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卡米洛·西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卡米洛·西特 (1843年4月17日—1903年11月16日) 是奧地利著名建築家、畫家和城市規劃理論家,對歐洲城市建設規劃規則的發展歷程中有巨大影響。

生平

1843年出生並最終逝於維也納。作為藝術史家與建築師,曾遍歷歐洲大小城鎮,試圖找尋其中溫馨與動人因素的精髓。建築對於他便是個人文明啟示的導引。1889年發表的《遵循藝術原則的城市設計》(Der Städtebau nach seinen künstlerischen Grundsätzen)一書令他享譽盛名,此書圖例博豐,論述了城市規劃的主題應是圍繞着經驗主體的城市空間,迥異同時期規劃界關注的務實衛生學的導向。西特將生成不規則形的城市結構、留空廣場並飾以紀念碑或其他美學元素列為學科的重中之重。

他創立了卡米洛·西特學派(Camillo Sitte Lehranstalt),維也納的卡米洛·西特街(Camillo Sitte Gasse)以他命名,1904年他主編發刊了《城市設計》(Städtebau)雜誌。其父弗朗茲·西特(1808–79),其子西格弗德·西特(1876–1945)皆為建築師。

《遵循藝術原則的城市設計》(1889)

許癸厄亞之泉,奧洛穆茨 (捷克語: kašna Hygie), 卡米洛·西特設計平面圖,Karel Lenhart制雕像

確切說,西特書中批判的不是某一種建築形式,而是整個19世紀末期城市設計的審美標準。因為建築學和城市設計兩學科交織緊密,這本城市設計的理論書之影響更跨入建築界,一出版便享有盛名,從1889到1922年再版五次之多,1902年就譯入法文,英文版的翻譯則遲至1945年。

西特最關注的不是某一建築的固定形式形態,而是城市空間內在勃發而出的品質,其整體大於其內部之總和。他斷言大部分城市設計者都忽略了規劃的豎向維度,僅聚焦在紙平面,從而錯失了有意識的美學處理手法。雅典以及其他古希臘城市空間中的廣場(agora/forum)是他舉出的正面例證。書中列舉了大量古代城市、廣場、紀念碑等等的美好來比對當代新城市中的美學無能。

他的理論被現代主義建築運動徹底拋棄,勒·柯布西耶就有瘋狂地貶低過他的著作。不過也因此,他的理論常被拿來作為對現代主義運動的批判,尤其在60年代末後現代主義運動中又被重新提起。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