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鷹爪行動

座標33°04′23″N 55°53′33″E / 33.07306°N 55.89250°E / 33.07306; 55.89250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鷹爪行動
伊朗人質危機的一部分
鷹爪行動中相撞墜毀的EC-130E運輸機(前)與RH-53D直升機(右)殘骸
地點 伊朗塔巴斯近郊
座標33°04′23″N 55°53′33″E / 33.07306°N 55.89250°E / 33.07306; 55.89250
目標美國駐伊朗大使館
作戰單位 美國陸軍

中央情報局

後勤支援:

計劃者美國 美國總統吉米·卡特
美國陸軍少將詹姆士·沃特英語James B. Vaught
美國空軍上將詹姆斯·凱爾
美國海軍陸戰隊中校愛德華·賽費特
美國陸軍上校查爾斯·埃文·貝克維茲
日期1980年4月24–25日
結果任務以失敗告終
死亡美國 8名美國軍人死亡,4名美國軍人受傷
伊朗 1名伊朗平民死亡

鷹爪行動(英語:Operation Eagle Claw),是美國政府於1980年4月24日,為解救伊朗人質危機中被伊朗政府扣押的53名人質而採取的軍事行動。這次行動以失敗告終。

行動的失敗直接導致了美國特戰司令部美國陸軍第160特種作戰航空團的成立,以及MH-47特戰版直升機改型誕生,雙旋翼較高可靠性的MH-47日後成為大型特戰活動主力,RH-53系列逐步淡化退出陸地和沙漠用途。

背景

1979年,伊朗爆發伊朗伊斯蘭革命,由魯霍拉·穆薩維·霍梅尼所領導的反對派將此前統治伊朗的獨裁者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趕出伊朗,當時美國總統卡特以醫療為由,允許巴列維進入美國治療,結果引發伊朗民眾強烈不滿。

1979年11月4日上午10點30分,大約3,000名武裝學生襲擊了位於德黑蘭的美國大使館,並劫持館內66人當作人質。這群學生最後釋放了幾名婦女和非裔美國人,將剩下的52名美國人囚禁起來。他們要求美國遣返在1月因為身體不佳而離開伊朗的巴列維回國審判。起初美國總統吉米·卡特嘗試經由協商討回人質,但是在1980年4月談判破裂。於是美國軍方展開一場代號為「鷹爪行動」的援救行動[1]

計劃過程

由於伊朗在革命之後就封鎖邊境、關閉機場,使外界很難蒐集到情報信息。而在當時,美國中央情報局也因為政府刪減預算,大舉開除了許多調查隊員,德黑蘭分局也因此關閉,導致難以挽回的後果。在制定「鷹爪行動」時,五角大樓和政治家的官僚主義也不斷干預特種部隊制定的作戰方案。雖然美國也向英國與德國要求情報交流,但兩國對此情況也束手無策。而負責執行機密任務的五角大樓裏的陸軍、海軍、空軍和特種部隊等各軍種正值軍種對立,各方都希望藉此爭奪主導權,「鷹爪行動」的規模也越搞越大,更制定了幾十個作戰方案。也因此,只靠三角洲部隊的人力不足以執行如此大規模的作戰,三角洲部隊向美國陸軍借調了遊騎兵部隊和駐紮在德國,數十名專精城市巷戰的特種部隊成員支援,使得參與「鷹爪行動」的總人數多達200人。

由於五角大樓顧慮到各軍種之間的均衡,因此沒有採用適合特種作戰的直升機,而是向陸軍徵調了大型長距離的RH53D直升機,包含備用機共8架,預計從尼米茲號航空母艦上起飛。至於空軍則提供6架C-130運輸機,以及預計在德黑蘭上空提供掩護的AC-130空中砲艇2架。而尼米茲航空母艦則要派出14架F-14雄貓式戰鬥機,用來掌握制空權。所有參與行動的單位集中在一起,緊急展開訓練。特種部隊成員也轉移到數個營地內,並建立一座1:1的大使館模型,與陸軍直升機的飛行員加入訓練[2]

最後,五角大樓制定以下作戰行動

  1. 三角洲部隊從德國航線飛到到阿曼的馬西拉機場之後進入伊朗潛伏偵蒐
  2. 尼米茲號航空母艦上的8架海軍RH-53D直升機,載着海軍陸戰隊成員前往位於伊朗荒野路旁的「沙漠一號」位置空地,6架空軍C-130運輸機載油和裝備在這着陸等待陸戰隊直升機
  3. 直升機到達並加滿油後繼續裝載攻擊小組飛往德黑蘭,將人員投至降落區,直升機偷偷隱藏降落在北方24公里處
  4. 天黑之後一名情報員帶着12名戰士去拿6輛卡車,晚上八點所有人登上卡車潛入德黑蘭
  5. 晚上十一點多攻擊救援開始,救出人質之後呼叫直升機直達或在備用地點一個足球場接人
  6. 在上述同時一支遊騎兵特遣隊襲擊攻佔南方56公里處的曼沙里耶機場,C-141戰略運輸機將入侵並降落以奪取機場控制權
  7. 所有人到達曼沙里耶機場搭C-141飛離,而8架直升機則棄置[3]
沙漠一號停泊地點
在航母上的RH-53直升機同型

出錯

8架直升機從航空母艦起飛後,其中一架因嚴重故障折返,另一架到達沙漠一號後故障只能放棄,兩架遇到沙塵暴導航系統失靈,中途在沙漠短停後再起飛。直升機從不同方向到達沙漠一號,遲到時間最長達90分鐘。落地後其中一架存在極大的液壓故障風險也得放棄。行動從一開始便損失三架直升機,只有五架繼續任務。

另外,軍種之間的協作亦顯露出弊端。三角洲部隊的地面部隊、美國陸軍的直升機、空軍的運輸機無法直接通訊,因為三方軍種使用的通訊頻率不同,跨軍種之間的通訊都必需先傳送到位於埃及的聯合特遣部隊司令部,然後由空軍的戰鬥管制小組(CCT)轉接。這種嚴重的溝通問題在此刻才被美軍參謀部發現,結果快到天亮時,軍隊還沒推進到沙漠二號據點,作戰也被臨時叫停,準備撤退[2]。凱里上校向埃及總部回報稱這些直升機顯然不適應沙漠天氣,建議放棄任務以避免後續風險,總部同意。

此時,檢查發現五架還能飛的直升機中有一架燃料不足以飛回航空母艦,需要再加油。於是,另一架起飛以低空出靠近運輸機的位置方便加油,此時另一個弊端也在此顯露,由於直升機駕駛員沒有實戰經驗,不熟悉超低飛的飛行技術,同時經過長時間的駕駛已經疲憊不堪,在運輸機滿載燃油的情況下,在後面加油的直升機因遭到運輸機的氣流捲入或不明的機械因素突然在空中側翻,撞向一架C-130運輸機後爆炸,沙漠一號一片火海。[1]

特種部隊的指揮官沃特擔心直升機再次出現故障,便索性直接把四架直升機原地棄置,所有特種部隊隊員乘搭運輸機返回航空母艦。沃特希望航母派攻擊機炸毀留在沙漠的直升機和部分物資,但是美國考慮到這可能會造成更為嚴重的影響而放棄計劃。

結果

白宮在第二天凌晨1點左右宣佈營救行動失敗,而伊朗大使館的人質隨後被分散在伊朗各地,使第二次營救行動無法進行。伊朗軍方調查人員發現9具屍體,8名美國軍人和1名伊朗平民,在巴士上被俘的44名伊朗平民向目擊者講述了這次行動。

此次事件曝光後成為外交大災難,伊朗驚覺美國完全視外國領土主權如無物,隨意在別國領土內策劃軍事行動和建立臨時基地,成為兩國後續數十年深刻敵對的標誌性事件之一,並成為伊朗對內宣傳的典型材料[4]

總結

鷹爪行動目的是解救1979年美國駐伊朗大使館人質,此次行動也是美國陸軍三角洲特種部隊首次參與行動。

失敗的原因分內外,內因是美國決策高層關於是否應該冒着人質生命危險展開軍事行動解救而出現嚴重分歧,最終因行動倉促計劃不周漏洞百出導致行動失敗,美軍的直升機和運輸機不僅沒能準時抵達目的地執行任務,在前往的道路上更發生飛機相撞和機槍誤射的事故。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美軍運輸機還不具備空中加油能力。外因是環境因素,此次行動中,美軍戰機遭遇了沙漠風暴,導致嚴重水土不服的美軍直升機行動嚴重遲緩,也導致計劃不能如期執行宣告失敗。「鷹爪行動」的失敗隨後被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讓卡特政府顏面盡失,嚴重打擊了美國民眾對武裝力量的信心,從而也讓卡特的連任之路失敗。

鷹爪行動的失敗,被認為是一系列指揮系統矛盾的集中體現。在美國國防部的委託下,時任海軍作戰部隊參謀長詹姆斯·霍洛威英語James L. Holloway III成立了調查委員會,霍洛威委員會調查結果認為,軍種之間嚴重缺乏協調統一指揮能力是行動失敗的重要因素,並建議國防部應該建立一支反恐聯合特遣部隊(Counterterrorist Joint Task Force,CTJTF)和一個特種作戰諮詢小組(Special Operations Advisory Panel)。

後來

八名喪生的美國軍人在阿靈頓國家公墓設有紀念他們的紀念碑。1980年4月25日,羅伯特·M·邦德英語Robert M. Bond少將為他們的悼念宣讀了吉米·卡特總統的悼詞[5]。他們的屍體被送回美國,並埋葬在全國各地的軍人墓地[6]

海軍作戰部隊參謀長詹姆斯·霍洛威海軍上將代表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在1980年領導了對該行動失敗的原因的正式調查。霍洛威在報告中,列舉了在任務規劃、指揮和控制以及軍種間可操作性方面的缺陷,並為重組國防部和1986年的戈德華特-尼科爾斯法案提供了催化劑。

參加行動的單位

美國空軍

  • 第1特種作戰聯隊:第8特別行動中隊(EC-130)[21]
  • 436軍事空運聯隊[22]
  • 437軍事空運聯隊[22]
  • 438軍事空運聯隊[22]
  • 322空運師[22]

美國陸軍

  • 三角洲部隊[23]
  • 75遊騎兵團[24]

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

  • 沖繩號直昇機平台登陸艦(LPH-3)
  • 阿拉莫號船塢登陸艦(LSD-33)
  • 聖貝納迪諾號坦克登陸艦(LST-1189)
  • 莫比爾號兩棲貨運艦(LKA-115)
  • 巴爾貝號護衛艦(FF-1088)
  • 德薩斯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CGN-39)


參考來源

  1. ^ 1.0 1.1 Amini, Hossein. "Operation Eagle Claw: God foiled the plot". english.khamenei.ir. Retrieved 4 January 2016.
  2. ^ 2.0 2.1 存档副本. [2020-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3. ^ Bowden, Mark. "The Desert One Debacle". The Atlantic. Retrieved 29 December 2016.
  4. ^ "فيلم توفان شن". Iranian Movie DataBase (in Persian). 2015. Retrieved 31 May 2015.
  5. ^ Hawk, Kathleen Dupes; Villella, Ron; Varona, Adolfo Leyva de; Cifers, Kristen. Florida and the Mariel Boatlift of 1980: The First Twenty Days.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https://books.google.com.my/books?id=DWbvAwAAQBAJ&pg=PA67&redir_esc=y#v=onepage&q&f=false. 2014-07-30 [2020-02-04]. ISBN 978-0-8173-1837-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英語).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
  6. ^ 存档副本. [2020-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0).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