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ZHANGQI1066/沙盒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對日本文化的影響

中國對日本文化的影響是指通過中國傳播或源自中國的中國影響對日本制度、日本文化、語言和社會的影響。幾個世紀以來,日本傳統文化的許多方面,如道教佛教天文學語言飲食,都深受中國的影響。

盆景, 受到中國盆景藝術的啟發

歷史

更多信息:中日關係史

繩文時代(約公元前 400 年)後期,中國的擴張引發了衝突,導致大量人口遷往日本。[1] 這些移民主要來自亞洲大陸,更具體地說是朝鮮半島中國南部,他們帶來了「新的陶器、青銅、鐵和改進的金屬加工技術」,這有助於改進現有的農具和武器。[1][2]

中國文化的影響是朝鮮交流的間接影響,大約在公元1世紀至5世紀,朝鮮已經將中國文明的主要元素融入了自己的文化中,並從中調解了中日之間的交流。[3]

傳統的日本和服可以追溯到7世紀,當時日本皇室開始穿改編自中國服裝風格的服裝。[4][5]呉服,絲綢和服的一個術語,指的是「呉」的服裝, 或漢語中的「吳」,這讓人想起了吳王朝。[5][6]

公元82年的《漢書》(又稱《漢書·漢書》)指出,向朝鮮北部的朱恩(中國的)派遣了使者和貢品。[1]為了進一步擴張,倭是日本南部和西部小國的聯盟,重點是大和國。根據《漢書》的記載,這是第一次在提到中日交往時提到日本。另一個記載中國對日本文化影響的中文文獻是公元297年的《魏志》(又名《魏史》)。它指出,中國和日本的朝貢互動可以追溯到公元57年和107年。著名的權威人物,如皇后喜美子,在公元189-248年左右派遣日本大使前往屬於中國的部分地區。[1]這種情況在古墳時代繼續存在,因為特使繼續從日本傳遞到中國。公元502年,十一位新的使者被派往中國。根據馬克·卡特賴特的說法,這就是大和日本作為一個國際外交國家的出現。[1]

與韓國相比,日本控制了從中國吸收文化影響,也稱為「文化借用」。這意味着它「承認中國中土的文化優越性」,但始終堅持政治獨立。[3]除了控制文化借用的過程,日本在考慮其想要採用的思想和制度時也保持選擇性。

現代影響

中國對日本文化的持續影響可以在現代最明顯地體現在美食領域,日本中華料理就是一個例子。2010年代末,隨着珍珠奶茶的流行,台灣也受到了影響。

對宗教的影響

道教

位於埼玉縣坂戶的西天寺

道教是一套宗教和哲學信仰,在考慮的同時探索儀式和經文的思想。它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7]作為中國哲學家的產物,它已經進入日本,因此隨着與日本文化的接觸而發生了重大變化。最初,隨着道教在中國的發展,它是複雜的、多方面的,是新舊思想的不斷再生。[8]其融入日本文化的形式是作為日本律令制的一部分而引入的。因此,通過文本片段,道教逐漸進入日本文化,但與其最初的影響不同,即中國道教。

關於道教的爭論

關於「日本宗教政治版圖」中哪些未定義的道教元素屬於中國的歷史和傳統,哪些只是道教本身的一個方面,一直存在爭議。[8]作者兼研究助理蓋諾·塞基莫里認為,宇宙學、陰陽、五行、占卜、天文學/占星術和易學等方面最初是中國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從而影響了道教。

道教是否主要是中國文化還是僅受道教影響,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喬納森·史密斯聲稱要區分什麼是中國傳統的一部分,什麼是道教本身的遺產,有些元素是「道教的」和「道教的味道」。

基於這一概念,日本哲學家三浦國雄將道教的特定元素區分為屬於中國文化的元素,或是道教引入日本文化後轉移到日本文化中的元素。[8]三浦國雄進一步聲稱,七世紀出現在日本的元素,如「日曆製作、天文/占星術和占卜」,屬於中國文化。神仙信仰、道教經典和庚申信仰等元素作為道教的一部分被轉移到日本。

佛教

佛教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最早出現在公元前6世紀左右的印度。佛教有三大教派,包括南傳佛教(「小乘佛教」)、大乘佛教(或「大乘教」)和金剛乘佛教(密宗佛教或「金剛乘」)。公元 552 年,佛教通過中國和朝鮮傳入日本。[9]

此外,佛教受到了當權者的鼓勵,比如聖德太子。他認為佛教在「促進中國思想」方面至關重要。在佛教的三個分支中,大乘佛教最早植根於日本文化。尤其是中國禪宗,一個中國的大乘學派,作為日本禪宗傳播到日本。

佛教宗派的介紹和建立

中國對日本宗教影響的另一個例子是金剛佛教的傳入。平安初年,幾位在中國學習宗教的日本僧人回國,通過創建佛教宗派,建立了金剛乘佛教。[10]具體來說,兩位學者僧侶,即最澄空海,幫助創建了天台宗真言宗。天台宗是最澄從中國唐朝回來後於805年創立的,他幫助建立了穩固的金剛學。

804年,最澄前往中國進行了11個月的旅行,以尋找中國佛教學校天泰(或天台)。[10]最澄想要將天道傳承的理念轉移到日本,但要保持最初中國佛教學派的真實性。在明周的最後一個月,最澄去了岳州,收集更多關於密宗(金剛乘)的宗教文本。在那裏,他基本上遇到了順孝神父,他向他介紹並指導了金剛乘佛教。最澄在訪問岳州後,取回了與儀式有關的佛教儀器、金剛山女神的繪畫和38本與密宗有關的宗教文本。根據幾篇歷史研究,「天代派內外都表明,賽奇在中國與三木的相遇是相當偶然的」。[10] 此外,根據日本歷史學家索諾達的說法,齋治原計劃派遣兩名弟子來研究天道,但由於桓武天皇能夠說服齋治親自前往並領導這段旅程,這一計劃在最後一刻發生了變化。

從那裏開始,最澄幫助為神宮派在806年由空海引入「鋪平了道路」。為了讓兩位創始人都能從佛教的傳入中受益,最澄站在空海身後,幫助他獲得了京都西北部的高山寺,並將其打造成了最初的神宮派。作為回報,空海幫助教育和訓練最澄和他的追隨者金剛乘儀式。此外,空海還分享了他在最後一次訪問中國岳州時收到的密宗文本。

中國天文學的影響

同志社大學教授宮島和彥認為,日本深受中國天文學和占星術的影響。 [11]日本人首先從韓國人那裏學到了中國天文學,韓國人直接從中國人那裏學到了天文學。天文學的影響植根於政府部門,這是中國模式的直接影響,後來被稱為「陰陽道」。該辦公室負責與天文學和占星術有關的特定信息,這兩個領域都是道教的一部分。辦公室的四個部門是「天象占卜、曆法計時和陰陽占卜」。 [11]這兩個部門的職責類似於中國的太史和太卜。

在基本方向方面,像南岩野宮和黑條京這樣的城市的主要街道的方向是通過「學習中國的測量方法」來實現的。[11]

此外,日本的星圖也受到了中國天文學的影響,因為日本的幾張星圖都有相同的中國恆星名稱。它們是中國人直接複製的,但只有少數仍然很受歡迎。被譽為「江戶時代第一位官方天文學家」的柴川春美發表了兩種星圖,它們是根據來自韓國的中國傳統模型改編的。[11] 一些星圖是由高橋嘉也和石坂佐根創建的,仍然受到西方天文學的啟發,西方天文學基本上是通過《天清火門》一書通過中國登陸日本的。這本書在中國的流行是短暫的,因為它的簡化、錯誤和不準確,但它在日本非常流行。

語言

漢字:漢字在日本的用法

漢字是日語書寫中使用的漢字。中國的書寫系統首先影響了日語口語,因此「為智力創造力提供了關鍵的載體」。[3]它在日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墳時期,據信其引入時間在公元300年至710年之間。[12]

據信,日本的書寫系統是通過其書面語言受到中國人的影響的。一開始,日本的大部分寫作都是由用中文寫作的移民職員完成的。[13]特別是一個人,被稱為王仁,幫助將漢字引入日本。王仁是一位學者,於4世紀末從朝鮮王國之一百濟(也稱百濟)來到這裏。[12]據推測,他把11卷中國著作帶到了日本。王仁留在日本,並幫助啟發了後來被稱為 "文人 "的文士群體。在5世紀和6世紀,識字率很低,僅限於移民群體及其家庭。寫作和學習漢語的行為是在5世紀初在日本發起的。

在7世紀,日本貴族學者開始以經商為目的學習中文閱讀和寫作。[13]

據說漢字的採用具有挑戰性,但其結果允許大和日本建立一個官僚機構。它還幫助日本權威人物獲得了對氏族和農民的控制權。此外,漢語被引入日語,拓寬了日本獲取科學、宗教、藝術和哲學等廣泛學科教育文本的途徑。因此,隨着日本學生開始掌握漢語,他們可以去中國旅行,從而繼續學習語言和文化。[3]

有人說,公元4世紀漢字和學習的引入凸顯了「日本文化發展的轉折點」。[3]

政府

645年,中通無鎌倉創建了名為藤原的氏族。它一直掌權到11世紀,當時軍事階層(或)佔據了它的地位。在藤原氏家族之後,646年進行了太卡改革,並幫助創建了一個受中國模式影響的新政府體系。[14]土地由國家購買,因此要公平地重新分配給所有人。土地改革是「引入同樣來自中國的新稅制」的門戶。

展覽館

許多文化項目是中日文化遺產的一部分:以下是幾個例子: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Cartwright, Mark. Ancient Japanese & Chinese Relations.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2024-04-03] (英語). 
  2. ^ Yayoi linked to Yangtze area. www.trussel.com. [2024-04-03]. 
  3. ^ 3.0 3.1 3.2 3.3 3.4 Peter N., Stearns. The Spread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o Japan.. Pearson: 394. 2000. 
  4. ^ Comment | How the kimono became a symbol of oppression in some parts of Asia. Keele University. 2022-08-24 [2024-04-05] (英語). 
  5. ^ 5.0 5.1 The origin of kimono - Google 艺术与文化. 谷歌藝術與文化. [2024-04-05] (中文(中國大陸)). 
  6. ^ Khoon Choy Lee, Khoon Choy Lee. Japan - Between Myth And Reality: 46. 1995. 
  7. ^ The Origin of Taoism.道教的起源. academic.oup.com. [2024-04-05]. 
  8. ^ 8.0 8.1 8.2 Sekimori, Gaynor. Daoism in Japan: Chinese Tradition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Japanese Religious Culture ed. by Jeffrey L. Richey (review)日本的道教: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 The Journal of Japanese Studies. 2018, 44 (1). ISSN 1549-4721. 
  9. ^ Elizabeth, Hammer. Buddhism in Japan,日本佛教. Asia Society,亞洲社會. 
  10. ^ 10.0 10.1 10.2 Ryūichi, Abé. Saichō and Kūkai: A Conflict of Interpretations.. nirc.nanzan-u.ac.jp: 103-137. 1995 [2024-04-09]. JSTOR 30233539. doi:10.18874/jjrs.22.1-2.1995.103-137. 
  11. ^ 11.0 11.1 11.2 11.3 Miyajima, Kazuhiko. Influence of Chinese astronomy on Japanese culture. Vistas in Astronomy. 1988-01-01, 31. ISSN 0083-6656. doi:10.1016/0083-6656(88)90310-8. 
  12. ^ 12.0 12.1 Birth of the Chinese script and its adoption in Japan. Heritage of Japan. 2009-01-29 [2024-04-09] (英語). 
  13. ^ 13.0 13.1 Hanzi and Kanji: Differences in the Chinese and Japanese Character Sets Today | East Asia Student. eastasiastudent.net. [2024-04-09] (英語). 
  14. ^ Chinese Influence. www.nakasendoway.com. [2024-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