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哈古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哈古(Haku)(1943年),本名陳文生[1]臺灣原住民藝術家,卑南族人,建和部落頭目,台灣木雕藝術家及臺灣原住民藝術代表人物。

生平

哈古生於臺東市建和部落(Kasavakan)的頭目家族,母親是知本部落Mavaliew家族頭目的女兒。[2]哈古的祖父,頭目道洽(taukia)因為之前的孩子早夭,為趨吉避凶,為他取與日語發音極為相近的名字「haku」(哈古),在卑南語意思是裝死者的木箱,意思與漢語裏的「棺材」相近。[3]

哈古於台東農校就讀初中及高職,畢業並服完兵役後,便留在部落務農。[2]1978年父親去世後,他繼承建和部落的頭目(ayawan)身份。[4][5]

1984年他參觀臺東縣立文化中心臺灣省立臺東社會教育館舉辦的「台東山地文化藝術」展覽後,深受感動,開始拜師學習木雕創作。1985年,哈古在記者楊雨河協助下,以3件木雕作品首次參加台東地方美展,引起評審杜若洲注意。1989年,臺東縣政府舉辦縣內六大原住民族才藝表演競賽,邀請哈古雕刻了十八件作品當作獎盃,各報地方版均以顯著篇幅加以報導,哈古因此聲名大噪。[6]

1991年1月,《文訊雜誌》在臺東社會教育館辦「台東地區文藝座談會」,邀請哈古介紹自己的作品,並採訪哈古家及他的作品,這次採訪及杜若洲的藝評於1991年2月份文訊雜誌登出,讓哈古的作品被介紹至全國社會。[7]同年,《雄獅美術》雜誌採訪哈古,將其作為「新原始藝術特輯」的封面人物。[8]之後在台北雄獅藝廊舉辦「頭目的尊嚴——哈古首次雕刻個展」,首次讓哈古登上台灣藝壇。[2]這次報導及展出被譽為台灣原住民藝術的分水嶺,讓台灣原住民的藝術創作得以當代藝術的身分,進入台灣現代藝術的視角。[9]

1994年哈古成立哈古工作室,開始在建和部落從事木雕創作、展示及教育推廣。1998年他獲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振興地方傳統產業計劃」經費支持,設立「建和木雕藝術村」,以部落教室方式教學推廣部落木雕工藝。[2]2010年國立手工藝研究所將哈古頭目家以「哈古木雕工作室」之名選為「台灣工藝之家」,並將哈古住家內設置展示室及學習間,展示和推廣哈古的木雕作品。[10]

哈古的作品在1999年到紐約中華文化中心展出,為首次海外展出。並在1999、2001臺東南島文化節展出。2002年受邀至紐約曼哈頓中心展演,2003年受邀參加加拿大台灣文化節展演,其作品逐漸獲得歐美文化的肯定。[2]

2003年哈古榮獲得第二屆臺東縣資深藝術家獎。2010年獲得首屆原住民族工藝薪傳獎。[2]

作品風格

哈古的創作作品皆為木雕,主要是以大型雕刻作品為主。臺灣文化界大多肯定他的作品在台灣原住民現代木雕的代表性,忠實呈現出台灣原住民在部落生活的面貌及族群文化精神。[11]

哈古的木雕大多為立體圓雕,大多以樟木為材質。選定木材後,依據要創作的想法,構思與設計,先用刀鋸砍雕,再用美工刀修飾,最後再用細砂紙打磨表面。他認為這樣讓作品有凹凸感,觸摸時可以增加感受力及刺激性,進而增加作品的生命力。在視覺上,作品其有凹凸感而產生明暗,因此更能顯示立體效果,也因其表面處理特別粗獷而產生一種原始的美感。[3]

哈古的作品具有強烈的寫實風格,其作品善於展現人物的特徵、表情動作,可看出年齡與性格,服飾裝扮點出其身份。其作品靈感,主要來自族人生活的點滴,也有許多人與物及動物等場景的描摩。[12]他的作品大多是原住民傳統生活面貌,如打獵、搗小米、跳舞等,有別於排灣族魯凱族平面或側面的浮雕或圖案傳統雕刻,具有相當明顯的現代雕刻風格。[8]

哈古有意識地在創作中展現卑南族文化的特質,常在作品細節中安排卑南族特有的服飾,以及祭儀、農事、生活習慣或口傳故事等文化內涵,這樣讓哈古作品具有各種卑南族特徵的高辨識性。他認為自己的創作只是抽取自己卑南族文化的根,作品中蘊含着卑南族的精神。[6]

展覽

個展

  • 1991年 「頭目的尊嚴」個展。台北,雄獅藝廊。
  • 1998年 台灣工藝之家「建和木雕藝術村」計劃。台東:建和部落。
  • 1999年 個展。美國紐約,紐約中華文化中心。
  • 2002年 個展。美國紐約,曼哈頓中心。

聯展

  • 1996年 台北雙年展。台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 1997年 「一九九七台北原住民文化祭」作品聯展。台北,台北市政府。
  • 1998年 第一屆臺灣工藝節。南投,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1999年 1999台東南島文化節,台東。
  • 2001年 巴黎、雪梨作品聯展活動。
  • 2001年 2001台東南島文化節,台東。
  • 2003年 台東工藝展。台北:總統府。
  • 2004年 台東美展。台東。
  • 2010年 「承先啟後的pulima」聯展。台北,松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得獎記錄

  • 1997年 內政部「社區友好文化節活動」現場製作展演活動成效績優
  • 1998年 台東縣政府「第十屆臺灣民藝華會」活動原住民工藝類特優
  • 2003年 台東縣第2屆資深藝術家獎
  • 2010年 第1屆原住民族工藝薪傳獎。

參考資料

  1. ^ 哈古(陳文生).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2023-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9). 
  2. ^ 2.0 2.1 2.2 2.3 2.4 2.5 盧梅芬. 尊嚴.容顏.哈古. 臺中: 國立臺灣美術館. 2019年11月. ISBN 9789865437312. 
  3. ^ 3.0 3.1 張一傑. 哈古:對一個卑南木雕藝術家創作與風格的研究. 壽豐: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2005. 
  4. ^ 宋龍生. 台灣原住民史-卑南族史篇。. 中興新村: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8年. 
  5. ^ 人類學家頭目系譜紀錄為第63代,哈古則認為自己是第69代
  6. ^ 6.0 6.1 盧梅芬. 盧梅當代台灣原住民藝術生態與風格-以台東卑南族為例. 臺南: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9. 
  7. ^ 封德屏. 自然地從生活中走出來:杜若洲談陳文生的木雕. 文訊雜誌. 1991年2月, (64): 52–54. 
  8. ^ 8.0 8.1 朱笭尹. 檳榔花的傳奇:哈古和他的雕刻刀下的卑南情事. 雄獅美術. 1991年5月, (243): 111–113. 
  9. ^ 林育世. 臺灣原住民現代藝術十年發展之觀察與評析. 第3輯舞動民族教育精靈- -臺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叢. 2006: 136–151頁. 
  10. ^ 李柏黎主編 (編). 頭目的尊嚴-哈古的木雕創作. 臺北: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2年3月. ISBN 9789860319026. 
  11. ^ 趙剛; 許莉青. 頭目哈古. 臺北市: 聯經. 2005. ISBN 9789570828948. 
  12. ^ 陳秀薇. 以雕刻敘事 陳文生〈哈古的故事〉. 藝術認證. 2015年12月, (65): 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