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須彌座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石獅子的須彌座
覆缽式塔的須彌座
輔仁大學大樓上的須彌座裝飾
營造法式階基疊澀

須彌座東亞傳統建築雕塑的基座,由佛座演變而來,一般用於高級建築,如宮殿寺廟的主殿,華表石碑石獅子門墩等。[1]須彌座源於印度佛教,象徵佛教世界中心的須彌山,有獨尊與穩固之意,因此須彌座上經常雕刻有佛像造型和佛教故事

須彌座平面通常呈方形,上下寬,中間逐層收窄,中間最窄的一層,稱為束腰,束腰之下為仰蓮花層,束腰之上層為伏蓮花。

須彌座最早見於北朝石窟,形式簡單,如山西雲岡石窟第6窟。後來造型日益複雜,到唐代趨於華麗,裝飾性強。[1]

宋代李誡《營造法式》定下須彌坐的規範:「疊砌須彌坐之制:共高一十三磚,以二磚並立,以此為例。自下一層與地平,上施單混肚磚一層,次上牙角磚一層,比混肚磚下齦收入一寸。次上罨牙磚一層,比牙角出三分。次上合蓮磚一層,比罨牙磚收入一寸五分。次上束腰磚一層,比合蓮下齦收入一寸。次上仰蓮磚一層,比束腰出七分。次上壺門柱子磚三層,柱子比仰蓮收入一寸五分。次上罨澀磚一層,比柱子出一分。次上上方澀平磚兩層,比罨澀出五分。」[2]

元代開始,須彌座趨向簡化。[1]典型的清代須彌座有6層,自下而上為圭角,下枋,下梟,束腰,上梟,上枋,比例為10:8:6:8:6:9[1],下梟刻仰蓮花,上梟刻伏蓮花[3]

須彌座已被廣泛應用於非宗教的建築物上,一般將座的四角及束腰等部位有雕刻(其他部位也常有花紋裝飾)的石浮雕都劃屬這個範圍。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就安裝在碑身下須彌座的束腰上。

參見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潘谷西. 中国建筑史.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15. ISBN 9787112175895. 
  2. ^ 宋李誡 《營造法式》 卷第十五 磚作制度 須彌座
  3. ^ 《梁思成全集》 第六卷 109 頁 圖版17 須彌座及勾欄立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