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Mk 21-2型魚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Mk 21-2型魚雷是Mk 13型魚雷的被動聲波制導變體。它以廣泛使用的Mk 13型魚雷為基底,加以由貝爾實驗室所研發的被動聲波制導系統而成。

推進系統則改為汽輪機,以維持其速度表現,但制導系統和汽輪機所需的空間使得彈頭裝藥需要從600磅(270 kg)高爆炸藥減至350磅(160 kg)。[1]

該魚雷的預期用途經歷了一系列變動。它最初被考慮作為飛機投放的自由落體武器,至於Mk 13型魚雷,1944年8月的翠鳥行動(Project Kingfisher)則開始研發戰區外武器,它可以從敵方防禦範圍外的目標主力艦發射。這意味着此時在太平洋上的美國船隻都受到防空武器的嚴密防禦,使對它們的攻擊難以成功。一旦展開對日本本島的進攻,美國海軍將面臨類似的挑戰,因此需要一種武器來解決這受戰區外武器攻擊的問題。在翠鳥行動不久後,日本開始了神風特攻隊攻擊,作為解決同一問題更激進的方法。

翠鳥A型是斷電式滑翔炸彈的過渡方案,裝載制導魚雷。

翠鳥C型是更為成熟的版本,由AUM-N-2海燕英語AUM-N-2 Petrel反船艦導彈所攜帶。它有着更大的射程,但這亦表示它需要有自己的制導系統。早期的選擇是,採用其中一個新研發的噴射引擎,而不是採用英國使用的更簡單的火箭發動機,最終選擇的Fairchild J44發動機英語Fairchild J44直到1948年才運行。[2]二戰結束後,這種武器的需求變得不那麼重要,其研發速度亦減慢。

翠鳥是作為射程延展工具,攻擊水面船艦而開始研發的,儘管被懷疑輕型魚雷是否能有效打擊目標。亦使人意識到那時的主要威脅是來自潛艇,[3]而不是水面船艦,翠鳥的戰區外武器設計仍能有效發揮作用。正如英國人發現刺蝟砲魷魚砲英語Squid (weapon)等飛行武器,可以比魚雷更快到達被偵測目標的位置,它們因此沒有時間躲避或逃跑。使魚雷自行瞄準大型目標[4]所需的聲波制導系統,也可以被研發為「潛艇獵手」。就Mk 21型魚雷來說,這特徵蔓延似乎造成了更多的延遲而不是進展,試圖充分改進它們的制導系統導致Mk 21-0型魚雷計劃被放棄。潛艇只需要一枚較小型的彈頭便能破壞它,所以較輕型的Mk 35型魚雷成為通用空射魚雷的首選設計。反過來,這枚被簡化,僅限空中發射的Mk 41型魚雷,在1950年代中期成為AUM-N-2海燕的彈頭。

此魚雷的研發被終止,沒有投入使用。[1]

參見

參考資料

  1. ^ 1.0 1.1 Jolie, E.W. A Brief History of US Navy Torpedo Development: Torpedo Mk21 Mod 2. 15 September 1978 [18 June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0). 
  2. ^ Fairchild J44. Minijets. [2022-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5). 
  3. ^ 1944年6月的菲律賓海海戰後,日本盡量不進行主要的艦對艦行動,而是專注於陸上防禦消耗戰
  4. ^ 傳統魚雷以羅盤方位瞄準目標,在複雜的魚雷數據電腦英語Torpedo Data Computer的協助下潛艇是可以計算到它的軌道,因而移動,躲避。基於戰區外魚雷的切入點是不可預測的,簡單的目標方位計算是不足夠的,需要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