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性別教育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8年4月27日) |
單性別教育,即性別隔離教育(英語:Single-sex education、Single-gender education),指奉行性別隔離的理念,整個學校或某個學院、班級只接收男性或女性學生的。單性別教育在二十世紀中葉前是主流,大部分中學、大學都是男校或女校。眾多文化(如宗教原因)都主張單性別教育,它在世上眾多地方得到實行,包括宣稱以消除性別隔離為目標,所做所為卻與性別平等背道而馳的國家。
歷史
19世紀前,單性別教育十分常見;在19世紀,隨着教育的普及化,越來越多的男女校得到建立。1917年,蘇俄規定所有學校必須為男女校。據科尼利厄斯·賴爾登(Cornelius Riordan)所寫:「到19世紀末,美國大多數公立中小學已轉為男女校。[1]而到20世紀末,男女校已在世界範圍內普及。在英國,澳大利亞和愛爾蘭,直到1960年代,單性教育的傳統仍然相當強大。1960年代和70年代是一個社會急劇變化的時期,在此期間時代通過了許多反歧視法,例如1972年的第九條。懷斯曼(Wiseman,2008)表明,到2003年,全球只有少數幾個國家擁有超過一個或兩個百分比的單一性別學校。最後,到2003年,全球只有幾個國家的男校、女校的數量佔所有學校的數量的百分率超過2%。[2]但仍有國家、地區的男校、女校的數量佔所有學校的數量的百分率超過10%:比利時、智利、新加坡、英格蘭、香港、以色列、紐西蘭、澳洲、韓國與大部分穆斯林國家。最近,人們對現代社會的公立、私立單性別教育的興趣再度興起。[3]」
各國單性別教育
歐洲國家
英國
在英國,傳統上,大部分中學是男校、女校,特別是私立、文法、現代學校。但是,現在大部分學校都是男女校。在英國公立小學中,男校、女校只有Winterbourne Junior Boys' School與Winterbourne Junior Girls' School(都在倫敦Borough of Croydon)。公立男校、女校的數量在近40年來由2500所跌至400所。根據白金漢大學教育教授Alan Smithers的說法,沒有證據表明,男校、女校一貫優良。然而,2009年Key Stage 2、GCSE兩個考試中,統計數字表面,在超過700,000個女學生中,入讀女校的學生的分數高於入讀男女校的學生。在小學時表現惡劣的學生,在中學表現大為改善。研究表明,入讀男校、女校的學生更可能得到成功。[4]在2007年,一份政府機構的評論中,建議因性(別)施教,因為男女校中的女學生往往被置之不顧。一個大型的縱向研究中,調查超過17000人,問題是接受單性別教育的學生與外界社會是否有差距。有研究者發現,16歲女學生中,入讀女校的表現更佳,而男學生也有相似情況。[5]入讀女校的女學生在數學、科學學科上更自信,而入讀男校的男學生則在英文學科上更自信。(性別定型在男校、女校沒有那麼強烈)[6]在畢業後,入讀女校的女性的薪酬比起入讀男女校的女性的薪酬高。[7]然而,入讀男校的男性日後的婚姻以離婚終結的可能性較高。2011年,著名雜誌科學認為儘管男校、女校畢業學生表現更佳,但這不代表單性別教育優於跨性別教育。升讀中學時同一水平的學生,在分別接受單性別教育、跨性別教育後,水平並無明顯差距。
北美地區
美國
在美國,最高法院在1996年的案件,美國訴弗吉尼亞(United States v. Virginia)中裁定了公立男校、女校的合憲性。法官魯斯·巴德·金斯伯格總結,公立單性別教育只有在服務、設施男女均可使用的情況下合憲。有教無類法案為單性別教育提供了便利。法案使2006年10月出現新的聯邦法規,允許地區建立男校、女校,需要:自願入學、教學質量與普通學校一樣與設施男女均可使用。提供全男、女班的公立學校的數量,由1998年的4所上升至2010年的540所。[8]
教育下一步和哈佛大學的教育政策和治理計劃贊助了知識網絡在2008年初進行的一項全國範圍的調查。根據調查,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人認為父母應該選擇將孩子送到單性別學校。
加拿大
在17世紀,女性開始接受教育,但僅限於聖經與針線。到19世紀,學校仍以性別分割學生,男女學生在不同校門進入,在不同範圍活動。在強制教育實施後,安大略出現了一些男女校,但男女學生在不同教室上課。自20世紀90年代中葉以來,有人發現男學生與女學生相比,在幾個領域上落後。這個發現支持了單性別教育。
中東及伊斯蘭國家
在中東除以色列外,皆是伊斯蘭國家。包括中東國家在內的伊斯蘭世界,男女隔離是社會文化所許可的,政府強制規定學校必須為男校或女校。
- 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私立學校大部分都是男女校,而公立學校大部分都是男校、女校。
- 在以色列,世俗學校大部分都是男女校,而正統的宗教學校大部分都是男校、女校。
- 黎巴嫩大部分是男女合校。
亞洲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中國在20世紀前,僅有少數人能接受教育,大多數人是文盲。而出於男女大防的傳統,即使有能力為女兒或其他女眷提供教育的家庭,亦不會讓她在家庭之外接受教育。晚清時期,隨着《南京條約》簽訂,中國門戶開放,外國基督教傳教團體開始進入中國。傳教士成立學校,以培養幼童成為信徒。在此背景下,中國出現了第一所女子學校,即是由英國女傳教士奧特綏小姐(1797-1868)於1844年投資興辦的寧波女塾。1850年,美國傳教士裨治文和妻子Eliza Jane在上海創辦的裨文女塾,則兼有慈善和教育雙重性質,以貧家女為生源。至1860年,教會開辦了十一所女校,但並未被中國社會接納,教會女校發展艱難,生源匱乏。至1880年代,西風東漸,中國社會風氣日漸開放,開始認同女性在女校接受教育。這一時期,教會女校以信徒和權貴子女為招收對象,學費高昂[10]。
1898年在上海,創辦了第一所由中國人投資興辦的女校——經正女塾。1901年至1904年間,全國共有17所女子學校。1907年,學部頒佈《女子小學堂章程》、《女子師範學堂章程》,標誌女子教育獲得政府認可。1912年1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佈《普通教育暫行辦法》,宣佈女性與男性享有同樣的受教育權。而女校自20世紀初獲得蓬勃發展,僅1920年代初的上海一地,就有40餘所中國人創辦的私立女校。中國教育者取代教會成為女子教育的主體。女兒進入女校接受教育,更被中國上流社會所推崇[11]。另一方面,最後一類在女校之外不招收女生的學校——高等學校在1920年代初,實現男女同校。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1950年代,中國政府對教育體制進行調整。1952年,取消教會學校和私立中學,女校多有調整、合併[11]。目前,女校在學校中是少數的,仍然存在的有中華女子學院、吉林女子學校、鄂東女子學校等。
臺灣
在臺灣,採取同一性別之學校基本上是認為「同一性別學生在一起能互相進取」、「減少異性交流帶來的感情干擾」,而上課的方式與同學間的相處,僅有單性別會比混合來的容易些。
在國民小學階段,位於宜蘭縣宜蘭市相鄰的中山國小及女子國小自 1918年只收男生和女生,直到1996年8月才自一年級新生起男女兼收,女子國小並改名為宜蘭國小,結束最後小學專收男/女學生的時代。
早期台灣的學校多為單性別,國中實施男女分班,部分地區甚至是男女分校,後來國中幾乎全面實施男女混班,今日除部分私立學校,公立學校僅剩嘉義縣市有男女分校(如嘉義市之蘭潭國中(男校)、嘉義國中(女校);嘉義縣之朴子國中(女校)、東石國中(男校))。
高中則為男女分校,後來漸多學校開始男女兼收,單性別學校變少,但實際上部分學校採取男女分班,上課並不在一起,例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臺中二中。日治時期成立的學校多以單性為主,後來因特殊班(如:科學班、音樂班、舞蹈班等等)的成立,有少量異性進入學校,但實際上因為招收一般學生還是單性別,在廣義下可為單性別學校。現今的純男校有建國中學、成功高中、徐匯中學,除去特殊班外則例如臺中一中、臺南一中、高雄中學、嘉義高中、彰化高中、新竹高中 、屏東高中、臺東高中等等也屬男校;純女校例如北一女中、中山女中、景美女中、金陵女中、達人女中、臺中女中、曉明女中、彰化女中、聖功女中、高雄女中、基隆女中、臺東女中、衛理女中等等,除去特殊班外則新竹女中、嘉義女中、臺南女中、屏東女中、蘭陽女中也屬女校。一般而言女校改制為男女兼收的數量少於男校。
技職教育方面,家事類科曾長期限定女生就讀,例如國內唯一僅設立家事類科的嘉義家職,在2015年以前,為一所全女子的技術型高中;而最後一所單性別技術性高中為中壢家商,已於2017年後開始招收男生。今日的技職教育皆為男女合校,惟仍有部分學校,家事類科別限招女生。
大學方面,目前已經沒有單性別大學,在過去例如1993年改制前的靜宜女子大學(已去掉女子二字招收男生),以及2008年以前的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孟加拉
在孟加拉,除大學外,很多學校都是男校、女校。著名的有:Cantonment schools(由軍方運作)、Zilla Schools(由政府運作)、Cadet colleges (由軍方運作)。
印度
在印度,有觀點認為男學生在全男班表現更佳,因為男女學生所需教育不同。公立男校、女校在最近40年內,由2500所跌至400所。有人認為男校、女校是保守的印度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數字可以表明這一點:在2002年,印度只有53%的、達到上學年齡的女童在上學,很多保守家長寧願女兒不上學,也不讓女兒入讀男女校。[12][13]也有觀點認為,在全男、女班中上課的學生,會更加專心,而不是受異性吸引。有人認為,男女校使他們沒有壓力,為他們創造了一個更親切、舒適的環境。
韓國
在首爾便有6間女子大學。是不少該國藝人或知名女性人物的就讀學校。
大洋洲
澳洲
在澳洲,大多數單性別學校都是收費獨立或天主教學校。入讀獨立男校、女校的學生的百分率,由1985年的31%跌至1995年的24%。1985年,55%的男學生與54%的女學生入讀男校、女校。然而,到1995年,入讀男校、女校的男女學生,分別跌至41%與45%。[14]2001年,澳洲教育研究協會(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在研究超過27000個學生6年後,發現,在53個學科上,入讀男校、女校的學生「成績比入讀男女校的學生高15至22%。報告也指出,入讀男校、女校的學生表現更佳、在學習中尋得更多樂趣,而這些學校的課程更適合他們。」[15]
單性別教育的影響
單性別教育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支持單性別教育的人稱,男校、女校學生比起男女校學生,在學時的分數、畢業後的就業率都更高,所以應該實行單性別教育。而反對者則認為,這些數據遭到誇大或不存在,指出性別隔離會造成學生具有性別偏見、畢業後影響與社會上異性的溝通能力。
支持
支持單性別教育的人認為,男、女學習方法有差異,所以需要根據性別將他們分開教育;但是,反對者指出,並非所有女學生以一種方法學習,而所有男學生以另一種方法學習。支持單性別教育的人回應,男女差異比起同一性別內的差異大。另外,有一種觀點以男、女腦部發展模式不同為理由,主張男女學生應分開教育。
2005年,美國教育部組織了一個系統地研究2221個案例的、以「Single-sex versus coeducational schooling: A systematic review」為題的研究。在對比了男女校與男校、女校的畢業學生的成就後,研究指出:「在有條件下的情況下,單性別教育對學生是有幫助的。在對比了一些案例後發現,接受單性別教育的學生,學術更佳、表現更積極。但是,也有很多接受單性別教育的人,比起接受跨性別教育的人,並無明顯的分別。」研究也指出:「總體上,很多研究發現入讀男校、女校對於學生來說有正面影響。」[16]Cornelius Riordan說:「在多個研究對象中發現,讀男校、女校的學生,無論是在學業上,還是在溝通上,比起讀男女校的學生要好。」[17]
2008年,美國政府贊助了一個以「Early Implementation of Public Single-Sex Schools: Percep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為題的研究。研究列出了單性別教育的好處。一、消除學習時男女之間的差異;二、改善學生學習問題;三、使女學生有更多擔任領導的機會;四、改善師生關係;五、促進師生互相尊重;六、應對男女學習方法不同、興趣不同的問題;七、避免性別不同的師生偏見;八、改善學生學業;九、改善較差學生的學業問題;十、使學生專注於學業,而不是異性;十一、為學生提供更正面的模範;十二、使學生有更多機會接受社會、道德教育;十三、為公眾提供更多選擇。[18]
2012年1月,賓夕法尼亞大學在韓國進行了一個調查,發現「入讀男校、女校,或入讀男女校與高分有顯著的聯繫。」[19]
反對
2011年9月,科學刊登了一篇猛烈批評單性別教育的文章。文章指責支持單性別教育的人提出的理由「充滿曲解、不科學、嚴重誤導公眾、未經篩選,不是通過有效、科學方法取得的。」「並無證據表明,接受單性別教育,對學生學業表現有正面影響,但有證據表明,這種教育方式會造成性別歧視合法化、體制化。」[20]
反對單性別教育的人(包括上面提及的、科學雜誌那篇文章的作者)認為,並不是單性別教育對學生產生正面影響,而是教師與資源對學生產生了正面影響,亦可能違反平等教育的原則。他們相信,在男校、女校的學生處於與外界不同的世界中,而在外界,他們則需要與異性溝通。他們認為男女校通過男女互相交流,減少了性別歧視。也有反對者說,單性別教育並沒有為學生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
這也是為何多數國家會規定需平等教育且「在非歧視原則之下,基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者不在此限」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亦須經過申請的因素之一。另外女校存廢爭議比較大,男校存廢爭議比較小(分離女性主義認為應該把父權期盼的女性場所改造成適合女性主義的專屬空間,而非廢除女性專屬空間)。
參見
參考資料
- ^ Kolesnick, l969; Bureau of Education, l883; Butler, l910; Riordan, 1990.
- ^ Wiseman, 2008.
- ^ Riordan, 2002.
- ^ Paton, Graeme; Moore, Matthew. Girls 'do better in single-sex schools'.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2009-03-18 [2010-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 ^ Sullivan, A., Joshi, H. and Leonard, D., Single-sex Schooling and Academic Attainment at School and through the Lifecours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010, 47(1), 6-36.
- ^ Sullivan, A., Academic self-concept, gender and single-sex schooling, "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5(2), 259-288.
- ^ Sullivan, A., Joshi, H. and Leonard, D., Single-sex schooling and labour market outcomes,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2011, 37(3), 311-322.
- ^ Diana Jean Schemo. Federal Rules Back Single-Sex Public Education. New York Times. 2006-10-25 [2007-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4).
- ^ AdventureDivas: IRAN: Groundwork. [2012-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23).
- ^ 楊潔. 《女子教育的最初尝试——从上海女学看中国女子教育的早期发展》. 浙江學刊 (浙江省杭州市: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 2001, (2001年06期). ISSN 1003-420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9) (簡體中文).
- ^ 11.0 11.1 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女校曾是贫苦女孩的收容所. 鳳凰網,來源:東方早報. 2015-03-09 [2018-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2) (簡體中文).
- ^ Children. [2012-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6).
- ^ Same-sex classrooms a problem or solution?. [2012-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2).
- ^ 4102.0 - Australian Social Trends, 1997. [2012-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3).
- ^ NASSPE: Research > Single-Sex vs. Coed: The Evidence. [2012-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1-26).
- ^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ingle-sex versus coeducational schooling: A systematic review,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2005. (PDF). [2012-02-2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1-08).
- ^ Riordan, C. (2007). The Effects of Single Sex Schools: What Do We Know? Building Gender-Sensitive Schools: Fir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Single Sex Education. Barcelona[永久失效連結]
- ^ Riordan, C., Faddis, B., Beam, M, Seager, A., Tanney, A., DiBiase R., Ruffin M., Valentine, J. (2008). Early Implementation of Public Single-Sex Schools: Percep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Washington D.C. (PDF). [2012-02-2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1-08).
- ^ Park, H. , Behrman, J, Choi, J. (2012) Causal Effects of Single-Sex Schools on College Entrance Exams and College Attendance: Random Assignment in Seoul High Schools. Philadelphia, P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SC Working Paper Series.. [2012-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31).
- ^ Halpern, Diane F. et al. 2011. The Pseudoscience of Single-Sex Schooling. Science 333 (6050): 1706-1707. Retrieved November 4, 2011.
延伸閱讀
- Single-sex Schools for Girls and Gender Equality, UNESCO Brief, 2007
- Single sex environments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risk a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