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魯迪·杜契克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魯迪·杜契克
Rudi Dutschke
杜契克的頭像照
出生(1940-03-07)1940年3月7日
納粹德國努特-烏爾施特羅姆塔爾舍訥費爾德德語Schönefeld (Nuthe-Urstromtal)
逝世1979年12月24日(1979歲—12—24)(39歲)
 丹麥奧胡斯
死因癲癇導致溺斃
墓地柏林St.-Annen-Kirchhof
52°27′32″N 13°17′10″E / 52.45889°N 13.28611°E / 52.45889; 13.28611
國籍 德國
母校柏林自由大學
知名於1968年德國學運代表發言者之一
家鄉盧肯瓦爾德
運動德國學運、反核運動
配偶格雷琴·克羅茨(Gretchen Klotz
兒女波莉·妮科爾·杜契克(Polly-Nicole Dutschke,長女)
霍塞亞-謝·杜契克(Hosea-Che Dutschke,長男)
魯迪·馬雷克·杜契克(Rudi-Marek Dutschke,次男、德國綠黨政治家)
受影響於

阿爾弗雷德·威利·魯迪·杜契克(德語:Alfred Willi Rudi Dutschke,1940年3月7日—1979年12月24日)是1968年德國學運領袖、代表發言者之一。曾因學運因素在1968年4月11日被約瑟夫·巴赫曼開槍射傷。

生平

青年時代

杜契克於文理中學畢業後,因個人反對國家軍事化而拒絕入伍,而讓東德政府禁止他繼續升學。

1961年8月,杜契克在柏林圍牆啟用的前一天潛逃到西柏林一帶,隨後於柏林自由大學內就讀。在柏林自由大學裏杜契克主修社會學相關科目,並研究關於馬克思主義方面的理論。

杜契克於在學期間加入了德國社會主義學生聯盟,該組織隨後曾發起過反對越戰等社會運動。1966年杜契克和來自美國的格雷琴·克羅茨結婚,克羅茨事後為杜契克生下3名孩子。

學運期間

1968年德國青年因不滿政府方向、而發起要求改革的德國學運。因當時參與學運杜契克為活動的發言人之一,之後在同年4月11日,杜契克被一名反對共產的青年約瑟夫·巴赫曼開槍襲擊。之後杜契克雖頭部中彈,但仍被救活下來。當時立場為批評學運及杜契克的傳媒施普林格集團下發行的《圖片報》、在杜契克被槍擊後進一步表示就趁現在制止杜契克的評論,引發學運人士與施普林格集團的衝突。[1][2]

學運後

而為了身體的靜養,1969年杜契克一家前往至英國居住。在英國期間杜契克在劍橋大學克萊爾學堂攻讀未完成的學業。不過1971年保守黨黨魁愛德華·希思將杜契克評估為曾帶起顛覆擾亂活動的不受歡迎外國人、而要求將杜契克一家驅逐。離開英國的杜契克之後改在丹麥奧胡斯,並在奧胡斯大學獲得一份教職的工作。

在1970年之後,杜契克則開始投入有關反核的活動。

死亡

因杜契克的腦部遭槍擊後有留下損害,在1979年12月24日杜契克盥洗時突然癲癇發作、導致他浸入到浴缸裏淹死。[3]

個人觀點

在透過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羅莎·盧森堡的思想後,杜契克認為社會會透過民主化後來達到改革社會的效果。.[4]

杜契克認為西方資本國家的社會若想改變,必須協助第三世界國家民族解放且讓東歐國家民主化。基督教的耶穌則被杜契克認為是世上最偉大的革命者,且在1963年的復活節裏表示「耶蘇復活了,一個用無堅不催的愛產生世界上最關鍵的革命,如果人們能了解到愛的存在,那瘋狂的邏輯就會消匿不見。」[5]

因參加1967年示威遊行而被警方槍殺的本諾·奧內佐格事件,而引發讓部份激進份子組成紅軍派對抗政府,而杜契克個人不贊同學運要走向像紅軍派樣的激進行動。[6]

影響

與阿克塞爾·施普林格街相交的魯迪·杜契克街,攝於2008年

先前與杜契克抱持反對立場的傳媒施普林格集團,在柏林市有一條紀念他們創辦人阿克塞爾·施普林格的街道「阿克塞爾·施普林格街」(德語:Axel-Springer-Straße)。而2008年柏林市為了紀念40年前杜契克遭槍擊的事故、以及他在學運上的付出,將原先與阿克塞爾·施普林格街相交的科赫街(德語:Kochstraße)重新命名成「魯迪·杜契克」(德語:Rudi-Dutschke-Straße)。[2]

而以德國1970年代期間動盪不安社會為主題的電影《巴德邁因霍夫二人組》中,劇中也有描述到杜契克的橋段,該片的杜契克則是由塞巴斯蒂安·布隆貝格飾演。

參考文獻

  1. ^ Paul Hockenos. Taz Year Thirty. The Nation. 2008年6月2日 [2014年7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11月5日). 
  2. ^ 2.0 2.1 Berlin names street after student activist Dutschke. The Local. 2008年4月20日 [2014年7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3月23日). 
  3. ^ Von Hosea Dutschke. Erinnerungen: Das letzte Weihnachten. The Nation. 2009年8月25日 [2014年7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3月23日). 
  4. ^ Slobodian, Quinn, 2, Foreign Front: Third World Politics in Sixties West Germany, Duke University Press,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5) .
  5. ^ Helmut Frank, Ich liebte diesen naiven Christen, Sonntagsblatt, Bayern, DE, 2003年4月16日 [2014年7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7月18日) 
  6. ^ Davis, Belinda; Mausbach, Wilfried; Klimke, Martin (編), Changing the World, Changing Oneself: Political Protest and Collective Identities in West Germany and the U.S. in the 1960s and 1970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