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決策無方者埃塞爾雷德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埃塞爾雷德二世
Æthelred II of England
決策無方者埃塞爾雷德
英格蘭國王
第一次在位978年3月18日—1013年12月15日
前任埃德沃德二世
繼任八字鬍斯韋恩
第二次在位1014年2月3日—1016年4月23日
前任八字鬍斯韋恩
繼任愛德蒙二世
出生968年
威塞克斯
逝世1016年4月23日
倫敦
安葬
配偶約克的埃爾夫吉芙英語Ælfgifu of York
諾曼第的愛瑪
子嗣顯貴者埃塞爾斯坦英語Athelstan Aetheling
埃格伯特
愛德蒙二世
顯貴者埃塞爾雷德英語Eadred Ætheling
顯貴者埃德威格英語Eadwig Aetheling
埃德加
伊迪絲,麥西亞人的夫人
埃爾夫吉芙,諾森布里亞夫人
沃爾弗希達,東盎格利亞夫人
懺悔者愛德華
顯貴者阿爾弗雷德英語Alfred Aetheling
高達英語Goda of England
王朝威塞克斯家族
父親埃德加一世
母親埃爾夫斯里斯英語Ælfthryth, Queen of England

決策無方者埃塞爾雷德古英語Æþelræd Unræd;968年—1016年4月23日),有時也作埃塞爾雷德二世(Æthelred II),是盎格魯-撒克遜時代英格蘭王國國王(978年 - 1013年,1014年 - 1016年)。他是埃德加一世和王后埃爾夫斯里斯英語Ælfthryth, wife of Edgar的兒子。[1][2]

在他10歲的時候(最多不超過13歲)他的同父異母的哥哥愛德華被謀殺。埃塞爾雷德被認為與謀殺無關,但兇手卻是他的母親埃爾夫斯里斯的侍從。

他在位期間,丹麥人不斷入侵英格蘭,埃塞爾雷德無力抵抗。從991年開始,埃塞爾雷德開始向丹麥國王八字鬍斯文進貢,即所謂丹麥金。1002年埃塞爾雷德下令對丹麥人進行大屠殺。1013年12月,丹麥國王八字鬍斯文再次入侵英格蘭,埃塞爾雷德逃亡至諾曼第,斯文取代他成為英格蘭國王。然而很快在1014年2月斯文便去世,埃塞爾雷德重新獲得了王位。

綽號

在現代英語中,埃塞爾雷德被冠以「無準備者」(Unready)的綽號,這是對古英語"unræd"的一種錯誤翻譯,古英語中"unræd"翻譯為現代英語是"bad-counsel"(可翻譯為壞的主張或決策無方)。"unræd"是對他的名字"Æthelred"的一種顛覆性的諷刺,古英語"Æthelred"翻譯成現代英語是"noble-counsel"(可以翻譯為崇高的主張)。對古英語"unræd"一個更加貼切的現代英語翻譯是"ill-advised"(可翻譯為「不明智的」)。

這裏有一段很長的歷史典故。在他的名字組成中有一段是æðele,意思是"noble"(可譯為高尚的,崇高的),另一部分ræd,意思是"counsel"或"advice"(兩個詞均可譯為勸告,建議)[3],是一個典型的威塞克斯王室御用名組合,並且與他的先輩的名字押頭韻。例如Æthelwulf("noble-wolf"),Ælfred("elf-counsel"),Edward("rich-protection")以及Edgar("rich-spear")[4]。他的暱稱Unræd通常情況下翻譯成現代英語The Unready(無準備的),但由於現代英語中的unready與古英語中的Unræd的意義已經完全不同了,因此這個翻譯其實是對古英語詞彙的一種曲解。儘管博斯沃思-托勒爾的《盎格魯-撒克遜字典》對單詞unræd有幾種不同的解釋,但總體來講都是貶義的[3]。通常來講,這個詞的意思是"evil counsel"(可譯為邪惡的勸告),"bad plan"(可譯為壞的計劃),"folly"(可譯為愚蠢)。博斯沃思-托勒爾的字典中並沒有說明這個詞可以形容人,一般是用來形容某種決策或者某種行為的,還有一次用來形容撒旦的騙局(參見詞條人的墮落)。unræd中的ræd與埃塞爾雷德(Æthelred)名字中的red同義,意思是"counsel"(決策)。因此Æþelræd Unræd實際上是一個雙關語,意思是"Noble counsel, No counsel"(可譯為高尚的決策,無決策)。這個暱稱也可翻譯為現代英語"ill-advised", "ill-prepared", "indecisive"(均有不正常的的意思)。

這個綽號多半是因為在埃塞爾雷德統治時期他收到的那些糟糕的建議,大多數來自他身邊的人,尤其是賢人會議(Witan)。雖然從字面上看這個名字是對國王的諷刺,但實際上是在影射他身邊的人,那些本應向他提供合理化諫言(god ræd)的人。但不幸的是,無論是中世紀還是近現代的歷史學家,都忽視了這個名字的真正含義,而藉助這個名字把埃塞爾雷德塑造成一個粗魯的,不稱職的國王的形象。由於這個名字最早現於十二世紀80年代的文字記載,是在埃塞爾雷德去世150年後,所以如果說這個名字是他同年代的人對他的看法的話是值得讓人懷疑的。

牛津大學的教授克里斯托弗·威克漢姆認為,埃塞爾雷德實際上是10世紀最強有力的國王之一。自985年後,各個封建貴族勢力依仗家族地位在國內肆意橫行長達20年之久,埃塞爾雷德結束了這種狀態,也使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由於他的這種對待貴族的政策使得當時國家的軍隊陷入分崩離析的狀態。

早期生活

Gold mancus of Æthelred wearing armour, 1003–1006.

弗蘭克·斯坦頓爵士評論說: 「在很大程度上導致歷史學家對埃塞爾雷德國王的譴責很可能應該歸咎於他成為國王的這個過程」[注 1][5]。埃塞爾雷德的父親埃德加一世於975年7月突然去世, 其後留下兩個兒子。年長的名叫愛德華(也就是後來的國王殉教者愛德華),但是他很有可能並沒有繼承權,並且在975年的時候仍然是「一個處於男子氣概邊緣的年輕人」[注 2][6]。年少的就是埃塞爾雷德,他的母親是埃德加於964年迎娶的埃爾夫斯里斯英語Ælfthryth, wife of Edgar,埃爾夫斯里斯是德文郡長歐德加的女兒,並且是東盎格利亞國王埃塞爾沃德英語Æthelwold, Ealdorman of East Anglia的遺孀。在他的父親去世的時候埃塞爾雷德很可能還不滿10歲。作為埃德加的長子,愛德華,一說是一個經常愛發脾氣的年輕人,儘管他很年輕,如果不是因為「他無法容忍的言論和行為激怒了很多重要人物」[注 3][6]的話,他很有可能就會自然的繼承英國王位了。在任何情況下,都有相當數量的英國貴族反對愛德華繼承王位並且捍衛埃塞爾雷德的繼承權。畢竟埃塞爾雷德是由埃德溫最後一位活着的妻子所生,並且沒有謠傳說他是私生子,然而愛德華卻似乎有類似的謠傳。無論怎樣兩個孩子年齡畢竟都還太小,不能在埃德加去世後的政治角力中起到實質性作用,而他們的支持者卻是應該對選擇繼承人問題上造成的動盪局面負上責任的。埃塞爾雷德這邊是由他母親為首,包括麥西亞郡長英語Ealdorman埃爾夫艾爾英語Ælfhere, Ealdorman of Mercia和溫特斯特主教埃塞爾沃德英語Æthelwold of Winchester,愛德華那邊則是坎特伯雷大主教鄧斯坦約克大主教奧斯瓦爾德,還有其他一些貴族,包括東盎格利亞郡長埃塞爾溫英語Æthelwine, Ealdorman of East Anglia埃塞克斯郡長伯特努思英語Byrhtnoth。事實證明,愛德華的支持者更強大,更有說服力,並且在當年結束之前,愛德華就在泰晤士河畔京士頓被加冕為了國王。

愛德華在被他弟弟的家臣殺害之前僅僅統治了3年時間[7]。雖然對愛德華統治期間的情況知之甚少,但眾所周知的是那個時期的特點是充滿了政治動盪。他們的父親,埃德加在其統治時期,為了達成修道院的改革,曾為修道院提供了大量的土地,但這些政策侵害了傳統貴族的既得利益。雖然在他鐵腕統治的後期已經能夠看出這些政策反轉的趨向,貴族們開始恢復他們失去的財產或者獲取新的財產。這些遭到了鄧斯坦的反對,但是根據西里爾·哈特的說法:「對於支持和反對修道院改革的兩方,他們集中在土地所有權和地方權力問題上的衝突與教會合法性的問題上的衝突幾乎一樣多。不管是愛德華還是埃塞爾雷德,他們的追隨者有的支持侵佔修道院土地,有的支持恢復修道院的土地」[注 4][8]儘管如此,愛德華幾乎一邊倒的支持修道院團體,所以當愛德華於978年在埃塞爾雷德位於多塞特科夫城堡遇害時,記錄此事,或乾脆說對此事作出反應的,全都都是修道院裏的修道士。斯坦頓總結了最早關於愛德華謀殺的記錄,該記錄來自讚揚奧斯瓦爾德生平的作品,其中提到:「從表面上看愛德華與他同父異母的弟弟以及繼母埃爾夫斯里斯的關係融洽,當他被刺時,他正在非正式地拜訪他們。埃塞爾雷德的家臣們以大禮迎出門外,然而形勢急轉直下,在他還沒有來得及下馬前,他們圍住了他,制住他的雙手,並且用刀刺了他……至此,可以看出謀殺是由埃塞爾雷德的家臣策劃並且實施的,以便讓他們的年輕主人可以加冕成為國王。一個多世紀後在某些著作中首次出現了認為是他的繼母埃爾夫斯里斯直接策劃了是次行動,然而,沒有任何證據可以支持這一指控。沒有人因為這項罪行而受到懲罰,埃塞爾雷德在一個月後在充滿懷疑和猜測的氣氛中被加冕為國王,這種氣氛嚴重毀壞了王室的聲望,而且在他的餘生中一直沒有恢復過來。」[9] 然而,一開始,朝臣們似乎還是比較擁戴這位新國王的。根據一位編年史作家的描述,埃塞爾雷德的加冕典禮是在朝臣們的熱烈歡呼中舉行的。[10] 西蒙·凱恩斯英語Simon Keynes指出:「根據拉姆齊的伯費爾特的說法,埃塞爾雷德的加冕儀式由鄧斯坦和奧斯瓦爾德主持,『他們為能夠主持加冕儀式感到非常高興』,並且把國王描述為『一個多年來受人尊重的年輕人,舉止優雅,有着迷人的面容和漂亮的外表』」。[10] 埃塞爾雷德在那時肯定不會超過13歲。

在他統治的早些年,埃塞爾雷德與溫特斯特主教埃塞爾沃德英語Æthelwold of Winchester關係密切,後者是其中一個從一開始就支持他繼承王位的人,雖然沒有成功。984年8月1日,溫特斯特主教埃塞爾沃德英語Æthelwold of Winchester去世,這使埃塞爾雷德痛心疾首,他後來在993年寫下的一份土地證書(Charter)中提到,埃塞爾沃德的去世使我們的國家失去了一位「對各行各業盡心管理,鞠躬盡瘁,不僅僅是為了我,更是為了所有國民利益」的人。

與丹麥人的衝突

埃塞爾雷德的父親,和平者埃德加,在十世紀中葉重新征服了丹麥區,自那以後英格蘭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和平。然而,從980年開始,當時埃塞爾雷德還不滿14歲,丹麥人開始小規模的侵襲英格蘭的海岸線。漢普郡薩尼特英語Isle of Thanet柴郡在980年被襲擊,德文郡康沃爾郡在981年被襲擊,多塞特郡則是982年。在988年之前的六年間,還有另外一次襲擊發生在西南部,有記錄顯示那裏發生過一次在入侵者和德文貴族之間的著名的戰爭。斯坦頓指出,雖然這一系列孤立的襲擊個案對於英格蘭並沒有造成持久性的影響,但是「這些侵襲的重要性是,首次使英格蘭陷入了與諾曼第公國的外交危機」。[注 5][11] 作為起源於斯堪的納維亞人的諾曼人,他們認為丹麥人是他們的親戚,對丹麥人非常友善,在那段時間,襲擊過英格蘭海岸線的丹麥船隊經常到諾曼第公國停靠。這導致了英格蘭和諾曼第公國之間日益緊張的關係,最終鬧到了教皇若望十五世那裏。教皇為了化解彼此的敵意,採取措施在英格蘭和諾曼第公國之間建立和平關係,最終於991年在魯昂簽署和平協議。

莫爾登之戰

然而,事與願違,就在991年8月,一支規模相當大的丹麥船隊在英格蘭東南部開始了持續的進攻。這支船隊首先抵達肯特郡福克斯通,繞過東南沿海抵達了黑水河入海口,並且最終佔領了河口附近的諾西島英語Northey Island。在諾西島西側約兩公里(一英里)的地方,有一座城堡名叫莫爾登(Maldon),埃塞克斯的郡長伯特努思英語Byrhtnoth帶領他的部下駐紮在此城堡。英格蘭和丹麥之間接下來的戰鬥是由古老的英國詩歌《莫爾登之戰》英語The Battle of Maldon記錄並得以名垂千古的。詩歌中描寫了面對毫無勝算的局面,伯特努思率眾英勇抵抗丹麥海盜進攻的故事。斯坦頓簡明地總結了詩歌中記載的事跡:「他們(丹麥人)打算利用一條連接諾西島和入海口南緣的堤道(causeway)向內陸發展進攻,在漲潮的時候這條堤道是被淹沒的。伯特努思在他們(丹麥人)離開島上的營地之前帶領部下和一支當地的民兵搶佔了堤道靠近陸地的一端。伯特努思拒絕納貢,他在高漲的潮水中大聲地鼓舞士氣,並且命令他的手下沿海岸線展開,嚴陣以待,靜候退潮的時刻。隨着潮水漸低,入侵者開始魚貫進入堤道。然而,三個伯特努思的部下頑強守住堤道,對抗着海盜兇猛的進攻。最終入侵者要求在陸地上進行公平決鬥。伯特努思同意了決鬥的要求,對於這個決定即使是那些非常敬仰伯特努思的人都認為『過於魯莽』了,於是入侵者們潮水般涌過堤道,混戰開始。當伯特努思倒下時,結果就已經註定。很多人,甚至包括伯特努思的很多手下在內,決定立即撤退,英格蘭人的隊形馬上就亂了。仍然堅持戰鬥的則是伯特努思手下的一群勇氣可嘉的家臣(thegn),他們知道戰敗已經無可避免了,卻仍然為了替他們的主公復仇而發起自殺式進攻,最終全部戰歿」。[12]這僅僅是在英格蘭對抗丹麥人的進攻中一系列慘敗的開端,首先是這些海盜,接下來面對的則是更加強大更有組織的丹麥正規軍隊。

納貢求和

991年,艾爾弗雷德時年24歲,英格蘭在莫爾登戰敗,根據要求,英格蘭向丹麥人繳納了10,000英鎊的貢金以換取和平。然而,據推測,自丹麥人於991年在莫爾登(Maldon)擊敗伯特努思英語Byrhtnoth之後,直至993年,丹麥艦隊一直在英格蘭沿海進行劫掠活動。994年,一隻規模更大的丹麥艦隊出現在泰晤士河口,並逆流而上向倫敦進攻,在倫敦的戰鬥中雙方都沒有取得什麼決定性勝利。大約就在這個時候,艾爾弗雷德會晤了艦隊指揮,後來成為挪威國王的奧拉夫,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達成了一個和平協議。艾爾弗雷德與奧拉夫簽署了一項條約,條約中規定了丹麥駐軍與英格蘭政府之間看起來還不算太苛刻的條件,例如規定了在發生貿易糾紛時如何解決爭端。然而,該條約還規定了對於丹麥人早些年在英格蘭沿海的一系列掠劫和殺戮行為一律赦免,並且在條約的最後規定,英格蘭向丹麥人賠償價值22,000英鎊的黃金和白銀作為換取和平的代價[13]。994年,已接受洗禮奧拉夫安德沃舉行的一次儀式上正式行堅信禮成為基督徒,艾爾弗雷德則以他的教父(sponsor)的身份出席了儀式。滿足了所有要求後,奧拉夫誓言:「他再也不會以敵對姿態回到英格蘭」[注 6][10]奧拉夫隨即離開英格蘭前往挪威,並成為挪威國王奧拉夫一世,並在有生之年再未回到過英格蘭。然而」維京軍隊中的其他大部分似乎決定留在英格蘭,因為從條約中可以看出有些人選擇作為僱傭軍為埃塞爾雷德服務,大概就駐紮在懷特島上。「[注 7][10]

再起戰端

997年,丹麥人的肆虐再起。根據凱恩斯的說法,「到底是一隻新的丹麥艦隊,還是那隻從991年開始襲擊英格蘭並且於994年被收編為僱傭軍艦隊已經無從考據。」[注 8][10] 無論怎樣,這隻艦隊於997年洗劫了康沃爾郡德文郡薩默塞特郡西部和威爾斯南部,998年襲擊了多塞特郡漢普郡薩塞克斯郡,999年則是肯特郡。公元1000年,也許是因為英格蘭勉強答允了丹麥人對於金錢的要求,也就是後來廣為人知的「丹麥金」,這隻艦隊離開英格蘭前往諾曼第。艾爾弗雷德終於從持續不斷的侵擾中緩過一口氣來,開始整編軍隊,集結資源。"這隻進襲的艦隊於1000年離開,以至埃塞爾雷德得以在恢復後災難性的攻打斯特拉斯克萊德王國,至於進攻北方的動機已經難於查考了。」[注 9][14]

公元1001年,一隻丹麥艦隊(或許就是一年前襲擊英格蘭的那隻)洗劫了薩塞克斯郡西部。在襲擾過程中,這隻艦隊有規律的返回懷特島的基地進行補給。當年晚些時候,在德文郡南部發生了一次不成功的襲擊,儘管英格蘭在埃克塞特進行了有效的抵抗,埃塞爾雷德的還是感到茫然不知所措,1002年春天,英格蘭再次以24,000英鎊的代價換取了停戰協議。艾爾弗雷德這種頻繁支付巨額丹麥金的行為通常被視為他的政府的無能和他自己的短視的表現。然而,凱恩斯指出這種以付款換取和平的方式已經至少被實踐了一個世紀,阿爾弗雷德大帝,西法蘭克國王查理二世以及很多其他中世紀的國王都曾採用過同樣的手段。實際上,在某些情況下,它「似乎是保護人民生命,家園,牲畜和莊稼免受損失的最佳方法。但無可否認的是沉重的負擔,這負擔就構成了國王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依賴這種方式的一個尺度。」[注 10][10]

聖布萊斯日大屠殺

1002年11月13日,聖布萊斯日英語Brice_of_Tours,埃塞爾雷德下令屠殺所有在英格蘭的丹麥人。由於很多地方的丹麥人勢力很大,這個命令幾乎在英格蘭三分之一的地區都無法執行,然而丹麥國王斯文的妹妹岡希爾德英語Gunhilde極為可能是受害者之一。據說給岡希爾德報仇,是幾年後斯文入侵英格蘭西部的主要動機[15]。1004年,斯文在東盎格利亞劫掠了諾維奇。丹麥人的進攻日漸猖獗,直到同一年,一位東盎格利亞的貴族,烏夫斯德爾·斯尼靈英語Ulfcytel_Snillingr,與斯文兵戈相見,強有力的節制了丹麥人的進攻。雖然斯尼靈在塞特福德被最終擊敗,但還是給丹麥人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並且幾乎毀掉了他們所有的艦船。也許是由於他們在東盎格利亞損失慘重,又或許是由於席捲歐洲大陸和英倫三島的嚴重饑荒,無論怎樣,丹麥軍隊在1005年離開英格蘭返回丹麥[10]

1007年初,埃塞爾雷德支付了36,000英鎊丹麥金換取了接下來兩年的和平。1008年,政府在全國範圍內組建了一隻新艦隊,由於艦隊中的一名指揮官當了海盜,艦隊的力量被大大削弱,埃塞爾雷德和他的御前會議卻不敢採取任何補救措施。根據斯坦頓的看法:"在英國歷史上接下來的1009年至1012年...英格蘭的的防禦力量土崩瓦解,國人士氣低落,無可彌補[注 11]。"1009年,埃塞爾雷德遭遇了由 索克兒英語索克儿和其弟海明率領的丹麥軍隊,也是他即位來遇到的最強大的軍隊。這隻丹麥軍隊在整個英格蘭到處燒殺搶掠直到1012年4月埃塞爾雷德支付了48,000英鎊的丹麥金才告一段落[16]

1013年的入侵

斯文於1013年再次組織了對英格蘭的入侵,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斯文的目的是佔領整個英格蘭並稱王,在入侵中斯文向世人證明了自己是在同時代所有維京人領袖中最優秀的。在1013年年末的時候,英格蘭的抵抗已經全面瓦解,斯文佔領了整個國家,迫使埃塞爾雷德流亡到了諾曼第。然而隨着斯文於1014年2月3日突然離世,情勢迅速變化,原在特倫特支持斯文的丹麥艦隊馬上向斯文的兒子克努特宣佈效忠,而英格蘭的貴族們則派出代表與埃塞爾雷德商討恢復王位的事宜。條件是國王需忠於他的臣子,對於貴族們不喜歡的事情都要進行改革,以及原諒他們在前朝說過的或做過的任何反對他的事情。這份協議中的內容在早期英格蘭歷史上有非常重要的憲政意義,因為這是有記錄的第一個國王與臣民之間的協議,並且也被廣泛的認為其內容實際上表明了當時英格蘭的貴族們由於對於埃塞爾雷德的不信任,他們其實已經臣服於斯文了。[17] 根據《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記載:

他們(埃塞爾雷德的朝臣們)說,如果他(埃塞爾雷德)比起以前更加公正的對待他們,那麼埃塞爾雷德將會比任何其他國王(對他們來說)都珍貴。於是國王派出了他的兒子愛德華陪同信使一同回去,吩咐他們向所有人表示致意,並且說他要做一位親善的國王,對所有他們(貴族們)不喜歡的事情都進行改革,所有說過的或者做過的反對他的事情全部赦免,條件是所有貴族都必須向他效忠不能背叛。於是雙方用誓言建立了友情,並宣稱所有的丹麥國王都必須從英格蘭永遠驅逐。[18]

埃塞爾雷德於是對克努特和他的盟友們發動了遠征。當時只有林賽王國(現在肯特郡的北部)的人支持克努特。埃塞爾雷德首先在一位挪威國王奧拉夫二世的支持下重新佔領倫敦。根據冰島歷史學家斯諾里·斯蒂德呂松描述,奧拉夫帶領艦隊成功攻佔了倫敦橋,然後幫助埃塞爾雷德佔領了整個倫敦和英格蘭的其他地區。1014年4月,克努特遺棄了他在林賽王國的盟友,聽任埃塞爾雷德蹂躪報復而不顧,帶領軍隊離開了英格蘭。1016年,當奧拉夫把注意力轉移到對歐洲大陸西部的劫掠,而離開了英格蘭後,[19] 克努特則於同一年回到英格蘭,立即發現英格蘭的局勢已經陷入了一片混亂。[19] 埃塞爾雷德的兒子,愛德蒙已經與他的父親兵戈相見,並且在丹麥區自立為王。而一開始支持克努特而被其遺棄,後由於支持克努特而被埃塞爾雷德報復的林賽王國準備隨時起義幫助愛德蒙對抗克努特和埃塞爾雷德。

去世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克努特徵服了大部分英格蘭,愛德蒙則重新加入父親的陣營防守倫敦,埃塞爾雷德於1016年4月23日去世。1016年10月18日,克努特以一場決定性的勝利,阿興頓之戰,結束了與愛德蒙之間的戰爭。雖然愛德蒙戰敗,但在他與克努特之間的戰爭中表現出的騎士精神響徹英倫,以至於克努特同意將英格蘭一分為二,艾德蒙成為威塞克斯國王,克努特則獲得了除泰晤士以外的其他英格蘭地區。然而,愛德蒙於當年11月30日去世,克努特則佔領了整個英格蘭,加冕為英格蘭國王。[20]

埃塞爾雷德葬於倫敦的聖保羅座堂,整個墳墓在1087年倫敦大火中被毀。[21] 現今,只有在地下室里的一座現代墓碑記載了這座重要墳墓的損失。

立法

A charter of Æthelred's in 1003 to his follower, Æthelred. British Library, London.

埃塞爾雷德治下制定並且「無情的執行」了相當廣泛的法典,[22] 據記載至少有六部法典存留至今,涵蓋的範圍相當廣泛。[23] 值得注意的是,御前會議的成員之一,約克大主教武福斯坦,一個著名的佈道者,起草了最後三部法典。[24] 這些法典主要涉及了眾多教會事宜,並且充分展現了武福斯坦高超的修辭風格。武福斯坦在克努特即位後繼續為其起草法典,並且重用了相當一部分埃塞爾雷德時期的內容。[25]

儘管埃塞爾雷德在面對丹麥人的戰爭中以失敗而告終,但他的統治並非沒有任何在制度方面的重要成就。由於他利用立法對鑄幣政策的多次改革,當時錢幣鑄造品質非常高,也充分證明了其治下經濟狀況相當良好。[26]

身後

後世對於埃塞爾雷德的評價多為負面。有數不清的關於他的各種缺點的傳聞和軼事廣泛流傳,大多數都從負面的角度闡述了他的品行和失敗。有一聞軼事是由馬姆斯伯里的威廉(公元1080年至1143年在世)給出的,他說埃塞爾雷德在年幼的時候在領洗池中排便,以至於聖登斯坦英語Dunstan預言英格蘭的君主制將會在他在位期間被推翻。然而這個故事幾乎肯定是虛構的,因為有一個是關於拜占庭帝國皇帝君士坦丁五世幾乎一模一樣的故事,後者是另一位中世紀的君主,他的統治同樣非常不受歡迎。

註釋

  1. ^ 原文:'much that has brought condemnation of historians on King Æthelred may well be due in the last resort to the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he became king.'
  2. ^ 原文:'still a youth on the verge of manhood'
  3. ^ 原文:'offended many important persons by his intolerable violence of speech and behaviour.'
  4. ^ 原文:」The presence of supporters of church reform on both sides indicates that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m depended as much on issues of land ownership and local power as on ecclesiastical legitimacy. Adherents of both Edward and Æthelred can be seen appropriating, or recovering, monastic lands.「
  5. ^ 原文:'their chief historical importance is that they brought England for the first time into diplomatic contact with Normandy.'
  6. ^ 原文:'that he would never come back to England in hostility.'
  7. ^ 原文:'other component parts of the Viking force appear to have decided to stay in England, for it is apparent from the treaty that some had chosen to enter into King Æthelred's service as mercenaries, based presumably on the Isle of Wight.'
  8. ^ 原文:'there is no suggestion that this was a new fleet or army, and presumably the mercenary force created in 994 from the residue of the raiding army of 991 had turned on those whom it had been hired to protect.'
  9. ^ 原文:'allowed Æthelred to carry out a devastation of Strathclyde, the motive for which is part of the lost history of the north.'
  10. ^ 原文:'may have seemed the best available way of protecting the people against loss of life, shelter, livestock and crops. Though undeniably burdensome, it constituted a measure for which the king could rely on widespread support.'
  11. ^ 原文:'The history of England in the next generation was really determined between 1009 and 1012...the ignominious collapse of the English defence caused a loss of morale which was irreparable.'

引用

  1. ^ The use of either the cognomen or the numeral distinguishes him from King Æthelred of Wessex, ruled 865 to 871.
  2. ^ Different spellings of this king’s name most commonly found in modern texts are "Ethelred" and "Æthelred" (or "Aethelred"), the latter being closer to the original Old English form Æþelræd.
  3. ^ 3.0 3.1 Bosworth-Toller, An Anglo-Saxon Dictionary, with Supplement. p.1124
  4. ^ Schröder, Deutsche Namenkunde.
  5. ^ Stenton, Anglo-Saxon England, p. 374.
  6. ^ 6.0 6.1 Stenton, Anglo-Saxon England, p. 372.
  7. ^ Keynes, The Diplomas of King Æthelred 'the Unready' 978–1016, p. 166.
  8. ^ Hart, Cyril.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07) 使用|archiveurl=需要含有|url= (幫助).  |chapterurl=被忽略 (幫助);
  9. ^ Stenton, Anglo-Saxon England, p. 373.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Keynes, "Æthelred II (約 966x8–1016)."
  11. ^ Stenton, Anglo-Saxon England, p. 375.
  12. ^ Stenton, Anglo-Saxon England, pp. 376–77.
  13. ^ Stenton, Anglo-Saxon England, pp. 377–78.
  14. ^ Stenton, Anglo-Saxon England, p. 379.
  15. ^ Stenton, Anglo-Saxon England, p. 380.
  16. ^ Stenton, Anglo-Saxon England, pp. 381–4.
  17. ^ Stenton, Anglo-Saxon England, pp. 384–6.
  18. ^ Williams, Æthelred, p. 123
  19. ^ 19.0 19.1 J. R. Hagland and B. Watson, 'Fact or folklore: the Viking attack on London Bridg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London Archaeologist, 12 (2005), pp. 328–33.
  20. ^ Stenton, Anglo-Saxon England, pp. 386–393.
  21. ^ The Burial of King Æthelred the Unready at St. Paul's, Simon Keynes, The English and Their Legacy, 900–1200: Essays in Honour of Ann Williams, ed. David Roffe, (Boydell Press, 2012), 129.
  22. ^ Wormald, "Æthelred the Lawmaker", p. 49.
  23. ^ Liebermann, ed., Die Gesetze der Angelsaschen, pp. 216–70.
  24. ^ Wormald, "Wulfstan (d. 1023)."
  25. ^ Wormald, The Making of English Law, pp. 356–60.
  26.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9. 


決策無方者埃塞爾雷德
出生於:968年逝世於:1016年4月23日
統治者頭銜
前任:
殉教者愛德華
英格蘭國王
978年-1016年
繼任:
愛德蒙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