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歷克塞一世 (特拉比松)
阿歷克塞一世·梅加斯·科穆寧(Αλέξιος Α΄ Μέγας Κομνηνός) | |
---|---|
羅馬人的皇帝 | |
特拉比松皇帝 拜占庭帝國皇位宣稱者 | |
統治 | 1204年-1222年2月1日 |
繼任 | 安德洛尼卡一世 |
共治者 | 大衛·科穆寧(1204–1212年) |
出生 | 約1182年 |
逝世 | 1222年2月1日 |
配偶 | 可能是狄奧多拉·阿克蘇海娜(Theodora Axouchina) |
子嗣 更多 | 約翰一世 曼努埃爾一世 |
王朝 | 科穆寧王朝 |
父親 | 曼努埃爾·科穆寧 |
母親 | 魯速丹 |
阿歷克塞一世·梅加斯·科穆寧,或譯作阿歷克塞一世·大科穆寧(希臘語:Αλέξιος Α΄ Μέγας Κομνηνός;約1182年–1222年2月1日)是拜占庭貴族,與他的兄弟大衛·科穆寧在1204年共同建立了特拉比松帝國,並成為其皇帝,直到1222年去世。兩兄弟是1185年被殺的拜占庭皇帝安德洛尼卡一世僅存的兩個男性後代,因而他們在1204年十字軍攻佔君士坦丁堡後,宣稱自己是拜占庭帝國的繼承者。儘管尼西亞帝國很快成為帝國事實上的繼承國,使他們的宣稱變得沒有實際意義,但特拉比松帝國的皇族們仍然強調自己的科穆寧家族血統,自稱「梅加斯(Μέγας,大)·科穆寧」家族[1]。
1205年,阿歷克塞成功抵擋了塞爾柱突厥人對特拉比松的圍攻,他的兄弟大衛則征服了安納托利亞西北部的幾個拜占庭省份[2]。但他的其他事跡見於記載的不多,穆斯林記載稱,他在1214年保衛錫諾普的戰鬥中被魯姆蘇丹凱考斯一世俘虜,蘇丹隨後遣使要求守衛者投降,但被拒絕,於是阿歷克塞就在市民眼前被折磨。最後錫諾普還是投降,特拉比松帝國成為蘇丹國的附庸,阿歷克塞隨後被釋放。1222年,阿歷克塞去世。
從君士坦丁堡到格魯吉亞
阿歷克塞是曼努埃爾·科穆寧的長子,拜占庭皇帝安德洛尼卡一世(1183-1185年在位)的孫子。安德洛尼卡一世曾於1170年代在格魯吉亞國王喬治三世的宮廷中避難,1180年堂兄曼努埃爾一世皇帝去世時,他擔任本都的總督,聞訊後組織軍隊進軍君士坦丁堡,之後成功篡奪皇位,經兩年的動盪統治後,他被廢黜殺害,他的長子曼努埃爾被致盲,很可能隨即死去[3]。
曼努埃爾有兩個兒子,一個是已被冊封為「凱撒」的阿歷克塞,另一個名叫大衛·科穆寧,記載沒有說明他們母親的身份,學者亞歷山大·瓦西里耶夫推測他們的母親是格魯吉亞公主魯速丹[4]。兩個男孩於某個時間到達格魯吉亞女王塔瑪麗的宮廷,對此,學者們有不同的觀點:一派支持雅各布·菲利普·法爾默賴厄的假說,認為僅兩三歲大的兩個男孩在1185年的混亂中就已被帶到格魯吉亞;另一派支持喬治·芬利的假說,認為他們留在了君士坦丁堡並接受教育,皇帝伊薩克二世(1185-1195年在位)並沒有迫害他們,這是因為按拜占庭傳統,他們的父親因被致盲,已失去了繼承權[5]。更早期的學者,如愛德華·吉本,沒有接觸到特拉比松帝國史家米海爾·帕納雷托斯的編年史或格魯吉亞的資料,認為兩兄弟的出身是他們稱帝時編造的。瓦西里耶夫探討了這幾種可能,認為法爾默賴厄的假說更接近事實[6]。
阿歷克塞與塔瑪麗女王的具體關係未知,米海爾·帕納雷托斯只說塔瑪麗是他的「父系親屬(希臘語:προς πατρός θεὶα)」。俄羅斯學者庫尼克(Kunik)推斷,阿歷克塞的母親是塔瑪麗的妹妹魯速丹[6]。西里爾·托馬諾夫認為阿歷克塞的爺爺安德洛尼卡在格魯吉亞時,曾娶了喬治三世的姐妹[7]。米海爾·庫爾塞基斯(Michel Kuršanskis)對這一觀點表示懷疑,認為阿歷克塞的母親或祖母是杜卡斯家族或巴列奧略家族的成員,但他也不能較好地解釋米海爾·帕納雷托斯的記載[8]。
關於他自1185年安德洛尼卡死後,到1204年到達特拉比松之前的經歷記載相當少,但學者還是提出了一些假設。他們都同意,阿歷克塞和他的兄弟在格魯吉亞避難,瓦西里耶夫假設,格魯吉亞語成了他們的母語,他們在語言、教育、政治理想上都成了格魯吉亞人,但可能也會有一些希臘隨從幫他們熟悉祖國的語言[9]。不過庫爾塞斯基斯指出,在後來特拉比松帝國的制度與文化中,並沒有多少格魯吉亞因素,其精英們仍以君士坦丁堡為政治和信仰的模範[10]。
自格魯吉亞到特拉比松
1204年4月,阿歷克塞和大衛兩兄弟在女王塔瑪麗的幫助下,離開格魯吉亞,佔領了特拉比松[11]。同月,阿歷克塞稱帝,時年22歲,後來的學者以此作為特拉比松帝國建立的標誌[12][13]
學者瓦西里耶夫推測,塔瑪麗幫助他們的動機超出親情:她是個虔誠的人,經常向修道院和教堂施捨財物,其範圍不限於格魯吉亞本國,遍於整個近東,一次,她送給一群即將離開耶路撒冷的僧侶一份禮物,但禮物途徑君士坦丁堡時,被拜占庭皇帝阿歷克塞三世(1195-1203年在位)截留,這一行為令女王蒙受羞辱,她隨後送給了僧侶們一份更豐厚的禮物,之後又支持兩個侄子入侵拜占庭帝國領土,以此來報復拜占庭[14]。
阿歷克塞進入特拉布宗的時間可能可加以進一步精確。謝爾蓋·卡爾波夫發現了阿歷克塞的一枚印章,一面有聖佐治帶領一位戴頭盔的將軍的圖案,兩邊有「Ἀλέξιος ὁ Κομνηνός(阿歷克塞·科穆寧)」字樣;正面有基督復活的圖案與相應文字。卡爾波夫認為,印章上的圖案表現的就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即佔領特拉比松,聖佐治用左手為他打開特拉比松的城門,帶他入城。聖佐治的紀念日是4月23日,卡爾波夫推測,阿歷克塞進入特拉比松可能就是在這一天[15]。
君士坦丁堡被十字軍攻陷是在這一年的4月13日,瓦西里耶夫指出,兩兄弟應在這一消息傳來之前就對特拉比松發動了進攻,他們的最初目的不是建立收復首都的基地,而是在拜占庭的領土上建立一個緩衝國,以保護格魯吉亞免受塞爾柱突厥的直接攻擊[16]。米海爾·庫爾塞基斯則為兩兄弟的進軍提出了一個更直接的動機:他們想要推翻安格洛斯王朝的統治,恢復科穆寧王朝。兩兄弟入城後不久,拉丁人征服君士坦丁堡的消息傳來,於是他們與尼西亞帝國的狄奧多爾一世,乃至伊庇魯斯專制國的米海爾·科穆寧·杜卡斯展開了收復舊都的鬥爭[17]。
進入特拉比松之後的幾個月中,大衛向西進軍,確立對本都和帕夫拉戈尼亞其他地區的控制。安東尼·貝理雅(Anthony Bryer)指出,格魯吉亞王室的記載中,兩兄弟的爭戰分為兩部分,兩人各自向一個方向進軍:他們從格魯吉亞伊梅雷蒂出發,攻佔特拉比松,然後大衛沿海岸進軍(可能實際帶領的是艦隊),攻佔卡拉索斯(Kerasous,今吉雷松)、吉代、阿瑪斯拉、赫拉克里亞·龐提卡(今卡拉代尼茲埃雷利)等地;與此同時,阿歷克塞攻佔了利姆尼亞、薩姆松和錫諾普[18]。其中薩姆松雖只是一個小港口,但卻是塞爾柱突厥人的魯姆蘇丹國聯繫黑海的咽喉,阿歷克塞的進軍,阻斷了蘇丹國的貿易和擴張,用穆斯林史家伊本·艾西爾的話,就是阿歷克塞為塞爾柱人「關上了海的大門」[19]。而帕夫拉戈尼亞則成為了兩兄弟堅實的基地,這裏的人們支持科穆寧家族,因為他們與此地淵源很深,該地區的卡斯塔莫努城就是科穆寧家族早期的根據地[20]。在兩兄弟到來之前,伊薩克二世時期(1185-1195年),一個自稱是阿歷克塞二世的人就曾在這裏發動叛亂,獲得了不少支持[21]。
當大衛在帕夫拉戈尼亞作戰時,塞爾柱突厥人對他們的東部領地發動了攻擊,阿歷克塞被迫留在特拉比松附近組織防禦。魯姆蘇丹凱霍斯魯一世的這次攻勢隨後轉化為對特拉比松的圍攻[22],1206年,他們無功而返。在尼西亞史家尼基塔斯·霍尼亞提斯獻給狄奧多爾一世的頌詞中,他將阿歷克塞比作希臘神話中的青年海拉斯,他在隨阿耳戈船英雄尋找金羊毛的旅程中,在密細亞海岸,被那伊阿得斯(寧芙的一種)誘惑而消失不見[23][24]。
與此同時,狄奧多爾阻止了兩兄弟攻佔尼科米底亞的企圖,延緩了他們在西部的擴張[25][26]。但在1207年,兩兄弟的政權還是三個拜占庭繼承國中領土最大的一個,他們的領地西起赫拉克里亞·龐提卡,東到與格魯吉亞交界的索特里烏波利斯;克里米亞也成為其附庸,克森尼索、刻赤及其腹地成為了特拉比松的一個海外省,名叫佩拉蒂亞[27]。不幸的是,這就已是他們勢力的最高點。
爭奪帕夫拉戈尼亞
尼西亞帝國的狄奧多爾一世並沒有閒着,他在南邊擊敗了薩巴斯·阿西德諾斯、曼努埃爾·馬羅佐梅斯和狄奧多爾·曼加法斯三個對手,於1208年三月或四月加冕稱帝,他還挫敗了拉丁皇帝法蘭德斯的亨利進攻安納托利亞的計劃[28]。1208年,他決意跨過薩卡里亞河進攻赫拉克里亞·龐提卡,以打擊大衛·科穆寧的擴張。大衛隨即派人向拉丁皇帝求援,信使於1208年9月到達君士坦丁堡[29]。亨利皇帝之後率軍渡過馬爾馬拉海,佔領尼科米底亞,威脅狄奧多爾的後方,迫使其撤軍回國,尼西亞軍損失不小,薩卡里亞河爆發洪水,過河時約1千人喪命[29]。
雖然此次進攻不成,但狄奧多爾沒有放棄,1211年,在門雷德斯河畔安條克戰役中擊敗塞爾柱突厥人後,他與新蘇丹凱考斯一世簽訂合約,共同進攻特拉比松帝國的領土[30]。尼基塔斯·霍尼亞提斯記載,狄奧多爾最終未經抵抗地佔領了赫拉克里亞·龐提卡和阿瑪斯拉[31][32]。
這一時期,大衛·科穆寧從對抗的戰場中消失了,一份阿索斯山的手抄本顯示,大衛作為瓦托派季烏修道院的一名修士於1212年12月13日去世[33]。他如何從阿歷克塞的共治者變為一個僧侶,沒有文獻記載,但這很有可能是強制的。舒庫羅夫(Shukurov)認為,記載是被有意抹去的,大衛是因犯罪被阿歷克塞囚禁在修道院中[34]。關於他的罪名有種解釋,他可能在另一次面對狄奧多爾的攻擊時,選擇了投降拉丁帝國,成為其附庸,威廉·米勒(William Miller)解釋道:「他更有興趣做拉丁帝國名義上的附庸,而不是被尼西亞帝國吞併」[35]。
米海爾·庫爾塞基斯(Michel Kuršanskis)稱,阿歷克塞也參與了塞爾柱突厥的內部鬥爭,支持凱考斯一世之弟凱庫巴德與他爭位。這個觀點來源於他對穆斯林史家伊本·比比的一段難懂的記載的解釋,此人稱當凱考斯一世在錫瓦斯時,信使帶來了阿歷克塞越過邊界,襲擊蘇丹國領地的消息。如果他的解釋是對的,凱考斯一世與狄奧多爾結盟就有了理由[30]。
凱考斯在與狄奧多爾結盟後,開始進攻錫諾普這一黑海重要港口,一旦攻下此城,大海將再次向蘇丹國開放。錫諾普城坐落在地峽上,並有堅固的城牆保護,但圍城過程中,阿歷克塞在一次小衝突中被俘虜,伊本·比比記載,當時他正帶着500騎兵外出打獵,(學者米海爾·庫爾塞基斯注意到,這樣的規模並不像是打獵)。阿歷克塞被俘後,成為了蘇丹奪取錫諾普的籌碼[36]。蘇丹向守軍展示了阿歷克塞,並強迫他派親信入城商議投降,但守軍回答:「即使阿歷克塞被俘,他還有幾個孩子可以統治國家,我們將會擁立新皇帝,絕不把國家交給突厥人」[37]。舒庫羅夫認為,錫諾普人如此表態,是因為他們對阿歷克塞囚禁弟弟大衛感到不滿[38]。
蘇丹被守軍的回應激怒,在城牆之下幾次折磨阿歷克塞,最後守軍改變了主意,開始談判,商定於1214年11月1日有條件投降,以換取阿歷克塞的自由。阿歷克塞向蘇丹宣誓效忠,並承諾納貢之後,被蘇丹放回特拉比松[39][36]。
晚年
失去錫諾普後,特拉比松帝國的西方邊界退至伊利斯河及狄爾默頓河一帶,距特拉比松城只有250公里,更重要的是,特拉比松從此不再與尼西亞帝國及其他希臘政權接壤[40],之後的數代特拉比松皇帝不再關心拜占庭事務,把注意力放在了亞洲[41]。
關於阿歷克塞此後的經歷,人們所知不多。瓦西里耶夫指出,格魯吉亞編年史記載,國王喬治四世在庫拉河附近作戰時,曾有「來自赫拉爾(Khlar)和希臘的支脈前來送禮」;他認為赫拉爾就是凡湖邊的阿赫拉特,希臘實際指的就是特拉比松帝國,支脈就是阿歷克塞[42]。但米海爾·庫爾塞基斯不同意其觀點,認為阿歷克塞不可能離開特拉比松如此之遠,並強調在格魯吉亞編年史中,特拉比松一直被稱為「本都」而不是希臘[43]。
阿歷克塞死於1222年2月1日,時年約40歲,在位十八年。他把長子約翰託付給女婿安德洛尼卡·吉多斯[11]。
家庭與繼承
阿歷克塞曾結過婚,但史家沒有記載他妻子的信息,她可能名叫狄奧多拉·阿克蘇海娜(Theodora Axuchina),此名出現在1978年出版的《歐洲族譜》中,此書還在幾個現代譜系中為其找到了位置。
米海爾·庫爾塞基斯從約翰一世的姓阿克蘇洪斯(Αξούχος)及阿歷克塞的政治派系推斷,他可能於1201年結婚,妻子是「胖子」約翰·科穆寧(死於約1200年)的女兒,阿歷克塞·阿克蘇赫的孫女[44]。阿歷克塞本人有兩個孩子,未來的皇帝約翰和曼努埃爾,還有一個女兒,與安德洛尼卡·吉多斯結婚。舒庫羅夫(Shukurov)則認為阿歷克塞至少有三個兒子,在曼努埃爾成為皇帝時,一個名叫約安尼基歐斯(Ioannikios)的人被折磨,且被送進了修道院,此人可能就是阿歷克塞的兒子[45]。
腳註
- ^ Macrides, Ruth. 1975,第238-245頁
- ^ Kuršanskis M. 1988,第109-124頁
- ^ A. A. Vasiliev 1936,第5-8頁
- ^ A. A. Vasiliev 1936,第17頁
- ^ George Finlay 1877,第317頁
- ^ 6.0 6.1 A. A. Vasiliev 1936,第9-12頁
- ^ Cyril Toumanoff, 1940 & 299-312
- ^ Kuršanskis M. 1977,第237-256頁
- ^ A. A. Vasiliev 1936,第18頁
- ^ Kuršanskis M., 1977 & p-238
- ^ 11.0 11.1 Michael Panaretus & Bessarion 2019,第3頁
- ^ George Finlay 1877,第370頁
- ^ Miller, William, 1969,第14-19頁
- ^ A. A. Vasiliev 1936,第18-20頁
- ^ Karpov 2012,第75f頁
- ^ A. A. Vasiliev 1936,第19頁
- ^ Kuršanskis M. 1977,第243-245頁
- ^ Bryer & 1988-1999,第179頁
- ^ Claude Cahen 1968,第117頁
- ^ Miller, William, 1969,第15頁
- ^ A. A. Vasiliev 1936,第21-23頁
- ^ Kuršanskis M. 1988,第109-111頁
- ^ Miller, William, 1969,第18頁
- ^ A. A. Vasiliev 1936,第21頁
- ^ A. A. Vasiliev 1936,第24頁
- ^ Bryer & 1988-1999,第181頁
- ^ A. A. Vasiliev 1936,第26-29頁
- ^ Alice Gardner 1964,第75-78頁
- ^ 29.0 29.1 Bryer & 1988-1999,第183頁
- ^ 30.0 30.1 Kuršanskis M. 1988,第112頁
- ^ Shukurov 2001,第185頁
- ^ Bryer & 1988-1999,第185頁
- ^ Bryer & 1988-1999,第184頁
- ^ Shukurov 2001,第129f頁
- ^ Miller, William, 1969,第17頁
- ^ 36.0 36.1 Kuršanskis M. 1988,第113頁
- ^ A. A. Vasiliev 1936,第27頁
- ^ Shukurov 2001,第131頁
- ^ A. A. Vasiliev 1936,第27f頁
- ^ A. A. Vasiliev 1936,第26頁
- ^ Miller, William, 1969,第19頁,參見Kuršanskis M. 1988,第109-124頁
- ^ A. A. Vasiliev 1936,第29f頁
- ^ Kuršanskis M. 1988,第245-247頁
- ^ Kuršanskis M. 1970,第117-125頁,引自Kelsey Jackson Williams 2006,第173f頁
- ^ Shukurov 2001,第131f頁
來源
- Macrides, Ruth. What’s in the name “Megas Komnenos”. Archeion Pontou. 1975, 35: 238-245.
- Kuršanskis M. L'Empire de Trébizonde et les Turcs au 13e siècle. Revue des études byzantines. 1988, 46 (1): 109-124 [2021-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05) (法語).
- A. A. Vasiliev. The Foundation of the Empire of Trebizond (1204–1222). Speculum. 1936, 11: 3-37.
- George Finlay. A History of Greece from its conquest by the Romans to the present time, B.C. 146 to A.D. 1864. 4 Mediaeval Greece and the Empire of Trebizond, A.D. 1204-1461. Oxford: Oxford Clarendon Pr. 1877. OCLC 1071014451.
- Cyril Toumanoff.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under of the Empire of Trebizond and the Georgian Queen Thamar. Speculum. 1940, 15 (3): 299-312.
- Kuršanskis M. L'Empire de Trébizonde et la Géorgie. Revue des études byzantines. 1977, 35: 237-256 [2021-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3) (法語).
- Michael Panaretus; Bessarion. Scott Kennedy , 編. Two works on Trebizon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9. ISBN 9780674986626.
- Miller, William,. Trebizond: The last Greek Empire of the Byzantine Era: 1204–1461. Chicago: Argonaut. 1969. OCLC 567790414.
- Karpov. New Archival Discoveries of Documents concerning the Empire of Trebizond (PDF). Gamer. 2012, 1: 73-85 [2021-02-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12-23).
- Bryer. David Komnenos and Saint Eleutherios. Ἀρχεῖον Πόντου. 1988-1989, 42: 179 (gr).
- Claude Cahen. Pre-Ottoman Turkey: a general survey of th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culture and history c. 1071-1330. New York: Taplinger Pub. 1968. OCLC 1130420210.
- Alice Gardner. The Lascarids of Nicaea : The story of an empire in exile. Amsterdam: Adolf M. Hakkert. 1964. OCLC 485567995.
- Shukurov. The Enigma of David Grand Komnenos. Mesogeios. 2001, 12: 131.
- Kuršanskis M. Autour des sources Georgiennes de la fondation de l'empire de Trebizonde. Archeion Pontou. 1970, 30: 107-115.
- Kelsey Jackson Williams. A Genealogy of the Grand Komnenoi of Trebizond (PDF). Foundations. 2007, 2 (3): 171-189.
外部連結
- Alexios I Grand Komneno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Vougiouklaki Penelope, Encyclopedia of the Hellenic World: Asia Minor
阿歷克塞一世 (特拉比松) 科穆寧王朝 出生於:約1182年逝世於:1222年2月1日
| ||
---|---|---|
統治者頭銜 | ||
新頭銜 | 特拉比松皇帝 1204年4月–1222年2月1日 |
繼任者: 安德洛尼卡一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