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基督教浸信會聯會
浸信會的起源
浸信會起源於17世紀的英國的一群基督徒,熱誠研讀聖經。浸信會深受重浸派的影響,強調加入教會者應是指着信而受浸(全身沒入水中)的成人,反對為嬰兒洗禮。浸信會不是重浸派,她們是兩個不同的團體。
浸信會在中國大陸
1836年9月17日,叔未士牧師夫婦(J.Lewis Shuck,只有23歲和18歲的新婚夫婦)抵達澳門,成為來華的第一位浸信會宣教士。1951年因政權轉移,宗教政策改變,全數宣教士被迫離華。
1949年美南浸信會在中國有教會392間、佈道所410間、信徒123,000人、220位宣教士,建立了華北、兩廣、江蘇、豫皖蘇等四個聯會,山東和廣東2省的信徒數量較多。
山東(華北)
- 傳教站:登州(蓬萊,1862);煙臺(1906);黃縣(今龍口市,1889);平度;青島;萊州(1903);萊陽(1912);泰安;濟寧;濟南。
- 1925年以前中心位於登州,1925年以後中心轉移到黃縣。
- 著名教堂:登州南街聖會堂(1866);黃縣小欒家疃(河東街3號)教堂;萊州北關教堂(現在萊州醫院);青島濟寧路浸信會;濟南南上山街教堂、後宰門教堂;煙臺大馬路浸信會禮拜堂(現已改為天主教堂)。
- 神學院:黃縣
- 學校:黃縣崇實中學
- 醫院:黃縣懷麟醫院,平度懷阿醫院,萊州梅鐵男醫院、愛憐女醫院
兩廣
- 傳教站:廣州;梧州;桂林
- 著名教堂:廣州寺貝通津東山浸信會(仍在使用中)、白雲路東石浸信會、惠福東興華浸信會 、和平西路慈愛浸信會、惠愛西路八約浸信會、沙河浸信會、河南南州街塹口浸信會、小北洪橋浸信會、東山廟前西街賴神浸信會、西門口平寧浸信會。
- 學校:廣州東山培正中學,培道女中
- 醫院:桂林浸信會醫院,廣州東山兩廣浸會醫院
江蘇
- 傳教站:上海(1847);揚州;鎮江;蘇州;崑山;無錫
- 著名教堂:上海西摩路375號懷恩堂、民國路老北門第一浸會堂、北寶興路懷施堂、白保羅路廣東浸信會堂、軍工路浸會教堂(滬江大學)、楊樹浦路浸會教堂(滬東公社)、環龍路180號中心浸會堂、法華鎮路懷本堂、匯山路國語禮拜堂、憶定盤路會幕堂、泰康路神愛堂、福煦路期恩堂、共和新路懷爾堂;蘇州謝衙前嘉音堂;揚州賢良街(萃園路)禮拜堂(仍在使用中)
- 學校:上海滬江大學,晏摩氏女中,崇德女中,懷恩中學;蘇州晏成中學,慧靈女中
- 醫院:揚州浸會醫院
豫皖蘇
- 傳教站:開封,商丘,鄭州,亳州,徐州
- 著名教堂:開封鼓樓街洪恩堂、南關大郭屯施浸堂、北門大街禮拜堂(自立)、南門大街友誼禮拜堂、法院街進恩堂、雙龍巷禮拜堂、金梁里禮拜堂
- 醫院:開封濟汴醫院,亳州福音濟生醫院
浸信會在台灣
1948年6月間中華浸信會全國聯會邊疆委員會差派楊美齋牧師來台進行邊疆佈道,10月19日美南浸信會差派明俊德宣教士(Miss Bertha Smith)由山東濟寧抵台北,12月26日舉行浸信會在台首次主日崇拜。1949年8月28日,台北市基督教浸信會仁愛堂成立,是浸信會在台灣的第一間教會。1961年8月,台北市基督教浸信會仁愛堂旁設立臺灣浸信會創立紀念館。
1950年代前後,原在大陸浸信會宣教士和信徒紛紛遷台。因此浸信會在台事工以當時軍公教背景居多的大陸省籍族群為主要對象,也因而被以為系純「國語系」教派。1953年6月於高雄縣美濃鎮開始第一個臺灣客家語事工,1956年7月於臺北市開始第一個臺灣閩南語事工。
1954年7月5日「臺灣浸信會聯會」成立,後更名為「中華浸信會臺灣省聯會」,再更名為「中華基督教浸信會臺灣聯會」,1972年改為「中華基督教浸信會聯會」。第一任主席為宣教士兼臺灣浸信會神學院第一任院長柯理培牧師。
聯會是由各地方浸信會自由加入,目的在協調共同事工的推動。各地方的浸信會並不受聯會管理,而都是各自獨立、自主和自治。
組織
財團法人中華基督教浸信會聯會:台北市中正區懷寧街47號之1,2樓[1]。
- 許可機關日期:台灣省政府民政廳五十三年三月二十六日
- 財產總額:59,091,966
- 法人代表:黃烱榕
- 副董事長:毛恩賜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 中華基督教浸信會聯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Chinese Baptist Convention 中華基督教浸信會聯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香港浸會大學圖書館 華人基督教文獻保存計劃
- ^ 中華基督教浸信會聯會. [2023-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