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呂伐登聖波尼法爵教堂

座標53°07′17″N 5°28′51″E / 53.1215°N 05.4809°E / 53.1215; 05.4809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聖波尼法爵教堂
基本資訊
位置荷蘭呂伐登
座標53°07′17″N 5°28′51″E / 53.1215°N 05.4809°E / 53.1215; 05.4809
宗教天主教
建築詳情
建築類型教堂
建築風格哥特復興式
奠基1882
地圖
地圖

呂伐登聖波尼法爵教堂是建築師皮埃爾·克伊珀斯的作品。

該教堂建於1882年至1884年間,為呂伐登聖波尼法爵教區(現為聖菲特斯教區)建造。這是一座哥特復興式的大型十字形教堂。有高高的木質尖頂塔樓,仿照因克胡岑的聖潘克拉斯教堂。1976年1月3日,鍾錘毀於風暴,1979-1980年按原樣重建。唱經樓有一個帶有頂篷的特別低的半圓形後殿,周圍有狹窄的通道。

教堂重建後,呂伐登有成為主教轄區的機會;為此,在教堂附近建造了一座主教宮殿。當主教轄區設定至格羅寧根時,這座宮殿被改造成醫院。

源起

隨着1580年加爾文主義者的支持者接管呂伐登城堡,自1578年以來的宗教自由政策宣告結束。天主教彌撒被嚴格禁止,所有教堂和修道院都被傳給了新教教徒。那年,神父、僧侶和修女被驅逐出修道院。呂伐登的三個教區教堂(奧爾德霍夫的聖菲特斯教堂、尼耶霍夫的聖瑪麗教堂、霍克的聖嘉芙蓮教堂)都被拆除(聖芬圖斯),變成了鐘樓(聖瑪麗教堂)或瘟疫屋(聖嘉芙蓮)。一些神父認為這座城市在17世紀初足夠安全,可以在仍然忠於天主教的普通市民家中秘密活動。在17世紀,宗教改革最激進的運動開始興起,天主教徒只有六個站點可以進行彌撒。在1680年,在Vleeschmarkt的一所房子後面,一次獻給波尼法爵的集會被揭發,天主教徒不想立即拆除站點,儘管當局將這個地方排除在指定站點之外。儘管有來自政府的抵制,但這並沒有阻止呂伐登天主教徒將該站點用作他們的教堂。18世紀再次為天主教徒帶來了更多的寬容。

第一座波尼法爵教堂

耶穌君王雕像

隨着對天主教徒歧視的結束,1805年,獻給波尼法爵的古老秘密教堂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帶有圓頂塔的真正教堂。由於威廉一世想親自任命荷蘭的主教,教皇無法加以指導,直到1848年天主教徒獲得了完全的自由,教皇庇護九世才將主教等級制度重新引入荷蘭。

呂伐登隸屬於烏得勒支主教轄區,並可細分為兩個教區:聖多米尼克教區和聖波尼法爵教區。多米尼加教區有一座建於 1869 年的斯皮爾曼街教堂,1937 年被哈澤街的新多米尼加教堂所取代。波尼法爵教區的教堂顯得太小。1881 年,教區委員會購買了Voorstreek後面的土地,批准了建造教堂的計劃。

一年後,新教堂以261550荷蘭盾的預算開始建造。1884年11月19日,在烏得勒支市長和大主教的見證下,按皮埃爾·克伊珀斯設計建造的教堂被莊嚴地祝聖了。新教堂是一座正面七十五米長的十字形建築,有一個32米的橫斷面和一個四邊封閉的東部下沉後殿。除了教堂外,還建造了西部和東部的牧區。克伊珀斯遵循了數百年的東方傳統傳統。在西側,塔的北面,建有洗禮堂。建築師想要為教堂建一座高塔,這樣彌撒的鐘聲就可以在很遠的地方聽到。

1938年,在教堂外正門前豎立了一座耶穌君王雕像。

內景

基台、管風琴、祭壇

這座大型三通道教堂中裝飾的藝術品多數來自克伊珀斯的工作室,但也有一些藏品比教堂本身更古老,可以追溯到宗教改革時期。教堂前端,在第二次梵蒂岡會議之後,建造了一個帶人民祭壇的高台。

半圓後殿的星穹由六根狹窄的柱子支撐,形成一個圓周。克伊珀斯受到了特隆赫姆大教堂的啟發。高台源自克伊珀斯的工作室,有一張白色大理石桌子和新哥德式結構。從前,聖體聖事是由神父在大祭司面前背向西行。北側祭壇原源於聖若瑟養老院,搬遷至新樓時捐贈給教堂。祭壇上有一座15世紀的安娜、瑪麗和耶穌的木製雕像,這些雕像以前曾立在威利布羅杜斯站點。在南部的耳堂,側祭壇是獻給教堂的守護神的。在有威利布羅德、伯努夫斯、教皇格雷戈里二世和腓特烈主教雕像的祭壇上方是波尼法爵的雕像。聖器室旁邊是聖禮祭壇。祭壇後面是聖餐枱,上面裝飾着聖徒的浮雕。

北側祭壇的15世紀雕像

在祭壇兩側,柱子上是耶穌和瑪利亞的聖心雕像。在北耳堂的柱子上是尼科米底亞的芭芭拉的大雕像,在南耳堂的另一邊是聖約瑟夫雕像。在兩個耳堂的末端是告解室,裏面有彼得像,以及手指放在嘴上的內波穆克的約翰。在教堂的後面,大廳入口的兩側,是帕多瓦的聖阿洛伊修斯和安東尼的雕像。在洗禮堂,在黑色大理石基座上有一幅星形馬賽克,上面是天使圖案。還有巨大的聖母憐子像。在前面的教堂有聖克里斯托弗的大雕像。在克里斯托弗雕像的另一邊掛着威利布羅德的一幅畫。

洗禮堂

洗禮堂中矗立着1930年的大型青銅洗禮池。洗禮池由來自烏得勒支的Jan Eloy和Leo Brom建造,洗禮池裝飾有與水有關的舊約題材雕刻。蓋子上裝飾着耶穌受洗、拉撒路復活、耶穌復活和弗里斯蘭人受博尼法斯洗禮的浮雕。洗禮堂西面壁龕的格子後面的瑪麗雕像是沙中聖母的複製品,1947年,魯爾蒙德主教出於對二戰期間避難者庇護所的感激之情捐贈。

參考文獻

  • De Sint-Bonifatiuskerk te Leeuwarden, útjefte "Stichting Moderne Architectuur Friesland en Stichting Bonifatiustoren", Ljouwert 1984
  • Van Vitus tot Titus, 500 jaar katholike leven in Leeuwarden, Tjebbe T. de Jong, Hans P, Jorna, Frank G.H. Löwik, Frans E. Prins ISBN 978-90-81483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