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馮汝驥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馮汝驥
個人資料
字申甫

馮汝驥(1877年—1928年),字申甫河南開封府祥符縣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泰安縣著名貪官。[1]

生平

歷署直隸東光、柏鄉、灤州、山東泰安各縣知事,山東岱南道尹,津海關監督,陝西財政廳[2]

1912年,馮汝驥出任泰安縣知事。此後,馮汝驥依附權貴,任人唯親,並且縱容官吏貪贓枉法,魚肉平民百姓。馮汝驥重用三班警目王洪久、庫吏經承李傳喜,二人分別掌管政、財大權,借「稅契」、「行戶換貼」的機會搜刮民財。[1]

稅契又稱「驗契」,是指民眾將中華民國成立之前的全部房產、土地契約送交官府驗訖,粘貼官府所印的條文證明紙,最後加蓋縣印,稱為「紅契」。未經檢驗的舊契約稱為「白契」。未辦理稅契者不合法,定為隱瞞罪,官府可以隨時沒收或拍賣其房產、土地。[1]

馮汝驥在全泰安縣張貼佈告,責令民眾限期辦理稅契,並派出衙役催逼。當時,泰安縣境內有十餘萬戶民眾,每日入城辦稅契者不下千人,還必須排隊等待叫號,只能風餐露宿。馮汝驥派李傳喜主持契稅房,隨意改變契稅辦法,從中多收契稅。收稅時,又採用銀元計算,先提前私下和銀號串通,壟斷銀元,從而提高銅元對銀元的兌換價,辦理稅契者無銀元,不得不以銅元折價交納契稅。契稅上交國庫時則仍按牌價計算,多餘的部分便由馮汝驥等人貪污。許多民眾為了保住祖傳的房產、土地,被迫出賣糧食、出典衣服,四處借貸。契稅房的人員在驗契時,故意挑剔契紙的瑕疵,辦理稅契者必須托人花錢「活動」,才能驗訖。富戶由於房產、土地多,繳納的契稅也多,所以意見尤大。馮汝驥僅通過此次驗契便搜刮民財「四五十萬金」。[1]

「行戶換貼」是商稅、商業交易方面的事宜。當時,泰安縣共有108個鄉鎮,每個鄉鎮均設有行頭。行頭必須由鎮長作保,出資購買「行貼」,有「行貼」之後才能成為行頭。行頭負責管理集市行業和稅收。根據舊制,每五年換一次「行貼」。行戶換貼通過投標而定,出價高者便能買到「行貼」。馮汝驥來泰安縣上任時,「行貼」才更換過兩、三年,馮汝驥不顧舊制,強行提前換貼。新舊行戶為了爭奪「行貼」,紛紛出高標競買,並且重金賄賂官吏。購得「行貼」的新行頭,又通過各種名義的稅收,將投標購買「行貼」的花費轉嫁到民眾身上,進而橫徵暴斂。馮汝驥強行提前換貼,大大加重了民眾負擔。[1]

1914年4月, 泰安縣發生嚴重雹災,馮汝驥未將上級劃撥的賑災款下發,而是將賑災款貪污。民眾紛紛因飢餓請求賑災。然而,所有請領賑災款者不是被馮汝驥逮捕關押,就是被馮汝驥將其土地罰沒充公。[1]

馮汝驥在辦理民事案件時,不問原告、被告案情,只靠罰和打。斷案不分曲直,但視原告、被告雙方財產,定其罰款數額,不服便打,必令如數交納罰款,導致原告、被告兩敗俱傷,傾家蕩產。馮汝驥為銷毀罪證,還焚毀罰款案卷。[1]

任內,馮汝驥常借巡視的名義遊覽泰山各寺廟,見到寺廟內奇佳的花木,便據為己有。當時,岱廟設有花局,其中的松柏盆景十分珍貴,有的甚至價值數百金。馮汝驥經常遊覽岱廟,每見到上佳的花木,問明價值後,即命隨從搬走,從不付錢。遇到花木的管理人索錢時,馮汝驥便將管理人逮捕並處罰款。馮汝驥掠奪的各種花木,除了用於賄賂上級官員之外,大部分均據為已有,或倒賣獲利。此外,馮汝驥還肆意盜伐泰山的古樹,打造成家具出售。當時,泰安縣有民謠:[1]

馮汝驥,坐泰安,土地加稅房扣捐。

臘月里,冰雪天,地保衙役都摧錢。
交錢日期不准變,到期不交把眼剜。

肚裏無食身發抖,城裏鄉里哭連天。

1915年,山東省參議員葛雲庵肥城人)獲悉馮汝驥貪贓枉法的劣跡後,專程返回家鄉查訪,查實其惡行, 聯合各鄉士紳赴山東省政府告狀。馮汝驥遂托人說情,葛雲庵說:「你身為父母官,本應體恤民情,竟然上食國家俸祿,下刮民間地皮!你我昔無仇,近無怨,我受桑梓之託,非為名利,實乃為民請命。」由於馮汝驥買通了山東省政府的官員為其開脫,故此案不了了之。此後,葛雲庵獨自赴北京上告,肅政史王鐵珊接到控告馮汝驥的狀紙後,隨即彈劾馮汝驥,馮汝驥乃被撤職。馮玉祥所撰 《鐵珊軼事》第四卷《彈劾馮汝驥》一文中稱:「民國二、三年間,山東泰安縣知事馮汝驥,貪鄙無恥,人民苦之。鐵珊為肅政史,即得共狀,嚴劾之。馮遂以褫職。」[1]

被撤職後,馮汝驥寓居天津租界。[1]1918年,馮汝驥成為安福國會參議員。1920年,安福國會解散。[3]

不久,馮汝驥搜刮來的錢花光,遂流落街頭,見到山東人便驚恐地躲避。1928年,馮汝驥病逝,屍體無人收殮。[1]

逸事

1917年初,泰安縣王衡齋提議泰安縣「人出錢一文」,為馮汝驥鑄造貪官丑像。此議一出,泰安縣民眾群起響應,連婦女和乞丐都爭相出資, 士紳也積極出資,選請知鑄工許鳳德設計並鑄造該像。1917年6月,鐵像鑄成。此像高約1.2米,禿頭,苦喪臉,頭頂一元寶,雙膝跪地,雙手與肩平齊,掌心向上,各托一元寶,全身均鑄有銀元圖形。此鐵像起初放置在雙龍池南側,即通天街北口正中,面南跪。泰安縣民眾紛紛來此觀看大貪官馮汝驥的醜態。不久,新任泰安縣知事曹光楷(河南人,馮汝驥的同鄉)見到馮汝驥的跪像,非常生氣,欲將此像銷毀,又礙於泰安縣的民意,乃令人將鐵像抬到下關帝廟,丟棄在廟殿後面的夾道內,後來又埋入地下。[1]

1923年,此鐵像被人找到,並立於原處,不久又丟失。1928年,此像被再度找回並重新立於原處。1931年秋,泰安縣的包公祠(位於泰安縣舊城西門外道北)建成,經過公議,決定將這尊馮汝驥的跪像遷至包公祠門外,與大清官包公相對照。民眾極度憎恨貪官,紛紛對着馮汝驥的跪像咒罵、唾棄。[1]

1931年秋,在鐵像遷往包公祠門外的同時,樹立了《馮汝驥鐵像記》石碑。此碑碑寬65厘米,高34厘米,碑上刻有18行文字,每行滿行10字,共計171字,每字直徑2.5厘米。此碑由泰安縣人趙新儒撰文,韓玉田以楷書書寫。碑文如下(原文無標點):[4]

馮汝驥鐵像記碑

民初三、四年間,河南馮汝驥為泰安縣長,貪酷無所不至。及去後,由王衡齋倡議,人出錢一文為鑄鐵像,六年夏,立於遙參亭前。適曹光楷蒞任,怒捕王,王憤死,督吏埋鐵像。十二年,邑人搜出立之,後馮汝驥又賄人埋之。十七年邑人又覓得,立原處。二十年秋,韓主席以奬廉懲貪,倡導群僚重修包公祠,袝祀清官二公,一仍舊貫,乃公議移置鐵像於祠門外,流芳遺臭,後之來者視此。

新儒趙正印撰記

邑人

梅村韓玉田敬書

1947年春,中國人民解放軍攻佔泰安縣城時,包公祠在戰火中被炸毀,馮汝驥的鐵像倒臥在瓦礫中。1948年秋,此鐵像被人砸成碎鐵,出售給許家鑄鐵廠,鑄成了鐵塊。[1]

參考文獻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泰安三千年人物傳 污吏傳,山東省情網,於2013-05-28查閱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3-12-21.
  2. ^ 《參議院要覽》,38頁
  3. ^ 錢實甫,北洋政府職官年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
  4. ^ 庫房——馮汝驥鐵像記碑,中國泰安,2007-10-30[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