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門洞
雙門洞 | |
---|---|
法定洞 | |
韓語名稱轉寫 | |
• 諺文 | 쌍문동 |
• 漢字 | 雙門洞 |
• 文化觀光部2000年式 | Ssangmun-dong |
• 馬科恩-賴肖爾表記法 | Ssangmun-dong |
雙門第1洞民政總署 | |
雙門洞在道峰區的位置 | |
國家 | 大韓民國 |
一級行政區 | 首爾特別市 |
區 | 道峰區 |
政府 | |
• 行政機構 | 雙門洞事務所 |
面積 | |
• 總計 | 2.79 平方公里(1.08 平方英里) |
人口(2021年8月) | |
• 總計 | 75,570人 |
• 密度 | 27,086人/平方公里(70,152人/平方英里) |
• 方言 | 首爾方言 |
雙門洞(韓語:쌍문동/雙門洞 Ssangmun dong */?)是韓國首爾道峰區西南部的一個法定洞,接壤江北區水踰洞,轄下有四個行政洞。該洞於日治時期屬於京城府崇仁面。
洞名由來
相傳一位名叫季城(계성)的村民和他的妻子因病去世後,其兒子後悔沒有在父母在生時孝敬父母,因此在父母墳前蓋了一間茅屋,在那裏住了很多年後才去世。後人為了紀念他的孝心而在當地附近建造了兩個孝子門(효자문),因而得名「雙門」。另一種說法為名稱源自鄰近倉洞郵局附近的兩個烈女門(열녀문)。[1]
歷史
在朝鮮王朝至日治初期,雙門洞曾屬於京畿道楊州牧海等村面轄下的十二里,範圍包括所蘿里(소라리)、雞聲里(계성리/鷄聲里)、牛耳里(우이리)等。[2]
朝鮮日治時期的大正三年(1914年),蘆原面(노원면)與海等村面合併,成立雙門里,是「雙門」一名首次被提及。
韓國獨立後至1960年代初前,雙門里一帶居民仍然大部分以務農為主,後來當地人口急增,使雙門路和道峰路一帶興旺,使雞聲洞、蓑竹汨(쇠죽골)、海等川等自然村落(자연마을)合併為洞。
1963年1月1日,雙門里與原屬於京畿道楊州郡的蘆海面(노해면)一同被編入至首爾城北區,由倉洞洞事務所(창동 동사무소)管轄。1973年在朴正熙執政時期, 道峰區從城北區分離,雙門里改為屬於道峰區,並成為法定洞,於1980年後被分成由四個行政洞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