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寺 (上海)
龍華寺 | |
---|---|
基本資訊 | |
位置 | 上海市徐匯區 |
宗教 | 漢傳佛教 |
宗派 | 禪宗 |
開山時間 | 三國吳大帝赤烏年間 |
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 |
龍華寺 |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清 |
編號 | 1-22 |
認定時間 | 1977年12月7日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龍華塔 |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宋 |
編號 | 6-505 |
認定時間 | 2006年 |
地圖 | |
龍華寺(上海話拼音:lhonghhoshi,發音:[lòŋɦőzɿ᷆])是座落於中國上海市徐匯區的一座佛教寺廟。歷經戰亂,重建修復,今龍華寺的建築建於清朝光緒年間。上海四大佛寺之一。
歷史
始建於三國吳大帝赤烏年間,為孫權孝敬其母而建造,唐時被毀,北宋初吳越王重建。北宋治平元年改名空相寺。在元末明初寺院再次被摧毀。明朝永樂年間重建,稱龍華寺;嘉靖三十二年賜名萬壽慈華禪寺;萬曆年間賜毗盧遮那佛像、金印等。
清朝順治年間,臨濟宗第三十二世韜明禪師任寺院住持,清朝咸豐、同治年間又遭兵焚,經過僧俗的募捐修復,從清朝光緒元年至二十五年間修復寺院。
文化大革命時期,被譽為「龍華三寶」之一的毗盧佛以及蓮花座下配配有的千佛被紅衛兵用棍棒敲成碎片,而彌勒殿供奉的彌勒佛化身布袋和尚坐像被砍下了頭顱,紅衛兵還將廟內宗教藏品集中焚燒了3天[1][2]。1977年,入選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3][4]。
佈局
- 龍華塔:龍華塔位於現今的龍華寺外,為八角磚木塔。總高七層,每層八面。相傳始建於東吳時期,現存結構建成於北宋。該塔在歷史上進行過多次整修,但在歷代整修過程中被添加了大量非宋代風格的結構。1949年以後,這些後來添加的結構被先後拆除,並依照宋代風格重建,基本恢復了塔的原貌。2006年5月25日,該塔單獨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彌勒殿:供奉彌勒菩薩像。
- 天王殿:供奉四大天王像。
- 大雄寶殿:供奉三尊金身佛像:毗盧遮那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內有一口古鐘,於明朝萬曆十四年鑄造。大殿前供奉二十諸天,大殿後供奉十六羅漢。釋迦牟尼佛像背後是一幅海島壁塑,描繪的是善才童子求法圖,海島壁有觀世音菩薩像。
- 三聖殿:供奉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的金身佛像。殿內有前任龍華寺方丈明暘法師和已故中國佛教協會首任會長圓瑛法師的手跡。
- 方丈室:方丈接待和說法的地方,通常外賓禁止入內。
- 藏經樓:收集有各種版本大藏經和佛教經籍,以及法器、古玩、歷史珍貴文物等。
- 鐘樓:高三層,懸掛青龍晚鐘,其鐘建於清光緒二十年。
- 鼓樓:古代計時,擊鼓,敲鐘的地方。
-
入口牌坊
-
彌勒殿
-
天王殿
-
大雄寶殿
-
三聖殿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 ^ 何立波. 破“四旧”风潮的前前后后. 《黨史文苑》 (江西: 中共江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2006年, (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透過《華夏文摘》文革博物館通訊 (中文).
- ^ 辰思. 王炼利:上海文革中的抢房风. 《華夏文摘》. 《上海房地產志》. 2018-09-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0) (中文).
- ^ 盧瑩輝主編;吳雲溥,曹憲鏞,徐同甫,林路副主編. 新编上海大观. 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1993-03: 547–551. ISBN 7-80515-697-2.
- ^ 國家文物局主編. 中国文物地图集 上海分册. 北京:中華地圖學社. 2017-01: 136–140. ISBN 978-7-80031-6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