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劉士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劉士端
出生生年不詳
 大清
逝世1896年
 大清
職業秀才曹州府武術團體大刀會的創立者和首領

劉士端(?-1896年),清朝末年,山東西南曹州府武術團體大刀會的創立者和首領。大刀會以「保衛身家」為宗旨,是義和團前身之一。

劉士端年輕時受過良好教育,考取過秀才。在他三十餘歲時,跟隨一位遊走江湖的武術家學會「金鐘罩」的功夫,並聚眾授徒,並在1890年代早期組織成立「大刀會」。當地政府儘管視其為異端,但要藉助他們平息匪患,便容忍其發展。1896年初,劉士端及其大刀會開始捲入與本地天主教的衝突,政府對其態度開始轉變。大刀會在與天主教衝突過程中,紀律渙散,恣意擄掠燒殺,並殃及非教徒的平民。1896年夏,清政府派兵鎮壓了大刀會,劉士端被抓捕和處決。

青年

劉士端生於山東曹州府曹縣燒餅劉莊(今屬單縣),出生日期待考(據其後人口述,他1896年被殺時43歲,可推算他生於1853年或1854年)。[1][2]自7歲至20歲,劉士端讀書並應科舉,但是連秀才也沒有考取,由捐納取得監生資格。[1]

劉士端家有田地百畝,是本地頗有勢力的家庭,為本村劉姓的族長[3] 。劉士端結交江湖人物,以豪爽聞名。[1]

習武和大刀會

劉士端30多歲的時候,跟隨一位可能從直隸逃來的趙姓(一說趙金環,一說趙天吉)[4]武術師學習「金鐘罩」。口述史料說趙師傅是白蓮教教徒,這種說法缺乏細節,不太可信。 [5]金鐘罩是一種硬氣功,號稱刀槍不入[6]。1813年的癸酉之變中,八卦教教徒就習練這種武術[7] 。習練金鐘罩,口念秘密咒語,咒語嚴格保密,「子不告父,父不告子」,喝下符水,就有神功護體[8]

1890年代初,劉士端開始授徒[1]。當時魯西南匪患嚴重,很多富農和小地主拜在其門下學藝,以求能保家護院[9]。劉士端的習武團體自立為大刀會[10]。劉士端為大刀會總頭領,手下重要首領為其弟子曹得禮和彭桂林,二人也是地主出身[11]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山東綠營兵開往前線,剿匪兵力不足,魯西南和蘇北交界處的匪患更為嚴重[12]。山東地方官員雖不喜金鐘罩的邪門歪道,但大刀會與官府組織的民團類似,是合法的維持本地秩序的鄉村力量,因此官府把土匪與大刀會區別對待[13]。甚至在官府發佈公告,要求大刀會解散之時,劉士端還率會眾輔助山東兗沂曹濟道道台毓賢的剿匪行動。1895年,大刀會抓捕了大量不法之徒並扭送官府,大刀會逐漸不滿意官府對匪徒照章審理,不能盡殺,後來便自行處決,不再送交官府。[14] 劉士端本人還親自抓捕了惡名昭著的土匪頭子岳二米子,得到了地方官府的嘉獎[15]

由於不受官府壓制,大刀會勢力快速壯大。1896年春,大刀會為慶祝祖師誕辰,在單縣縣城附近的火神廟連唱了四天對台戲,藉助唱戲大刀會顯示了自己的極大成功,並加強了各村大刀會之間的聯繫。[16]此時,大刀會會眾人數高達兩三萬之多,主要來自山東,在臨近的河南、安徽、江蘇也有分佈。劉士端是總首領,但大刀會組織並不嚴密,沒有統一號令來維繫。[17]

與天主教衝突和被處決

當時,大刀會和天主教的勢力都在迅速膨脹,二者逐漸起了衝突。受大刀會和官府鎮壓的土匪,很多搖身一變成了天主教徒,以求庇護。[18] 另外,天主教質疑大刀會會眾刀槍不入,大刀會反譏天主教異教神祇無能。[19] 1896年春,單縣一位商人與一位教徒發生債務糾紛,這位商人向大刀會求助,劉士端手下的首領曹得禮同意庇護該商人,天主教約大刀會到一廟前武力決鬥。但在地方官員和士紳的勸說下,雙方平息了事端,但種下了雙方更大衝突的種子。這件小事中,天主教徒覺得丟了面子,大刀會遭到清政府查禁。[20]

1896年,江蘇北部龐劉兩家的土地糾紛給大刀會和天主教帶來了更激烈的衝突。[21]碭山縣(當時歸江蘇管轄,現在屬安徽)龐劉兩大家族都宣稱對一片肥沃的土地擁有所有權。劉家奉教,便向天主教求助撐腰,龐家為加強勢力,加入了大刀會。[22] 1896年6月,劉家搶收小麥,龐氏家族頭人龐三傑帶人焚燒了劉家村莊的小教堂。[23] 隨後,龐三傑親自到山東,找劉士端求助,劉士端派給他約一百名大刀會會眾,龐三傑率大刀會襲劫了碭山的教堂和教民的家。龐三傑的隊伍迅速擴張到千餘人,他們流竄到附近單縣、豐縣等縣,到處搶劫教民家產。[24]龐三傑的行動引來了官軍的鎮壓,劉士端派彭桂林去支援龐三傑。彭桂林和龐三傑的隊伍很快被官軍和地方團練鎮壓下去。[24]

新升任山東布政使的毓賢開始負責鎮壓大刀會的任務。他命曹縣和單縣地方官抓捕大刀會首領劉士端和曹得禮。1896年7月7日,曹縣縣令派民團首領曾廣寰邀劉士端赴會,曾是劉士端的朋友,劉士端與官員之間關係表面上沒有完全破裂,劉士端欣然赴會,被當場抓捕。單縣縣令以類似方式誘捕曹得禮。劉士端和曹得禮等三十餘位大刀會首領先後被斬首。[25]但是,大刀會並沒有因此銷聲匿跡,附近山東、江蘇、河南多縣仍有人打着大刀會的旗號進行反教會的暴力活動,包括著名的巨野教案[26]

大刀會習練刀槍不入的武術,並進行反天主教的暴力活動,被視為義和團的前身之一。義和團1899年肆虐華北的時候有時候還使用大刀會的名稱。[27]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Esherick 1987,第107頁.
  2. ^ Lu 1987,第45頁.
  3. ^ 大刀会的兴起及发展. 山東省情網. [2014-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4. ^ 羅寶軒. 大刀会探略 (PDF). 近代史研究. 1986年5月, (3): 245 [2014-04-0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04-07). 
  5. ^ Esherick 1987,第104 和 107頁.
  6. ^ Esherick 1987,第55 ("kung fu", protection against blades)頁; Cohen 1997,第17–19 ("qigong", protection against bullets)頁.
  7. ^ Naquin 1976,第30–31 (use by Eight Trigrams)頁; Esherick 1987,第107 (Zhao teaches it to Liu Shiduan)頁.
  8. ^ Esherick 1987,第105–6頁.
  9. ^ Esherick 1987,第104 (increased banditry) and 107–8 (social background of recruitees)頁.
  10. ^ Esherick 1987,第96–7頁.
  11. ^ Esherick 1987,第107–8頁.
  12. ^ Esherick 1987,第104頁.
  13. ^ Esherick 1987,第109頁.
  14. ^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义和团档案史料续编(上册). 北京: 中華書局. 1990年: 10–11. ISBN 9787101005783. 
  15. ^ Esherick 1987,第110頁.
  16. ^ Esherick 1987,第111頁.
  17. ^ Esherick 1987,第111–12頁.
  18. ^ Esherick 1987,第89–90 和 113頁.
  19. ^ Esherick 1987,第114頁.
  20. ^ Esherick 1987,第114–15頁.
  21. ^ Esherick 1987,第115–16頁.
  22. ^ Esherick 1987,第115–17頁.
  23. ^ Esherick 1987,第117頁.
  24. ^ 24.0 24.1 Esherick 1987,第118頁.
  25. ^ Esherick 1987,第119–20頁.
  26. ^ 义和团起山东. 山東省情網. 2007-08-01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27. ^ Cohen 1997,第20頁.

參考著作

  • 原著:Cohen, Paul A.(柯文),譯者:杜繼東, 历史三调:作为世纪、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History in Three Keys: The Boxers as Event, Experience, and Myth), 譯著:南京,原著:New York: 譯著:江蘇人民出版社,原著: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譯著:原著:2000年,1997  .
  • 原著:Esherick, Joseph W.(周錫瑞),譯者:張俊義、王棟譯,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he Boxer Uprising), 譯著:南京,原著: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譯著:江蘇人民出版社,原著: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譯著:1998年,原著:1987年  .
  • Lu, Yao 路遙, The Origins of the Boxers, David D. Buck (ed.) (編), Recent Studies on the Boxer Movement, Armonk, NY: M. E. Sharpe, 1987 [1980] .
  • Naquin, Susan, Millenarian Rebellion in China: The Eight Trigrams Uprising of 1813,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