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黛娜 (1968年)
颱風(日本) | |
---|---|
四級颱風(美國) | |
形成 | 1968年9月11日 |
消散 | 1968年9月25日 |
最高風速 | 10分鐘持續: 195公里/小時(120哩/小時) 1分鐘持續: 220公里/小時(140哩/小時) |
最低氣壓 | 930百帕(毫巴);27.46吋汞柱 |
死亡 | 11人 |
損失 | 752萬美元 |
影響地區 | 美治琉球、日本九州 |
1968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第三宮古島台風 |
假名 | だいさんみやこじまたいふう |
平文式羅馬字 | Daisan Miyakojima Taifū |
颱風黛娜(英語:Typhoon Della)是1968年太平洋颱風季中的其中一個熱帶氣旋,風暴於9月17日在沖之鳥島東南偏南方附近海域形成,在9月25日消散,維持了約8日。黛娜先後影響美治琉球宮古島和日本九州地方,並再次為宮古島造成巨大破壞,經濟損失相當於當年美治琉球政府財政預算的百分之六左右。[1]後來日本氣象廳因應宮古島災情,而為它命名為第三宮古島颱風,是為氣象廳十個命名颱風其中之一。[2]
氣象歷史
黛娜於9月17日在沖之鳥島東南偏南方附近海域生成,其後向北轉西南偏南,再轉西北方向移動。[3]22日午夜,黛娜行經宮古島,當時已達巔峰強度每秒55米、氣壓930百帕。[4]黛娜之後開始減弱,經琉球群島轉向東北移動,到9月24日晚在鹿兒島縣串木野市(今市來串木野市)附近登陸,登陸時氣壓955百帕。[4]登陸後由於地形和鋒面因素,黛娜急速減弱,聲勢不振。[5]翌日先北上至佐賀縣小城市,再緩速南下到有明海海面,減弱為熱帶低氣壓,最後到27日遇上高氣壓南下,在長崎縣五島市男島西北方海上消散。[6]
影響
黛娜為琉球群島、九州東部,四國南部和紀伊半島南部造成暴雨。根據日本氣象廳9月22日至27日的測量,三重縣尾鷲市因日本西部以南海域的活躍鋒面活動,以期間降水量1485毫米、最大日降水量806毫米(9月26日)遠遠拋離其他地區,鹿兒島縣上屋久町屋久島則以期間降水量為445毫米、最大日降水量308.5毫米(9月24日)屈居第二。[7]風勢方面,以宮古島(最大風速每秒54.3米,最大瞬間風速每秒79.8米)和久米島(最大風速每秒43.7米,最大瞬間風速每秒62.4米)最為猛烈,其中前者的最大瞬間風速,直到現今仍維持日本觀測史上第四位,宮古島同時錄到當時最低海面氣壓942.5百帕。[8]
總括當地災情,氣象廳公佈這場風災中有11人死亡、80人傷,另造成房屋損壞5,715棟、浸水15,322棟,風暴帶來的鹽風和漲潮同樣對鹿兒島縣造成災情。[4]在琉球群島,暴風雨對房屋和農作物造成很大破壞,若果單計琉球的數字,房屋全倒有1,055棟、半倒有3,463棟,全均為暴風而引致,經濟損失為近752萬美元,相當於當年美治琉球政府財政預算的百分之六左右,不過因之前受兩年前的風暴蹂躪,部分房屋已重建成混凝土建築,災情不至於太嚴重。[1]京都大學學者形容,宮古島在兩年內受到兩場強勁風暴來襲,實屬罕見,於是進行風暴數據和其破壞力調查,並於翌年發表。[1]後來氣象廳因應宮古島災情,為此颱風命名為「第三宮古島颱風」,以此為名是相對於1959年宮古島颱風和1966年第二宮古島颱風而言。[9]
臺灣方面,交通部中央氣象局9月21日下午為此發佈海上颱風警報,翌日晚上解除,期間沒有災情報告。[10]
參閱
- 1968年太平洋颱風季
- 颱風莎娜 (1959年):同樣影響琉球的颱風,琉球氣象台為它命名為「宮古島颱風」,並獲日本氣象廳承認。
- 颱風柯娜 (1966年):同樣影響琉球的颱風,日本氣象廳為它命名為「第二宮古島颱風」。
參考
- ^ 1.0 1.1 1.2 ISHIZAKI, Hatsuo. Studies of the Third Miyakojima Typhoon (PDF). Bulletin of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ugust 1969, 19 (1): 45–85 [2020-04-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11-0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42年來首例!「哈吉貝」重創日本 氣象廳將授特殊名號. 自由時報. 2019-10-16 [2020-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Western North Pacific Typhoon Best Track File 1951–2024. 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2020-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4.0 4.1 4.2 第3宮古島台風 昭和43年(1968年). 災害をもたらした気象事例. 気象庁. [2020-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臺灣省氣象局; 戚啟勳. 第三號颱風艾琳 (PDF). 民國五十七年颱風調查報告. 交通部中史氣象局. [2020-04-1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1-11-1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台風196816号 (DELLA) [第3宮古島台風] - 総合情報(気圧・経路図). デジタル台風. 國立情報學研究所. [2020-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降水量表(昭和43年9月22日~9月27日). 気象官署での観測値. 気象庁. [2020-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最低海面気圧、最大風速、最大瞬間風速観測表(昭和43年9月22日~9月27日). 気象官署での観測値. 気象庁. [2020-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宮古島台風(みやこじまたいふう)とは. コトバンク. [2020-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颱風資料庫:黛拉 (DELLA).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2020-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