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騎士
青騎士(德語:Der Blaue Reiter;又譯作藍騎士)是一個因受到慕尼黑新藝術家協會排斥而組成的藝術家團體,也是畫家瓦西里·康丁斯基和弗朗茨·馬克對於他們的展覽作品及公開活動的稱呼。此名在1912年3月中旬出版的同名年鑑中作為兩人唯一的共同出版者被使用。[1]這個團體於1911年至1913年在慕尼黑組織舉辦了兩次展覽,以這些展出的作品來闡釋他們的藝術理論上的理解。[2]接着還在德國和其他歐洲城市做了巡迴展覽。享譽一時。青騎士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解散。
活躍在青騎士創作氛圍中的藝術家成為了20世紀現代藝術的重要開拓者。與德累斯頓的藝術家團體橋社那種緊密合作的關係不同,這些藝術家相互之間的聯繫較為鬆散和自由。這些藝術家的作品被歸類為德國表現主義。
歷史
從新藝術家協會到青騎士
青騎士的前身是瓦西里·康丁斯基在1909年參與創立的慕尼黑新藝術家協會,並作為它的第一任主席在1909到1910年間負責組織了展覽。早在第一次展覽之前,康丁斯基在協會的會議上就因為所謂的「四平方米協定」[3]與畫家夏爾·約翰·帕爾米耶產生了意見上的分歧。這為後來他和弗朗茨·馬克的離社和青騎士的第一次展覽埋下了伏筆。[4]因此某種意義上說青騎士是慕尼黑新藝術家協會的分裂衍生。
由於康丁斯基明顯越來越抽象的畫作,在協會的交流中常常發生爭執,他在1911年1月10號辭去了主席的職位,但還是作為普通成員留在協會中。他的主席後繼者為阿道夫·埃爾布斯勒。6月,康丁斯基籌劃了獨立於協會之外的個人項目。他計劃出版一本藝術年鑑,名字也許是「鏈」(Die Kette)。6月19號,他向馬克講解了他的想法,馬克表示支持參與,並像他提供了合作的編輯部。[5]
由馬克在9月10號寫給賴因哈德·皮珀的的信件得知,從這時起這個項目的名字改為了青騎士。[6]康丁斯基在1930年回顧了當時命名的場景:「青騎士這個名字是我們當時在辛德爾斯多爾夫的花園涼亭中的一張咖啡卓上決定的。我們倆都喜歡藍色,馬克喜歡馬,我喜歡騎士。這名字就自然而然的出現了。」[7](按德文應直譯為「藍騎士」,但由於中文傳統中沒有「藍馬」意象,而有「青馬」,故譯作「青騎士」。[8])
馬克在8月10號給奧古斯特·馬克寫信,抱怨了新藝術家協會中卡諾爾德和阿道夫·埃爾布斯勒藝術上的相左的理念,並嘗試鼓動馬克參與進來。他預見到了一種「一個或多個團體的分裂,解散」。[9] 9月8日新藝術家協會的解體已成定局。馬克稱其為「一個聯盟的快速葬禮」。[10]馬克是這事的知情者。[11]加布麗埃勒·明特爾則是在一開始就已經被青騎士接納,8月6號康丁斯基就給他寫過信:我一直在畫。一些關於最後的審判的草稿。但都不滿意。我必須找到如何着手的方法。這只有靠耐心了。[12]
10月康丁斯基開始秘密創作那幅具有顛覆意義的4平米抽象畫,[13]他在1911年11月17日將這幅畫公開。[14]康丁斯基命名它為「作品5」(Komposition V)並起了一個具有高度象徵意義的副標題「最後的審判」(Das Jünste Gericht)。[15]根據新藝術家協會的慣例他在1911年12月2號為即將來臨得冬季展覽向帕爾米耶上交了樣品。意料之中的是,協會中大部分人都根據協會章程拒絕了他。於是康丁斯基同明特爾、馬克、庫賓一起離開了協會。[16]
直到20多年以後康丁斯基第一次提及了當時和馬克的計劃:「因為我們當時早已經察覺到了和協會的這種裂痕,所以準備了另一個展覽。」[17]在1938年11月22號由康丁斯基寫給Galka Scheyer的一封信中更加明確的提到了這一點。Galka Scheyer是包括他在內的藝術團體「藍色四人組」在美國的經紀人。他在信中寫了下面這段對撰寫藝術史富有啟發意義的話,解釋了青騎士第一次展覽的成行:
「我和新藝術家協會的關係結束於一個美妙的裂痕,也因此產生成立了青騎士。新藝術家協會在1908年成立。1911年末我離開了。緊接着我在弗朗茨·馬克的幫助下於Thannhauser舉辦了青騎士展覽。我們的展廳就緊挨着新藝術家協會的展廳。當時我們的展覽是一場轟動。我很早預見了這種「裂痕」,所以為青騎士準備了非常豐富的展覽素材。結果兩個展覽同時舉行。在Thannhauser畫廊的桌子上放着」藝術之魂「(Geistigen in der Kunst)的樣品。這樣的復仇真美。」[18]
參與青騎士的藝術家
- 瓦西里·康丁斯基
- 皮特·蒙德里安
- 弗朗茨·馬克
- 瑪麗安娜·馮·韋雷夫金
- 加布麗埃勒·明特爾
- 奧古斯特·馬克
- 納塔利婭·貢恰羅娃
- 伊利沙伯·愛潑斯坦
- 海因里希·坎彭東克
- 阿爾弗雷德·庫賓
- 阿列克謝·馮·亞夫連斯基
- 阿諾德·勛伯格
- 保羅·克利,認為自己與青騎士聯繫非常的緊密,但是在團體中並沒有扮演重要的角色,因為他當時還沒有找到藝術上的創作重心。但是他積極參與了當時的展覽並從中汲取了對未來作品的重要的靈感。
- 羅伯特·德勞內,與團體有聯繫,是藍騎士第一次展覽中最成功的藝術家。
- 漢斯·博爾茨,在慕尼黑的期間與青騎士朋友圈有緊密的聯繫,他當時是諷刺報刊「彗星」(KOMET)主要插畫家。
參考文獻
- ^ Klaus Lankheit: Der Blaue Reiter. Herausgegeben von Wassily Kandinsky und Franz Marc, Dokumentarische Neuausgabe, München /Zürich 1984, S. 15 und S. 253 ff.
- ^ Dietmar Elger: Expressionismus, S. 141
- ^ Der Text lautet: „Jedes ordentliche Mitglied hat das Recht zwei Werke jury-frei auszustellen, sofern diese die Fläche von 4 qm (2 mal 2 m) nicht übersteigen…「
- ^ Bernd Fäthke: Dreck am Stecken. Spannende Fakten zur Entstehungsgeschichte des Blauen Reiters. Handelsblatt, 7./8. April 2000.
- ^ Klaus Lankheit(Hrsg.): Wassily Kandinsky/Franz Marc. Briefwechsel. München 1983, S. 40.
- ^ Klaus Lankheit: Der Blaue Reiter. Präzisierungen. in Ausstellungskatalog: Kunstmuseum Bern 1986/1987, S. 222.
- ^ Wassily Kandinsky: „Der Blaue Reiter「,(Rückblick). in: Das Kunstblatt 14, 1930, S. 59, Anm.
- ^ 青骑士与慕尼黑. [2017-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9).
- ^ Brief Marcs an Macke vom 10. August 191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zeno.org, zitiert nach: Franz Marc: Briefe, Schriften, Aufzeichnungen. Gustav Kiepenheuer, Leipzig 1989, S. 56–57, abgerufen am 21. März 2011
- ^ Wolfgang Macke(Hrsg.): August Macke/Franz Marc, Briefwechsel. Köln 1964, S. 65 ff.
- ^ Bernd Fäthke: Inszenierung eines Krachs, Neues vom „Blauen Reiter「. Weltkunst, 70. Jg., Nr. 13, 1. November 2000, S. 2218 f.
- ^ Annegret Hoberg: Wassily Kandinsky und Gabriele Münter in Murnau und Kochel 1902–1914, Briefe und Erinnerungen. München 1994, S. 123.
- ^ Bernd Fäthke: Werefkin und Jawlensky mit Sohn Andreas in der „Murnauer Zeit「. In Ausstellungskatalog: 1908–2008, Vor 100 Jahren, Kandinsky, Münter, Jawlensky, Werefkin in Murnau. Murnau 2008, ISBN 978-3-932276-29-3, S. 60 f.
- ^ Magdalena M. Moeller: Der Blaue Reiter. Köln 1987, S. 80.
- ^ Maße 190×275 cm, das Bild ist über fünf Quadratmeter groß, liegt also erheblich über den Zulassungsbestimmungen zur Ausstellung.
- ^ Norbert Göttler: Der blaue Reiter, S. 71 f
- ^ Wassily Kandinsky: Unsre Freundschaft. Erinnerungen an Franz Marc. In: Klaus Lankheit: Franz Marc im Urteil seiner Zeit. Texte und Perspektiven, Köln 1960, S. 48.
- ^ Kandinsky an Galka Scheyer, 22. November 1938. In: Alexej Jawlensky, Briefwechsel mit Emmy Scheyer, Kandinsky und anderen Freunden. Abschriften. Privatarchiv für expressionistische Malerei, Wiesbaden o.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