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史密夫威信M57左輪手槍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史密夫威信M57
Smith & Wesson Model 57
史密夫威信M657 3吋槍管型
類型左輪手槍
原產地 美國
生產歷史
研發者史密斯&威森
生產商史密斯&威森
單位成本
生產日期
衍生型
基本規格
長度
槍管長度

子彈
口徑10.4毫米(.41吋)
槍管1根,標準膛線纏距為1:18.5,膛線4條,右旋,無槍口裝置
槍機
發射模式連發
供彈方式6發輪瓜
瞄具機械瞄具:缺口式照門和片狀連紅點準星(三點式準星,照門可調節)

史密夫威信M57(英語:Smith & Wesson Model 57)是一系列由美國槍械公司史密斯&威森所研製及生產的6發式「N型底把雙動操作左輪手槍,發射火力強大的.41 Remington Magnum雷鳴燈麥林英語.41 Remington Magnum或火力相對較弱的.41特種彈英語.41 Special這二種.41口徑手槍子彈

該槍最初被設計為執法機關的武器。然而,由於其尺寸和後座力,它被發現更為受到民用靶子射擊和獵人所青睞。

歷史

1960年代初,三名著名的槍手及作家們,埃爾默·基斯(英語:Elmer Keith)、比爾·喬丹(英語:Bill Jordan)和斯基特·斯凱爾頓(英語:Skeeter Skelton)遊說雷鳴燈武器公司史密斯&威森推出新型的.41口徑警察子彈,以填補.357.44麥林之間的感知彈道學性能空白為目標,從而造就一個被他們認為將會是最終極的執法用途彈種。[1]

作為回應,1964年4月,雷鳴燈推出了.41麥林英語.41 Remington Magnum子彈;並有如合奏般,史密斯&威森也推出了能裝填新型彈藥的M57左輪手槍。[1]

埃爾默·基思最初為新型子彈提出的名稱為「.41警用彈」(英語:.41 Police),但雷鳴燈卻選擇.41麥林,希望利用其前代麥林系產品的名聲和流行度作為宣傳手段。[1]

特點

在1964年4月首次推出M57製有3吋、4吋、6吋、61 2吋、和838吋槍管的型號,並具有高度拋光烤藍塗層兩種表面處理。使用史密斯&威森大型的「N型底把」為基礎製作的M57是該公司的主打產品之一,提供基本(底把)上相同而且著名的S&W M29般一流的適應性和表面處理,除了本槍是.41口徑,而非M29的44口徑。[2]與M29一樣,M57保有紅色刀片狀準星和可調節的白色輪廓後部金屬開放式照門靶子英語Bullseye (shooting competition)扳機、靶子型擊錘和超大型製靶子型握把。[2]

彈藥

雷鳴燈原來在.41麥林子彈陣容上提供了兩種彈藥的裝藥。首先是全威力型396.24—426.72米/秒(1,300—1,400呎/秒)狩獵或重型用量型裝藥,使用一顆半被甲軟尖彈頭(即俗稱的「達姆彈」),有着媲美強大的.44麥林的制止力,同時具有更低的後座力和平直的彈道軌跡。而使用第二種裝藥的彈藥是一種針對執法用途、威力不會那麼強大的350.52米/秒(1,150呎/秒)210格令半平頭彈英語Semiwadcutter[1][3]

市場反應

可惜,由於多種因素,導致.41麥林很遺憾地從來沒有成為它的開發者和支持者設想的「下一種偉大的警用彈藥」。[1]

首先,大多數部門和員佐級人員都完全滿足於自己的傳統型.38特種彈左輪手槍;而且如果需要更多的制止力,也可使用諸如流行的.357麥林子彈。[2]此外,當高級警官可以說服評估.41麥林時,許多人卻抱怨的指出即使是後座力較輕的.41麥林「警用裝藥」射擊也令人不順手,而.357麥林提供足夠的性能而不會出現可與.41相提並論的瘀傷性後座力和槍口炸震。[1][3]此外,由於史密斯&威森和雷鳴燈的營銷決策,為新彈藥冠以「麥林」之名作為研製工作的結束,反而違背了他們最初將其用以投放於執法機關市場的願望。警察組織發現,當在一個他們正在為了政治正確和奉行積極的公共關係上而努力,以抵消對於警察暴力所造成的任何可能的公眾知覺的時代之中,大威力的「麥林」狩獵型武器的內涵反而是不符合當時的時代的武器。[4]雖然.41麥林曾獲得採用,成為少數城市的警察部門,例如德克薩斯州阿馬里洛聖安東尼奧以及加州三藩市在大多數的選擇中獲得通過以後的標準彈藥。[1]

此外,在抓緊了其「大哥哥」M29 .44麥林左輪手槍的風頭的影子推出以下,M57從那刻開始努力爭取多大的市場份額。M57以「打起來比.44麥林還要順手,威力比.357麥林還要強大」作為宣傳;但儘管如此,在市場的反應而言,.41麥林的評價卻不怎麼樣理想。從1971年開始,當克林·伊斯威特主演的熱門電影辣手神探》(以及其四部續集)當中的虛構角色和主角「骯髒」哈利·卡拉漢以「世界上火力最強的手槍」M29作為其招牌武器英語Signature weapon以後,這種差距卻進一步的擴大。在該電影的發行之後,許多同時代的.44麥林槍械,連帶的包括.41麥林槍械,從廣大美國和民用的槍械市場中失寵了。[2]而且本來.44麥林就與「.357麥林與.38特種彈的關係」一樣,有一種.44特種彈英語.44 Special可與其互換使用(以後的.500 S&W麥林英語.500 S&W Magnum.500 S&W特種彈英語.500 S&W Special.460 S&W麥林英語.460 S&W Magnum.454卡蘇爾英語.454 Casull.45曲特英語.45 Colt也是相同道理);如果使用者認為前者的後座力過於強大,就可以只使用後者而沒有特地又另外麼購買另一款槍械與子彈的必要。就算在威力上而言,也有不少認為「.357麥林已經夠強了」的槍手;而對於追求更強火力快感的槍手而言,.41麥林只具有如半桶水般的威力,實在是不具有極巨大的吸引力。

最後在1980年代中期,一系列由不鏽鋼製作、底把更為輕便與緊湊的左輪手槍出現以後就獲得廣泛歡迎和商業成功。這些警方制式武器為其於市場的導向的槍械,例如S&W M19的不鏽鋼版本、M66的型號,亦加速了M57的滅亡。

總體而言,M57及其衍生型未能產生與其所期望相應的利潤(或銷售額)。[1].41麥林在使用者的心中只是強烈地留下了「高不成低不就」的負面印象。

衍生型

史密夫威信M57

史密夫威信性能中心曾經生產一款非常罕見的5吋槍管型。[5]已知的所有例子包括傳統縮短型槍管底部凸桿/退殼桿護套。

史密夫威信M657

史密夫威信M657是史密夫威信M57在1986年末推出的不鏽鋼底把的衍生型。[6][7]根據來自史密夫威信的衍生型號名稱編配手法,M627這個型號是在原來的M27左輪手槍的型號名稱前面增加一個6,以表示這是原來的M27左輪手槍設計的不鏽鋼底把版本,這點與史密夫威信M625史密夫威信M627史密夫威信M629史密夫威信M686相同。

相關衍生型

史密夫威信M357

史密夫威信M357是史密夫威信M57的合金底把版本,表面採用了啞光英語Paint sheen黑色。根據來自史密夫威信的衍生型號名稱編配手法,M357這個型號是在原來的M57左輪手槍的型號名稱前面增加一個3以表示這是原來的M57左輪手槍設計的合金版本,這點與史密夫威信M325史密夫威信M327史密夫威信M329史密夫威信M310史密夫威信M386相同。

相關衍生型

史密夫威信M58

1964年7月10日,史密夫威信推出了更為基本的和便宜的.41麥林用以讓警察部門採購。這款M57的廉價型版本的設計原理類似.38特種彈口徑的S&W M10重槍管型.357麥林口徑的S&W M28「公路巡警」。M58空槍重量為1,162.33克(41安士),使用4吋(101.6毫米)槍管、固定金屬開放式瞄具,和更簡單的標準型「大制式」手槍用握把[1][3]表面處理選擇與其高檔的M57弟兄們一樣是烤藍,但不久以後推出M58的史密夫威信決定採用更為廉價的「啞光英語Paint sheen」烤藍表面處理,並且認為這表面處理會比較適合基本的「工作人員」型號。簡單樸素的M58也取消了用作退殼桿護套的底部凸桿,但保留了固定槍管與更高昂的M57的反膛輪瓜。從1964年至1977年之間,大約生產了20,000把M58。2008年,它再度由史密夫威信推出,並具有光亮鍍鎳與明亮烤藍兩種的表面處理。[3]

參見

資料來源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Smith & Wesson’s .41 Magnu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Free Patriot Web site. Accessed August 5, 2008.
  2. ^ 2.0 2.1 2.2 2.3 「S&W Model 5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Notpurfect Web site. Accessed August 5, 2008.
  3. ^ 3.0 3.1 3.2 3.3 Miller, Payton. 「Smith & Wesson Model 5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Guns and Ammo magazine Web site. Accessed August 5, 2008.
  4. ^ 」The .41 Mag: if only we could do it ov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Guns magazine April, 2005. Guns magazine Web site. Accessed August 5, 2008.
  5. ^ 44, Doc. Model 57, Rare 5-inch Barrel, A "Tool Room" Job. The Smith & Wesson Forum. http://smith-wessonforum.com/. [2015-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3). 
  6. ^ Boorman, Dean K. The History of Smith & Wesson Firearms. Globe Pequot Press. 2002: 86 [31 July 2013]. ISBN 978-1-58574-721-4. 
  7. ^ Supica, Jim; Nahas, Richard. Standard Catalog of Smith & Wesson. Iola, Wisconsin: Gun Digest Books. 2006: 268 [31 July 2013]. ISBN 978-1-4402-2700-4.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