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汙染
資訊汙染是指互聯網上的資訊被很多無關、冗餘、不請自來以及低價值的資訊所汙染, [1]例如錯誤資訊、垃圾電郵和媒體暴力都屬於資訊汙染。
無用和不良資訊會對人類活動產生不利影響。這些資訊被認為是資訊革命的副作用之一。 [2]
概述
資訊汙染一般用於指電子通訊,例如電子郵件、即時通訊和社群媒體。該詞在網頁易用性專家雅各布·尼爾森於2003年發表相關話題的論文後,得到了特別關注。[3]不過,早在1971年,就有研究人員就對必須從「垃圾漿中尋找有價值的團塊,而團塊只是隨機分散的微量成分」的負面影響表示懷疑。[4]人們使用資訊來作出決策以及適應環境。認知研究表明,人類只能接受有限的資訊,而過量的資訊會導致決策品質惡化。[5]與之相關的資訊超載也對決策有害,這一概念僅指可獲得的資訊數量龐大,而不論其品質如何。[1][5]
儘管科技進步被認為惡化了資訊汙染問題,但其並非該問題的唯一成因。任何分散注意力,使人不能關注必要的事實並執行任務或決策的,都可以視作是資訊汙染。
資訊汙染可以視作是工業生產過程導致的「電子版」的環境汙染。[2][6][7]一些學者表示,資訊超載是全球性的危機,其尺度與環境破壞的威脅相當。還有一些學者則認為,需要像環境資源管理那樣,構建一套資訊管理的範式。[5]
表現形式
資訊超載的表現形式可以分為兩大類:引起擾亂的,以及損害資訊品質的。
引起擾亂的資訊汙染的典型例子有垃圾訊息,特別是在辦公場所中。[8]手機(鈴聲和瀏覽的內容)在很多場景下都是有干擾性的。干擾性資訊汙染並非都與現代科技有關。例如,報紙也可能引起資訊汙染,報紙讀者可能只會閱讀不到一半的文章,甚至完全不閱讀。[9]冗餘的資訊、例如地圖上非必要的標籤,也可能分散人的注意力。[8]
另外,資訊的品質降低也會導致其被汙染。引起資訊品質降低的原因可能是資訊不準確或已過時,[7]但也可能是因為資訊呈現的形式不合理。例如,當資訊不明確或雜亂、囉嗦時,讀者將難以理解內容。[10]
法律法規時常變更和修訂。對這些法律的解釋和其他參考資料可能會落後於變化多年,這也可能誤導公眾。
成因
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對資訊汙染有以下影響。
傳統上,人們認為資訊是好的東西。人們經常說「資訊越多越好」,[8]以及「知識就是力量」。[7]出版和行銷行業已習慣於大量印刷書本、雜誌和小冊子,而不考慮有沒有客戶需求,唯恐需要時數量不夠。[9]
新技術使資訊更容易傳播到每個人,使資訊分享更民主。這被看作進步和個人權利的標誌,也是彌合資訊貧民和資訊富人之間鴻溝的積極的一步。[6][7]然而,它也同樣增加了令人注意力分散的資訊的數量,使得區分資訊和雜訊變得更困難。廣告在網站、技術和報紙,乃至日常生活中的濫用,被稱為「文化汙染」,[11]
資訊科技
20世紀的科技進步,特別是互聯網出現,在資訊汙染的增加上起到了重要作用。網誌、社交網絡、 個人網站以及移動技術,都導致了「雜訊」增加。[8]資訊汙染的程度視乎環境。例如,電子郵件在工作環境下更可能造成資訊汙染。[10]手機在列車車廂等密閉空間中可能會造成更大的干擾。
影響
資訊汙染會在多個層面產生影響。
個人
在個人層面,資訊汙染影響了個人評估選項、尋找合適的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它可能導致資訊超載、緊張焦慮、決策癱瘓和精神壓力。[10]它還會擾亂學習進程。[12]
社會
一些學者認為,資訊汙染和資訊超載可能導致觀點和道德觀喪失。[13]該論點能夠解釋為何社會對科學發現、健康警告或政治漠不關心。[1]資訊汙染令人對頭條新聞更不敏感,也對新資訊更懷疑。
商業
資訊汙染加重了資訊超載和精神壓力,擾亂了商業決策。處理事務花費的時間上升,佷容易導致生產力和營收下降。而有缺陷的決策會增加重大失誤的風險。[1][10]
解決方法
管理技巧和技術改進可以作為資訊汙染的解決方案。
- 基於技術的替代方案有決策支持系統[1]以及為資訊排列優先順序的儀錶板[8]。造成頻繁干擾的技術可以用「汙染」更少的技術代替。[5]更進一步,技術可以提高資訊呈現的品質,以助於理解。
- 電郵使用政策[10]以及資訊完整性保證策略可以作為解決方案[1]。可以運用時間管理和壓力管理方法,其中包括設定優先級並儘量減少干擾。改進寫作和呈現方式的做法能夠減少對他人的資訊汙染。
參見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1.3 1.4 1.5 Orman, Levent. Fighting Information Pollution with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015, 1 (2): 64–71. JSTOR 40397792. doi:10.1080/07421222.1984.11517704.
- ^ 2.0 2.1 Kai-Yuan Cai; Chao-Yang Zhang. 1996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Information Intelligence and Systems (Cat. No.96CH35929) 4. 1996: 3124. ISBN 0-7803-3280-6. doi:10.1109/ICSMC.1996.561484.
- ^ Web guru fights info pollution. 2003-10-13 [2020-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5) (英國英語).
- ^ Ettinger, M.B. A solution to the information pollution problem. Chemical Technology. 1971, 1 (6): 330–331.
- ^ 5.0 5.1 5.2 5.3 Bray, D.A. (2008). Information Pollution, Knowledge Overload, Limited Attention Spans, and Our Responsibilities as IS Professional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ssociation (GITMA) World Conference.
- ^ 6.0 6.1 Nayar, Madhavan K. Information Integrity (I*I): The Next Quality Frontier.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 Business Excellence. 2004, 15 (5–6): 743–751. S2CID 154491146. doi:10.1080/14783360410001680224.
- ^ 7.0 7.1 7.2 7.3 Capurro, R. (1990). Towards an Information Ecology. In: I. Wormell, ed. Information and Quality. London: Taylor Graham. pp. 122–139
- ^ 8.0 8.1 8.2 8.3 8.4 Nielsen, J. IM, Not IP (Information Pollution). ACM Queue. 2003, 1 (8): 75–76. S2CID 28242184. doi:10.1145/966712.966731.
- ^ 9.0 9.1 Mitchell, A. High prize for tackling information pollution. Marketing Week. 1999, 22 (17): 28 [2022-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2). EBSCOhost 1977624[失效連結].
- ^ 10.0 10.1 10.2 10.3 10.4 Managing Information. 2008. In Focus: Managing the 'Information Pollution'. Managing Information, 14(10), pp. 10–12
- ^ Gary Armstrong; Stewart Adam; Sara Denize; Philip Kotler. Principles of Marketing. Pearson Australia. 2014: 463 [2022-06-05]. ISBN 978-1-4860-0253-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8).
- ^ Doomen, J. Information Inflation (PDF). Journal of Information Ethics. 2009, 18 (2): 27–37. doi:10.3172/JIE.18.2.27.[失效連結]
- ^ Arthur, Chris. Zen and the art of ignoring informati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1993, 9: 51–60. doi:10.1080/01972243.1993.996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