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Martinfung/sandbox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This is a sandbox.

披頭四

歷史

成立和早年經歷(1957年-1962年)

1957年3月的利物浦,16歲的約翰·連儂在和校內好友建立了一個名為採石人(The Quarrymen)的噪音爵士樂樂隊。7月,連儂和15歲的保羅·麥卡尼相遇,麥卡尼同意加入成為樂隊另一名結他手,並在翌年2月請來14歲的主音結他手喬治·哈里森。數年間,連儂的同學相繼退出,他入讀利物浦藝術學院(Liverpool College of Art),連儂、麥卡尼和哈里森間中一起演奏搖滾音樂,但限於有鼓手參與時。連儂的同學斯達特·蘇特克里(Stuart Sutcliffe)在1月加入成為貝斯手,他最先提議樂隊應易名為金龜樂隊(The Beetles),這是出於向美國歌手巴迪·霍利和其蟋蟀樂隊(The Crickets)的致敬,在年初數月樂隊暫取名「The Beatals」。樂隊更換過幾個名字,包括「約翰尼和月犬」(Jonny and the Moondogs)、「長約翰與金龜樂隊」(Long John and the Beetles)和「銀色金龜樂隊」(The Silver Beatles),最終在8月正式定名世人認識的「The Beatles」,留意和「The Beetles」的串法微異。此時,樂隊的非正式經理人Allan Williams安排他們去德國漢堡的一家酒吧演出,沒有常任鼓手對樂隊來說成了一個大問題。8月下旬,鼓手彼得·貝斯特(Pete Best)接受樂隊試聽後獲聘。4日後樂隊共五人出發到漢堡,在企業家布魯諾·柯希邁德(Bruno Koschmider)的俱樂部裏待了48天,「那段日子的漢堡不存在搖滾俱樂部,有的是跳脫衣舞的」傳記作家菲利浦·諾曼(Philip Norman)撰道。

布魯諾有意在各個俱樂部引入搖滾樂團,他們有此方案,一場無止境,日以繼夜的演出。一羣人擁入而另一羣擁出,樂隊不間斷表演來等待路人停下欣賞。在美國紅燈區,這叫無盡脫衣舞秀。 大量在漢堡演出的樂隊都來自利物浦……這是一個意外,布魯諾曾到倫敦物色樂隊,卻在絕對偶然機會下在蘇豪區遇上一名利物浦企業家,並獲其答允安排樂隊輸出。[1]

布魯諾·柯希邁德起初安排披頭四在旗下Indra Club表演,10月該場受噪音投訴結業,又將其安排到Kaiserkeller。樂隊不久又答應了在Top Ten Club的演出,柯希邁德為報復他們毀約,一怒之下向德國當局報告了哈里森謊報年齡(當時哈里森只有17歲),導致他在11月被驅逐出境。一星期後,麥卡尼和貝斯特在房內焚燒用釘吊住的安全套,被控以縱火,隨後亦被驅逐。12月中,連儂也無奈地返回利物浦;剩下貝斯手蘇特克里在漢堡多待一個月,陪伴他的是其未婚妻阿斯特麗德·基爾赫,她拍下了首批以樂隊為題材的專業相片,也為蘇特克里剪了當代德國存在主意風格的髮型,此髮型在後來披頭四成員造型中可見。

接下來的兩年,他們長駐漢堡繼續發展,並開始服食藥物苯甲嗎啉(Phenmetrazine)以維持娛樂生活和全夜演出的精力。1961年初,蘇特克里決定退出,留在德國完成學業,因此麥卡尼接替了演奏貝斯。德國音樂監製貝特·肯普菲爾特(Bert Kaempfert)簽下他們為英國歌手東尼·雪瑞登(Tony Sheridan)作伴奏,這些錄音都記名為「Tony Sheridan and The Beat Brothers」(東尼·雪瑞登和節奏兄弟),單曲"My Bonnie"在6月錄製並在4個月後發行,最高達Musikmarkt雜誌排行榜第32名。與此同時,披頭四在家鄉利物浦名聲越來越大,終於在他們常駐表演地點洞穴俱樂部(The Cavern Club)遇上後來的經理人布萊恩·愛普斯坦,當時他是一家唱片店老闆和音樂專欄作家。1962年1月,肯普菲爾特同意釋放樂隊,把德國的唱片合約解除。愛普斯坦於是安排披頭四到迪卡唱片公司試音,迪卡的反應卻是「結他樂隊已過時了,愛普斯坦先生」,吃過數回閉門羹後,樂隊終獲監製喬治·馬丁賞識,成為EMIParlophone唱片公司旗下團體。當他們在4月回到漢堡卻遇上了壞消息,到達機場後,一臉愁容的基爾赫告知他們蘇特克里腦溢血逝世。

在1962年6月倫敦艾比路錄音室,披頭四展開首次錄音;在場指導的馬丁向愛普斯坦抱怨鼓手貝斯特的技藝,並建議樂隊起用臨時鼓手。最後,樂隊棄用貝斯特,由來自「洛瑞暴風與颶風樂隊」(Rory Storm and the Hurricanes)的鼓手靈高·史達補上,史達以前也幾次在貝斯特抱病時代替他演出。雖然如此,馬丁依然聘用了安迪·懷特(Andy White)作臨時鼓手,懷特只參與了"Love Me Do"、"P.S. I Love You"。"Love Me Do"在10月發行,最高登上英國排行榜第17名。乍露鋒芒後,錄音室馬上出產了第二支單曲"Please Please Me",不久他們在地區性新聞節目《人和地》(People and Places)表演,首度在電視上亮相。

1962年12月,披頭四完成在漢堡最後的工作。此時為止,四名成員連儂、麥卡尼、哈里森和史達各在歌曲中獻唱已成慣例,只是史達音域有限,甚少作主音領唱。連儂和麥卡尼組成了無間的創作組合,隨着兩人的佳作源源不絕的出爐,哈里森作為主音的機會越來越少。馬丁漸漸察覺到披頭四的商業潛力,積極鼓勵他們演出態度要走向專業,連儂向經理人抱怨:「假如你真的要到這些大場面,你必須改變——不再在台上進食,不再說髒話,不再吸煙……在台前幕後,我們一向愛怎穿就怎穿,他會說牛仔褲不是很漂亮,能否弄條整齊的長褲,但又不希望我們忽然變得文質彬彬。他要讓我們找到自己的個性……要搞定這些還是讓我們繼續在台上啃雞確是個很不易的抉擇。」

披頭四狂熱和巡演歲月(1963年-1966年)

風靡英國、《請取悅我》和《與披頭同行》

1963年10月30日瑞典電視節目《Drop-In》上,麥卡尼、哈里遜、瑞典流行歌手Lill-Babs和連儂合照[2]

披頭四的單曲"Love Me Do"獲得不俗的成績,緊接在1963年1月發行的"Please Please Me"更攀上了英國單曲榜第2位。喬治·馬丁打算在洞穴俱樂部錄製一張現場長時間唱片,卻發覺俱樂部有「油缸的音響格調」,轉移到了艾比路錄音室錄一節「現場」專輯。第一張專輯《請取悅我》(Please Please Me)共收錄歌曲十首,包括在兩支單曲中包含的四首。一名Allmusic樂評人回想當時他們「匆忙地趕發首張專輯」,評論:「它發行後的數十年後,依然感覺新鮮,正是來自它強烈的原創性。」連儂稱當時作曲有個小念頭;他和麥卡尼「只是以艾佛利兄弟(The Everly Brothers)的風格,以巴迪·霍利的風格寫曲,他們以外沒有任何的思考——創作聲音,歌詞大多都是不切實際的」。

專輯在1963年3月面世,瞬即登上英國排行榜榜首,標誌着披頭四12張專輯中11首雄據英國榜首的開端。他們在4月的第三首單曲"From Me to You",終於登上單曲榜榜首,也展開了樂隊往後共17支單曲出躍升榜首的紀錄;8月的第四首單曲"She Loves You",在4星期內售出接近75萬張,創下了英國最高的銷售速度,也成為了英國第一張銷售量破百萬的單曲,這紀錄至1978年才被麥卡尼另建的樂隊Wings的"Mull of Kintyre"打破。披頭四音樂的知名度逐漸引起新聞界注意,他們對記者不友善的態度使他們更受注目。

披頭四的商標

披頭四著名的「落T」(Drop-T)商標在1963年由身兼設計師的樂器零售商人Ivor Arbiter設計,印在靈高·史達的低音鼓上,該鼓正是愛普斯坦和史達購自Arbiter位於倫敦的店舖。上半年內,樂隊在英國國內巡迴演唱了三遍,二月起的持續四周,和三月、五月至六月持續三周巡迴,都使他們在國內名氣倍增。一羣又一羣的瘋狂歌迷陸續擁現,披頭四的受歡迎程度可謂一時無兩,這種現象稱作「披頭四狂熱」(Beatlemania),在英國境內迅速傳播。在巡迴當中,他們沒被特別標示作領導演出,但明顯把其他歌手包括湯米·羅伊(Tommy Roe)、克里斯·蒙特茲(Chris Montez)和羅伊·奧比森(Roy Orbison)的光芒掩蓋了,儘管這幾個美國歌手早在當地已具相當名氣。隨後樂隊的到處演出,包括大量巡迴和單場演出,也惹來瘋狂的歌迷到場放聲尖叫。為了控制人群,警方不得不使用高壓水炮,甚至英國國會也須就耗費警力來保護樂隊展開辯論。10月下旬,披頭四到瑞典作五日巡迴,亦是漢堡之行後首次出國。當他們回程抵達倫敦希斯路機場,獲上千歌迷在大雨中迎接,「宛如餵飼鯊魚羣的狂熱場面」,在場還有近50個記者和一組BBC電視攝影團隊。翌日,樂隊馬不停蹄地開始另一場長達6周的全國性巡迴,無可避免地繼續成為全國樂壇和媒體的焦點。

《請取悅我》保持在英國榜首位置達30週,取而代之的正是樂隊的第二發專輯《與披頭同行》(With the Beatles),再把他們霸佔榜首的時間廷長21週。《與披頭同行》在1963年7月至10月期間錄製,比依然「活躍」的前輩歌手進一步運用錄音室的製作技術,被Allmusic評作「最高品質的續篇——比開發既有音調和增加深度更勝一籌」。已完成錄音的歌曲"I Want to Hold Your Hand"沒被收錄在專輯中,反而給安排緊接在11月底以單曲形式發行,以賺取更多單曲營利。《泰晤士報》樂評人威廉·曼(William Mann)被專輯吸引,他把連儂和麥卡尼形容為「1963年傑出英國作曲家」,在報章上刊載了多篇對披頭四音樂深入分析的文章,表達對他們的敬重。《與披頭同行》成為第二張在英國排行榜銷售量破百萬的專輯,前一張是1958年電影《南太平洋》的原聲帶。

登陸美國:英國入侵開始

披頭四開拓美國市場的計劃給延誤了一年,主要因為EMI的美國分支Capitol唱片拒絕發行"Please Please Me"或"From Me to You"任何一首。樂隊只好和其他獨立公司合作,發行了部分單曲,但接着的版權問題和美國人對他們拖把髮型的嘲笑都使計劃受阻。最終Capitol同意代理,但樂隊沒按原裝唱片發行,而是從錄音中挑選歌曲作美國版的專輯和單曲。美國新聞報導了英國披頭四狂熱的消息,隨即為他們奪得美國排行榜輝煌的成績,面對美國羣眾的熱切需求,Capitol趕緊在1963年12月發行單曲"I Want to Hold Your Hand"。這時樂隊已安排了幾周後到美國登臺。

1964年2月7日,披頭四樂隊抵達紐約JFK國際機場

1964年2月7日,披頭四首度跨越大西洋出發到美國,在倫敦希斯路機場有超過4000歌迷聚集,在航班起飛一刻以揮手和尖叫等方式送別偶像。在過去的兩星期,雖然"I Want to Hold Your Hand"已以高速售出260萬份,但他們仍然對美國人的反應感到緊張。在抵達紐約約翰·F·甘迺迪機場時,他們又須面對一羣到場吶喊的歌迷,估計約3000人。在美國的首場演出是在2月9日的《艾德·蘇利文秀》(The Ed Sullivan Show)上,大約有7400萬的觀眾收看了節目,幾乎是當時美國人口的40%。翌日的一家晨報卻撰述披頭四「沒有帶任何像樣的旋律跨越大西洋」。美國媒體的倒彩似乎對阻止披頭四狂熱傳播不起作用,接着的48小時內,樂隊在華盛頓露天體育場(Washington Coliseum)和紐約卡內基大廳的首兩場美國演唱會獲得歌迷的熱烈歡迎,期間他們要匆忙往返華盛頓和紐約。然後他們第二度上了每周播映《艾德·蘇利文秀》,在2月22日出發返回英國。4月4日的一周內,美國公告牌百強單曲榜上有12支曲是屬於披頭四的,首5位更是由他們包攬。第三張美國大碟發售後,和前兩張一同排行在美國專輯榜上,每張也達到了首位或第二。隨着樂隊的成功,英國音樂前所未有地獲美國人認可,一批英國樂隊成功進軍美國市場,接首三年的巡迴演出引起的風潮被稱作「英國入侵」。至於披頭四成員奇特的拖把髮型,反過來成了年青人爭相模仿的造型,是當時青年文化興起的重要象徵。

樂隊在6月開始了國際巡演,在19日內在丹麥荷蘭香港澳大利亞新西蘭舉行了32場演出,在每個地方樂隊獲得不少歡迎。史達在巡演的前期因抱病而缺席,由鼓手Jimmie Nicol臨時頂替。他們在8月回到美國,繼續在33個城市進行30場演出的巡迴,由三藩市起至紐約持續一個月,每場約長半小時的演出也吸引了一萬至二萬人到場觀看。相比現時的,當時的現場擴音器材受限較多,觀眾的尖叫聲往往把樂隊的Vox擴音器的聲音蓋過。他們無奈接受自己或觀眾也聽不清楚的演出,同時也為一成不變的巡演感到沉悶。

8月,他們到了終站紐約,透過記者Al Aronowitz結識了歌手鮑勃·迪倫,迪倫來到他們的酒店房間,並介紹了大麻。音樂史學家Jonathan Gould指出這次會面在音樂和文化史上別具意義,以前兩派的支持者都「意識到(自己)身處在兩個分隔着的次文化世界」;鮑勃·迪倫的核心支持者是「擁有藝術或學術知識、剛開展的政治和社會理想主義,和略微放蕩作風的院校學生」,而披頭四的則是「真正的『追星族』——常接觸商業味道濃厚的電視、電台、流行音樂、娛樂雜誌、青年文化等主流文化的中小學生,他們被理解為偶像崇拜者,而非理想主義者」。見面後的六個月內,「連儂灌錄着公開臨摹迪倫的鼻音、硬式彈奏和自省演唱風格的歌曲」。一年內,迪倫則「繼續前進,用樂隊組合和芬達斯特拉托卡斯特電結他(Fender Stratocaster),把背上純民歌猴子永遠摔走」;這時「民歌和搖滾聽眾之間的距離將近消失」;披頭四的聽眾將「有成長的跡象」。

《一夜狂歡》、《披頭廉售》、《救命!》和《橡皮靈魂》

受Capitol唱片差點錯失披頭四的啟發,聯美唱片建議聯美影業開拍一部披頭四主演的電影,以獲發行原聲帶的機會。這促成了電影《一夜狂歡》(A Hard Day's Night)的誕生,一部由李察·賴斯特(Richard Lester)執導的偽紀錄片及喜劇,講述樂隊飾演的自己在披頭四狂熱中的經歷,在1964年3月至4月間拍攝,費時六個星期。影片分別在7月和9月作倫敦和紐約的首映,在國際間取得成功。英國《觀察家報》影評人Penelope Gilliatt指出「披頭四的演出技巧相當自然,就是這樣。在充滿自我解釋的年代這使得其非常受歡迎。這也使他們滑稽得很自然。」根據Allmusic,從衍生的原聲帶《一夜狂歡》可見披披頭四「真正變成別具一格的樂隊。首兩張專輯中所有受的不同影響已合併為鮮明、喜悅、原創的聲音,伴隨着響亮的結他。」當中「響亮的結他」聲主要來自哈里森12弦電結他Rickenbacker 360/12,這是製造商給他的樣板,在此首度亮相。其後結他手羅傑·麥吉恩(Roger McGuinn)受啓發,把Rickenbacker引入到其飛鳥樂隊(The Byrds)中,漸漸成為該樂隊的商標性樂器。

披頭廉售》(Beatles for Sales)是樂隊的第四張專輯,被認為是面對商業利益和創作性互相抗衡的反映。專輯在1964年8月至10月期間錄製,並試圖循着《一夜狂歡》的風格般不含任何翻唱歌曲,這有別於首兩張專輯,。但不斷的巡迴使樂隊的作曲愈趨吃力,連儂承認:「靈感素材正變成個該死的疑難。」最終新專輯中仍輯錄了六首翻唱曲。然而,它在12月發佈時,八首原創歌曲依然十分突出,標誌連儂-麥卡尼創成組合的成長。

1965年4月,連儂和夏里遜的牙醫請吃晚餐時,偷偷地在咖啡中放入LSD。後來兩人卻甘願試服這致幻劑,某次史達也有參與。麥卡尼最初抗拒服用,但到了1960年還是吸食了,後來成為第一個公開討論這件事的成員。6月的受勳事件亦引起一陣爭議,經首相哈羅德·威爾遜提名,女皇伊利沙伯二世向各成員授予大英帝國員佐勳章(MBE),在此之前,受勳的主要是退伍軍人或民間領袖,使得一些保守的MBE獲得者退回自己的勳章。

披頭四樂隊在田野中表演。在最前方打鼓的是史達(只有頭部);其他人提着結他排列,最後方夏里遜低頭演奏和弦;前方連儂笑着向鏡頭揮手,手指挾着撥弦片;中間的麥卡尼準備捏着連儂的頸。
救命!》的美國版預告片,四名成員(由後起)夏里遜、麥卡尼、連儂和(被掩蓋的)史達。

樂隊的第二部電影《救命!》(Help!)在7月上映。本片仍舊由賴斯特執導,被指「主要是對占士邦不留情的惡搞」,影評人和樂隊本身亦對電影有不同迴響。麥卡尼說:「《救命!》是部佳作,但它不屬於我們——我們像是某類客串演出。它很有趣,但基本上,作為電影的概念,它有點不對勁。」連儂在專輯《救命!》(Help!)中擔當主要歌曲的作曲和主唱,包括兩支單曲"Help!"和"Ticket to Ride"。此原聲唱片是樂隊的第五張錄音室專輯,同樣包含了原創和翻唱歌曲。當中,他們較多運用人聲重疊和傳統樂器,尤其在歌曲"Yesterday"中的弦樂四重奏。"Yesterday"由麥卡尼創作,是當今最多翻唱版本的歌曲。最後的曲目"Dizzy Miss Lizzy"是樂隊最後一首在大碟中收錄的翻唱曲。除了《讓他去》(Let It Be)中的利物浦民謠"Maggie Mae"外,往後的所有專輯都只包括原創歌曲。

8月15日,披頭四第三度越洋到美國,開了歷史上首場大型體育館演唱會,在55,600名觀眾見證下在紐約希葉體育館Shea Stadium)演唱。另外9場演唱會也在其他美國城市順利舉行。在巡迴尾聲,樂隊遇上對本身有重大影響的人物——「貓王」埃爾維斯·皮禮士利。皮禮士利邀請他們到家,在大廳安置結他,一起合奏、討論音樂事業和互相訴說趣事。9月起,美國製作的電視卡通《披頭四樂隊》逢星期六放映,主要講述樂隊和一些電影《一夜狂歡》形式的笑話。電視劇在接下來的兩年首播,然後一直重播至1969年。

12月初發佈的《橡皮靈魂》(Rubber Soul)獲評論界熱烈讚賞,被指是樂隊在音樂的成熟和複雜程度上的大躍進。傳記作家及樂評人伊恩·麥當勞(Ian MacDonald)表示在《橡皮靈魂》中,披頭四樂隊「已恢復在製作《披頭廉售》後期開始藏起的方向感。」繼《救命!》中起用古典音樂的笛子和弦樂後,《橡皮靈魂》歌曲"Norwegian Wood (This Bird Has Flown)"中出現的印度樂器錫塔琴同樣是一大突破。從此曲可見,搖滾音樂已不再限於傳統,在演奏方式上躍進了一大步。另一方面,連儂和麥卡尼兩人的不同風格在創作互相影響(但作曲記名依然是聯名的),進一步互補長短;歌曲的取材上也有拓展,包含了更複雜的愛情觀念和其他主題;歌詞的修飾更加講究,歌迷須努力理解歌曲的深層意義,後來亦有人推測「挪威的木頭」(Norwegian Wood)指大麻2003年,《滾石》雜誌公佈的五百大專輯上,《橡皮靈魂》名列第5位;現時Allmusic把其評作「一張經典的民謠搖滾唱片」。但是,連儂和麥卡尼卻認為這「只是一張例行的專輯」。當時,錄音技師諾曼·史密夫已發現在《橡皮靈魂》錄音時成員間已存在不和,後來亦表示「約翰和保羅之間的衝突日益顯著」而且「就保羅而言,佐治不能有甚麼作為」。

爭議、錄音室歲月和解散(1966年-1970年)

巡演終結的成因

1966年6月,Capitol唱片在美國市場發行《Yesterday and Today》,卻因封面問題引起公眾不滿。封面上,各成員換上屠夫的裝束,身上圍上生肉和塑膠娃娃的斷肢。流言指這是樂隊對Capitol「宰殺」其專輯的暗諷。他們馬上更換了另一個封面,而原版封面的唱片現在已成了價值連城的收藏品,其中一張在2005年12月的一場拍賣會中賣出了$10,500的高價。新專輯風波後一個月,樂隊出訪菲律賓,卻無意間怠慢了該國第一夫人艾美黛·馬可斯(Imelda Marcos)。她邀請樂隊在總統府共進早餐,但被經理人愛普斯坦委婉地推辭了,因為從不接受官方邀請是他的原則。樂隊很快發現馬可斯政團不習慣得到「不」的回答,事件甚至使他們陷入難以離開該國的危險。

回家後不久,又因為連儂在3月接受英國記者Maureen Cleave訪問時的失言,他們遇上了美國宗教團體和社會上保守人士(還有三K黨)強烈抵制。當時連儂聲稱基督宗教已垂死而且披頭四樂隊「現在比耶穌更受歡迎」。這篇報導在英格蘭一直被忽視,但當美國娛樂雜誌《Datebook》在5個月後(樂隊最後的美國巡演前夕)刊登,卻觸發了美國南部「聖經帶」民眾的激烈反彈,引發騷亂。南非亦下令禁播披頭四的歌曲,直至1971年才取消。愛普斯坦公開評擊《Datebook》,指責其誇大連儂的言論,在一次記者會上,連儂說:「假如我說電視比耶穌更受歡迎,我或許可以脫身。」他說他當時只在談及人們怎看披頭四,但「假如你們想我道歉,假如這會使你們滿足,那沒問題,我很對不起。」

《左輪手槍》和《比伯軍曹寂寞芳心俱樂部》

左輪手槍》(Revolver)在1966年8月(樂隊最後巡演結束前一周)發行,和《橡皮靈魂》一樣被視為樂隊的進步。Pitchfork Media指它是「樂隊邁向極度自信的聲音」和「重新定義人們對流行音樂的看法」。Gould亦讚揚其「交織了循環、逆轉和倒置的主題」。《左輪手槍》包含了精密的創作,同時進一步擴張了音樂風格,包括創新的古典音樂編曲和迷幻搖滾。專輯封面由漢堡時期結識的好友Klaus Voormann設計,丟棄了公式化的相片,採用「奧伯利·比亞茲萊筆墨式的簡單、風雅、黑白拼貼,把披頭四成員漫畫化」。兩支早於專輯發行的單曲,"Paperback Writer"和"Rain",獲樂隊拍攝宣傳短片,被諭為「擠身在首批真正的音樂錄影帶中」,在《Top of the Pops》和《艾德·蘇利文秀》中播出。

《左輪手槍》中最具試驗性質的莫過於"Tomorrow Never Knows",歌詞由連儂取自《迷幻經驗:基於西藏度亡書的手冊》(The Psychedelic Experience: A Manual Based on the Tibetan Book of the Dead);錄製過程相當複雜,由技師或樂隊成員操作8部分佈在錄音室的磁帶錄音機,把磁帶的運動任意改變,同時馬丁把輸入的數據抽樣和結合。麥卡尼的"Eleanor Rigby"特別運用了弦樂八重奏,被稱為「一首混合、不符合任何可識別風格或類別的歌曲」。夏里遜亦有作品出產,大碟中佔了3首曲是由他創作的。2003年,《滾石》將《左輪手槍》列為史上最偉大專輯第3位。在接着的美國巡迴中,樂隊沒有沒有演出當中任何一首,最後一站是8月29日三藩市的燭台公園(Candlestick Park),也是他們最後的商業演唱會。這標誌着長達4年,超過1400場次的巡迴演出正式結束。

因為解除了巡演的負擔,所以樂隊在錄製《比伯軍曹寂寞芳心俱樂部》(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期間對音樂實驗更感興趣,該專輯由1966年12起製作。錄音工程師Geoffrey Emerick回憶道:「披頭四樂隊堅持《比伯軍曹》的每個部分都要與別不同。我們把麥克風放在銅管樂器開口的正下方,又把聽筒變成麥克風繫在小提琴上。我們用原始振動器來改變樂器和人聲的速度,又把錄音帶切開再顛倒和逆向地駁上。」"A Day in the Life"的部分需要動用40人管弦樂隊。樂隊花在錄音室灌錄唱片的時間接近700小時。他們首先在1967年2月發行專輯以外的雙A面單曲"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Penny Lane";緊隨在6月發行《比伯軍曹》。當中四軌錄音技術令音樂複雜程度更高,使不少要超越披頭四的同時期藝人大為震驚。例子包括海灘男孩的核心人物布萊恩·威爾森(Brian Wilson),威爾森的內心正為製作雄心勃勃的《Smile》掙扎,當聽過"Strawberry Fields"後大受打擊,不久決定把計劃放棄。《比伯軍曹》多年來一直獲得極高評價。2003年,它被《滾石》列作「五百大專輯」首位,獲廣泛認可為一張傑作。Jonathan Gould稱其為:

一張豐富、持久和滿溢的作品,由大膽和匪夷所思的天才通力合作,把可能性急劇擴大,提高了體驗唱片中流行音樂的預期。在意識的深處,《比伯軍曹》已成了對專輯式搖滾激情的催化劑,把唱片業的藝術和經濟效益徹底改革,遠遠超過早期1956年埃爾維斯現象和1963年披頭四現象的流行音樂爆發。[3]

File:Sgt Pepper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Cover.jpg》封面,「很可能是流行音樂史上最著名的專輯封面」[4]]] 《比伯軍曹》是第一張在封面背面印上所有歌詞的大型專輯。歌詞內容是對樂隊深入分析的重要對象。例如有歌迷發現"Being for the Benefit of Mr. Kite!"中「有名的K.先生」(celebrated Mr K.)很可能是指作家法蘭茲·卡夫卡。美國文學評論家兼英語教授Richard Poirier發表文章《學習披頭四》,撰述其學生「聽這團體的音樂時某程度有個想法——他,作為文學教師,只能在心底裏羨慕。」Poirier以「混合用典」形用歌曲題材:「我們不宜假設他們只在幹同一件事,或只用同一風格表達自己……對事物的一種感受並不足夠……任何相關感受往往在貌似矛盾的彼此中存在。」當時麥卡尼表示:「我們在寫曲。我們知道自己在他們心中的定義。但在一星期內有人提出某些意見,而你不能否認……你就把自己的標準放到我們的歌上。」專輯封面設計嚴謹,吸引到大眾的深入研究,成員們留起的鬍子成為嬉皮文化的特徵。文化歷史學家Jonathan Harris把「充滿鮮艷色彩的士兵模仿」描述為具有「反威權主義和反擁教主義」意識的造型。

6月25日,樂隊在世上首個全球直播的電視節目《我們的世界》(Our World)上表演最新單曲"All You Need Is Love"。當時正值Summer of Love運動,歌曲獲採用為權力歸花兒的主題歌。兩個月後,樂隊蒙受了事業上的重大噩耗,當時他們獲介紹給超覺靜坐大師瑪哈禮希·瑪赫西·優濟(Maharishi Mahesh Yogi),在跟隨他到Bangor進行修行期間,愛普斯坦的助手彼得·布朗(Peter Brown)告知他們愛普斯坦的死訊。驗屍官認為他是死於意外濫用藥物,但外間盛傳在他的遺物中留有遺書。然而,謠言亦非無中生有,愛普斯坦在私事和披頭四的事務上雙重受壓,精神面臨崩潰。他擔心由於管理生意上和樂隊的不協調,他們會在10月合約到期時不再續約,轉投Seltaeb,一家曾打理披頭四美國業務的公司。愛普斯坦的離去使樂隊對未來感到茫然,連儂後來表示:「我對我們演奏音樂外其他事務的辦事能力沒有錯想,我感到恐懼。」他以愛普斯坦之死作為樂隊終結的開端:「我知道我們那時有麻煩……我想,我們現已他媽的受夠了。」

《奇幻之旅》、《白色專輯》和《黃色潛水艇》

奇幻之旅》(Magical Mystery Tour)是即將播出的電視電影原聲帶,在1967年12月作為雙碟6曲目的EP發行。在美國,這6首曲和早前發表的單曲被輯錄成一張大碟發行。Allmusic評論美國版的《奇幻之旅》:「迷幻的聲音順應着《比伯軍曹》的脈絡,部分甚至更迷亂(尤其是"I Am the Walrus"的聲音拼貼)。」亦指從1967年發表的單曲挑出的5首曲「龐大、燦爛和創新」。發行後三星期創下Capitol在美國所有首發專輯的最高銷量,雖然以合輯形式發行,但日後普遍獲認可為樂隊的正式錄音室專輯。電影《奇幻之旅》主要由麥卡尼執導,在節禮日播出後惹來不少劣評。《每日快報》(Daily Express)眨其為「喧鬧的垃圾」——「充斥着描述一群上公車、下公車和坐公車的人的雜片」。《每日郵報》(Daily Mail)稱它作「龐大的自負」,《衛報》亦表示它是「一種玩弄粗獷熱情和觀眾愚昧的奇幻精神」,電影所受的抨擊迫使它在美國的播映計劃擱置。1月,樂隊為類似幻想曲的動畫電影《黃色潛水艇》(Yellow Submarine)拍了一個客串鏡頭,其他參與該片的形式只有獻上數首未發行的歌曲。電影於1968年6月上映,片中創新的視像風格和喜劇形式配上相應音樂贏得不少好評。7個月後,電影的原聲帶才發行。

這段期間,樂隊發了同名專輯《The Beatles》,由於封面除白茫一片外不含任何設計,所以較廣為人知的別名是《白色專輯》。在愛普斯坦再不在場的情況下,樂隊找了瑪哈禮希·瑪赫西·優濟作上師。他們跟隨優濟到他到印度瑞詩凱詩(Rishikesh)的聚會所修行,在三個月的「指導」裏,樂隊達到了創作的高峰,產出了大量歌曲,包括《白色專輯》30首中的大部分。史達在十天後離去,說那裏像是Butlins假日營,麥卡尼亦對程序感到厭悶,在一個月後退出。電子技術員Yanni Alexis Mardas(綽號Magic Alex)對剩下的連儂和夏里遜說瑪哈禮希企圖控制他們。當得知瑪哈禮希對女性學員不規矩後,連儂馬上離開,對事情抱懷疑態度和一眾隨行人員也跟着回國。連儂怒火中燒,寫了一首名為"Maharishi"的歌來表達情緒,為了避免法律糾紛,這首歌的名字被改成了"Sexy Sadie"。麥卡尼表示:「我們做錯了。我們想,他認為有的比那裏實際有的多。」

樂隊在1968年5月末至10月中錄製專輯,但成員間的意見分歧使樂隊開始陷入分裂。史達離開了一段時間,所以在一些歌曲中打鼓的任務落到麥卡尼身上。連儂戀上日裔美籍前衛藝術家小野洋子,使樂隊的氣氛更為緊張,他對與麥卡尼的合作失去興趣。他不理會成員不能帶女伴進錄音室的既定原則,堅持要和小野呆在一塊,夏里遜對此感到不滿。麥卡尼的創作變得愈來愈隨意,他本人稱後期作品為「老婦音樂」,"Ob-La-Di, Ob-La-Da"是「老婦的垃圾」。連儂憶述《白色專輯》的錄音過程,對這時期起的歷史作了簡短的總結:「就像取出每首曲,把他們排成全是我的和全是保羅的……只有我和伴奏樂隊、保羅和伴奏樂隊,而我享受這。然後我們解散了。」麥卡尼亦憶述這回錄音是樂隊結束的起點,說:「至此為至,外面的世界是個麻煩,但我們不是」這點一向是「披頭四最棒的地方」。《白色專輯》在11月發表,是樂隊第一張透過蘋果唱片(Apple Records)發表的專輯。蘋果唱片的母公司是蘋果股份公司(Apple Corps),樂隊從印度回來的建立的企業,也是愛普斯坦的遺願,目的是要妥善管理稅務。新唱片獲得了超過了200萬份預訂,單在美國一個月後售出了近400萬,各音軌都佔據了美國電台的播放清單。當時專輯雖然相當受歡迎,卻沒得到非常可觀的評價。根據Jonathan Gould:

樂評人的意見……介於褒貶不一和中立之間。《比伯軍曹》建立了整個着重文化修養的搖滾評論法則,《白色專輯》沒有啟發針對任何音符的評論手法,與前者形成鮮明對比。即使最具同情心的評論家……顯然不知道怎麼處理這堆奇形怪狀的、傾倒出來的歌曲。《新聞周刊》的Hubert Saal表示它有高比率的諷刺性模仿,批評樂隊的舌頭被腮子纏繞着了。(語帶相關,暗指樂隊高傲自負)[5]

普遍評論家對《白色專輯》的意見最終仍是讚賞的,《滾石雜誌》在2003年將其評為最偉大專輯第十位。Pitchfork 的評價為:「龐大而廣闊,滿溢着見解和放縱,還包含極多變的素材……它的缺點如其成功一樣,對它的特點是必要的。」Allmusic表示:「顯然,披頭四的兩股創作力已不再留在同一頁上了,佐治和靈哥的情況也是一樣」;「連儂交出了其最佳的謠曲中的兩首」,麥卡尼的歌曲「驚人」,夏里遜成為了「應該更受注目的作曲人」,史達創作的歌曲是「一種樂趣」。

此時外界對披頭四的歌詞的關注出現了劇裂的變化。8月,連儂創作的單曲"Revolution"先於《白色專輯》發表,歌詞包含清晰訊息:「free your mind」(解放你的心靈),和當談及終結性破壞時「count me out」(把我算在外)。世界各地的學生運動接連爆發,華沙三月事件巴黎五月風暴芝加哥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示威活動令各地政局動蕩,因此歌曲引起左派激進分子強烈反彈。然而,專輯收錄的另一版本"Revolution 1"歌詞中額外加入了一個字——「count me out ... in」(把我算在外…),有可能暗示單曲發表後樂隊的態度轉變。實際上,兩個版本的錄音和發行次序是相反的,專輯版本是先錄的,亦有人認為披頭四樂隊在當時談論政治暴力是無可厚非的。

唱片《黃色潛水艇》(Yellow Submarine)在1969年1月終於發表,但它只收錄4首新曲,加上標題曲"Yellow Submarine"(已收錄在《左輪手槍》)和"All You Need Is Love"(已作單曲發表和收錄在《奇幻之旅》),以及七首馬丁創作的器樂。由於缺乏樂隊的新作,Allmusic稱專輯或許「不重要」,使當中夏里遜的歌曲名稱"It's All Too Much"(這都太多了)自相矛盾,「新曲的可貴……打轉的Mallotron電子琴聲燦爛,富傳奇色彩的打擊樂器,和結他共鳴造成的海嘯……一段藝術愛好者進入朦朧迷幻之旅」。

《艾比路》、《讓它去》和解散

雖然《讓它去》(Let it Be)為披頭四樂隊最後發表的專輯,但當中大部分歌曲仍早於《艾比路》(Abbey Road)錄製。《讓它去》原名《Get Back》,意為「回來」,意念源自喬治·馬丁給麥卡尼的建議:準備新歌曲,然後向現場觀眾首演——錄在唱片和電影中。換言之是要史無前例地製作一張包含原創歌曲的現場專輯。製作中,專輯大部分的內容來自錄音室,拍攝過程的紀錄片在導演Michael Lindsay-Hogg指導下同步製作。排練和錄音主要在1969年1月進行,馬丁指出這些「並非全是開心的……經歷。這時期披頭四樂隊成員的關係正處於潮退的最低處。」連儂和麥卡尼的惡劣關係加劇團內的矛盾,夏里遜為此出走了一星期,回來時引來了鍵盤手比利·普瑞斯登(Billy Preston),普瑞斯登參與了最後十天的錄音,名字印在單曲"Get Back"上,是披頭四正式發行物中唯一能與他們以聯合名義發表的藝人。樂隊成員苦尋現場演出場地不果,多個概念例如海中的小艇、突尼斯沙漠和羅馬鬥獸場等都被拒絕。1969年1月30日,演唱會在倫敦薩佛街3號蘋果股份公司的屋頂上拍攝,普瑞斯登也在場伴奏。這是披頭四樂隊的最後一次公開演出。

技師Glyn Johns負責把《Get Back》 的不同版本湊合在一起,這時樂隊又陷入另一場爭吵中。失去愛普斯坦後,四子極需要一名財政顧問。連儂、夏里遜和史達支持聘用Allen Klein,Klein在英國入侵時期曾打理滾石樂隊以內的多支英國樂隊。麥卡尼和Linda Eastman在3月12日結婚(八日後連儂與小野洋子也結婚了),想用妻子的哥哥John Eastman。爭論沒有得到調解,所以最終兩個人選都獲聘,自此更多爭論接踵而至,造成不少財政上的損失。

馬丁認為製作《Get Back》是「令人痛心的經歷」,他「想是我們所有人的末路……他們的心情每況愈下——對他們本身和其他人而言也一樣」,因此當接到麥卡尼邀請製作新專輯時感到相當意外。2月下旬,《艾比路》的錄音正式展開。

參考

  1. ^ Gladwell 2008,第47–49頁.
  2. ^ Miles 2001,第111頁.
  3. ^ Gould 2008,第418頁.
  4. ^ Ashplant & Smyth 2001,第185頁.
  5. ^ Gould 2008,第528頁.

其他

錦標級別

第1-12名

  1/8決賽 1/4決賽 半決賽 決賽
  波蘭 0  
  白俄羅斯 3       中國 3  
        白俄羅斯 0  
          中國 3  
  日本 3         日本 0  
  奧地利 0       日本 3  
        香港 0  
          中國 3
          德國 1
        德國 3  
  捷克 1       俄羅斯 0  
  俄羅斯 3         德國 3  
          南韓 1  
        匈牙利 1       
  瑞典 2       南韓 3       
  匈牙利 3  

第13-24名

  第13-24名 第13-20名 第13-16名 第13-14名
  羅馬尼亞 2  
  新加坡 3       法國 2  
        新加坡 3  
          新加坡 2  
  克羅地亞 3         葡萄牙 3  
  意大利 2       克羅地亞 2  
        葡萄牙 3  
          葡萄牙 2
          北韓 3
        西班牙 3  
  丹麥 0       希臘 0  
  希臘 3         西班牙 1  
          北韓 3  
        北韓 3       
  烏克蘭 2       中華臺北 0       
  北韓 3  

第二級別

第25-36名

  第25-36名 第25-32名 第25-28名 第25-26名
   
        斯洛伐克 3  
  保加利亞 2       尼日利亞 1  
  尼日利亞 3         斯洛伐克 0  
  斯洛文尼亞 3         斯洛文尼亞 3  
  阿根廷 0       斯洛文尼亞 3  
        巴西 1  
          斯洛文尼亞 0
          塞爾維亞 3
        比利時 3  
  土耳其 3       土耳其 1  
  埃及 2         比利時 0  
  印度 3         塞爾維亞 3  
  伊朗 1       印度 2       
        塞爾維亞 3       
   

第37-48名

  第37-48名 第37-44名 第37-40名 第37-38名
   
        英格蘭 3  
  波黑 2       拉脫維亞 0  
  拉脫維亞 3         英格蘭 3  
  加拿大 1         蘇格蘭 1  
  盧森堡 3       盧森堡 1  
        蘇格蘭 3  
          英格蘭 1
          越南 3
        以色列 2  
  挪威 3       挪威 3  
  荷蘭 1         挪威 0  
  泰國 3         越南 3  
  美國 1       泰國 1       
        越南 3       
   

第三級別

第49-60名

  第49-60名 第49-56名 第49-52名 第49-50名
  印度尼西亞  
 bye       印度尼西亞 3  
  多米尼加 3       多米尼加 1  
  墨西哥 1         印度尼西亞 1  
  卡塔爾 2         芬蘭 3  
  沙特阿拉伯 3       沙特阿拉伯 0  
 bye       芬蘭 3  
  芬蘭         芬蘭 3
  剛果共和國         澳洲 1
 bye       剛果共和國 3  
  塞浦路斯 2       厄瓜多爾 2  
  厄瓜多爾 3         剛果共和國 1  
  委內瑞拉 3         澳洲 3  
  哥倫比亞 0       委內瑞拉 0       
 bye       澳洲 3       
  澳洲  

第61-72名

  第61-72名 第61-68名 第61-64名 第61-62名
  瑞士  
 bye       瑞士 3  
  伊拉克 1       馬來西亞 1  
  馬來西亞 3         瑞士 1  
  菲律賓 3         愛沙尼亞 3  
  斯里蘭卡 0       菲律賓 1  
 bye       愛沙尼亞 3  
  愛沙尼亞         愛沙尼亞 3
  南非         南非 0
 bye       南非 3  
  摩爾多瓦 0       立陶宛 2  
  立陶宛 3         南非 3  
  愛爾蘭 3         愛爾蘭 1  
  烏茲別克 1       愛爾蘭 3       
 bye       阿爾及利亞 1       
  阿爾及利亞  

第四級別

第73-88名

  第73-88名 第73-80名 第73-76名 第73-74名
  吉爾吉斯 3  
  薩爾瓦多 2       吉爾吉斯 0  
  亞美尼亞 0       巴拉圭 3  
  巴拉圭 3         巴拉圭 3  
  澳門 3         吉爾吉斯 2  
  阿塞拜疆 1       澳門 0  
  哈薩克 3       哈薩克 3  
  敘利亞 0         巴拉圭 3
  多哥 3         黑山 2
  安哥拉 0       多哥 1  
  阿聯酋 2       巴林 3  
  巴林 3         巴林 0  
  黑山 3         黑山 3  
  蒙古國 1       黑山 3       
  黎巴嫩 2       新西蘭 1       
  新西蘭 3  

第89-104名

  第89-104名 第89-98名 第89-94名 第89-90名
  約旦 3  
  澤西 1       約旦 3  
  科索沃 2       塔吉克 0  
  塔吉克 3         約旦 1  
  北馬其頓 3         剛果民主共和國 3  
  巴基斯坦 2       北馬其頓 0  
  土庫曼 0       剛果民主共和國 3  
  剛果民主共和國 3         剛果民主共和國 0
  哥斯達黎加 3         也門 3
  馬爾他 0       喀麥隆 0  
  尼加拉瓜 0       也門 3  
  也門 3         也門 3  
  根西 1         聖馬力諾 0  
  聖馬力諾 3       聖馬力諾 3       
  冰島 3       冰島 2       
  老撾 1  

第105-109名

  第105-109名 第105-108名 第105-106名
  馬達加斯加  
 bye       馬達加斯加 3  
 bye       阿爾巴尼亞 0  
  阿爾巴尼亞         馬達加斯加 1
  巴巴多斯 3         巴巴多斯 3
  馬拉維 1       巴巴多斯 3
 bye       蘇丹 1    
  蘇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