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馬爾尼菲籃狀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馬爾尼菲籃狀菌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真菌界 Fungi
門: 子囊菌門 Ascomycota
綱: 散囊菌綱 Eurotiomycetes
目: 散囊菌目 Eurotiales
科: 毛刷囊菌科 Trichocomaceae
屬: 籃狀菌屬 Talaromyces
種:
馬爾尼菲籃狀菌 T. marneffei
二名法
Talaromyces marneffei
一個馬爾尼菲籃狀菌菌落的表面。圖片:James Gathany,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

馬爾尼菲籃狀菌Talaromyces marneffei;舊稱:Penicillium marneffei[1])是籃狀菌屬中的一種。雖然大部分的籃狀菌都不會引發人類的健康問題,但是馬爾尼菲籃狀菌卻是致病的。[2]

在30℃時馬爾尼菲籃狀菌呈現為菌絲型態,而在37℃時則為酵母型態。前者在培養基中可形成紅色素,後者沒有。只有酵母型態才有致病性。此外,馬爾尼菲籃狀菌在兩者之間轉換的時間長短不一,從酵母型態變為菌絲型態較容易,只需要1~2天即長出帚狀枝並產生紅色色素;而後者轉變為前者需要3個星期以上,會經過一個短棒狀或畸形的過渡期,所以無法在早期就判斷是單型態籃狀菌。

此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其中廣西銀杏竹鼠的帶菌率高達96%。

馬爾尼菲籃狀菌感染症

一種多發於東南亞的籃狀菌感染症。傳染途徑尚不清楚。主要病理是馬爾尼菲籃狀菌侵犯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即腸淋巴組織淋巴結骨髓扁桃體等,其中以肺及肝最為嚴重;極少侵犯中樞神經系統腎上腺內分泌腺

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體溫可高達40℃,淺表淋巴結及肝脾腫大,可有膿腫形成及溶骨性損害。

健康人有可能染上馬爾尼菲籃狀菌病,但是免疫力低下的人更容易遭到侵犯。特別是近年來隨着愛滋病感染人數的增加,馬爾尼菲籃狀菌病的患者也隨之增多。

註釋

  1. ^ Chan JF, Lau SK, Yuen KY, Woo PC. Talaromyces (Penicillium) marneffei infection in non-HIV-infected patients.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 March 2016, 5 (3): e19. PMC 4820671可免費查閱. PMID 26956447. doi:10.1038/emi.2016.18. 
  2. ^ Hyde, Kevin D.; Al-Hatmi, Abdullah M. S.; Andersen, Birgitte; Boekhout, Teun; Buzina, Walter; Dawson, Thomas L.; Eastwood, Dan C.; Jones, E. B. Gareth; de Hoog, Sybren. The world's ten most feared fungi. Fungal Diversity. 2018-11-10, 93: 161–194. ISSN 1560-2745. doi:10.1007/s13225-018-0413-9. 

延伸閲讀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