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國運載火箭發射列表 (1990年代)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90年代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共有40次發射。

長征火箭

1990年

長征序號 運載火箭名稱(序號) 載荷名稱 起飛時間(UTC+8 預定星箭分離軌道 發射地點 發射結果
21. 長征三號(遙6) 東方紅二號甲通信衛星
(實用同步通信衛星四號)
中星三號通信衛星
1990年2月4日
20時27分03秒
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註1]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三號發射工位
28°14′49″N 102°01′45″E / 28.247050°N 102.029060°E / 28.247050; 102.029060
成功
22. 長征三號(遙801907/遙7) 亞洲一號通信衛星
(亞衛一號通信衛星)
西聯星六號通信衛星)
1990年4月7日
21時30分02.281秒
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註2]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三號發射工位
28°14′49″N 102°01′45″E / 28.247050°N 102.029060°E / 28.247050; 102.029060
成功
23. 長征二號捆(遙1)

巴達爾一號科學實驗衛星[註4]
(巴達爾A科學實驗衛星)
 巴基斯坦

1990年7月16日
09時40分(UTC+9
近地橢圓軌道[註5]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
28°14′44″N 102°01′37″E / 28.245480°N 102.026850°E / 28.245480; 102.026850
成功,由於裝在火箭第二級電路中的一根插座連線出現錯誤,澳星模擬衛星和樣板上層級引擎與二節火箭分離後進入錯誤姿態,上層級按時序點火後將組合送入大氣層再入。
24. 長征四號甲(遙2) 風雲一號B試驗氣象衛星
風雲一號02星

大氣一號甲氣球衛星


大氣一號乙氣球衛星

1990年9月3日
09時53分(UTC+9
太陽同步軌道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七號發射陣地(七號發射工位)
38°50′56″N 111°36′29″E / 38.848880°N 111.608010°E / 38.848880; 111.608010
成功
25. 長征二號丙(遙902009/遙9) 尖兵一號甲攝影測繪衛星03星
返回式遙感衛星1號03星
(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
1990年10月5日
14時15分
近地軌道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陣地138工位
41°18′32″N 100°19′00″E / 41.308910°N 100.316640°E / 41.308910; 100.316640
成功

1991年

長征序號 運載火箭名稱(序號) 載荷名稱 起飛時間(UTC+8 預定星箭分離軌道 發射地點 發射結果
26.
[參1]
長征三號(遙9) 東方紅二號甲通信衛星
(實用同步通信衛星五號)
中星四號通信衛星
1991年12月28日
20時02分
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註6]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三號發射工位
28°14′49″N 102°01′45″E / 28.247050°N 102.029060°E / 28.247050; 102.029060
失敗,第三級引擎二次啟動時由於燃氣發生器氫頭腔發生固氧爆燃,使氫副控活門波紋管受損,造成大漏氣,引擎提前關機,衛星未能進入預定轉移軌道。

1992年

長征序號 運載火箭名稱(序號) 載荷名稱 起飛時間(UTC+8 預定星箭分離軌道 發射地點 發射結果

[註7]
長征二號捆(遙2) 1992年3月22日
18時40分
近地橢圓軌道[註8][註9]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
28°14′44″N 102°01′37″E / 28.245480°N 102.026850°E / 28.245480; 102.026850
發射終止,由於程序配電器第四、五觸點間存在0.15毫克多餘鋁屑物,產生電弧接通了第Ⅰ、Ⅱ號推進器引擎氧化劑副系統斷流閥門電爆管,致使Ⅰ、Ⅱ號推進器引擎在點火後隨即關機。火箭的主計算機測得推力不夠,所有引擎於點火7秒後實施了緊急關機。
27. 長征二號丁(遙1) 尖兵一號乙國土普查衛星01星
返回式遙感衛星2號01星
(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
1992年8月9日
16時00分
近地軌道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陣地138工位
41°18′32″N 100°19′00″E / 41.308910°N 100.316640°E / 41.308910; 100.316640
成功
28. 長征二號捆(遙3) 1992年8月14日
07時00分
近地橢圓軌道[註8][註9]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
28°14′44″N 102°01′37″E / 28.245480°N 102.026850°E / 28.245480; 102.026850
成功
29. 長征二號丙(遙903210/遙10) 尖兵一號甲攝影測繪衛星04星
返回式遙感衛星1號04星
(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

弗利亞科學實驗衛星[註10]
(郵政星通信衛星)
 瑞典

1992年10月6日
14時20分05秒
近地軌道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陣地138工位
41°18′32″N 100°19′00″E / 41.308910°N 100.316640°E / 41.308910; 100.316640
成功
30. 長征二號捆(遙4) 1992年12月21日
19時20分05.466秒
近地橢圓軌道[註8][註11]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
28°14′44″N 102°01′37″E / 28.245480°N 102.026850°E / 28.245480; 102.026850
部分成功,飛行47秒後衛星發生爆炸,火箭的整流罩過早分離,衛星和上層級殘骸注入近地橢圓軌道[註12]經過一番協商,中美雙方互相承認衛星和火箭都沒問題,仍用長二捆補射一顆澳普圖斯B3通信衛星

1993年

長征序號 運載火箭名稱(序號) 載荷名稱 起飛時間(UTC+8 預定星箭分離軌道 發射地點 發射結果
31. 長征二號丙(遙11) 尖兵一號甲攝影測繪衛星05星
返回式遙感衛星1號05星
(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
1993年10月8日
16時00分
近地軌道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陣地138工位
41°18′32″N 100°19′00″E / 41.308910°N 100.316640°E / 41.308910; 100.316640
成功

1994年

長征序號 運載火箭名稱(序號) 載荷名稱 起飛時間(UTC+8 預定星箭分離軌道 發射地點 發射結果
32. 長征三號甲(遙901201/遙1) 實踐四號空間環境探測衛星
(實踐四號科學實驗衛星)

夸父一號模擬衛星[註13]
(華凌集團之星)[註14]

1994年2月8日
16時33分53秒
高橢圓軌道[註15]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
28°14′44″N 102°01′37″E / 28.245480°N 102.026850°E / 28.245480; 102.026850
成功
33. 長征二號丁(4902遙/遙2) 尖兵一號乙國土普查衛星02星
返回式遙感衛星2號02星
(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
1994年7月3日
16時00分
近地軌道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陣地138工位
41°18′32″N 100°19′00″E / 41.308910°N 100.316640°E / 41.308910; 100.316640
成功
34. 長征三號(遙903408/遙8) 亞太一號通信衛星
中星五號E通信衛星
1994年7月21日
18時31分
超同步轉移軌道[註16]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三號發射工位
28°14′49″N 102°01′45″E / 28.247050°N 102.029060°E / 28.247050; 102.029060
成功
35. 長征二號捆(遙5) 1994年8月28日
07時10分
近地橢圓軌道[註17][註11]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
28°14′44″N 102°01′37″E / 28.245480°N 102.026850°E / 28.245480; 102.026850
成功,補替發射失敗的澳普圖斯B2通信衛星。
36. 長征三號甲(遙901302/遙2) 東方紅三號通信衛星(01星) 1994年11月30日
01時02分
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註18]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
28°14′44″N 102°01′37″E / 28.245480°N 102.026850°E / 28.245480; 102.026850
成功,東方紅三號通信衛星(01星)姿控引擎出現泄漏現象,致使衛星未能從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轉入地球靜止軌道,經實施三次變軌挽救只注入非靜止地球同步軌道,因燃料提早耗盡定點失敗。

1995年

長征序號 運載火箭名稱(序號) 載荷名稱 起飛時間(UTC+8 預定星箭分離軌道 發射地點 發射結果
37. 長征二號捆(遙6) 1995年1月26日
06時40分
近地橢圓軌道[註17]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
28°14′44″N 102°01′37″E / 28.245480°N 102.026850°E / 28.245480; 102.026850
失敗,升空不久,衛星爆炸引發火箭爆炸,星箭俱毀,事故造成殘骸落區環境及局部地區土壤受到推進劑污染,64人中毒,6人死亡[參2][註19]隨後中方用長征三號乙補射一顆亞太二號R通信衛星
38.
[參3]
長征二號捆(遙7)/近地點變軌引擎 亞洲二號通信衛星
(亞衛二號通信衛星)
1995年11月28日
19時30分05秒
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註20][註21]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
28°14′44″N 102°01′37″E / 28.245480°N 102.026850°E / 28.245480; 102.026850
成功
39. 長征二號捆(遙8)/近地點變軌引擎 回聲星一號通信衛星
(艾科斯達一號通信衛星)
 美國
1995年12月28日
19時50分
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註20][註22]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
28°14′44″N 102°01′37″E / 28.245480°N 102.026850°E / 28.245480; 102.026850
成功

1996年

長征序號 運載火箭名稱(序號) 載荷名稱 起飛時間(UTC+8 預定星箭分離軌道 發射地點 發射結果
40.
[參4]
長征三號乙(遙1) 國際通信衛星708星
國際通信衛星七號A(08星)
世界 國際通信衛星組織
1996年2月15日
03時01分07秒171毫秒
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
28°14′44″N 102°01′37″E / 28.245480°N 102.026850°E / 28.245480; 102.026850
失敗,火箭點火起飛後約2秒後,飛行姿態即出現異常,火箭偏離發射方向。[註23]飛行約22秒後,火箭撞上離發射架約1.85公里的山坡上,隨即發生劇烈爆炸,星箭全部損失,星體和箭體基本沒有大的殘骸。死亡6人,傷57人,毀傷民房80餘間,參見1996年長征三號乙火箭發射事故
41. 長征三號(遙10) 亞太一號A通信衛星
中星五號D通信衛星
1996年7月3日
18時47分
超同步轉移軌道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三號發射工位
28°14′49″N 102°01′45″E / 28.247050°N 102.029060°E / 28.247050; 102.029060
成功
42.
[參1]
長征三號(遙14) 中星七號通信衛星 1996年8月18日
18時27分
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註18]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三號發射工位
28°14′49″N 102°01′45″E / 28.247050°N 102.029060°E / 28.247050; 102.029060
失敗,原計劃補替定點失敗的東方紅三號通信衛星(01星)。第三級引擎二次啟動時由於燃氣發生器氫頭腔發生固氧爆燃,使氫副控活門波紋管受損,造成大漏氣,最終導致渦輪進氣管燒穿,三級引擎二次啟動後261.806秒推力大幅度下降,比預計關機時間提前48.519秒關機,衛星未能進入預定轉移軌道。
43. 長征二號丁(遙3) 尖兵一號乙國土普查衛星03星
返回式遙感衛星2號03星
(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
(搭載 日本微重力試驗裝置)[參5]
1996年10月20日
15時20分
近地軌道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陣地138工位
41°18′32″N 100°19′00″E / 41.308910°N 100.316640°E / 41.308910; 100.316640
成功

1997年

長征序號 運載火箭名稱(序號) 載荷名稱 起飛時間(UTC+8 預定星箭分離軌道 發射地點 發射結果
44. 長征三號甲(遙901303/遙3) 東方紅三號通信衛星(02星)
中星六號通信衛星
1997年5月12日
00時17分
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註18]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
28°14′44″N 102°01′37″E / 28.245480°N 102.026850°E / 28.245480; 102.026850
成功,補替定點失敗的東方紅三號通信衛星(01星)及發射失敗的中星七號通信衛星
45. 長征三號(遙11) 風雲二號A試驗氣象衛星
風雲二號02星
1997年6月10日
20時01分
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三號發射工位
28°14′49″N 102°01′45″E / 28.247050°N 102.029060°E / 28.247050; 102.029060
成功,補替1994年廠房測試時爆炸的風雲二號01星。
46. 長征三號乙(遙2) 馬部海一號通信衛星
亞洲廣播衛星三號
 菲律賓
(其他名稱)
(馬步海一號通信衛星)
(阿吉拉二號通信衛星)
(亞洲廣播衛星五號)
1997年8月20日
01時50分
超同步轉移軌道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
28°14′44″N 102°01′37″E / 28.245480°N 102.026850°E / 28.245480; 102.026850
成功,遠地點較預定低,只進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47. 長征二號丙/智能分配器(遙1) 銥星模擬衛星A
銥星質量頻率模擬器1號

銥星模擬衛星B
銥衛質量頻率模擬器2號

1997年9月1日
22時00分15.7秒
近地軌道[註24]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七號發射陣地(七號發射工位)
38°50′56″N 111°36′29″E / 38.848880°N 111.608010°E / 38.848880; 111.608010
成功
48. 長征三號乙(遙3) 亞太二號R通信衛星
(電星十號)
1997年10月17日
03時13分
超同步轉移軌道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
28°14′44″N 102°01′37″E / 28.245480°N 102.026850°E / 28.245480; 102.026850
成功,補替發射失敗的亞太二號通信衛星。
49. 長征二號丙/智能分配器(遙2) 銥42號通信衛星
 美國

銥44號通信衛星
 美國

1997年12月8日
15時16分49秒
近地軌道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七號發射陣地(七號發射工位)
38°50′56″N 111°36′29″E / 38.848880°N 111.608010°E / 38.848880; 111.608010
成功

1998年

長征序號 運載火箭名稱(序號) 載荷名稱 起飛時間(UTC+8 預定星箭分離軌道 發射地點 發射結果
50. 長征二號丙/智能分配器(遙3) 銥51號通信衛星
 美國

銥61號通信衛星
 美國

1998年3月26日
01時01分06秒
近地軌道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七號發射陣地(七號發射工位)
38°50′56″N 111°36′29″E / 38.848880°N 111.608010°E / 38.848880; 111.608010
成功
51. 長征二號丙/智能分配器(遙4) 銥69號通信衛星
 美國

銥71號通信衛星
 美國

1998年5月2日
17時16分53秒
近地軌道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七號發射陣地(七號發射工位)
38°50′56″N 111°36′29″E / 38.848880°N 111.608010°E / 38.848880; 111.608010
成功
52. 長征三號乙(遙5) 中衛一號通信衛星
中星五號A通信衛星
(亞太九號A通信衛星)
1998年5月30日
18時00分04秒
超同步轉移軌道[註25]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
28°14′44″N 102°01′37″E / 28.245480°N 102.026850°E / 28.245480; 102.026850
成功
53. 長征三號乙(遙4) 鑫諾一號通信衛星
中星五號B通信衛星
1998年7月18日
17時20分
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註26]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
28°14′44″N 102°01′37″E / 28.245480°N 102.026850°E / 28.245480; 102.026850
成功
54. 長征二號丙/智能分配器(遙5) 銥3號通信衛星
銥78號通信衛星
 美國

銥76號通信衛星
 美國

1998年8月20日
07時01分46秒
近地軌道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七號發射陣地(七號發射工位)
38°50′56″N 111°36′29″E / 38.848880°N 111.608010°E / 38.848880; 111.608010
成功
55. 長征二號丙/智能分配器(遙6) 銥11號A通信衛星
銥89號通信衛星
 美國

銥20號A通信衛星
銥88號通信衛星
 美國

1998年12月19日
19時39分43.801秒
近地軌道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七號發射陣地(七號發射工位)
38°50′56″N 111°36′29″E / 38.848880°N 111.608010°E / 38.848880; 111.608010
成功

1999年

長征序號 運載火箭名稱(序號) 載荷名稱 起飛時間(UTC+8 預定星箭分離軌道 發射地點 發射結果
56. 長征四號乙(遙2) 風雲一號C氣象衛星
風雲一號03星

實踐五號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

1999年5月10日
09時33分00.755秒
太陽同步軌道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七號發射陣地(七號發射工位)
38°50′56″N 111°36′29″E / 38.848880°N 111.608010°E / 38.848880; 111.608010
成功
57. 長征二號丙/智能分配器(遙7) 銥14號A通信衛星
銥92號通信衛星
 美國

銥21號A通信衛星
銥93號通信衛星
 美國

1999年6月12日
01時15分33秒
近地軌道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七號發射陣地(七號發射工位)
38°50′56″N 111°36′29″E / 38.848880°N 111.608010°E / 38.848880; 111.608010
成功
58. 長征四號乙(遙1)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1星)
(資源一號衛星(01星))
(實踐三號偵察衛星)
 中國 巴西

科學應用衛星一號
 巴西

1999年10月14日
11時16分
太陽同步軌道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七號發射陣地(七號發射工位)
38°50′56″N 111°36′29″E / 38.848880°N 111.608010°E / 38.848880; 111.608010
成功
59. 長征二號F(遙1) 神舟號試驗飛船
神舟一號試驗飛船
1999年11月20日
06時30分03.500秒
近地橢圓軌道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九十一號發射陣地(九十一號發射工位)
40°57′28″N 100°17′28″E / 40.957900°N 100.291020°E / 40.957900; 100.291020
成功

註釋

    註:

  1. ^ 火箭將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然後衛星經變軌進入地球靜止軌道,定點於東經98°赤道上空。
  2. ^ 火箭將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然後衛星經變軌進入地球靜止軌道,定點於東經105.5°赤道上空。
  3. ^ 長征二號捆近地點變軌引擎及長征二號丙固體發動機原型
  4. ^ 該星在巴基斯坦被命名為「بدر‎」(滿月或望月)。
  5. ^ 火箭將巴達爾一號衛星與模擬衛星和樣板上層級組合體送入近地點200公里,遠地點1000公里,傾角28.5°的近地橢圓軌道,先分離出巴達爾一號衛星,然後組合體分離,模擬衛星由樣板上層級變軌推動進入高橢圓軌道(模擬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6. ^ 火箭將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然後衛星經變軌進入地球靜止軌道,定點於東經115°赤道上空。
  7. ^ 根據國際慣例,因未能構成一次發射,故未計算在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發射次數中。
  8. ^ 8.0 8.1 8.2 長征二號捆是二節火箭,需要上層級才能發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火箭將衛星和上層級組合體送入近地點200公里,遠地點1050公里,傾角28°的近地橢圓停泊軌道,然後衛星由上層級推動進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衛星再經變軌進入地球靜止軌道,定點於赤道上空。
  9. ^ 9.0 9.1 定點於東經160°赤道上空。
  10. ^ 該星在瑞典被命名為「Freja」(弗蕾亞或芙蕾雅),北歐神話女神
  11. ^ 11.0 11.1 定點於東經152°赤道上空。
  12. ^ 中方認為,飛行47秒後衛星發生爆炸,使前部整流罩受損脫落,但在衛星爆炸產生震動、運載重量突然減輕的情況下,火箭仍然將衛星和上層級殘骸準確地送入預定的近地橢圓停泊軌道。衛星製造商,美國休斯空間與通訊公司認為長二捆火箭越過環繞西昌發射場四周的群山後,遭遇風切變,因火箭導引系統設計中的欠缺,導致整流罩受損過早分離,使衛星發生爆炸。
  13. ^ 模擬東方紅三號衛星平台,以中國神話人物命名
  14. ^ 冠名贊助
  15. ^ 200×36311公里,傾角28.5°;實際:209×36118公里,傾角28.5°,模擬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16. ^ 實際:200×42386公里
  17. ^ 17.0 17.1 長征二號捆是二節火箭,需要上層級才能發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火箭將衛星和上層級組合體送入近地點185公里,遠地點1105公里,傾角28°的近地橢圓停泊軌道,然後衛星由上層級推動進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衛星再經變軌進入地球靜止軌道,定點於赤道上空。
  18. ^ 18.0 18.1 18.2 火箭將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然後衛星經變軌進入地球靜止軌道,定點於東經125°赤道上空。
  19. ^ 事後中方認定的原因是由於美方沒有告之衛星的諧振頻率,而湊巧在高空切變風的情況下,火箭頭整流罩的諧振頻率(12.7赫茲)與衛星相同,從而產生共振,導致衛星引擎爆炸。衛星製造商,美國休斯空間與通訊公司認為原因是在高空切變風的情況下,整流罩結構破壞,造成衛星引擎爆炸。雙方將兩種意見都寫入了故障說明書,為了以後客戶保險起見,中方改進加強了整流罩,並做到絕不在氣象不好的情況下發射,由此可推論到澳大利亞澳普圖斯B2通信衛星發生爆炸也是此因。[原創研究?]
  20. ^ 20.0 20.1 長征二號捆是二節火箭,需要上層級才能發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火箭將衛星和上層級組合體送入近地點185公里,遠地點300公里,傾角28°的近地橢圓停泊軌道,然後衛星由上層級推動進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衛星再經變軌進入地球靜止軌道,定點於赤道上空。
  21. ^ 定點於東經100.5°赤道上空。
  22. ^ 定點於西經119.2°赤道上空。
  23. ^ 故障原因後查明為慣性基準平台的隨動環伺服迴路里功率輸出模組中的金鋁鍵合點材料老化,在高衝擊下產生斷裂,從而導致隨動環故障,造成慣性基準無電流輸出,俗稱「慣性平台倒台」,向箭上控制系統輸出了火箭在作正俯仰和正偏航運動的錯誤資訊;控制系統為糾正火箭實際上並不存在的正俯仰和正偏航運動,控制火箭進行負俯仰和負偏航,偏離發射方向。除慣性平台外,箭上其它各系統硬件、軟件均工作正常。
  24. ^ 630×630公里,傾角86.4°;實際:623×633公里,傾角86.34°
  25. ^ 火箭將衛星送入近地點200公里,遠地點85000公里,傾角24.5°(實際:近地點201公里,遠地點85732公里,傾角24.5°)的超同步轉移軌道,然後衛星經變軌進入地球靜止軌道,定點於東經87.5°赤道上空。
  26. ^ 火箭將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然後衛星經變軌進入地球靜止軌道,定點於東經110.5°赤道上空。

參考資料

    參:

  1. ^ 1.0 1.1 顧明初. 《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情况的一些回顾》. 導彈與航天運載技術. 1997,. 1997年第5期 (229). 
  2. ^ 蔣儉. 火箭推进剂突发事故与应急处理. 《衛生毒理學雜誌》. [2021-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2). 
  3. ^ 亞洲衛星二號
  4. ^ 長征三號乙首飛失利事故
  5. ^ 长征火箭国际商业发射记录. 中國長城工業總公司. 2010年7月21日 [2010年10月1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