致行為問題的根源,而不是心理學所指的各種因素(例如原生家庭傷害、童年創傷等)。

此學說也同時反駁現時流行的心理學。他們以它們過於世俗、不科學、類似哲學、過於抽象及違背聖經教導為理由,主張基督徒應該放棄心理學而改用聖經來輔導。

基督徒反對使用心理學理論為人輔導的主要原因是:心理學的基本前設是無神論、唯物主義、道德相對、甚至敵視基督教,而且各種新紀元技術也都滲透。所以,是不適合基督徒。

在西方國家的發展

聖經輔導是由傑伊·亞當斯建立的輔導體系。他於15歲時高中畢業。高中畢業之際,他詢問了牧師可以更深地學習聖經的地方。於是牧師介紹了費城的歸正聖公會神學院給亞當斯。這間神學院破例錄取了15歲的亞當斯就讀研究生課程。之後亞當斯也報讀了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古典語言系,並在1952年畢業時同時獲得學士和研究生學位。

1963年,亞當斯成為了信正長老會的牧師,與此同時也在韋斯敏思德神學院教授教牧輔導學。為此他開始涉獵有關心理學輔導的書籍。但是他發現心理學的書籍都是在講述有關弗洛伊德卡爾·羅傑斯的理論。他發現自己無法將異教心理學的觀點融合進他的基督教教牧輔導中。

1965年時,亞當斯遇到了一名至今有爭議的心理學家,他就是奧維爾·霍巴特·莫瑞爾(Orval Hobart Mowrer)。[1][2][3]莫瑞爾曾經在1954年擔任美國心理學協會主席,莫瑞爾一生也在和他本身的憂鬱症焦慮症搏鬥。亞當斯與莫瑞爾一同工作了六個星期的時間。在莫瑞爾的書中,亞當斯發現了一句話是這麼寫的:

莫瑞爾的心理治療方式,就是讓一些受輔者以小組的方式分享自己的故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需要誠實地面對自己的罪過並且悔改。[4]莫瑞爾認為,人的心理問題皆是源於自己真實的道德罪過所導致,儘管他對罪過的理解,不是源自任何信仰,而是以世俗的道德觀來看待。莫瑞爾認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是錯誤地將心理問題歸咎於外部的環境和人的性慾望上面,也就是錯誤的罪過上面。莫瑞爾要求他的受輔導者不要躲在「心理學」這個標籤的後面,而是應該要勇敢地為自身不當的行為負上責任。亞當斯覺得,這種觀點對於一名心理學家是相當不尋常的,但是對被輔導對象卻有很大的果效。

經過了那個與莫瑞爾相處的暑假之後,亞當斯恍然大悟,他之所以無法把心理學和聖經融合,是因為這兩者本來就不兼容。因此他決心要創立一個以聖經為材料根基的輔導理論

1968年,亞當斯成立了基督教輔導和教育基金會(CCEF)作為他研究聖經輔導的基地。他也為他的輔導取了一個名字,叫「勸誡式輔導」(Nouthetic counselling)。

1970年時,亞當斯出版了第一本聖經輔導書籍《勝任輔導》(Competent to Counsel)。他證明了早期心理學三大流派(精神分析行為主義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皆與聖經有衝突,基督徒輔導員需要放棄心理輔導法,改為以聖經世界觀為根基的聖經輔導。亞當斯的觀點認為,人的心理問題和精神疾病,皆是源自於人的罪,而不是源於外部因素如童年創傷等,也不是由生理因素引發,為此他要聖經輔導員勸告受輔導者減少對精神藥物的依賴。[5][6]一切精神和心理問題的解決都必須要從罪的問題和福音着手。

直到1976年,亞當斯在世界各地進行巡迴演講,以便能更好地解釋聖經輔導學,也出版了15本書。亞當斯在1978年再出版了《基督徒輔導員實操手冊》(The Christian Counselor’s Manual )一書,進一步給出了聖經輔導的個案例子。在亞當斯的餘生中,他繼續寫出很多聖經輔導和神學有關的書籍,他一生出版的書籍至少有上百本。

現在,聖經輔導學已經被英美澳紐等國家的保守福音派基要派教會接受,成為繼心理輔導內在醫治之後,基督徒尋求輔導的另一個選項。

在華人地區的發展

在華人地區,第一位推廣此學說的人是畢業於美國印第安納州三一神學院主修哲學及護教學的張逸萍博士。她個人表示,心理學自二戰後開始進入西方教會,因其不符合聖經的理論,這些年來一直有人高聲反對。近四五十年來,心理學進入中國教會後,中國教會卻默然接受。她認為這是不明智的做法,因此開設中國第一個批判心理學的網頁。同時開設中國第一個聖經輔導網,呼籲信徒改用聖經輔導。此外,部落格「基督教小小羊園地」也呼籲信徒棄用心理學而改用聖經輔導。中國大陸也已有諮詢中心使用聖經輔導。近年美國和台灣都有華人在推動聖經輔導。

但心理學是否真的違背聖經,在華人基督教社群里仍具有爭議。一般而言,接近基要派或福音派的基督徒,都比較喜歡聖經輔導,多於心理輔導;而那些靈恩派和比較接近自由派的,則仍然主張心理輔導。

參見

參考資料

  1. ^ Corbin Pag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erving Guilt in the “Age of Psychology”: The Curious Career of O. Hobart Mowrer (PDF).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6-07-03 [2024-05-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4-05-23). 
  2. ^ Jonathan Poletti. Evangelicals Do ‘Counseling’ with a Gay Secret. Medium, I blog God. 2021-04-30 [2024-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3). 
  3. ^ Jonathan Poletti. Evangelicals Do ‘Counseling’ They Learned From a Suicidal Gay Nazi. Medium, I blog God. 2024-05-18 [2024-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4). 
  4. ^ Medicine: In the Age of Anxiety. Time. 1948-01-12 [2024-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3). 
  5. ^ Jay E. Adams. 胜任辅导 (PDF). [2024-05-23]. 
  6. ^ Dr. G. Jay Adams and the foundations of a movement…. Church4EveryChild. 2015-01-28 [2024-05-23].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