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1919年大西洋颶風季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19年大西洋颶風季
氣旋季總結圖
氣旋季長度
首個系統形成1919年6月1日
末個系統消散1919年11月15日
最強風暴
名稱「佛羅里達礁島群」英語1919 Florida Keys hurricane
 • 最高風速150 mph(240 km/h)
1分鐘平均風速
 • 最低氣壓927 mbarhPa;27.37 inHg
氣旋季統計
熱帶低氣壓數5
風暴數5
颶風數2
大型颶風數
三級+
1
死亡人數828
財產損失$2200萬(1919年美元
$4億美元(計入美元通脹,換算為2023年)
大西洋颶風季
19171918191919201921

1919年大西洋颶風季是有正式紀錄以來最不活躍的大西洋颶風季之一[1],一共只形成五場熱帶風暴,這其中有兩場達到颶風強度,一場成為大型颶風,即能達到現代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下的三級颶風或以上標準[注 1]。6月共形成兩個熱帶低氣壓,造成的影響基本可以忽略不計。7月形成的一場熱帶風暴對佛羅里達州彭薩科拉構成輕度破壞,還重創海上一支船隊。8月又形成兩個熱帶低氣壓,其中第一個在小安地列斯群島產生降水。

人稱佛羅里達礁島群颶風的第二號颶風是本季最強烈的熱帶氣旋,風暴導致巴哈馬佛羅里達礁島群古巴許多船隻傾覆,引起大量人員喪生。單基韋斯特就因狂風受到價值約200萬美元的破壞[注 2]。氣旋經過墨西哥灣後又重創德薩斯州,特別是聖體市地區災情嚴重。整場颶風共奪走828條人命,損失總額達2200萬美元,其中德薩斯州佔2000萬美元。9月又形成另外三個熱帶氣旋,其中兩個達到熱帶風暴強度,另一個是熱帶低氣壓,三個氣旋都沒有對陸地構成顯著影響。本季最後一個熱帶天氣系統也沒有影響陸地,最終於11月15日轉變成溫帶氣旋

這年颶風季的活躍程度還經累積氣旋能量指數反映出來,數值為55[1]。大致來說,氣旋能量指數通過颶風強度和持續時間計算,強度越高、持續時間越長的風暴,其指數也相應越高[4]

風暴

第一號熱帶風暴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7月2日-7月5日
強度65 mph(100 km/h)(一分鐘) 
995 mbarhPa

歷史天氣圖顯示7月2日東南墨西哥灣內存在東風波[5],並於當天發展成熱帶低氣壓。協調世界時下午18點左右,氣旋增強成熱帶風暴並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然後達到最大持續風速每小時100公里、最低氣壓995毫巴百帕(29.4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6]。整場風暴「自始至終」直徑都很小[7]UTC7月4日上午11點,氣旋以最高強度從佛羅里達州聖羅薩縣納瓦拉Navarre)附近登陸。次日清晨,風暴減弱成熱帶低氣壓,再於數小時後逐漸消散[6]E·E·桑德斯漁業公司(E. E. Saunders Fish Company)船隊的「鸚鵡螺號」(Nautilus)輔助雙桅縱帆船在佛羅里達州彭薩科拉被氣旋摧毀,造成價值1500美元的損失。「W·D·霍薩克號」(W.D. Hossack)雙桅縱帆船的船員棄船逃生,但船之後由「布盧菲爾茲號」(Bluefields)雙桅縱帆船和「回聲號」(Echo)拖船打撈上岸。此外,風暴還對農作物構成輕微破壞。[5]

第二號颶風

4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9月2日-9月16日
強度150 mph(240 km/h)(一分鐘) 
927 mbarhPa

9月2日,一股東風波在瓜德羅普附近發展成熱帶低氣壓[5][6],再於次日清晨成為熱帶風暴。接下來幾天裏風暴強度波動幅度很小,在此期間先後掠過波多黎各伊斯帕尼奧拉島北部海岸。到了9月5日,氣旋已北上逼近巴哈馬東南部,穿過馬亞瓜納島後開始蜿蜒向西北移動。9月7日清晨,風暴強度達到現代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下的一級颶風標準,並蜿蜒朝正西略偏北面前進。當晚強化成二級颶風後,風暴吹襲長島埃克蘇馬Exuma)。UTC9月8日中午12點左右,氣旋增強成三級颶風,然後很快就襲擊安德羅斯島。離開巴哈馬後,風暴於次日清晨進一步強化成四級颶風,並在佛羅里達海峽上空繼續增強後於UTC9月10日早上6點達到風力時速240公里、最低氣壓927毫巴(百帕,27.4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數小時後,氣旋登陸佛羅里達州干龜群島。風暴在經過墨西哥灣期間減弱,強度在UTC9月12日中午12點回落至三級颶風標準,但經重新增強又於次日清晨第二次達到四級颶風強度。氣旋在逼近德薩斯州的同時再度減弱,於9月14日弱化成三級颶風,並於當天以持續風速每小時185公里強度登陸凱內迪縣。風暴在朝內陸行進期間減弱,最終於9月16日在艾爾帕索附近消散。[6]

颶風在向風群島導致兩艘雙桅縱帆船傾覆[8]美屬處女群島聖托馬斯島測得每小時77公里的持續風速[9]。巴哈馬狂風肆虐,伊柳塞拉島的部分建築和聖薩爾瓦多島的多幢房屋被毀[10]。佛羅里達州邁亞密地區受到相當嚴重的破壞,但沒有引起重大後果[5]邁亞密-戴德縣古爾茲Goulds)出現龍捲風,導致六幢建築被毀,另有19幢受損[9]基韋斯特有多幢磚石建築因狂風受損,島上幾乎沒有任何建築倖免。此外,多艘本已牢牢固定的大型船隻錨固被風扯脫,船體擱淺。該州共有三人溺斃,損失總額約為200萬美元。西班牙「瓦爾巴內拉號」(SS Valbanera)號汽船在哈瓦那近海沉沒,據信船上乘客及船員共488人全部溺亡。德薩斯州因風暴潮和潮水高漲引起嚴重破壞。聖體市有23個街區的部分房屋被毀或沖走,該市災後共找到284具遺體,損失數額估計達2000萬美元。馬塔哥達縣馬塔哥達Matagorda)、帕拉西奧斯Palacios)和拉瓦卡港都有碼頭、漁民房屋和小型船隻受到嚴重影響。努埃塞斯縣阿蘭薩斯港Port Aransas)的部分碼頭和建築被水捲走,僅有一幢學校樓房倖免。[5]維多利亞同樣有一些房屋和莊稼被夷為平地,整個德薩斯州共有310人死亡[11]

第三號颶風

2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9月2日-9月4日
強度100 mph(155 km/h)(一分鐘) 
<977 mbarhPa

9月1日,美國東岸近海存在西南至東北走向、並且幾乎沒有移動的鋒面天氣系統,從北卡羅萊納州東側向東北沿伸至新斯科舍南面[5]。次日,鋒區已在北卡羅萊納州哈特拉斯角Cape Hatteras)東南方向約360公里洋面催生出熱帶低氣壓[5][6]。氣旋向東北移動並同鋒區分離[5],於UTC9月2日早上6點左右增強成熱帶風暴,再於次日清晨進一步強化成颶風。9月3日晚,氣旋增強成二級颶風,並達到持續風速每小時155公里、最低氣壓977毫巴(百帕,28.9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接下來風暴減弱成一級颶風,9月4日又消退成熱帶風暴,並且當天就在布雷頓角島附近轉變成溫帶氣旋。[6]氣象機構在當年的實際操作中沒有及時發現這場颶風,直到1938年才由氣象學家伊凡·坦尼希爾Ivan Tannehill)首度確認存在[5]

第四號熱帶風暴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9月29日-10月2日
強度45 mph(75 km/h)(一分鐘) 
<1005 mbarhPa

UTC9月29日凌晨0點,巴哈馬阿巴科群島東北方向約185公里海域的熱帶擾動發展成熱帶低氣壓[5][7]。氣旋沿高氣壓邊緣朝西北移動[7],於當天增強成熱帶風暴。達到風力時速75公里、最低氣壓1005毫巴(百帕,29.7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後,風暴蜿蜒向西北偏西移動逼近美國東南部UTC10月1日凌晨1點,氣旋從佐治亞州格林縣聖西蒙St. Simons)附近登陸,於當天減弱成熱帶低氣壓並繼續向西移動,最終於10月2日清晨在阿拉巴馬州東南部上空消散。[6]

第五號熱帶風暴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11月11日-11月15日
強度70 mph(110 km/h)(一分鐘) 
<1003 mbarhPa

11月10日,百慕達東側形成溫帶低氣壓區。系統向西南移動並逐漸呈現出熱帶天氣系統特徵[5]UTC11月11日凌晨0點已在百慕達東南偏南約670公里洋面發展成熱帶風暴,並在幾乎同一時間達到最大持續風速每小時110公里,最低氣壓1003毫巴(百帕,29.6英寸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11月12日晚,氣旋蜿蜒向西北移動,次日又轉向東南偏東。11月14日,風暴強度減弱並轉向東北。UTC次日中午12點左右,風暴轉變成溫帶氣旋,殘留在數小時後逐漸消散。[6]

熱帶低氣壓

除上述五個氣旋達到熱帶風暴強度外,本季還有另外五個熱帶低氣壓。其中第一個於6月1日在伯利茲近海經低氣壓區發展形成。氣旋向北移動,於次日在墨西哥灣東南部上空消散。6月15日,百慕達附近的溫帶天氣系統發展出熱帶低氣壓。氣旋起初幾天總體朝西南移動,於6月18日轉變成溫帶氣旋。8月18日,向風群島附近出現下一個熱帶低氣壓,導致巴巴多斯天氣惡劣,有兩艘船擱淺。8月25日,佛得角群島北部附近發展出熱帶低氣壓,於次日消散。9月9日,百慕達東南方向洋面形成熱帶低氣壓,在向西北移動期間逐漸增強,但未達熱帶風暴強度就於9月12日轉變成溫帶氣旋。[5]

參見

註釋

  1. ^ 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於1971年面世[2],再對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大西洋颶風數據庫的所有風暴追溯分級[3]
  2. ^ 如無特別說明,所有損失數額均為1919年美元價值。

參考資料

  1. ^ 1.0 1.1 Atlantic basin Comparison of Original and Revised HURDAT.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Atlantic Oceanographic and Meteorological Laboratory (報告) (Miami, Florid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6-04 [2016-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5). 
  2. ^ Jack Williams. Hurricane scale invented to communicate storm danger. USA Today. 2005-05-17 [2013-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4). 
  3. ^ Chronological List of All Continental United States Hurricanes: 1851-2012 (報告).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2013-06 [2016-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3). 
  4. ^ David Levinson. 2005 Atlantic Ocean Tropical Cyclones.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報告) (Asheville, North Carolin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08-08-20 [2014-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5).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Christopher W. Landsea; et al. Documentation of Atlantic Tropical Cyclones Changes in HURDAT. Atlantic Oceanographic and Meteorological Laboratory (報告) (Miami, Florid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2-12 [2016-1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30).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Atlantic hurricane best track (HURDAT version 2) (TXT). United State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6-07-06 [2016-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04). 
  7. ^ 7.0 7.1 7.2 William P. Day. Summary Of The Hurricanes Of 1919, 1920, and 1921 (PDF). Weather Bureau (報告) (Washington, D.C.: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1921-12: 658–659 [2016-12-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12-21). 
  8. ^ Two Schooners Lost With All On Board. The Lewiston Daily Sun (Miami, Florida). 1919-09-08: 35 [2016-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6). 
  9. ^ 9.0 9.1 Papers Supplementing The Discussion Of The West Indian Hurricane Of Sept. 6–14, 1919 (PDF). Weather Bureau (報告) (Washington, D.C.: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Atlantic Oceanographic and Meteorological Laboratory). 1919-09 [2016-12-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4). 
  10. ^ Captain and 26 Dead in Sinking of Steamer Corydon in Hurricane (PDF). The New York Times (Miami, Florida: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1919-09-12 [2016-12-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12-27). 
  11. ^ David M. Roth. Texas Hurricane History (PDF). Weather Prediction Center (報告) (Camp Springs, Maryland: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0-04-08 [2016-12-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12-24).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