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領
佐領,或稱牛彔、牛錄(滿語:ᠨᡳᡵᡠ,穆麟德轉寫:niru),意為「大箭」 ,為清朝八旗當中的基本單位。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定三百人為一牛彔。
佐領之長官,最初稱為牛彔額真(滿語:ᠨᡳᡵᡠ
ᡝᠵᡝᠨ,穆麟德轉寫:niru ejen,女真語「額真」意為「主人」,「牛彔額真」即「箭主」,組長之意),後金天聰八年(1634年),改稱牛彔章京。順治年間定漢譯亦稱為佐領,品秩為四品。乾隆年間改定武職正從品級,旗分佐領定為武職正四品;包衣佐領定為武職從四品。
沿革
原為女真族早期兵農合一的臨時性組織形式。《滿洲實錄》載:「滿洲人出獵開圍之際,各出箭一支,十人中立一總領,屬九人而行。」在狩獵時,將每十個人編為一個小組,每個小組選出一位首領,而這九名組員必須各送一隻箭給首領,小組被稱為「牛彔」。所以牛彔就成為兵制的單位,其首領稱為「牛彔額真」。
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起,努爾哈赤為適應統一女真各部的軍事需要,沿用此種舊稱,把它改造為大型、固定、有嚴格紀律的統屬關係的新型組織。鄰近女真部落,有挾丁口來歸者,亦編為牛彔。牛彔不斷編設,並以容納同血緣或同地緣的人。後來規定三百人編為一牛彔,作為基本的戶口和兵籍單位。皇太極時,又改為二百人。清兵入關前,八旗牛彔統計為五百八十三,又分牛彔二十八。
順治十七年(1660年),牛彔,譯為「佐」,故改稱「牛彔額真」為漢語,譯為「佐領」,時滿洲三百一十九,又半分牛彔十四;蒙古一百三十;漢軍二百零六,又半分牛彔三。八旗牛彔統計共為六百六十四個。
清代蒙古旗下的「蘇木」即是佐領。長官稱蘇木章京(蒙古語:ᠰᠤᠮᠤᠨ
ᠵᠠᠩᠭᠢ,轉寫:sumun janggi[轉寫種類不明])。
參考資料
這是一篇與歷史或歷史學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