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哲學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蘇格拉底之死,由雅克·路易·大衛所繪(1787年)

哲學是研究普遍的、基本問題的學科,包括存在知識價值理智心靈語言、人生、道德等領域[1][2]。哲學與其他學科不同之處在於哲學有獨特之思考方式,例如批判的方式、通常是系統化的方法,並以理性論證為基礎[3]。從歷史上看,許多單獨的學科,例如物理學生物學自然科學,或法學政治學心理學社會科學,都曾被視作哲學的一部分或其分支學科。直至其得到後續發展後,才逐漸被視作現代意義上的獨立學科。

哲學的詞義在現代末期發生了變化,成為了今天常見的、更狹隘的含義。在這個新意義上,該術語主要與形而上學認識論倫理學和美學等哲學學科相關。除其他主題外,它涵蓋了對現實知識價值觀的理性研究。然而,它不同於其他理性探究學科,例如經驗科學數學[4]

詞源

英語詞語philosophy拉丁語philosophia)源於古希臘語中的φιλοσοφία,意思為「愛智慧」,有時也譯為「智慧的朋友」[5][6],該詞由φίλος(philos,愛)的派生詞φιλεῖν(philein,去愛)和σοφία(sophia,智慧)組合而成。一般認為,古希臘思想家畢達哥拉斯最先在著作中引入「哲學家」和「哲學」這兩個術語[7]

「哲」一詞在中國古代指那些善於思辨、學問精深者,如「孔門十哲」、「古聖先哲」等,「哲」或「哲人」意義類似西方近世所謂「哲學家」、「思想家」。1874年,日本啟蒙家西周,在《百一新論》中首先用漢語詞「哲學」來翻譯「philosophy」一詞[8][9]。哲學中的形而上學(英語:metaphysics)的中文名稱取自《易經·繫辭上傳》「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10]一語。

哲學的概念

哲學的定義

哲學家們對哲學本身的定義存在分歧。沒有共同的共識,這歸因於哲學本身的性質是一個開放的哲學問題。許多偉大的哲學家,如柏拉圖黑格爾等,對問題「什麼是哲學?」提出了答案,但這些答案在今天不太可能被廣泛接受。其中一個原因是哲學的本質本身就是一個哲學問題,因此不應期望得到無爭議的答案——如果哲學家們停止爭論,哲學家的職業就將結束。[11]

英國哲學家羅素對哲學的定義是:

胡適在《中國哲學史大綱》中稱「凡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從根本上着想,要尋一個根本的解決:這種學問叫做哲學」[13]

雖然哲學源自西方的傳統,但許多文明在歷史上都存在着一些相似的論題[14]東亞南亞的哲學被稱之為東方哲學,而北非中東則因為其和歐洲密切的互動,因此常被視為是西方哲學的一部份。

對哲學的主題亦存在許多看法。一些人認為哲學是對問題本身過程的觀察。[15]

  • 後現代主義把哲學定義為創造概念的學術。
  • 哲學所涉及的研究範疇是其它學科的總和,它給出對世界本質的解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接受者的世界觀
  • 哲學是研究範疇及其相互關係的一門學問。範疇涉及到一門學科的最基本的定義、概念內容,哲學具有一般方法論的功能。
  • 哲學和其他陳述問題方法的差異是有批判性的、有代入問題的方法以及以理性為答案的辯論

研究基礎

古希臘哲學家經常提出問題,他們所提出的問題大概可以歸類為三類,這三類問題分別形成了哲學的基礎學科——分別是形而上學倫理學認識論[16][c 1] [a 1] [17]

現代哲學上出現"不要求精確理由"之哲學理論,例如"虛假"(認定本質不可知),這種現象將不可知論(世界上終究有人不能理解的存在)的重要程度提高了。

亞里士多德時代以來,在古典或者現代哲學當中,邏輯通常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其提出的三段論,對西方哲學發展有着深遠影響。[18]

分支

主分支

哲學可以分為很多不同的分支,主要包括形而上學、知識論、倫理學、邏輯學和美學[19][20]

特殊分支

這些分支是應用在其他學科,或者交叉學科的哲學研究。

歷史

很多人類社群思考過哲學問題並且互相學習建立了各種哲學流派。

東方哲學是通過每個地區的歷史時期來組織的。西方哲學一般可以分為三個或更多時期,最重要的是古典哲學中世紀哲學近代哲學[21]

古典哲學

古印度

印度哲學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吠陀時代已經開始,至公元前6世紀為全盛時期。當時古印度思想百花齊放,其中最著名的包括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耆那教創始人笩駄摩那阿耆多·翅舍欽婆羅波拘陀·迦旃延富蘭那·迦葉數論派等。

中國

中國哲學的主要部分起源東周時期,當時以諸子百家廣為人知[22],以孔子儒家老子道家墨子墨家及晚期的法家為代表,還有一些流派例如農家陰陽家名家在之後則名聲不顯。在秦朝焚書坑儒後除了法家、儒家、道家外其他流派都不再活躍。在當代,中國哲學仍然在亞洲文化扮演一定作用,但是學理上仍在爭辯中國哲學是否應歸為哲學。

牟宗三曾對哲學下定義:「凡是對人性的活動所及,以理智及觀念加以反省說明的,便是哲學。」牟宗三認為,中國有數千年文化史,確有哲學。只是中國哲學重視主體性,西方重視客體性。因此如果以西方的邏輯知識論等對哲學下定義,中國沒有這些。但如果以主體性方向對哲學下定義,中國文化就擁有哲學。反之西方對人生的哲學多表現在文學藝術音樂等等。就以西方哲學史來說,沒有一章特別談及耶穌[23]

古希臘-羅馬

柏拉圖(左)和亞里士多德(右):裁剪自雅典學院拉斐爾·聖齊奧作,1509

古希臘-羅馬哲學是西方哲學的一個時期,時間為公元前6世紀[約585]到公元6世紀。它一般被分為三個時期:前蘇格拉底時期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古典希臘時期、和後亞里士多德(或希臘化)時期:有時候會把新柏拉圖主義基督教哲學家們的古典時代晚期加入作為第四個時期。

前蘇格拉底時期

在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西方哲學就從古代神話詩歌中脫穎而出,逐步開始對宇宙的組成以及本源的思考而開始了獨立發展。前蘇格拉底時期的自然派哲學家們多關注自然界,被認為是西方最早的哲學家[24],不管他們認識以及解釋世界的方式是否正確,但是他們的想法之所以有別於迷信的原因在於,這些哲學家是以理性輔佐證據的方式歸納出自然界現象。諸如:

公元前5世紀中期,普羅泰戈拉高爾吉亞等所形成的辯士學派將研究的重點由自然轉移到人類本身。認為「人才是萬物之本」。他們都不相信有真正的存在和真理。普羅泰戈拉認為是非善惡都是相對於人的感覺而言,而高爾吉亞卻認為所有的都是同樣的假,這是懷疑論的雛形。[a 2] [b 1][d 1][c 2]

公元前6世紀末,以畢達哥拉斯為主的畢達哥拉斯學派所主張的哲學與前述的觀點既相近又有不同。羅馬古代的歷史上記載畢達哥拉斯第一個稱自己為哲學家,或者說是愛智慧[25]。他認為「一切都是數字」。其意思就是說一切事物的實質和結構都是它們所包含的數字關系所決定的。他稱平均、秩序和調和是宇宙的三大基調,並以音樂的調和說明宇宙的調和。他所在的學派將宇宙總結為十種性質相異的組合:有限與無限、奇與偶、少與多、左與右、男與女、靜與動、直與曲、光明與黑暗、善與惡、方與圓。至此之後,數學的本質及其地位,一直都是哲學的主要問題之一,數學不受觀察和實驗造成的不確定性影響,而且是通過純粹的思想加以理解的。[a 2][b 2][d 2][c 3][25]

其中關於變與不變的關係的爭論,真實世界與直覺世界的差別,真理與意見的矛盾,導致產生了認識論的問題。

古典希臘時期

在古典希臘時期西方哲學方法的關鍵特質被建立:依靠訴諸理性和論證,通過一種批判性的方法來接受或建立觀點。這包括蘇格拉底被稱為蘇格拉底反詰法或「反駁論證」方法的辯證法,他主要用其來檢驗例如善良和公平正義的關鍵道德概念。這種方法將一個問題分解成一系列的疑問,在對疑問的回答中逐步提取想要找到的答案,其極大影響可以從現在使用的科學方法中看出,在科學方法中假說是第一個階段。

蘇格拉底沒有直接教過人,但之後的柏拉圖深受其影響。而其整個哲學思想來源於兩大理論:其一,永遠不要做壞事;其二,一個內心真正純潔正義的人絕不會做相反之事。他認為真理有其客觀性,試圖推翻智者們以個人主觀感覺為真理的思想。然後提出的概念,以作為人生行事的方向。對於道德是什麼的問題,蘇格拉底的回覆為「知識即道德。」對於知識是何物的問題,他回答說知識是透過理性而得的概念。蘇格拉底開創了認識論倫理學,如此奠定了他的哲學地位[a 3][b 3][d 3][c 4]

古典希臘時期的哲學家中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對後世的影響力最大[26],特別是柏拉圖被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創始人。哲學家阿爾弗雷德·諾思·懷特黑德評價柏拉圖:「歐洲哲學傳統最被普遍公認的特點,就是它包含了一系列對柏拉圖的註腳。我的意思不是懷疑學者們系統體系的思想是提取自柏拉圖的著作。我暗示的是那些他們散落的一般思想的財富。」[27]換言之即使數千年後,人們依舊在試着回答他所提出的問題,這也代表着人們依然為這些問題或是這些問題所延伸的更多問題而感到困惑。

畢達哥拉斯的思想對柏拉圖產生了顯著的影響,並通過柏拉圖影響了整個西方哲學。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作為最早的古典希臘哲學家批判地引用了其它的一些「智者」,當時這些人在希臘被稱為「辯士」並在畢達哥拉斯之前相當普遍。從他們的批判看來,在他們的古典時代一個在更高尚地、純粹地「愛智慧」(真的哲學家)與那些更早更普遍的旅行教師——經常也通過自己的技藝來賺錢——之間的分水嶺之後被建立。

希臘化時代

亞里士多德死後,整個哲學界陷入了獨立時期,稱為希臘化哲學時期。因為整個社會和政治陷入混亂。這段時期產生了斯多葛學派伊壁鳩魯學派,以及懷疑主義派新柏拉圖派新畢達哥拉斯主義。這些學派的共同特點是倫理化。斯多葛學派主要是順應自然和自製。伊壁鳩魯學派則是把快樂作為生活的本質和善的標準。而新柏拉圖派和新畢達哥拉斯派都是帶有宗教主義的哲學,並逐漸產生融化基督教和希臘哲學於一體的理論,即為後來的基督教哲學

直到公元529年,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尼命令關閉雅典的柏拉圖學院[a 4][b 4][d 4][c 5]J.B.伯里稱一些餘下的學院成員逃入了薩珊王朝首都泰西封[28]

古印度

印度哲學是指起源於印度次大陸的哲學思想,包括印度教哲學英語Hindu philosophy佛教哲學耆那教哲學英語Jainism philosophy等,這些印度哲學具有一些共同且複雜的起源,都有有關佛法的主題,而且都希望達到個人的解放。這些哲學約在西元前一世紀到西元幾世紀的時間成形。

中世紀哲學(5-16世紀)

中世紀歐洲

托馬斯·阿奎那

中世紀哲學指的是西歐中東中世紀的哲學體系,其時間範圍沒有定論,大致上是從基督化的羅馬帝國時期至文藝復興時期[29]。中世紀哲學被部分定義為對古典希臘希臘化哲學的再發現和進一步發展,另一部分是需要解決神學問題並把亞伯拉罕諸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基督教)的教條同世俗知識一同整合併推廣。

文藝復興人文學者們排斥中世紀時期,把它當作在希臘羅馬的古典時代與古典文化「復興」之間的一個「過渡」的野蠻時期。然而在中世紀這將近一千年中哲學在歐洲仍取得了長足地發展。荷黑·格拉西亞英語Jorge Gracia認為"在強度、複雜度還有成就上,可以確信地說哲學在十三世紀的興盛能與公元前四世紀古希臘哲學的黃金時期媲美。"[30]

這個時代討論的問題有信仰理智的關係,的存在與統一,神學話題和形而上學,關於知識宇宙和個人的問題。

中世紀的哲學家包括基督教學者希波的奧古斯丁波愛修斯安瑟倫普瓦捷的吉爾波特英語Gilbert of Poitiers皮埃爾·阿伯拉爾羅吉爾·培根聖文德托馬斯·阿奎那鄧斯·司各脫奧卡姆的威廉讓·布里丹等;猶太哲學家邁蒙尼德吉爾松尼德;還有穆斯林哲學家肯迪法拉比海什木伊本·西那安薩里伊本·巴哲伊本·圖費勒伊本·赫勒敦伊本·魯世德等。中世紀的經院哲學傳統一直到17世紀仍在活躍,例如弗朗西斯科·蘇亞雷斯約翰·波音索特英語John of St. Thomas等人物。其中托馬斯主義之父阿奎那極大地影響了整個天主教歐洲,他特別強調理性和論證,是最先開始使用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和認識論的著作的新譯本的學者之一。他的工作明顯遠離了統治大部分早期經院哲學的新柏拉圖主義奧古斯丁的思想。

文藝復興

焦爾達諾·布魯諾

文藝復興開始,人們的思想開始從清淨僧院走出,來到喧囂的世界。從而發展自然,也發展人類自身。從而形成人文主義自然哲學兩股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想法

"文藝復興"是對中世紀近代之間過渡時期的通稱,[31]那時對古典文獻的重新學習幫助把哲學界的興趣從對邏輯學形而上學神學領域的鑽研轉移到包括道德語言學神秘主義的更加廣泛的研究。[32][33]對經典和人文藝術例如歷史學文學的研究在基督教世界學術界中享有前所未有的興趣,這個趨勢被稱為人文主義[34][35],它受到柏拉圖主義、希臘懷疑主義和羅馬斯多葛主義的影響。人文主義者的哲學興趣跟隨彼特拉克轉移到造物主與其美德上,替代了中世紀時對形而上學和邏輯學的興趣[36][37]

那時對古典哲學的研究出現了兩種新方式。一方面對亞里士多德的研究因為阿威羅伊主義英語Averroism的影響而產生了變化。阿威羅伊亞里士多德主義者和更正統的天主教亞里士多德主義者譬如艾爾伯圖斯·麥格努斯托馬斯·阿奎那之間的分歧最終在文藝復興發展出一種「人文亞里斯多德哲學」,譬如伯多祿·蓬波納齊賈科莫·薩巴瑞拉英語Giacomo Zabarella的思想。另一方面,在一些之前不為西歐所熟知的作品的重發現的幫助下,對柏拉圖新柏拉圖主義的研究作為另一個選擇變得普遍起來。著名的文藝復興時期的柏拉圖主義者包括庫薩的尼古拉,還有之後的馬爾西利奧·費奇諾若望·皮科·德拉·米蘭多拉[37]

文藝復興也重新產生了對反亞里士多德的把自然看作一個有機的、活生生的整體而不取決於神學的理論的興趣,例如在庫薩的尼古拉尼古拉·哥白尼焦爾達諾·布魯諾波納蒂特·特勒肖還有托馬索·康帕內拉的著作中[38]。在自然哲學中這樣的運動與對神秘主義魔法赫爾墨斯主義還有占星學等興趣重燃相契合,它們被認為隱藏着收穫知識和掌控自然方法的大門。[39]

這些新的哲學運動伴隨着歐洲宗教和政治的劇變同時出現:宗教改革封建制的衰落。雖然參與宗教改革的神學家們對哲學沒有直接的興趣,他們打破了神學和知識權威的傳統基礎。同時還伴隨着信仰主義懷疑主義的復興,體現在伊拉斯謨蒙泰涅桑切斯英語Francisco Sanches等思想家身上[40][41][42]。同時,民族國家政治上逐步的中央集權的過程得到了世俗政治哲學的響應,如尼可羅·馬基亞維利(常被描述為第一個現代政治思想家,或者是現代政治思想形成的關鍵點[43])、托馬斯·莫爾伊拉斯謨尤斯圖斯·利普修斯讓·博丹胡果·格老秀斯等的著作[44][45][a 5][b 5][d 5]

東亞

先秦諸子之後的兩漢經學魏晉玄學等都是中國哲學的一部份,自唐朝佛教也開始對哲學產生重要影響;不過中世紀中國哲學最主要的部分是宋明理學的發展。

宋明理學反對漢代後開始影響儒學的道教和佛教中的迷信和神秘的元素,是一股倡導更加理性和世俗化儒學的哲學運動[46]。儘管理學遭到道教和佛教徒的批評,[47]理學仍借鑑了它們兩個的部分術語和概念。然而和佛教和道教把形而上學看作心靈發展、宗教啟示的催化劑並且是不朽的不同,宋明理學把形而上學當作建立一個理性的倫理體系的指導[48]。宋明理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韓愈李翱被視為宋代理學的先驅[47]。宋代理學家周敦頤以道教形而上學理論為框架建立了他的倫理哲學體系,他被看作是宋明理學的創始人[48]

在東亞的其他地方,日本哲學形成於本土的神道信仰和佛教、儒家以及另一些中國哲學印度哲學學派混合發展。與日本類似,在朝鮮哲學英語Korean philosophy巫教的情緒化內容被混合到了從中國傳入的理學當中。

近代哲學(17-19世紀)

主條目:近代哲學

早期近代哲學

西方哲學史上的近代早期一般指17世紀和18世紀,其中18世紀常被稱為啟蒙時代[49]。現代哲學不同於其前身,它和傳統權威例如教會、學院、亞里士多德的關係更加獨立[50][51],出現了對知識基礎和形而上學體系建設的新興趣[52][53];和擺脫了自然哲學的近代物理學的出現[54]。從17世紀開始,近代哲學就以認識論為研究重點。由於經驗論(經驗主義)與唯理論(理性主義)的爭論,使物質與精神的關係作為認識論的首要問題突顯出來。

勒內·笛卡兒

當時其他的哲學焦點包括精神的天性和其與身體的關係,新的自然科學對諸如自由意志和神的傳統上屬於神學的話題的影響,和倫理學和政治哲學的世俗基礎 [55]。這種潮流最早被鮮明地體現在弗蘭西斯·培根的被稱為用來擴展知識的新的、經驗主義的程序,並很快在笛卡兒的機械主義物理學和理性主義的形而上學中建立了具有巨大影響力的形式[56]。培根運用歸納法,第一個提出思維的主體「人」應該主動干涉自然來為人服務[a 5][b 5][d 6]

近現代政治哲學的鼻祖托馬斯·霍布斯最早將這套方法論系統地應用在政治哲學上,包括"社會契約"的近代理論[57][58]。早期近代哲學的學術經典一般包括笛卡爾斯賓諾莎萊布尼茨洛克貝克萊休謨康德[59][60][61]。同時期的其他思想家也對哲學做出了貢獻,例如伽利略皮埃爾·伽桑狄布萊茲·帕斯卡馬勒伯朗士艾薩克·牛頓克里斯蒂安·沃爾夫孟德斯鳩皮埃爾·貝爾托馬斯·里德讓·勒朗·達朗貝爾亞當·斯密,而讓-雅克·盧梭是反啟蒙運動的開創性人物。早期近代哲學的大致結束通常被確定為伊曼努爾·康德的試圖限定形而上學範圍、證明科學知識並用道德和自由來調和兩者的體系[62][63][64]

理性主義者中勒內·笛卡兒認為物質世界是由數學關係組成的單一體系,他企圖將物理學轉化為數學。他在其著作中,對整個經院哲學以及在他那個時代流行的教育與哲學體系加以諷刺。其認為「我思故我在」是認識論的無可懷疑之出發點。笛卡爾是割裂精神和物質的二元論者,為了釐清二者關係,他認為在上帝那裏,精神物質統一的。其理論被稱為笛卡爾主義 [a 6][b 6][d 7]斯賓諾莎是笛卡爾之後,又一位著名的現實主義者。他的認識論、幾何學和機械觀都來自於笛卡爾。但他不認同笛卡爾的二元論,認為精神和物質不過是唯一實體的兩種屬性 [a 7][b 5][d 8]。萊布尼茨作為唯理論者堅定地維護笛卡爾的學說並反駁約翰·洛克的理論。與笛卡爾不同的是,他認為萬物的實體是「單子」,且互相沒有關係,而是由於「前定和諧」才共存一體,即存在於之中。「前定和諧」調和了笛卡爾之二元論和斯賓諾莎之實體雙重性。[b 5][a 8][d 9]

約翰·洛克

洛克發展了經驗論,他不認同笛卡爾的「天賦觀念」,提出白板說,他強調人們從感覺中抽象出普遍的概念,認為感覺中的個別東西才是第一位的。不過他基本認同笛卡爾的二元論。貝克萊發展了洛克的哲學理論,提出了「存在就是被感知」。他認為除了感知的主題和被感知的知覺之外,什麼也沒有。他非常不贊同物質的抽象概念,認為其既無客觀實在,也不能存在於人心。大衛·休謨的理論比貝克萊的更進一步,他不僅僅認為物質實體不存在,更認為精神實體不存在。只承認知覺的存在。他還以自己的不可知論懷疑論認為不存在統一性和普遍性的東西,認定多樣性和個別性才是最高原理。[a 9][b 7][d 10]

經驗論與唯理論的爭論也包含了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爭論。在18世紀時,法國拉美特利公開宣佈唯物主義唯一的,而百科全書的主編德尼·狄德羅也懷疑神的存在。

另外伏爾泰孟德斯鳩和其他百科全書派的學者都有涉及政治和倫理領域。他們都認為機械主義才是最終形式——物質是唯一的且處於一直運動的,精神只是人腦的屬性。因此他們認為無機物與有機物不可逾越,人的思維是人感官的結果。不過他們仍然是相信經驗是一直累積的,在因果性上,他們認為只有必然性才是唯一的,這就成為唯心主義的觀念[d 11][a 5][b 5]

德國古典哲學

從18世紀中後期開始,直到19世紀初,哲學便進入了近代哲學的總結時期,這就是德國古典哲學時期。有兩條線索標誌着轉折的到來:一、思維與存在的關係更加明確;二、產生了系統辯證法。其代表人物有I.康德、J.G.費希特、F.W.謝林、G.W.F.黑格爾等。[a 5] [b 5][d 12]

康德

康德給哲學帶來了三個標誌性的創造:

  • 哲學意義的新規定;
  • 哲學方法的新概念;
  • 哲學寫作的新結構。

他受到休謨的諸多影響,並為西方哲學帶來一次革命。他認為哲學的研究核心就是規定理性的任務。

康德同意休謨的理論並認為,存在一些原則,使得心靈對經驗和認識加以組織,而證據皆可以在數學中找到。即是,包含在命題裡的要比包含在原是概念的定義要多得多。他使用稱之為批判哲學的先驗方法,來展現經驗的某些範疇和形式都必然地被預先存在於人們一切言談之中。

憑藉着他的三部「批判性」的著作,為先驗方法作出相應的結構:

  • 現實論,分析理性的有效機能;
  • 辨證論,展示理性的可能失誤;
  • 方法論,列舉實用的各種規則。

他還為道德哲學奠定了新基礎,且他賦予了自由概念的新意義。因為其影響在現代依舊尚存,其理論被人們稱為康德主義[a 10][b 8][d 13][b 9]

費希特和謝林

費希特本來承認斯賓諾莎的機械的因果決定論,但後來受到康德的影響,開始認為因果決定論只是表面,其實質為自我不是必然性的奴僕而是獨立自由的主體。就此,他建立了主觀的思維與客觀的存在之統一說。

謝林是從費希特理論出發的,但深受斯賓諾莎和文學上浪漫主義的影響,創立了自己的學說。即他認為自然和精神、存在思維,客體和主體,表面相反,實則統一,是同一個「絕對」的不同發展階段,這個「絕對」即是萬事萬物的根源。他認為藝術才是最直觀的理性。[d 14][a 5][b 5]

黑格爾

黑格爾及其理論的出現將西方的哲學推上一個新高度,他創立了西方哲學史上最龐大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並系統地闡述了辯證法。他的理論和學說對近現代哲學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並被稱為黑格爾主義

從黑格爾的思想體系中發展而成的多種哲學運動。其重點就是以歷史邏輯為主,歷史方面,它從不同角度理解「凡是合理的就是現實的」;邏輯方面,它有發現其中所說的「真理即整體」。

黑格爾認為哲學的重點是放棄分裂,達到統一。他把以前的時代說成是思維與存在、理想與現實分裂,自由與必然,個人與社會、無限與有限、統一性與多樣性分裂之時代。

他從康德的「心靈的合理性以及在經驗中的積極作用」的概念出發,但反對康德的「超越經驗世界和『物自身』的世界」,並認為心靈和世界一樣具有相同基礎理性結構。他所認為的普遍性不是脫離特殊的抽象普遍,而是包含特殊在內之普遍,即為具體普遍;他所認為的統一也非脫離矛盾、對立的抽象統一,而是包含它們在內的統一,即為對立統一。上述綜合在一起即是他的理論:最真實的無所不包的整體即是「絕對精神」,又是對立的統一。

他認為,為了達到這個「絕對精神」,需要經過三個階段,從邏輯、自然到精神,即是從思維到存在,再到兩者統一的過程,從而完成他的統一論。

就此,社會和歷史的現象,便被賦予一種在哲學史上還是嶄新的顯赫地位。他還將倫理學劃歸到這個領域,從而在倫理學理論和對思想的理解中提出重要的路線。[a 11][b 9][d 15][b 10]

現代哲學(19-20世紀)

從19世紀中葉開始,西方哲學就進入現代哲學階段。因為在19世紀中期,歐洲的工業革命幾近完成。

現代哲學,特別是19世紀中後期的哲學流派,有叔本華意志主義,新康德主義,新黑格爾主義,馬克思主義。然而此時的哲學與後來的存在主義、現象學等在當代一般歸為「歐陸哲學」,與二十世紀以後着重嚴謹邏輯與語詞分析所發展出的「分析哲學」成為風格迥異的兩大西方哲學典範。

20世紀的西方哲學上主流有兩條:

一、由弗雷格羅素創立的,並以維特根斯坦為主的分析哲學。它把哲學問題變成語言分析問題,由此產生了邏輯經驗主義邏輯實證主義以及其他語言分析相關的哲學派系。
二、由胡塞爾創立的現象學發展起來,以海德格爾為主的存在主義。它把哲學問題變成對個人生存狀態的反思,由此產生了解釋學

現代哲學主要包含以下幾種潮流。[a 12][b 11][d 16][b 12][d 12][c 6]

以黑格爾主義為主的潮流

歷程哲學

19世紀中期,黑格爾主義在中歐受到歡迎,並在此後也隱約出現在該地區。在英國美國也具有影響力,不僅啟發了布拉德利、羅伊斯等人的觀念論哲學,還形成了一種哲學氣候。即形式有所修正,但是本質不變。比如懷特海的「歷程哲學」。[a 12][b 11][b 12][d 12][c 7][d 16]

主流馬克思主義

K.馬克思的著作本身不能說成是一種哲學,更不是一種哲學體系,但他的全部論述是對哲學,特別是對黑格爾體系中的唯心主義進行的激進批判。他認為哲學必須與現實取得聯繫。

「哲學只是持續地解釋世界,而與當下關聯的則是改變世界。」

但是儘管馬克思本人批判黑格爾的觀念論,但其思想卻深受黑格爾的特別是辨證論的影響。並將其基本本質作了自然主義的改造。這之後,從19世紀末期到20世紀初期,馬克思的哲學思想才在恩格斯普列漢諾夫列寧等人的闡釋和補充下,為辯證唯物論歷史唯物論,並形成新的世界觀
另外馬克思主義也指各種不同的社會主義運動,如由列寧所創立而被斯大林修改的蘇聯馬克思主義,稱為馬克思列寧主義,為俄國革命以及後來建立的各種共產黨之教義。它的旁系包括反斯大林的托洛茨基及其追隨者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和其他第三世界馬克思主義。[a 13][d 17][b 11][b 12][b 13][d 12][c 8]

西方馬克思主義

此外,比上述類型更為複雜的版本有阿爾都塞等人做出詳盡闡述。然而,在盧卡奇布洛赫等人採用黑格爾學說,而非科學學說對馬克思思想重新詮釋,才使得馬克思主義在歐洲,後來在英美等地獲得新生。
之後,新馬克思主義的哲學理論受到弗洛伊德、存在主義、康德、社會科學以及黑格爾等思想的革新,已形成不同的發展方向。如霍克海默阿多諾。以及與「法蘭克福學派」有聯繫的「批判會理論」等。後來,薩特和不少法國學者的「存在主義的馬克思主義」以及科拉科夫斯基加約·彼得羅維奇英語Gajo Petrović東歐哲學家提出的「人道主義的馬克思主義」。[a 13][d 17][b 11][b 13][b 12][c 8]

革新的黑格爾主義

20世紀開始,黑格爾主義的社會性方面在狄爾泰和一些德國學者重新發展。他們對其在研究人類社會和文化的生活與歷史的進路作出修正。
在美國,詹姆士杜威對黑格爾主義作出了相似的,在社會性傾向和自然主義特色的詳盡闡述。實用主義運動在英美影響甚大,在此將黑格爾的思想發揚為新的哲學運動。
英國的維特根斯坦也轉變的思路,從之前的實證主義和新康德思想,轉而去研究語言、科學,及科學史倫理學等。

結構主義

在法國,因亞歷山大·科耶夫的影響,使得黑格爾主義對薩特等人形成衝擊,當他們研究馬克思主義時,這種衝擊更加明顯。則出現與克勞德·李維等相關聯的「結構主義」。還有福柯德里達等法國「後結構主義」等思想。[b 11][b 12][d 16][a 12] [c 6]

後古典現代哲學

分析哲學

後古典主義是種哲學觀,從培根,笛卡爾休謨康德,這股浪潮獲得科學的傾向,後來又獲得邏輯和語言的,逐漸形成一種基本的分析哲學

實證主義

19世紀上半葉英美,「蘇格蘭常識學派」很普及,後來英國摩爾的思想和20世紀初美國「新實在論者」都發展了它。孔德實證主義在法國引起了廣泛的注意。在美國得到米爾格拉姆的發展,成為「實驗主義」,又形成科學性的實證主義。

新康德主義

實證主義在德國由陸宰不倫瑞克等人的發展下,形成「新康德主義」,並經由重新發現的休謨主義和黑格爾主義的影響,在英美等地也流行起來。

邏輯實證主義

一種很注重邏輯的學說,在德摩根布倫塔諾邁農弗雷格等人的努力下,取得了進展。羅素和摩爾發動了分析運動,由此形成分析哲學的雛形。又在維特根斯坦的研究下,將分析哲學進行了重新解釋,變成了語言分析問題,從而產生邏輯實證主義。

語言哲學

二戰後,分析哲學更加分化,並形成多個不同的派系。但其本質相差無幾,都集中研究「分析」這一概念上來,後來有不少開始研究語言哲學這一分支。

現象學

胡塞爾將嚴謹的數學思想賦予哲學,使得笛卡爾主義進一步激進化,在海德格爾的影響下,便產生了現象學運動

唯物論

其中費爾巴哈作為德國古典哲學期間的一個唯物主義代表。他將黑格爾哲學稱謂精緻化和理性化的神學體系,他認為人是思維與存在統一的,思維不僅僅是人腦的表現也是人與人思維的表現。
他的唯物論和實證主義以馬赫的學說達到頂點,並在英國流行。

新托馬斯主義

而從公元1879年以來教宗利奧十三世頒發教義宣稱為「永遠的父親」之後。多瑪斯哲學在基督宗教和神學中的哲學教義再度得到肯定。而梅西耶英語Désiré-Joseph Mercier雅克·馬里頓發展了該學說並吸收了近代哲學的諸多優點,逐步形成新托馬斯主義[d 16][a 14][b 11][b 12][d 18][c 6][c 9][c 10]

多種主義的第三潮流

科學哲學

實證主義出現後的晚生的現代哲學流派,羅素等提倡的新型哲學,具有科學精神,注重的是可否被證明與是否合乎邏輯,減少提及一些像形而上學主觀的問題,例如本體論終極的等。

意志主義

該潮流在費希特和謝林的學說下,又經過康德以及黑格爾的影響,終於由叔本華所注意到其中尚未被探索的領域——人類生命和一切生命基本特性的東西,即是「意志」。
尼采也有所謂的「權力意志」這種學說,一種關於生命與世界的與叔本華類似的詮釋。但,尼采對其進行徹底的改革,有「對所有價值重新作出評價」的論述。將其大膽的心理概括傳統從宗教、藝術到道德、社會,再到科學和認識本身。

實用主義

因為達爾文發現的進化論,讓斯賓格勒發展為一個哲學表達,而柏格森為其發展提供促進作用。在一戰後,舍勒普萊斯納蓋倫等採用上述學說,開創了「哲學人類學」。
上列觀點在桑塔亞那杜威等人和懷特海的影響下,重新對黑格爾主義進行理解。由皮爾士詹姆士等思想家開創了實用主義運動,對「人類行動、利益和目的作出實際考慮」。

存在主義

齊克果對人類生命詮釋的過程中比實用主義更激進,他通過「信仰跳躍」來獲得與上帝的關聯。
海德格爾雅斯培也對齊克果的「主體性」和實用主義進行研究。雅士培強調人類存在不可能被化解到只能以客觀角度加以了解的地步。海德格爾更進一步對「存在的意義」作了研究,他主要對人類存在的特性和結構做了奇特的分析。
在薩特和加繆的發展下,使之流行並衍生出「存在主義」。薩特發展了海德格爾的理論,他認為人們在對「塑造人類自己」這個問題存在本質性的不確定。

解釋學

研究存在主義的哲學家多採用現象學來解釋人類生命和人類條件的問題。而龐蒂使用存在主義和現象學對人類存在作研究。
從齊克果以來的這些哲學家多注重以文學風格對哲學進行研究。從此,哲學、語言文學三者關係更為緊密,如伽達默爾的「詮釋學哲學」和卡西爾的「符號形式的哲學」等,逐步形成解釋學[b 11][b 12][d 16][a 15][c 11][c 12][c 13]

重要哲學流派

德國唯心主義

伊曼努爾·康德

唯心主義的各種變體在18世紀晚期至20世紀早期的哲學界相當流行。康德主張的先驗唯心主義認為人們對事物的理解是有界限的,因為在客觀判斷條件下很多事情是辦不到的。他在1781年發行的作品《純粹理性批判》試圖調和18世紀兩大主要的哲學派別:經驗主義理性主義,並且建立一個研究形而上學的新基礎。[65]

德國唯心主義最著名的作品是黑格爾於1807年出版的《精神現象學》。黑格爾承認自己的理念不是新的,不過他的目標是完成之前的哲學家們的不完整的體系。黑格爾認為哲學的重點是放棄分裂,達到統一。他把以前的時代說成是思維與存在、理想與現實分裂,自由與必然、個人與社會、無限與有限、統一性與多樣性分裂之時代。他從康德的「心靈的合理性以及在經驗中的積極作用」的概念出發,但反對康德的「超越經驗世界和『物自身』的世界」,並認為心靈和世界一樣具有相同基礎理性結構。他所認為的普遍性不是脫離特殊的抽象普遍,而是包含特殊在內之普遍,即為具體普遍;他所認為的統一也非脫離矛盾、對立的抽象統一,而是包含它們在內的統一,即為對立統一。上述綜合在一起即是他的理論:最真實的無所不包的整體即是「絕對精神」,又是對立的統一。黑格爾認為需要經過三個階段來達到這個「絕對精神」,從邏輯、自然到精神,即是從思維存在,再到兩者統一的過程,從而完成他的統一論。他還將倫理學劃歸到這個領域,從而在倫理學理論和對思想的理解中提出重要的路線。[a 11][b 14][d 15][b 10]

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恩格斯建立的以辯證唯物主義為核心的哲學體系。其認為實踐是檢驗哲學之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哲學應伴隨着社會、科學技術和文化的發展而不斷發展[66][67]。其主要思想體系在19世紀70年代主要由恩格斯創立,20世紀20年代在蘇聯形成完整體系——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這個體系在後來的社會主義國家推動下得以發展。[67]馬克思主義哲學宣稱自己的理論體系具有科學性,認為哲學可以成為科學的一部分[66]。同時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哲學還具有意識形態的性質[66][67]

另外馬克思主義在政治上也指各種不同的共產主義運動,如由列寧所創立而被斯大林修改的蘇聯馬克思主義,稱為馬克思列寧主義,為俄國革命以及後來建立的各種共產黨之教義。它的旁系包括反斯大林的托洛茨基及其追隨者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等。[a 13][d 17][b 11][b 12][b 13][d 12][c 8]

實用主義

實用主義產生於19世紀70年代的現代哲學派別,在20世紀的美國成為一種主流思潮。對法律、政治、教育、社會、宗教和藝術的研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實用主義也試圖在理性主義經驗主義找出一條中間道路來,是「經驗主義思想方法與人類的比較具有宗教性需要的適當的調和者。」

現象學

現象學是由德國哲學家胡塞爾在1900年提出的理論,強調對直接直觀經驗感知的區分,認為哲學(或至少是現象學)的主要任務是釐清二者之間的關聯,並且在直觀中獲得對本質的認識。現象學是對經驗結構與意識結構的哲學性研究。作為一個哲學運動,現象學於二十世紀早期由埃德蒙德·胡塞爾創立,之後被他在德國的哥廷根大學和慕尼黑大學中的一派追隨者發展壯大。在此之後現象學傳播到法國、美國以及其他地區,並遠超出了胡塞爾早期著作的語境。[68] 其他主要哲學家包括海德格莫里斯·梅洛-龐蒂 以及伊曼紐爾·列維納斯

存在主義

索倫·奧貝·克爾凱郭爾(1813–1855)
弗里德里希·尼采(1844–1900)

存在主義是一個哲學的非理性主義思潮,該術語被用在十九世紀晚期到二十世紀的一些哲學家的工作上,儘管他們的學說相差巨大[69][70],但他們都相信哲學思考開始於人類主體——而不僅僅是思維主體,而且包括行為、感知、人類個體[71]。存在主義強調個人、獨立自主和主觀經驗,認為人存在的意義是無法經由理性思考而得到答案[72]。在存在主義中,個體的出發點的特徵是被稱為「存在的態度」,或一種面對顯然是一個無意義的或荒謬的世界的迷失和混亂的感覺[73]。很多存在主義者還認為傳統的體系和哲學學術無論是內容和風格都過於抽象並遠離人類經驗[74][75]

19世紀哲學家克爾凱郭爾尼采被看作存在主義的先驅,儘管他們沒有使用這個術語。然而他們的影響延伸出了存在主義思想[76][77][78]。克爾凱郭爾著作主要針對的是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他認為其忽視或排除了人類的內在主觀生命。相反克爾凱郭爾認為"真理是主觀的",主張對一個現實的人類來說最重要的問題是處理個人與存在內在關係的問題。克爾凱郭爾作為一個基督徒相信宗教信仰的真相是一個主觀問題,而且人應該用熱情去深思這個問題[79][80]

理論

分支和交叉學科

相關學科

相關列表

腳註

  1. ^ Jenny Teichmann and Katherine C. Evans, Philosophy: A Beginner's Guide(Blackwell Publishing, 1999), p. 1: "哲學研究那些終極、抽象和非常基本的問題。這些問題聚焦在存在、知識、道德、理性和人生的意義。"
  2. ^ A.C.格雷林英語A.C. Grayling. Editor's Introduction. A.C. Grayling, ed (編). Philosophy 1: A Guide through the Subject vol. 1. 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9: 1 [2014-05-02]. ISBN 978-0-19-87524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2). 哲學探索的目標是去洞察關於知識、真理、理性、現實、意義、精神和價值的問題。其它人也在試圖探索與這些問題有關的方面,特別是藝術和文學上,但只有哲學對這些問題發起直擊…… 
  3. ^ Anthony Quinton. The ethics of philosophical practice. T. Honderich, ed (編). 牛津哲学指南(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5: 666 [2014-05-02]. ISBN 978-0-19-8661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4). 哲學是一種理性的批判性思維,或多或少對自然世界進行系統化(形而上學或存在論),信仰辯護(認識論或知識論),和人生引導(倫理學或價值理論)。上述列表中的三個元素都有一個非哲學的副本,區別在於哲學那理性批判的程序和其系統性。每個人對自己所生活的自然世界都有自己的基本觀念。形而上學替代那些未加辯論的假設歸納出這麼一個作為一個整體理性地組織世界的概念。每個人都在某種情境下會在對他們在做的事並沒有任何理論認識的情況下質疑自己或他人的信仰並伴隨着或多或少的成功。認識論尋求通過辯論來明確正確信仰形成的規則。每個人通過把行為引導到期望的或有價值的目標來支配自己的行為。倫理學或道德哲學在其最包容的意義下旨在闡明在理性的系統化情境下包含的規則或原則。 
  4. ^
  5. ^ Douglas Harper. philosophy.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2022-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3). 
  6. ^ 哲學的定義為:「1.智慧或知識的源頭、熱愛,或對此之追尋;2.對行為、思考、知識與宇宙的本質等原則、理論或邏輯的分析。」Webster新世界字典 Second College. 
  7. ^ See 第歐根尼·拉爾修:"哲人言行錄", I, 1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西塞羅:"圖斯庫盧姆辯論英語Tusculan Disputations", V, 8–9
  8. ^ 陳瑋芬. 「哲學」之創譯與演繹──兼論「哲學」與「理學」之辨 (PDF).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2012年12月, 9 (2) [2014-01-0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1-03). 我以「哲學」所翻譯的philosophy,不僅論辨天道人道,兼立教法,且是西洋自古以來所論之事 
  9. ^ 高野繁男. 『哲学字彙』の和製漢語―その語基の生成法・造語法 (PDF). 人文學研究所報. 2004 [2014-05-1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2-20). 
  10. ^ 參見《繫辭上傳第十二章(朱子周易之章節分目)
  11. ^ Graham Priest, What is Philosophy?, Published online b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8 September 2006, https://www.cambridge.org/core/journals/philosophy/article/abs/what-is-philosophy/C6F91CBD86DA5D3E578DE806F130F3A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2. ^ 哲學的定義(摘自《西方哲學史》(英羅素著)緒論第三段,略有小改動)
  13. ^ “中国哲学”能成立吗?黃玉順. Confuchina.com. [2014-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5). 
  14. ^ Cua, Anthony S. "Emergence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Comparative Approaches to Chinese Philosophy. 
  15. ^ Blackburn, Simon. 牛津哲学词典. 牛津: 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4. 
  16. ^ 杜保瑞. 中國哲學的知識論問題意識之定位. [2014-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3). 西方哲學的三大哲學基本問題:形而上學、知識論及倫理學,各是基於一類哲學問題意識而發展的哲學理論系統 
  17. ^ 中国大百科全书条目:哲学研究对象章节.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9年3月. ISBN 978-7-5000-7958-3. 
  18. ^ Smith, Robin. Aristotle’s Logic. Zalta, Edward N. (編).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ummer 2019. 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Stanford University. 2019 [2020-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9). 
  19. ^ Undergraduate Program |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 NYU. Philosophy.fas.nyu.edu. [201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05). 
  20. ^ Aesthetics- definition.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201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7). 
  21. ^ 例如,多作者的牛津西方哲學史把這門學科分為八卷:古典,中世紀,文藝復興,兩卷內容覆蓋了1600–1750年,另兩卷內容覆蓋了1750–1945年,還有一卷內容覆蓋了1945年後的分析哲學。安東尼·肯尼的New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分為四卷:古典,中世紀,近代前期(1500–1830年),近代後期(1830年至今)。更專業的劍橋哲學史把話題分為九個時期:前亞里士多德希臘哲學、希臘化時期哲學、後希臘時期和早期中世紀哲學、晚期中世紀、文藝復興、三卷為17–19世紀,最後一卷包含1870–1945年的內容。
  22. ^ Ebrey, Patricia. 剑桥插图中国史. 劍橋大學出版社. 2010: 42. 
  23. ^ 牟宗三. 第一章. 中國哲學的特質 再版. 臺灣: 臺灣學生書局. 2015年10月: 4. ISBN 978-957-15-0141-3 (中文(繁體)). 
  24. ^ 希臘哲学. 翼報. [2014-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0). 
  25. ^ 25.0 25.1 西塞羅, 圖斯庫盧姆辯論英語Tusculan Disputations, 5.3.8–9 = 赫拉克利德斯·彭提烏斯英語Heraclides Ponticus fr. 88 Wehrli, 第歐根尼·拉爾修1.12, 8.8, 楊布里科斯VP 58. Burkert attempted to discredit this ancient tradition, but it has been defended by C.J. De Vogel, Pythagoras and Early Pythagoreanism(1966), pp. 97–102, and C. Riedweg, Pythagoras: His Life, Teaching, And Influence(2005), p. 92.
  26. ^ 牛津哲學指南
  27. ^ 過程與實在英語Process and Reality p. 39
  28. ^ Chapter XXII, ECCLESIASTICAL POLICY, § 3. The Suppression of Paganism. 芝加哥大學. 
  29. ^ 弗雷德里克·科普斯頓, 哲學史,卷II:從奧古斯丁到司各脫(Burns & Oates, 1950), p. 1,」中世紀哲學恰當的時間範圍是從八世紀的加洛林文藝復興到十四世紀結束,即使它包括了先驅者奧古斯丁和教父們。「德斯蒙德·保羅·亨利英語Desmond Paul Henry, in Paul Edwards(ed.), Th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Macmillan, 1967), vol. 5, pp. 252–257,」從奧古斯丁開始直到十四世紀末的尼克爾·奧里斯姆為止。「David Luscombe, Medieval Thought(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7),」中世紀哲學的時間從君士坦丁312年皈依起至1520年代的宗教改革為止。「Christopher Hughes, in A.C. Grayling(ed.), Philosophy 2: Further through the Subject(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8),包括從奧古斯丁起至奧坎的哲學家。荷黑·格拉西亞英語Jorge Gracia,in Nicholas Bunnin and E.P. Tsui-James(eds.),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2nd ed.(Blackwell, 2003), p. 620,」標識中世紀哲學為從奧古斯丁至17世紀的約翰·波音索特英語John of St. Thomas。「安東尼·肯尼, A New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卷二II:中世紀哲學(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5),」從奧古斯丁開始至1512年的拉特朗會議。「
  30. ^ Gracia, p. 1
  31. ^ Charles Schmitt and Quentin Skinner(eds.),劍橋文藝復興哲學史(劍橋大學出版社, 1988), p. 5,寬鬆得定義這個時期範圍「從奧卡姆的年代到培根、笛卡爾和他們同代人的修正工作為止」。
  32. ^ 弗雷德里克·科普斯頓,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Volume III: From Ockham to Suarez(The Newman Press, 1953)p. 18: "When one looks at Renaissance philosophy ... one is faced at first sight with a rather bewildering assortment of philosophies."
  33. ^ Brian Copenhaver and Charles Schmitt, Renaissance Philosophy(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2), p. 4: "one may identify the hallmark of Renaissance philosophy as an accelerated and enlarged interest, stimulated by newly available texts, in primary sources of Greek and Roman thought that were previously unknown or partially known or little read."
  34. ^ Jorge J.E. Gracia in Nicholas Bunnin and E.P. Tsui-James(eds.),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2nd ed.(Blackwell, 2002), p. 621: "the humanists ... restored man to the centre of attention and channeled their efforts to the recovery and transmission of classical learning, particularly in the philosophy of Plato."
  35. ^ Copleston, ibid.: "The bulk of Renaissance thinkers, scholars and scientists were, of course, Christians ... but none the less the classical revival ... helped to bring to the fore a conception of autonomous man or an idea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personality, which, though generally Christian, was more 'naturalistic' and less ascetic than the mediaeval conception."
  36. ^ Charles B. Schmitt and Quentin Skinner(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Renaissance Philosophy, pp. 61 and 63: "From Petrarch the early humanists learnt their conviction that the revival of humanae literae was only the first step in a greater intellectual renewal" [...] "the very conception of philosophy was changing because its chief object was now man—man was at centre of every inquiry".
  37. ^ 37.0 37.1 Cassirer; Kristeller; Randall (編). Introduction. The Renaissance Philosophy of Man. 芝加哥大學出版社. 1948. 
  38. ^ Copenhaver and Schmitt, Renaissance Philosophy, pp. 285–328.
  39. ^ Pico Della Mirandola, Conclusiones philosophicae, cabalisticae et theologicae; Giordano Bruno, De Magia
  40. ^ Richard Popkin, The History of Scepticism from Savonarola to Bayle(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3).
  41. ^ Copleston, pp. 228–229.
  42. ^ Kenny,A New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vol. 3(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6), p. 8: "The Lutheran Reformation [...] gave new impetus to the sceptical trend."
  43. ^ "Machiavelli appears as the first modern political thinker" Williams, Garrath. Hobbes: Mor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014-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5). . "Machiavelli ought not really to be classified as either purely an "ancient" or a "modern," but instead deserves to be located in the interstices between the two." Nederman, Cary. Niccolò Machiavelli.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014-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4). 
  44. ^ Copenhaver and Schmitt, Renaissance Philosophy, pp. 274–284.
  45. ^ Schmitt and Skinner,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Renaissance Philosophy, pp. 430–452.
  46. ^ Blocker, H. Gene; Starling, Christopher L. Japanese Philosophy. 紐約州立大學出版社. 2001: 64. 
  47. ^ 47.0 47.1 Huang 1999,第5頁.
  48. ^ 48.0 48.1 陳榮捷 1963,第460頁.
  49. ^ Donald Rutherfor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Early Modern Philosoph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p. xiii, defines its subject thus: "what has come to be known as "early modern philosophy"—roughly, philosophy spanning the period between the end of the sixteenth century and the end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or, in terms of figures, Montaigne through Kant." Steven Nadler, A Companion to Early Modern Philosophy(Blackwell, 2002), p. 1, likewise identifies its subject as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Anthony Kenny, The Oxford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Clare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p. 107, introduces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as "the writings of the classical philosophers of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in Europe".
  50. ^ Steven Nadler, A Companion to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pp. 1–2: "By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 it had become more common to find original philosophical minds working outside the strictures of the university—i.e., ecclesiastic—framework. [...] by the end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philosophy] was a secular enterprise."
  51. ^ 安東尼·肯尼, A New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vol. 3(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p. xii: "To someone approaching the early modern period of philosophy from an ancient and medieval background the most striking feature of the age is the absence of Aristotle from the philosophic scene."
  52. ^ Donald Rutherfor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Early Modern Philosoph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p. 1: "epistemology assumes a new significance in the early modern period as philosophers strive to define the conditions and limits of human knowledge."
  53. ^ Kenny, A New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vol. 3, p. 211: "The period between Descartes and Hegel was the great age of metaphysical system-building."
  54. ^ Kenny, A New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vol. 3, pp. 179–180: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saw the gradual separation of the old discipline of natural philosophy into the science of physics [...] [b]y the nineteenth century physics was a fully mature empirical science, operating independently of philosophy."
  55. ^ Kenny, A New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vol. 3, pp. 212–331.
  56. ^ Nadler, A Companion to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pp. 2–3: "Why should the early modern period in philosophy begin with Descartes and Bacon, for example, rather than with Erasmus and Montaigne? [...] Suffice it to say tha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and especially with Bacon and Descartes, certain questions and concerns come to the fore—a variety of issues that motivated the inquiries and debates that would characterize much philosophical thinking for the next two centuries."
  57. ^ Hobbes: Mor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014-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5). : "Hobbes is the founding father of modern political philosophy. Directly or indirectly, he has set the terms of debate about the fundamentals of political life right into our own times."
  58. ^ Cudd, Ann; Eftekhari, Seena. Contractarianism. Edward N. Zalta (編).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21. 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Stanford University. 2021 [2022-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7). : "Contractarianism [...] stems from the Hobbesian line of social contract thought"
  59. ^ Rutherfor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p. 1: "Most often this [period]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the achievements of a handful of great thinkers: the so-called 'rationalists'(Descartes, Spinoza, Leibniz)and 'empiricists'(Locke, Berkeley, Hume), whose inquiries culminate in Kant's 'Critical philosophy.' These canonical figures have been celebrated for the depth and rigor of their treatments of perennial philosophical questions..."
  60. ^ Nadler, A Companion to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p. 2: "The study of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demands that we pay attention to a wide variety of questions and an expansive pantheon of thinkers: the traditional canonical figures(Descartes, Spinoza, Leibniz, Locke, Berkeley, and Hume), to be sure, but also a large 'supporting cast'..."
  61. ^ Bruce Kuklick, "Seven Thinkers and How They Grew: Descartes, Spinoza, Leibniz; Locke, Berkeley, Hume; Kant" in Rorty, Schneewind, and Skinner(eds.), Philosophy in Histo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p. 125: "Literary, philosophical, and historical studies often rely on a notion of what is canonical. In American philosophy scholars go from Jonathan Edwards to John Dewey; in American literature from James Fenimore Cooper to F. Scott Fitzgerald; in political theory from Plato to Hobbes and Locke [...] The texts or authors who fill in the blanks from A to Z in these, and other intellectual traditions, constitute the canon, and there is an accompanying narrative that links text to text or author to author, a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economic thought, and so on. The most conventional of such histories are embodied in university courses and the textbooks that accompany them. This essay examines one such course, the History of Modern Philosophy, and the texts that helped to create it. If a philosopher in the United States were asked why the seven people in my title comprise Modern Philosophy, the initial response would be: they were the best, and there are 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connections among them."
  62. ^ Rutherfor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p. 1.
  63. ^ Kenny, A New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vol. 3, p. xiii.
  64. ^ Nadler, A Companion to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p. 3.
  65. ^ 伊曼努爾·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Prometheus Books. 1990. ISBN 978-0-87975-596-6. 
  66. ^ 66.0 66.1 66.2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委. 哲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9年3月: 153. ISBN 978-7-5000-7958-3. 
  67. ^ 67.0 67.1 67.2 卡爾·馬克思. Misère de la philosophie. Réponse à la philosophie de la misère de M.Proudhon哲学的贫困. 1847. 
  68. ^ Zahavi, Dan (2003), Husserl's Phenomenolog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69. ^ 約翰·麥奎利英語John Macquarrie,存在主義, New York (1972), pages 18–21.
  70. ^ Oxford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ed. Ted Honderich, New York (1995), page 259.
  71. ^ 約翰·麥奎利英語John Macquarrie,存在主義, New York (1972), pages 14–15.
  72. ^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存在主義. [2011年3月1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11月21日). 
  73. ^ 羅伯特·所羅門英語Robert C. Solomon,存在主義(McGraw-Hill, 1974, pages 1–2)
  74. ^ Ernst Breisach, Introduction to Modern Existentialism, New York (1962), page 5
  75. ^ Walter Kaufmann, Existentialism: From Dostoevesky to Sartre, New York (1956) page 12
  76. ^ Matustik, Martin J. Kierkegaard in Post/Modernit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ISBN 978-0-253-20967-2. 
  77. ^ Solomon, Robert. What Nietzsche Really Said. Schocken. 2001. ISBN 978-0-8052-1094-1. 
  78. ^ Religious thinkers were among those influenced by Kierkegaard. Christian existentialists include Gabriel Marcel, Nicholas Berdyaev, Miguel de Unamuno, and Karl Jaspers(although he preferred to speak of his "philosophical faith"). The Jewish philosophers Martin Buber and Lev Shestov have also been associated with existentialism.
  79. ^ 克爾凱郭爾. 恐惧与颤栗. Penguin Classics. 1986. ISBN 978-0-14-044449-0. 
  80. ^ 克爾凱郭爾. 非科学的附启. 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 1992. ISBN 978-0-691-02081-5.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Webster」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1. ^ 1.0 1.1 哲學條目
  2. ^ 2.0 2.1 2.2 從起源到康德哲學史之概要部分
  3. ^ 3.0 3.1 從起源到康德哲學史之蘇格拉底部分
  4. ^ 4.0 4.1 從起源到康德哲學史希臘化時期的哲學部分
  5. ^ 5.0 5.1 5.2 5.3 5.4 5.5 從起源到康德哲學史文藝復興的思想家章節
  6. ^ 6.0 6.1 從起源到康德哲學史笛卡爾章節
  7. ^ 7.0 7.1 從起源到康德哲學史斯賓諾莎章節
  8. ^ 8.0 8.1 從起源到康德哲學史萊布尼茨部分
  9. ^ 9.0 9.1 從起源到康德哲學史英國經驗論與懷疑論部分
  10. ^ 10.0 10.1 從起源到康德哲學史康德部分
  11. ^ 11.0 11.1 11.2 從康德到現代哲學史黑格爾及其繼承人之黑格爾部分
  12. ^ 12.0 12.1 12.2 12.3 從康德到現代哲學史部分
  13. ^ 13.0 13.1 13.2 13.3 從康德到現代哲學史黑格爾及其繼承人馬克思部分
  14. ^ 14.0 14.1 從康德到現代哲學史後古典現代哲學部分
  15. ^ 15.0 15.1 哲學條目從康德到現代哲學史形形色色的哲學第三潮流
  1. ^ 1.0 1.1 條目:西方哲學史古希臘羅馬哲學章節前蘇格拉底哲學家部分
  2. ^ 2.0 2.1 西方哲學史條目古希臘羅馬哲學章節前蘇格拉底哲學家畢達哥拉斯部分
  3. ^ 3.0 3.1 西方哲學史條目希臘哲學中的創新思想家蘇格拉底部分
  4. ^ 4.0 4.1 西方哲學史條目晚期希臘和羅馬哲學部分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西方哲學史條目近代哲學15-16世紀文藝復興時代部分
  6. ^ 6.0 6.1 笛卡爾主義條目
  7. ^ 7.0 7.1 西方哲學史條目近代哲學啟蒙主義部分
  8. ^ 8.0 8.1 西方哲學史條目近代哲學啟蒙主義康德部分
  9. ^ 9.0 9.1 9.2 條目:康德「三大」批判時期章節
  10. ^ 10.0 10.1 10.2 黑格爾主義條目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西方哲學史條目19世紀哲學章節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西方哲學史條目20世紀哲學章節
  13. ^ 13.0 13.1 13.2 13.3 馬克思主義條目
  14. ^ 14.0 14.1 西方哲學史條目19世紀哲學章節
  • 中华百科全书. 1983年典藏版. 
  1. ^ 1.0 1.1 黃慶明哲學條目
  2. ^ 2.0 2.1 高懷民條目:希臘哲學前期希臘部分
  3. ^ 3.0 3.1 高懷民希臘哲學條目前期希臘畢達哥拉斯部分
  4. ^ 4.0 4.1 高懷民中期希臘哲學蘇格拉底部分
  5. ^ 5.0 5.1 高懷民晚期希臘哲學部分
  6. ^ 6.0 6.1 6.2 6.3 條目:西方哲學袁保新新多瑪斯主義部分
  7. ^ 7.0 7.1 條目:西方哲學袁保新新黑格爾主義部分
  8. ^ 8.0 8.1 8.2 8.3 條目:西方哲學袁保新馬克斯主義部分
  9. ^ 9.0 9.1 條目:西方哲學袁保新分析哲學部分
  10. ^ 10.0 10.1 條目:西方哲學袁保新新康德學派部分
  11. ^ 11.0 11.1 條目:西方哲學袁保新存在主義部分
  12. ^ 12.0 12.1 條目:西方哲學袁保新現象學部分
  13. ^ 13.0 13.1 條目:西方哲學袁保新實用主義部分
  1. ^ 1.0 1.1 條目:西方哲學主要發展階段古希臘哲學第一部分
  2. ^ 2.0 2.1 條目:西方哲學主要發展階段古希臘哲學畢達哥拉斯部分
  3. ^ 3.0 3.1 條目:西方哲學主要發展階段古希臘哲學章節蘇格拉底部分
  4. ^ 4.0 4.1 條目:西方哲學主要發展階段古希臘哲學章節第三部分部分
  5. ^ 5.0 5.1 條目:西方哲學主要發展階段文藝復興時期哲學章節
  6. ^ 6.0 6.1 條目:西方哲學主要發展階段中期近代哲學章節
  7. ^ 7.0 7.1 條目:西方哲學主要發展階段中期近代哲學章節笛卡爾部分
  8. ^ 8.0 8.1 條目:西方哲學主要發展階段中期近代哲學章節斯賓諾莎部分
  9. ^ 9.0 9.1 條目:西方哲學主要發展階段中期近代哲學章節萊布尼茨部分
  10. ^ 10.0 10.1 條目:西方哲學主要發展階段中期近代哲學章節洛克,貝克萊,休謨等部分
  11. ^ 11.0 11.1 條目:西方哲學主要發展階段中期近代哲學章節法國哲學部分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條目:西方哲學主要發展階段德國古典哲學章節
  13. ^ 13.0 13.1 條目:西方哲學主要發展階段德國古典哲學康德部分
  14. ^ 14.0 14.1 條目:西方哲學主要發展階段德國古典哲學費希特,謝林部分
  15. ^ 15.0 15.1 15.2 條目:西方哲學主要發展階段德國古典哲學黑格爾部分
  16.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條目:西方哲學主要發展階段現代哲學章節
  17. ^ 17.0 17.1 17.2 17.3 條目:西方哲學主要發展階段現代哲學部分
  18. ^ 18.0 18.1 條目:西方哲學主要發展階段德國古典哲學費爾巴哈部分

擴展閱讀

  • 艾倫·布洛克, R. B. Woodings, and John Cumming, eds. The Fontana Dictionary of Modern Thinkers, in series, Fontana Original[s]. Hammersmith, Eng.: Fontana Press, 1992, cop. 1983. xxv, 867 p. ISBN 978-0-00-636965-3
  • 艾倫·布洛克, and Oliver Stallybrass, jt. eds. The Harper Dictionary of Modern Thought.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7. xix, 684 p. N.B.: "First published in England under the title, The Fontana Dictionary of Modern Thought." ISBN 978-0-06-010578-5
  • Julia, Didier. Dictionnaire de la philosophie. Responsible éditorial, Emmanuel de Waresquiel; secretariat de rédaction, Joelle Narjollet. [Éd. rev.]. Paris: Larousse, 2006. 301, [1] p. + xvi p. of ill. ISBN 978-2-03-583309-9
  • Reese, W. L.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Eastern and Western Thought. Atlantic Highlands, N.J.: Humanities Press, 1980. iv, 644 p. ISBN 978-0-391-00688-1

入門

專題介紹

選集

  • Classics of Philosophy(Vols. 1 & 2, 2nd edition)by Louis P. Pojman
  • Classics of Philosophy: The 20th Century(Vol. 3)by Louis P. Pojman
  • The English Philosophers from Bacon to Mill by Edwin Arthur
  • European Philosophers from Descartes to Nietzsche by Monroe Beardsley
  • Contemporary Analytic Philosophy: Core Readings by James Baillie
  • Existentialism: Basic Writings (Second Edition) by Charles Guignon, Derk Pereboom
  • The Phenomenology Reader by Dermot Moran, Timothy Mooney
  • Medieval Islamic Philosophical Writings edited by Muhammad Ali Khalidi
  • A Source Book in Indian Philosophy by Sarvepalli Radhakrishnan, Charles A. Moore
  • A Source Book in Chinese Philosophy by 陳榮捷
  • Kim, J. and Ernest Sosa, Ed.(1999). Metaphysics: An Anthology. Blackwell Philosophy Anthologie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 The Oxford Handbook of Free Will(2004)edited by Robert Kane
  • Husserl, Edmund and Donn Welton (1999). The Essential Husserl: Basic Writings in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253-21273-3
  • Cottingham, John. Western Philosophy: An Anthology. 2nd ed. Malden, MA: Blackwell Pub., 2008. Print. Blackwell Philosophy Anthologies.

參考著作

  • 陳榮捷. A Source Book in Chinese Philosoph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3 [2014-05-19]. ISBN 069101964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19). 
  • Huang, Siu-chi. Essentials of Neo-Confucianism: Eight Major Philosophers of the Song and Ming Periods.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9 [2014-05-19]. ISBN 031326449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19). 
  •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edited by Ted Honderich
  • The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by Robert Audi
  • The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10 vols.)edited by Edward Craig, Luciano Floridi(available online by subscription); or
  • The Concise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edited by Edward Craig (an abridgement)
  •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8 vols.)edited by Paul Edwards; in 1996, a ninth supplemental volume appeared that updated the classic 1967 encyclopedia.
  • International Directory of Philosophy and Philosophers. Charlottesville, Philosophy Documentation Center.
  • Directory of American Philosophers. Charlottesville, Philosophy Documentation Center.
  • Routledge History of Philosophy(10 vols.)edited by John Marenbon
  • History of Philosophy(9 vols.)by Frederick Copleston
  • 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5 vols.)by W. T. Jones
  • History of Italian Philosophy(2 vols.)by Eugenio Garin. Translated from Italian and Edited by Giorgio Pinton. Introduction by Leon Pompa.
  • Encyclopaedia of Indian Philosophies(8 vols.), edited by Karl H. Potter et al.(first 6 volumes out of print)
  • Indian Philosophy(2 vols.)by Sarvepalli Radhakrishnan
  • A History of Indian Philosophy(5 vols.)by Surendranath Dasgupta
  •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2 vols.)by Fung Yu-lan, Derk Bodde
  • Instructions for Practical Living and Other Neo-Confucian Writings by Wang Yang-ming陳榮捷著
  • Encyclopedia of Chinese Philosophy edited by Antonio S. Cua
  • Encyclopedia of Eastern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by Ingrid Fischer-Schreiber, Franz-Karl Ehrhard, Kurt Friedrichs
  • Companion Encyclopedia of Asian Philosophy by Brian Carr, Indira Mahalingam
  • A Concise Dictionary of Indian Philosophy: Sanskrit Terms Defined in English by John A. Grimes
  • History of Islamic Philosophy edited by Seyyed Hossein Nasr, Oliver Leaman
  • History of Jewish Philosophy edited by Daniel H. Frank, Oliver Leaman
  • A History of Russian Philosophy: From the Tenth to the Twentieth Centuries by Valerii Aleksandrovich Kuvakin
  • Ayer, A.J. et al., Ed.(1994)A Dictionary of Philosophical Quotations. Blackwell Reference Oxford. Oxford, Basil Blackwell Ltd.
  • Blackburn, S., Ed.(1996)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auter, T., Ed.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London, Penguin Books.
  • Runes, D., Ed.(1942). The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New York, The Philosophical Library, Inc.
  • Angeles, P.A., Ed.(1992). The Harper Collins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New York, Harper Perennial.
  • Bunnin, N. et al., Ed.(1996)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Blackwell Companions to Philosophy.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 Hoffman, Eric, Ed.(1997)Guidebook for Publishing Philosophy. Charlottesville, Philosophy Documentation Center.
  • Popkin, R.H.(1999). The Columbi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