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聖地監護人
系列條目 |
伊斯蘭教 |
---|
兩聖地監護人 | |
---|---|
خَادِمُ ٱلْحَرَمَيْنِ ٱلشَّرِيفَيْنِ Khādim al-Ḥaramayn aš-Šarīfayn (阿拉伯語) | |
現任 | |
薩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 2015年1月23日就任 | |
詳情 | |
開國君主 | 薩拉丁 |
兩聖地監護人(阿拉伯語:خادم الحرمين الشريفين,拉丁化:Khādim al-Ḥaramayn al-Sharīfayn)或譯兩聖寺的服侍者、兩聖地的管理者、兩聖地護衛者、兩聖地忠僕[1]、兩聖寺之僕等,是一個伊斯蘭教的頭銜,為歷代阿拉伯帝國哈里發、奧斯曼帝國蘇丹和沙特阿拉伯王國國王所擁有,也是國王的正式頭銜,具有重要的宗教意義。
概述和歷史上的使用
該頭銜中的「兩聖地」(阿拉伯語:الحرمين الشريفين)指的是伊斯蘭教最重要的兩大聖地——位於漢志(希賈茲)的第一聖地麥加和第二聖地麥地那,若翻譯為「兩聖寺」則指的是伊斯蘭教最重要的兩大清真寺——麥加禁寺(第一大聖寺)和麥地那先知寺(第二大聖寺)。
該頭銜起初是一個非正式的頭銜或者對於管理麥加和麥地那兩聖地的任何統治者的泛稱,用於歷代阿拉伯帝國哈里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蘇丹塞利姆一世征服麥加和麥地那後,也獲得了「兩聖地監護人」頭銜[2]並持有象徵宗教(伊斯蘭教)護衛者的開啟天房(克爾白)的鑰匙,以後歷代蘇丹相繼沿用。奧斯曼帝國衰弱後,其在兩聖地的統治開始動搖,鄂圖曼蘇丹將這一非正式頭銜轉讓給漢志的實際統治者——哈希姆家族的歷代麥加謝里夫。
現代的使用
沙特阿拉伯 |
沙特阿拉伯政府與政治 |
|
其他國家 · 圖集 政治主題 |
1924年10月13日,伊本·沙特的內志(納季德)軍隊攻克麥加,遂吞併漢志王國,哈希姆家族在漢志的統治告終,「兩聖地監護人」的頭銜不再使用。伊本·沙特後來創立了沙特阿拉伯王國,雖然他統治着麥加和麥地那兩聖地,但並沒有使用「兩聖地監護人」的頭銜,而改以「國王陛下」的稱號。
沙特王國第一位自稱「兩聖地監護人」的國王是已故的前任國王法赫德·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他於1986年將「陛下」改稱「兩聖地監護人」,以示對真主(安拉)的尊敬,因為他認為,只有真主才能稱「陛下」。
1986年2月29日,法赫德國王向時任王儲兼第一副首相和國民衛隊司令的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發出指示:在一切談話、信函、文件中,在提及國王時,用「兩聖地監護人」之稱替代「陛下」之稱[3],沙特王國駐外使節正式應稱「兩聖地監護人駐×國大使」。法赫德國王駕崩後,王儲阿卜杜拉繼位,繼續沿用這一頭銜。
沙特王國國王擁有這一頭銜具有宗教意義,象徵着在政教合一的沙特王國,國王不但是世俗的最高統治者,也是宗教的最高領袖。此外,國王兼首相,領導王國政府(內閣)、擁有最高行政權;國王還兼國民衛隊司令,擁有最高軍事權力。這樣,沙特王國的國王便掌握了全國的政、教、軍大權,構成了該國的君主專制政體中最主要的部分。由此還可以突出沙特阿拉伯國王的宗教地位,因為他是世界伊斯蘭教最大兩個聖地的守護者,是真主在地下的代言人,其意義不亞於哈里發。這樣一來,沙特阿拉伯在阿拉伯世界和整個伊斯蘭世界的領袖地位就確立起來了。
註釋
參考文獻
引用
- ^ 两圣地忠仆同摩洛哥国王通电话. 沙特通訊社. [2020-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2).
- ^ 據《世界上下五千年》上冊和奧斯曼帝國 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08-01-16「塞利姆一世」條目。
- ^ 參見王復編:《沙特阿拉伯王國》,沙特阿拉伯駐華使館印發,第17頁。
來源
- 沙特阿拉伯國家概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西亞北非司
- 沙特阿拉伯概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新華網
- 郭依峰 著:《阿拉伯國家概況·沙特阿拉伯概況》. 世界知識出版社. ISBN 7-5012-2981-3.
- 彭樹智 主編:《阿拉伯國家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 7-04-0115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