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可能世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可能世界(英語:Possible world)的概念被用來在哲學邏輯中,表達模態斷言。在哲學中,術語「模態」覆蓋了如「可能性」「必然性」「偶然性」這類觀念。談論可能世界在當代哲學討論中是非常普遍的(特別是在英語世界中),儘管有着巨大的爭議。

可能性、必然性、偶然性

那些使用可能世界概念的人認為「實際」世界是很多可能世界中的一個。對於世界可以是的每個不同方式,都被稱為一個獨特的可能世界;實際世界是我們事實上住在的世界。命題的模態狀態被按照「在其中它為真的世界」的方式來理解;所以:

  • 真命題是「在實際世界中為真」的命題。
  • 虛假命題是那些在現實世界中虛假的命題。
  • 偶然命題是「在一些可能世界中為真在另一些中為假」的命題。
  • 必然命題是「在所有可能世界中為真」的命題。
  • 不可能命題(或「必然假命題」)是「不在可能世界中為真」。

可能世界的想法最普遍的歸功於萊布尼茲,他稱可能世界為頭腦中的想法,並使用這個觀念來爭辯說,我們實際上的神造的世界一定是「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但是,學者也曾在盧克萊修伊本·魯世德鄧斯·司各脫的著作中找到了這種想法的蹤跡。這個觀念的現代哲學使用的先驅是索爾·阿倫·克里普克

模態邏輯的形式語義

從可能世界語義推導出來的系統性的理論在1950年代由索爾·阿倫·克里普克和他的同事首次介入。以類似於我們前面提議的方式處置事物,可能世界被用來為關於可能性和必然性的斷言提供語義:在模態邏輯中,「可能的」稱述被稱為在「至少一個」可能世界中為真;而「必然的」陳述被稱為在「所有的」可能世界中都為真,「真」陳述至少在「這個」世界中為真(在「實際」世界中)。(所以通過這些定義,所有必然性陳述都可以當作可能性陳述,當然也是真陳述。)

可能世界語義經常用做克里普克語義的同義語,但這普遍的被認為是一個錯誤:克里普克語義可以用來分析除了真勢模態之外的模態,並且克里普克語義不假定模態現實主義,它或許是可能世界的語言所預示的。

從模態邏輯到哲學工具

以此作為根基,「可能世界」成為很多哲學開發的中心部分,從1960年代至今–包括依據大衛·劉易斯羅伯特·斯托奈克英語Robert Stalnaker開發最著名的反事實條件分析,它依據的是「鄰近的可能世界」。在這個分析中,當我們討論「如果」某些條件在場「就會」發生什麼的時候,我們的斷言的真實性由在具備這些條件的最鄰近的可能世界(或最鄰近的可能世界的「集合」)中什麼是真的來決定。(可能世界W1被稱為在R方面鄰近於另一個可能世界W2,在達到W1和W2在R方面發生同樣的事情的程度上;兩個可能世界在特定方面上發生的事情差異越「大」,它們相互之間在這個方面就越「遠」。)使用早先給出的反事實的例子,「如果喬治布什沒有在2001年成為美國總統,戈爾就會成為美國總統」,表達了一個斷言的這個句子可以被重新公式化為如下:「在最鄰近(在有關方面最鄰近)於我們實際世界的所有可能世界中,那裏喬治布什2001年沒有成為美國總統,而是戈爾成為了美國總統」。在關於這個句子的這種解釋上,如果有最鄰近(在有關方面最鄰近)於真實世界的某些世界,這裏喬治布什和戈爾都沒有成為美國總統,則這個反事實所表達的斷言是假的。

參見

推薦閱讀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