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馬克思主義考古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馬克思主義考古學是用馬克思主義解釋的考古學理論。儘管卡爾·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都沒有在其理論中涉足考古學,但隨着蘇聯考古學家的大批出現,馬克思主義考古學迅速成為蘇聯考古學的主導理論,隨後傳播到其他國家[1]。特別是英國,該理論由考古學家戈登·柴爾德推廣。

歷史

雖然沒怎麼涉及考古學,卡爾·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寫過很多關於歷史主題的書。1920年代,馬克思主義考古學在蘇聯出現。蘇聯共產黨鼓勵考古研究,並於1919年在列寧格勒成立了俄羅斯物質文化史學院,即後來的國家物質文化史學院(GAIMK)。它最初遵循已有的文化歷史考古學[2][3]

1924年約瑟夫·斯大林掌權,學術界越來越關注如何使研究貼近馬克思主義理論。1929年,考古學家弗拉季斯拉夫·拉夫多尼卡斯(Vladislav I. Ravdonikas,1894-1976年)的發表《蘇聯物質文化史》(For a Soviet History of Material Culture)報告,提出馬克思主義考古學的框架。在這部作品中,考古學被批評為本質上是資產階級的,因此是反馬克思主義的。它出版後,出現了一種譴責以前的考古學思想和工作的思潮。 [4][5]

很快,拉夫多尼卡斯和其他年輕的馬克思主義考古學家成為蘇聯考古界領袖。據布魯斯·特里格說,這些年輕的考古學家「熱情高漲,但在馬克思主義和考古學方面經驗不足」[5]

1935年,頗具影響力的澳大利亞考古學家戈登·柴爾德訪問蘇聯,隨後將馬克思主義考古學帶入西方。[6][7]

參考文獻

  1. ^ 安·吉爾曼,王紀潮.美國考古學中的馬克思主義.東南文化,1994(03):9-16.
  2. ^ Trigger 2007,第327頁.
  3. ^ Trigger 2007,第337頁.
  4. ^ Trigger 2007,第329頁.
  5. ^ 5.0 5.1 Trigger 2007,第330頁.
  6. ^ Trigger 2007,第322頁.
  7. ^ Trigger 2007,第34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