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子大餅
上菜順序 | 點心 |
---|---|
起源地 | 中國 |
地區 | 無錫 |
主要成分 | 麵粉 |
約205大卡(每100克) 千卡 |
雞子大餅,又稱蔥油雞子大餅,是中國江蘇無錫的傳統地方小食,其創製歷史可追溯自民國初年。
簡介
無錫雞子大餅始於1915年,首創者為一蔥油餅小販范盤福,因其製作蔥油餅的手藝極好,旁人便多模仿,以致競爭激勵。後范突發奇想,在餅中打入一雞蛋,做成蔥油雞子大餅,頓時顧客為之吸引。1938年,崇安寺汪耀奎經營的新萬興麵店,引進蔥油雞子大餅並革新,在餅中加入油炸肉糜渣,同時裹入蔥油,花椒鹽等配料,製作時用手指在餅中間戳一淺洞,繼而將雞蛋打碎,倒於餅上,煎炸數回。其味咸中帶甜、其餅薄脆且大,是當時風靡一時的春節應時小食。雞子大餅也由此流傳到無錫各點心店,成為錫城著名小食之一。[1]
逸事
雞子大餅在無錫話中讀作「雞子杜餅」,乃因吳語中「杜」有「自製」之意,一如「杜辦」、「杜酒」等吳地方言,可見無錫雞子杜餅最初是由自家製作之土餅發展而來。[2]
參考
- ^ 〈鸡子大饼〉,《江南晚报》(2014年3月14日)。. [2015年2月1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2月19日).
- ^ 吴翼民,〈鸡子大饼〉,《新民晚报》(2012年4月20日)。 (PDF). [2015-02-1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