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卡塔爾政治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卡塔爾是一個君主專制的國家,其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卡塔爾埃米爾。在2003年的卡塔爾憲法公民投票英語Qatari constitutional referendum, 2003中,卡塔爾成為了君主立憲制國家。[1]根據卡塔爾憲法,伊斯蘭教法是卡塔爾立法的主要來源。[2][3]

司法

伊斯蘭教法是卡塔爾立法的主要來源和依據。[2][3]伊斯蘭教法適用於有關家庭法繼承和若干犯罪行為(包括通姦搶劫謀殺)的法律。例如在伊斯蘭教法的家庭法庭英語Family court中,某些情況下一名女性的證詞可值半數,然而在另一些情況下,女性證人的證詞則毫無作用。[4]家庭法於2006年才開始編撰並實行。事實上,卡塔爾的法律制度是民法伊斯蘭教法的混合體。[5][6]

卡塔爾政府使用鞭打作為對酒精消費或非法性關係的懲罰。[7]卡塔爾刑法典第八十八條規定,通姦的處罰是100鞭。[8]當一名穆斯林婦女和一名非穆斯林男子通姦時,對於其懲罰則上升到死刑的高度。[8]2006年,一名菲律賓女子因為通姦被判處100鞭。[8]2010年,至少有18人(大多是外國人)因涉及「非法性關係」或酒精消費的罪行被判鞭打40至100鞭。[9]而在2011年則至少有21人因涉及「非法性關係」或酒精消費的罪行被判處30至100鞭。[9]2012年,六名外派人員被判鞭打40或100鞭。[7]2013年4月,一名穆斯林外籍人士酒精消費的罪行被判處40鞭。[10][11][12]只有穆斯林考慮到醫學上身體素質合適的人才會下達這樣的判決。[13]由於罕百里學派對伊斯蘭教法的解釋,在卡塔爾被司法體罰英語Judicial corporal punishment是司空見慣的事了。

事實上,酒精消費是部分合法的,一些五星級豪華酒店被允許向非穆斯林客戶出售酒精。[14][15]穆斯林不允許在卡塔爾消費酒精,穆斯林若因飲酒被捕,可能遭到鞭打或驅逐出境。非穆斯林外派人士可以獲得許可證以購買個人消費的酒精。卡塔爾分銷公司(卡塔爾航空公司的子公司)被允許進口酒精和豬肉——它是該國唯一一家經營酒類的商店,也向持證人出售豬肉。[16]卡塔爾官員也表示願意在2022年世界盃足球賽的 「粉絲區」中提供酒精。[17]直到最近,卡塔爾之珠 的餐館被允許賣酒,[14][15]但其後卻被告知禁止賣酒,[14][18]沒有任何司法解釋。[14][15]關於這個原因的猜測包括政府在國家首次選舉皇家諮詢機構之前製造更加虔誠的穆斯林形象,以及政府與度假村開發商之間的財務爭議​​的傳言。[18]

石刑也是卡塔爾的法律懲罰之一。[19]叛教則會處以該類懲罰,[20]褻瀆是僅僅是七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監禁處罰。[20]同性戀也是死刑可以懲罰的罪行。[21]

截止到2014年,卡塔爾刑法典的某些規定允許諸如鞭打石刑等作為刑事制裁。被聯合國禁止酷刑委員會發現,這些行為均構成對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規定的義務違約。[22][23]卡塔爾解釋之所以保留死刑,主要是應對國家安全的威脅。

行政

自1971年卡塔爾宣佈獨立後,阿勒薩尼家族英語House of Thani掌握了國家政權。國家元首為埃米爾並世襲。政治上,卡塔爾正在從傳統社會演變成現代福利國家。1970年頒佈的卡塔爾基本法(Basic Law of Qatar)將紮根於卡塔爾的保守伊斯蘭教法及當地習俗制度化,並賦予了埃米爾極大的權力。埃米爾的作用繼續受到諮詢傳統的影響,通過協商的規則和公民可直接上訪至埃米爾的權利。埃米爾雖然能直接對任何人負責,但不能觸犯伊斯蘭教法。在實際操作中,還必須考慮到知名人士和宗教人士的意見。他們的立場突顯在已經制度化的諮詢委員會(Advisory Council)上——這是一個協調埃米爾制定政策的機構。

1972年2月,繼承人及首相哈利法·本·哈馬德·阿勒薩尼廢黜他的表弟哈邁德·本·阿里·阿勒薩尼英語Ahmad bin Ali Al Thani掌握了政權。這一舉動得到了阿拉伯世界的主要國家的支持,沒有發生暴力或政治動亂的跡象。

1995年6月27日,繼承人哈邁德·本·哈利法·阿勒薩尼通過發動宮廷政變廢黜了他的父親而繼位,[24]後埃米爾·哈馬德和他的父親在1996年和解。他的一些列改革也使新聞自由度也逐漸增加,位於卡塔爾的半島電視台(成立於1996年)被廣泛認為是阿拉伯國家未經審查的消息來源的例子。然而,該電視台卻遭到了許多阿拉伯國家政府的消極反應。[25]

2013年6月25日,塔米姆·本·哈邁德·阿勒薩尼在他的父親哈邁德·本·哈利法·阿勒薩尼在電視演講中交出權力後成為卡塔爾的埃米爾。[26]

政黨和選舉

卡塔爾曾在2003年舉行憲法公民投票,得到絕大多數人民的支持。2007年和2011年分別舉行了第一次有男女選民和候選人的市政選舉。原計劃在2016年舉行第一屆立法委選舉,占立法委三分之二的席位,[27]但選舉最終被推遲至2021年10月進行。

選舉權目前僅限於市政選舉和立法會的議席三分之二,設定投票年齡為18歲及以上,外籍居民被排除在外,因為他們無法申請公民身份。當選的市政局事實上並沒有行政權力,但可以向部長提供意見。

人權

卡塔爾政府對於公民的言論自由管控較緊。[28]自由之家在《2015年世界自由度報告》(The Freedom in the World 2015)中將卡塔爾評為「不自由」,在1-7的級別中(1為最自由)將該國政治自由和公民權利分別評為6和7。[29] 截至2014年 (2014-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由經濟學人信息社編制的民主指數將卡塔爾評為「專制國家」,得分為3.18/10,在167個國家中排行136位。[30]截至2021年,卡塔爾民主指數為3.65,為指數設立而來的新高。

行政區劃

卡塔爾的由7個一級行政區組成,[31]分別是北部區豪爾烏姆錫拉勒戴揚賴揚多哈(卡塔爾首都)、沃克拉。每個區政府對其所轄區內市、縣承擔管理責任。[32]

外交

2005年10月10日,卡塔爾於第一次成為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任期兩年(2006-2007)。[33]

2006年4月,據BBC報道,卡塔爾宣佈,它將給予5000萬美元資助為哈馬斯領導的巴勒斯坦新政府。[34]哈馬斯是伊朗真主黨的盟友,被美國和歐盟認定為恐怖組織

2006年5月,卡塔爾提供了超過1億美元的援助救助路易斯安那州受到卡特里娜颶風影響的高等院校,[35]其中一些錢也分發新奧爾良公司鄰里住房服務的受損房屋的家庭。

2011年,隨着阿拉伯之春的到來,卡塔爾被指干涉其他阿拉伯國家的事務,支持叛亂分子、日益激進的伊斯蘭教教徒和薩拉菲派[36]這一政策遭到了海灣鄰國如沙地阿拉伯巴林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譴責。[36]卡塔爾亦加入了北約利比亞的行動,包括武裝利比亞反對派,[37]並為其提供資金支持的主要提供者。[38]穆斯林兄弟會關係密切,為反對派提供的資金強烈地贊成利比亞和敘利亞的伊斯蘭薩拉菲派勢力。[36]

卡塔爾政府擁有國營的半島電視台。該電視台被指在阿拉伯之春事件中有積極的偏見作用。[39]許多國家抱怨卡塔爾用有偏見的報道英語Al Jazeera controversies and criticism來支持該國政策。

對大部分發達國家都有免簽政策,被豁免國家的公民也可以要求聯合簽證,允許他們前往阿曼旅行。[40]

2017年6月,沙地阿拉伯巴林埃及阿聯酋也門利比亞馬爾代夫科摩羅毛里塔尼亞等多個阿拉伯國家以卡塔爾支持恐怖主義為由,陸續宣佈與其斷交。[41][42][43]

參考文獻

  1. ^ Cavendish, Marshall. World and Its Peoples: Arabian Peninsula. : 64. 
  2. ^ 2.0 2.1 The Permanent Constitution of the State of Qatar. Government of Qatar. [2017-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3. ^ 3.0 3.1 卡塔尔宪法. 根據第1條:卡塔爾是一個獨立的阿拉伯國家。以伊斯蘭教為國教,以伊斯蘭教法為主要法律淵源。 
  4. ^ Qatar Gender Equality Profile (PDF). UNICEF. [2017-07-0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06-29). 
  5. ^ The World Factbook. U.S.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2017-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23). 
  6. ^ Qatar (PDF). US Department of State. [2017-07-0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7-09). 
  7. ^ 7.0 7.1 Amnesty International Annual Report 2012 - Qatar. Amnesty International. [2014-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2). 
  8. ^ 8.0 8.1 8.2 Filipino woman gets 100 lashes for giving birth in Qatar. [2017-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9. ^ 9.0 9.1 Qatar. Amnesty International. [2017-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5). 
  10. ^ Qatar sentences man to 40 lashes for drinking alcohol. Arabian Business. [2017-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11. ^ Qatar sentences man to lashes for drinking alcohol. Al Akhbar. [2017-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12. ^ Qatar court orders lashing of Muslim barber over drinking alcohol. Al Arabiya. [2017-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9). 
  13. ^ Annual Report. Amnesty International. 2014-10-23 [2017-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2). 
  14. ^ 14.0 14.1 14.2 14.3 Alex Delmar-Morgan. Qatar, Unveiling Tensions, Suspends Sale of Alcohol. Wall Street Journal. 2012-01-07 [2012-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08). 
  15. ^ 15.0 15.1 15.2 Jenifer Fenton. Qatar's Impromptu Alcohol Ban. The Arabist. 2012-01-16 [2012-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7). 
  16. ^ Purchasing Alcohol in Qatar. Qatar Visitor. 2007-06-02 [2011-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01). 
  17. ^ Walid, Tamara. Qatar would 'welcome' Israel in 2022. The National. 2009-11-11 [2013-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31). 
  18. ^ 18.0 18.1 James M. Dorsey. Debate Questions Emir's Powers To Shape Qatar's Positioning As Sports Hub And Sponsor of Revolts – Analysis. The Eurasia Review. 2012-01-17 [2012-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6). 
  19. ^ Special report: The punishment was death by stoning. The crime? Having a mobile phone. [2017-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8). 
  20. ^ 20.0 20.1 Jenifer Fenton. Religious law, prison for "blasphemy", severe sexual inequalilty: Qatar’s human rights review. [2017-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8). 
  21. ^ What are the wor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o be gay?. [2017-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0). 
  22. ^ Kelly, Tobias. The UN Committee against Torture: Human Rights Monitoring and the Legal Recognition of Cruelty. Human Rights Quarterly. 2009, 313 (3): 777–800. doi:10.1353/hrq.0.0094. 
  23. ^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Qatar (報告). UN Committee Against Torture. 2006-07-25 [2012-01-09]. U.N. Doc. CAT/C/QAT/CO/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9). "Certain provisions of the Criminal Code allow punishments such as flogging and stoning to be imposed as criminal sanctions by judicial and administrative authorities. These practices constitute a breach of the obligations imposed by the Convention. The Committee notes with interest that authorities are presently considering amendments to the Prison Act that would abolish flogging." (Par. 12) 
  24. ^ Cockburn, Patrick. Emir of Qatar deposed by his son. http://www.independent.co.uk/. [2015-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4). 
  25. ^ Abdelmoula, Ezzeddine. Al Jazeera and Democratization: The Rise of the Arab Public Sphere. Routledge. 2015: 81 [2017-07-06]. ISBN 978-113885547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5). While ordinary Arabs and intellectuals received Al Jazeera as 'a gift', since it provided them with access to uncensored news broadcasts in Arabic [...] the governments in most Arab countries reacted with visible hostility 
  26. ^ Qatari emir Sheikh Hamad hands power to son Tamim. BBC. 2013-06-25 [2013-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4). 
  27. ^ Peter Alagos. Philippine Embassy urges OFWs in Qatar to register for May 2016 polls. Gulf Times. 2015-08-02 [2017-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5). 
  28. ^ Qatar - Freedom of the press. Freedom House. 2012 [2015-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5). 
  29. ^ Qatar - Freedom in the world. Freedom House. 2015 [2015-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8). 
  30. ^ Qatar - Democracy Index, 2014. Knoema. [2015-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31. ^ Qatar Municipalities. Qatar Ministry of Municipality and Urban Planning.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22). 
  32. ^ 2013 population census (PDF). Qatar Statistics Authority. [2015-03-1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4-02). 
  33. ^ 担任过安全理事会成员国的国家.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 [2017-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0). 
  34. ^ Qatar gives $50m to Palestinians. BBC. 2006-04-17 [2017-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1). 
  35. ^ Qatar Pledges $100 Million to Help Katrina Victims. NPR. 2006-05-07 [2017-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5-19). 
  36. ^ 36.0 36.1 36.2 Elizabeth Dickinson. The Case Against Qatar. Foreign Policy. 2014-09-30 [2014-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30). 
  37. ^ Qatar profile. BBC News. 2012-06-14 [2013-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30). 
  38. ^ Roula Khalaf and Abigail Fielding Smith. Qatar bankrolls Syrian revolt with cash and arms. Financial Times. 2013-05-16 [2013-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3). 
  39. ^ Al Jazeera helps people against Arab regimes, angers oppressors. Sunday's Zaman. 2011-02-06 [2017-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5). 
  40. ^ Visa Rules in Qatar. [2012-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0). 
  41. ^ Arab states sever ties with Qatar, announce blockade. ch-aviation. [2017-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05). 
  42. ^ Saudi Arabia, Bahrain and Egypt Cut Ties With Qatar. Bloomberg.com. 2017-06-05 [2017-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05). 
  43. ^ Qatar row: Six countries cut links with Doha. BBC News. 2017-06-05 [2017-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6).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