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額爾德尼·巴特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額爾德尼·巴特汗蒙古語Эрдэнэбатхаан,1888年—1948年),俄文名尼基塔·費奧多羅維奇·巴圖哈諾夫(俄語:Никита Фёдорович Батуханов),布里亞特人蒙古布里亞特知識分子,1930年代至1940年代清洗的受害者。[1]

生平

據說,巴特汗由於博學而被稱為「額爾德尼」(藏語,意為「珍寶」)。1914年,巴特汗到達京都庫倫,擔任教師。1921年3月,被任命為蒙古臨時革命政府秘書。作為翻譯員和顧問,巴特汗參加了索林·丹增達木丁·蘇赫巴托爾的代表團,於1921年11月訪問了莫斯科,簽訂《蒙蘇友好條約》。1924年,巴特汗當選小呼拉爾成員,並被任命在新成立的教育部任職。自1926年至1930年,巴特汗擔任蒙古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長。任內,巴特汗安排多批蒙古兒童到德國法國學習多年。他還出國訪問這些留學生,在德國期間組織出版了蒙古地圖若干、全圖一張,並製造了蒙古文打字機[1]

1930年,巴特汗被派往列寧格勒,在東方語言研究所英語Institute of Oriental Studies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教授蒙古文。1937年,巴特汗被內務人民委員會(NKVD)逮捕,並被送往位於科米共和國烏赫塔古拉格營。據報道,他於1948年在蒙古逝世。[1]

巴特汗的命運和其若干同時代者及熟人並無多大差異。比如貢布扎布·梅爾根(Gombojav Mergen)在巴黎學習,師從蒙古學伯希和,後在聖彼得堡扎木察拉諾及其妻子巴德瑪扎布(Badmajav)一起工作,1937年在列寧格勒(即原聖彼得堡)被逮捕並失蹤。[1]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Sanders, Alan J. K.,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Mongolia, 2010. pp. 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