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討論:Ltns
您好,Ltns!歡迎加入維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裏。除了歡迎辭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有問題?請到互助客棧詢問,或在我的對話頁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
- 在中文維基裏,間隔號的輸入比較特別,詳參Help:如何輸入間隔號。
- 希望您能享受編寫人類共有之自由百科的快樂,成為一名快樂的維基百科人。
--可夫 (talky? click me!) 17:31 2005年1月31日 (UTC)
有關刪除請求
有關您創建的新條目被提交刪除請求,請到Wikipedia:刪除投票和請求/2005年2月1日這裏討論,Shizhao的理由是希望能與其他條目合併,歡迎發表意見或是申辯,時間僅有一週,大家會尊重您的看法,請放心。---Nuker 11:20 2005年2月1日 (UTC)
有關"台灣用語"這個條目
Ltns兄(應該不是姐吧, 笑), 我讀到了你關於"台灣用語"這個條目的討論. 本來想加入討論的, 但是, 後來想想, 其實比較嚴謹的學術用語, 應該是將這個討論的脈絡放進"台灣國語"(或台灣華語)這個概念當中, 所以就動鍵盤打了這一則條目. 請你看一看, 再把你原本在"台灣用語"這個條目所寫的一些內容加上去吧. 祝你新年快樂!!!--wdshu|阿呆 18:23 2005年2月9日 (UTC)
- Ltns兄, 謝謝你的回覆. 你提到的未解問題, 我還要再思考看看, 也請你想想看要用什麼樣的概念來解釋這個現象. 語言接觸(或者是更廣義的文化接觸), 其實是個十分有趣的現象. 任何一個語言(或者是文化), 都有它的特殊性, 同時也有它與其他文化共享的一些普遍特質. 我前兩天在英語維基讀到關於印尼語[1]和馬來語[2]的討論, 其實就可以發現和我們現在所討論的這個議題("普通話"和"台灣國語"之關係)相關的現象. 顯然地, 這種所謂"語言形成發展"的過程, 涉及的不只是我們這些一般人所比較能觀察到的"語彙"和"發音"而已, 應該也涉及文法, 語意等其他面向的差別. 不過, 由於我的專業不是語言學, 也只能這樣隨手寫一下罷了. 再聯絡. --wdshu|阿呆 20:22 2005年2月9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