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里安·米切爾
阿德里安·米切爾 | |
---|---|
出生 | 英國倫敦 | 1932年10月24日
逝世 | 2008年12月20日 英國倫敦 | (76歲)
職業 | 詩人、小說家、劇作家、文化活動家 |
配偶 | 西莉亞·休伊特 |
阿德里安·米切爾 皇家文學學會 (Adrian Mitchell FRSL,1932年10月24日—2008年12月20日) [1]他是一位英國詩人、小說家和劇作家。他曾是一名記者,後來成為英國左派的著名人物。近半個世紀以來,他一直是該國核裁軍運動中最重要的詩人。評論家肯尼斯·泰南稱他為「英國的馬雅可夫斯基」。 [2]
米切爾在他的作品中試圖反駁他自己的獨斷髮言,即 "大多數人忽視大多數詩歌,因為大多數詩歌忽視了大多數人"。 [3]
在2005年全國詩歌日的投票中,他的詩歌 《人類 》被選為大多數人願意看到的發射到太空的詩歌。 [4] 2002年,他被半認真地提名為英國的 "桂冠詩人"。 [5]米切爾曾多年擔任《新政治家》的詩歌編輯,並且是第一個發表對披頭四樂隊採訪的人。 [6]他為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創作的作品包括彼得·布魯克的《美國》和彼得·魏斯的《馬拉/薩德》英文版。 [1]
他受到他自己最喜歡的詩人及前輩威廉-布萊克的啟發,他為皇家國家劇院寫了廣受好評的《泰格》,他的作品經常是憤怒的,從無政府主義的反戰諷刺,到愛情詩,再到越來越多的兒童故事和詩歌。他還寫過歌劇劇本。詩歌檔案館認為他的創作量是非常多的。 [7]
《泰晤士報》說,米切爾一直是一個 "直率的聲音,常常帶着柔情"。他關於核戰爭、越南、監獄和種族主義等主題的詩歌已經成為 "左派民間傳說的一部分。他的作品經常在示威和集會上被朗誦和演唱。 [8]
紀要
早年生活和職業生涯
阿德里安·米切爾出生於倫敦北部漢普斯特德希思附近。他的母親嘉芙蓮·費邊 (Kathleen Fabian) 是一位接受過福洛貝爾培訓的幼兒園教師,父親喬克·米切爾 (Jock Mitchell) 是來自法夫郡庫珀 ( Cupar ) 的化學研究家。他在巴斯蒙克頓庫姆學校接受小學教育,然後,他去了位於威爾特郡阿什頓·吉福德之家的格林威斯學校,該學校當時由他母親的一個朋友經營。米切爾說:這是天堂里的一所學校,我九歲時就在那裏上演了我的第一部戲劇《動物智囊團》 ,這讓我非常滿意」。 [9]
他在道特西學校作為寄宿生完成了學業,在那裏他與朋友戈登·斯內爾合作演出戲劇。 [10]他在英國皇家空軍服役。他評論說,這「證實了(他的)天生的和平主義」。 [9]之後他繼續在牛津基督教堂學習英語,由JRR 托爾金的兒子進行教育。後來他成為該大學詩歌學會主席和《伊希斯》雜誌的文學編輯。 [11]畢業後,米切爾找到了一份《牛津郵報》記者的工作,後來又在倫敦《標準晚報》擔任記者。 [3]他後來這樣描述這一時期:
繼承了足夠生活一年的錢,我寫了我的第一部小說和第一個電視劇。不久之後,我成了一名自由記者,為《每日郵報》寫流行音樂,為暗殺前的《太陽報》(英國)和《星期日泰晤士報》寫電視。我在60年代中期退出了新聞界,從那時起,我成為了一名自由落體的詩人、劇作家和故事作家。[9]
米切爾經常進行公開朗讀,尤其是關於左翼事業。諷刺是他的專長。他受委託寫一首關於查爾斯王子以及他(作為威爾斯親王)與威爾斯人民的特殊關係的詩,他的回答簡短而切中要害:「皇室是一種神經症……」快點好起來。」 在《乘夢魘》的《散葉詩》中,他寫道:
- 我的大腦社會主義
- 我心無政府主義者
- 我的眼睛是和平主義者
- 我的熱血革命[12]
米切爾習慣於在他的集子的序言中規定:「本書中的任何作品都不得用於任何考試。」他最著名的詩《致誰可能關心》是他對電視轉播的越南戰爭恐怖事件的辛辣諷刺反應。這首詩開始說:
- 有一天,我被真相壓倒了。
- 自從事故發生後我就一直走這條路
- 所以把我的腿打上石膏
- 告訴我關於越南的謊言
他首先向數千名核裁軍抗議者朗讀了這本書,這些抗議者在CND首次新形式的一日復活節遊行中穿過倫敦市中心,最終在 1964 年復活節下午擠進了特拉法加廣場。當米切爾在國家美術館前的行人路上發表他的台詞時,下面廣場上憤怒的示威者與警察發生了扭打。多年來,他根據最近發生的事件更新了這首詩。 [11]
1972年,他就細菌戰和北愛爾蘭戰爭與時任首相愛德華·希思對質。 [13]
他的詩《Victor Jara》由Arlo Guthrie作曲,並收錄在他 1976 年的專輯《Amigo》中。
後來,他負責將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製作的《獅子、女巫和魔衣櫥》改編成備受推崇的舞台劇,並於 1998 年 11 月首演。
作家揚·伍爾夫 (Jan Woolf) 表示:「他從未鬆懈過。大多數電話——「你能做這個嗎,阿德里安?」——得到的答覆是,「當然,我會在那裏。」就在 2003 年入侵伊拉克之前,他在市政廳的一場慈善晚會上朗讀了《告訴我謊言》,這本書令人激動不已。當然,他無法阻止那場戰爭,但他表現得好像他可以。」 [14]
在一個紀念周日,他將和平誓言聯盟的白罌粟花環放在白廳的紀念碑上。在一個國際良心拒服兵役日,他在倫敦塔維斯托克廣場的良心拒服兵役紀念石上的儀式上朗誦了一首詩。
其他作家可能會熱情洋溢地表達他們的敬意。約翰·伯傑說:「針對目前的英國國家,他反對一種革命性的民粹主義、淫蕩、機智以及有時在動物之間發現的溫柔。」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曾寫道,他是「一位快樂、辛辣、通俗、跌宕起伏的抒情詩人,堅定地用歌聲讓我們遠離災難」。特德·休斯:「在兒童詩歌的世界裏,沒有人比阿德里安·米切爾創作出更多令人驚訝的詩歌或更真正激發樂趣的人。」 [2]
米切爾因疑似心臟病在倫敦北部一家醫院去世,享年 76 歲。兩個月來他一直患有肺炎。兩天前,他完成了最後一首詩《我迄今為止的文學生涯》。他打算將其作為聖誕禮物送給「所有他所愛的朋友、家人和動物」。
「阿德里安」詩人同伴米高·羅森說,「他是一位社會主義者和和平主義者,他像威廉·布萊克一樣相信人類的一切都是神聖的。」也就是說,他以同樣的熱情來歌頌對生活的熱愛,就像他攻擊那些摧毀生活的人一樣。他通過他的詩歌、他的戲劇、他的歌詞和他自己的表演來做到這一點。通過這些龐大的作品,他能夠提升觀眾的精神,從而使他們興奮、鼓舞、悲傷和興奮。 他在各種可以想像到的地方唱歌、吟誦、低聲呼喊他的詩,敦促我們熱愛我們的生命,熱愛我們的思想和身體,反對暴政、壓迫和剝削。」 [15]
2009 年,弗朗西斯·林肯兒童圖書出版了奧維德的改編版:變形者:奧維德《變形記》中的故事,由米切爾撰寫,艾倫·李繪製。 [16]
家庭
米切爾的的妻子是女演員西莉亞·休伊特(Celia Hewitt),和他們的兩個女兒薩莎(Sasha)和貝蒂(Beattie)一起經營她的書店「Ripping Yarns」位於海格特[17] 。他與莫琳·布什的前任婚姻還育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布里奧妮、阿利斯泰爾和丹尼,以及九個孫子。 [9] 1978 年,藝術家寶琳·博蒂 ( Pauline Boty ) 的父親、文學經紀人克萊夫·古德溫 (Clive Goodwin) 去世後,米切爾和他的妻子收養了藝術家波琳·博蒂 (Pauline Boty) 的女兒博蒂·古德溫 (Boty Goodwin,1966-1995)。波蒂·古德溫因吸食海洛英過量去世後,米切爾寫下了這首詩《尤其是下雪的時候》來紀念她。 [18]
精選參考書目
- 如果你看到我來了,小說(喬納森·凱普,1962)
- 詩歌(喬納森·凱普,1964 年;978-0224608732)
- 大聲(戈利亞德角,1968)
- 駕馭噩夢(海角,1971;ISBN 978-0224005630 )
- 泰格:基於威廉·布萊克的生活和作品的慶祝活動(開普敦,1971 年;ISBN 978-0224006521 )
- 《猿人來了》 (海角,1975 年;ISBN 978-0224011471 )
- 男人星期五,小說(Futura,1975;ISBN 978-0860072744 )
- 獻給美麗的道格拉斯:詩集 1953-79 ,插圖。拉爾夫·斯特德曼(艾利森和巴斯比,1981;ISBN 978-0850313994 )
- 在劍橋的海灘上:新詩(Allison 和 Busby,1984 年;ISBN 978-0850315639 )
- 無物節,插圖。約翰·勞倫斯(Allison & Busby,1984;ISBN 978-0850315325 )
- 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情歌:舞台歌詞收集(Allison 和 Busby,1988 年;ISBN 978-0850319910 )
- 所有我自己的東西,插圖。弗朗西斯·勞埃德(西蒙與舒斯特,1991;ISBN 978-0750004466 )
- 阿德里安·米切爾 (Adrian Mitchell) 的精選單曲 - 前四十名,插圖。拉爾夫·斯特德曼( Bloodaxe Books ,1991;ISBN 978-1852241643 )
- 藍色咖啡:詩歌 1985–1996 (Bloodaxe,1996 年;1997 年重印,ISBN 978-1852243623 )
- 左邊的心:1953-1984 年的詩歌(Bloodaxe,1997;ISBN 978-1852244255 )
- 氣球瀉湖和其他神奇的詩歌島嶼,插圖。托尼·羅斯(Orchard Books,1997;ISBN 978-1860396595 )
- 沒有人騎獨角獸,插圖。 Stephen Lambert(柯基兒童,2000 年新版;ISBN 978-0552546171 )
- 一切都震驚了:詩歌 1997–2000 (Bloodaxe,2000;ISBN 978-1852245139 )
- 影子知道:詩歌 2001–2004 (Bloodaxe,2004)
- 告訴我謊言:2005-2008 年詩歌,插圖。拉爾夫·斯特德曼(《血斧》,2009 年;ISBN 978-1852248437 )
- 無數的口袋,插圖。托尼·羅斯( Orchard Books ,2009;ISBN 978-1408303634 )
- 《愚蠢的甜甜圈》 (Orchard Books,2009 年;ISBN 978-1408308073 )
- 變形者:奧維德變形記的故事,插圖。艾倫·李(弗朗西斯·林肯,2009;ISBN 978-1845075361 )
- 大家來吧:1953-2008 年的詩歌(Bloodaxe,2012 年;ISBN 978-1852249465 )
- Just Adrian (英國:Oberon Books,2012 年。ISBN 978-1849430470國際標準書號 978-1849430470 )
獎項
- 1961年埃里克·格雷戈里獎
- 1966年筆會翻譯獎
- 1971年東京電影節電視電影獎
- 2005 年CLPE 詩歌獎(入圍) 《Daft as a Donut》
- ^ 1.0 1.1 Kustow, Michael. Poet Adrian Mitchell dies, aged 76. The Guardian. 21 December 2008 [31 March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1).
- ^ 2.0 2.1 Words for Adrian.... Adrian Mitchell's website. [26 Dec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6 December 2014).
- ^ 3.0 3.1 Adrian Mitchell: Poet and playwright whose work was driven by his pacifist politics. The Independent (London). 23 December 2008 [5 Januar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6 December 2008).
- ^ Poet Adrian Mitchell dies at 76. BBC Online. 21 December 2008 [5 Januar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3 January 2009).
- ^ Red Pepper magazine, 2002.
- ^ Rotterdam International Poetry Festival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31 January 2009.
- ^ Poetry Archive, Adrian Mitchell. [22 December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30 April 2010).
- ^ Kaya Burgess. Adrian Mitchell, 'Shadow Poet Laureate', dies aged 76. The Times (London). 22 December 2008 [5 Januar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6).
- ^ 9.0 9.1 9.2 9.3 My Life. Adrian Mitchell's website. [26 Dec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6 December 2014).
- ^ Mitchell, Adrian. Just Adrian. United Kingdom: Oberon Books, 2012.
- ^ 11.0 11.1 Grimes, William. Adrian Mitchell, British Poetry's Voice of the Left, Dies at 76. The New York Times. 23 December 2008 [5 Januar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9 May 2013).
- ^ David Walsh, "To the Memory of Adrian Mitchel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World Socialist Web Site, 24 December 2008.
- ^ Adrian Mitchell. The Daily Telegraph. 13 January 2009 [3 August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9).
- ^ Woolf, Jan. Obituary Letter: Adrian Mitchell. The Guardian (London). 24 December 2003 [5 Januar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16).
- ^ Rosen, Michael. Adrian Mitchell 1932–2008. Socialist Worker. 21 December 2003 [5 Januar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9 January 2009).
- ^ "Shapeshifters: tales from Ovid's Metamorphoses". WorldCat. Retrieved 28 November 2012.
- ^ The end of an era for book shop Ripping Yarns | Camden Review. [12 Nov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13 November 2017).
- ^ Poem for the Day Two, Nicholas Albery, Chatto & Windus, 2005, p. 325
外部連結
- The Poetry Archive
- Adrian Mitchell at British Council: Literature
- The Argotist interview (199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YouTube上的Arlo Guthrie/Victor Jara – 1978 recording of "Victor Jara" by the band Shenandoah (poem "Victor Jara" by Adrian Mitchell; music by Arlo Guthrie)
訃告和悼念
- 紀念阿德里安·米切爾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世界社會主義網站
- 米高·霍羅維茨, 「阿德里安·米切爾:詩人和劇作家,其作品受到和平主義政治的推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獨立報》 ,2008 年 12 月 23 日。
- 米高·庫斯托, 「詩人阿德里安·米切爾去世,享年 76 歲」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衛報》 ,2008 年 12 月 21 日。
- 「阿德里安·米切爾」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每日電訊報》 ,2009 年 1 月 13 日。
- 「阿德里安·米切爾:抗議詩人和散文作家」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泰晤士報》 ,2008 年 12 月 23 日。
- 威廉·格萊姆斯, 「英國詩歌左派之聲阿德里安·米切爾去世,享年 76 歲」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紐約時報》 ,2008 年 12 月 23 日。
- 丹·卡里爾: 「『阿德里安是個天才。他是一位溫柔的政治詩人,從不妥協」 ,卡姆登新雜誌,2008 年 12 月 23 日。
- 米高·羅森(Michael Rosen) , 「充滿激情的詩人不懼怕大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泰晤士報》 ,2008 年 12 月 23 日。
- 「太陽上的影子」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紅辣椒,2009 年 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