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15戰鬥機
伊-15型 | |
---|---|
概況 | |
類型 | 雙翼戰鬥機 |
製造商 | 玻利卡爾波夫設計局 |
設計者 | 玻利卡爾波夫 |
主要用戶 | 蘇聯 |
製造數量 | 約6500架(含伊-153) |
歷史 | |
起役日期 | 1933年 |
發展自 | 伊-5 |
衍生型 | 伊-153 |
伊-15(玻利卡爾波夫I-15),是蘇聯二戰前夕的主力戰鬥機,也是蘇聯後期雙翼戰鬥機,也曾經軍援過戰時中國的國民政府和西班牙第二共和國。
歷史
本機是十月革命後,第一種廣為外人知的蘇聯自行設計製造的軍用飛機。
沿革
蘇聯早年自行設計的戰鬥機伊-5型雙翼機老舊後,本機在1932年首飛由當時蘇聯最著名設計師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波利卡爾波夫設計,雖然本機在當時來說也無獨特之處,但是相對早前蘇聯自行研製的戰鬥機如伊-3或伊-5僅寥寥數百架,而且品質參差可靠性存疑在航空史上被羞於談及的,本機也對外界體現了蘇聯成為航空大國的技術和生產能力。
實戰
在1936年爆發的西班牙內戰,和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本機被實戰試驗,並起初只由蘇聯航空志願隊駕駛和發展了第一次改良型伊-152,直到二戰之初的蘇日在諾門罕戰役中都有不差的戰果。
但當時飛行員還是以一戰的經驗作戰術指導思想下,而且同期軸心國空軍主力亦是雙翼機,包括德國的Ar 68戰鬥機和意大利的CR.32戰鬥機還有日本的九五式戰鬥機,所以起初相當成功和使蘇聯開發了第二次改良型伊-153,但客觀反刺激了軸心國研究適應新時代空戰的戰術和飛機。
而且在大清洗時代使空軍人員報喜不報憂的影響下,大大推遲了本機的停產和後繼機的開發,使到後期型的本機和伊-16一直生產到二戰開始時。
到了蘇芬戰爭中蘇方大量使用本機,因為保衛祖國的芬蘭人奮力抵抗,和以適應新時代的空戰戰術思想指導下,和以單翼F2A戰鬥機為主力,蘇聯軍方才認識到本機完全過時了,從而中止改良本機同時開發新一代的戰鬥機。
到蘇德戰爭初期,本機只佔蘇聯戰鬥機不足兩成,在面對針對新時代空戰戰術的Bf 109F/G型和Fw 190前完全不敵,但在美援的戰機到達前被充當攻擊機使用。
而在以前援華的早期型伊-15和伊-152,更實際被日本的零式戰鬥機和一式戰鬥機消滅殆盡,最後殘存的伊-153在1942年退役。
評價
本機僅次於I-16戰鬥機,是在老一輩非社會主義的國家人民中最熟悉的戰時蘇式飛機,這是因為其曾經參與西班牙內戰和抗戰,還有個叫貶鼻子的渾名。
但實際上本機在航空史上是重要的里程碑,因為其本機是被蘇聯作為實驗噴射發動機用,稱為伊-15 DM,創下了每小時四百四十公里雙翼機的最快記錄,是蘇聯在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諸多航空發展成就之一。
外觀和參數
本機機身粗短的帆布蒙皮和木製骨架結構的單座雙翼機,大部分本系列機型和其他雙翼機最明顯分別是使用海鷗型上翼,一律使用一具九汽缸星形氣冷發動機,使用開放式座艙和固定式後三點起落架,設有兩葉式螺旋槳。
尺寸:翼展9.75公尺,機長6.1公尺,高2.2公尺,翼面積21.90平方公尺,空機重1012公斤,起飛重1490公斤。
中期型的伊-152(伊-15bis)上翼改為直翼而非海鷗翼而令其和其他同系列很易識別,後期型的伊-153型使用了收放式起落架,故外觀和中前期伊-15有明顯分別。
各亞型的性能
早期型伊-15和中期型伊-152(伊-15bis)使用M25發動機,功率578千瓦,極速每小時367公里,升限9000公尺,從起飛上升到五千公尺需時6分鐘,航程510公里,在一千公尺高時盤旋360'只需要8秒。
後期伊-153使用M63發動機,功率820千瓦,極速每小時430公里,航程720公里,升限10000公尺。
各亞型的武裝
早期型伊-15,四挺7.62毫米口徑PV-1機槍,可掛一百公斤炸彈。
中期型伊-152(伊-15bis),同早期型,亦可換裝4挺7.62毫米ShKAS機槍,炸彈掛載量提升至150公斤。
後期伊-153四挺7.62毫米ShKAS機槍,可掛兩百公斤炸彈或八個空用火箭發射架。
使用國家
參考書目
- 兵器百科全書>ISBN 7-80158-511-9
- 二戰盟軍戰機>ISBN 962-14-1355-9
- 戰鬥機 The World's Great Fighters>ISBN 7-80173-181-6
- 圖解世界軍用機史 上冊 螺旋槳機編>ISBN 957-708-432-X
參見
- 同系列I-153戰鬥機
外部連結
各國二戰前夕至初期的戰鬥機
- 德國
- 英國
- 美國
- 意大利
- 日本
- 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