鐮龍類
鐮龍類 化石時期:三疊紀晚期
| |
---|---|
鐮龍的標本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蜥形綱 Sauropsida |
演化支: | †鐮龍類 Drepanosauromorpha Renesto et al., 2010 |
科: | †鐮龍科 Drepanosauridae Pinna, 1979 |
演化支 | |
鐮龍類(Drepanosauromorpha)是群史前爬行動物,屬於雙孔亞綱,生存於三疊紀晚期,約2億3700萬-2億100萬年前[1]。鐮龍類是群高度適應樹棲生活的爬行動物,各屬具有不同程度的可抓握四肢,以及能捲握的尾巴,其中的高尾龍則可能是水生動物。鐮龍類的化石已發現於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紐澤西州、英格蘭、以及意大利北部。
鐮龍類的模式屬是鐮龍(Drepanosaurus),名稱意為「鐮刀蜥蜴」,意指鐮龍的大幅彎曲第二指爪。
敘述
鐮龍類具有三角形的顱骨,外型類似鳥類。某些屬的嘴部無齒、呈尖狀,貌似鳥類的喙,例如高尾龍。一度被誤認是最早鳥類的原鳥,其化石可能是個嵌合體,其顱骨可能來自於鐮龍類[2]。
鐮龍類是群高度適合樹棲生活的爬行動物,外表類似現代變色龍。
多數鐮龍類的肩膀處脊椎癒合,形成明顯突起的背部前段,這可能是頸部肌肉的附着點,允許頭頸部做出快速的動作,以捕食昆蟲。在鐮龍類的五根手指中,前兩指可獨自運作,做出與其餘三指相對應的動作(如同人類的拇指與其餘四指),使牠們可以抓握樹枝。巨爪蜥的某些標本,腳掌具有可抓握腳趾,類似靈長類;因為並非全部標本都具有這種關節,因此被認為是種兩性異形特徵。大部分鐮龍類具有扁平的捲纏尾,某些物種的最後數節尾椎癒合,形成奇特的鈎狀物。鐮龍類的尾巴高而扁窄,類似蠑螈與鱷魚,因此某些研究人員推測牠們其實是水生動物,而非樹棲動物。在2004年,森特反對這個假設。而Colbert與Olsen在研究高尾龍時,認為高尾龍應該是水生動物,而其他鐮龍類則是樹棲動物[3]。高尾龍的尾巴高而窄扁,不具有纏握能力[4]。
歷史和分類
古動物學界目前仍不確定鐮龍類的演化關係與分類位置。
早期研究
當鐮龍屬和Dolabrosaurus首次被發現時(分別在1980年和1992年),被認為屬於早期的鱗龍超目。巨爪蜥屬在1980年被發現時首先被認為屬於槽齒目,但後來的研究將其稱為屬於原蜥形目,甚至可能是鳥類的祖先,儘管後者假設未得到後續的支持。[5]
2004年
在2004年,菲力·森特(Phil Senter)將鐮龍科、長鱗龍與空尾蜥科歸類於同一演化支,他命名為鳥首龍目(Avicephala)[3][6]。
菲力·森特又建立一個次演化支,名為猴蜥類(Simiosauria),意為「猴子蜥蜴」,以包含這群高度適應樹棲生活的動物,包含鐮龍科與其近親。原先屬於鐮龍科的高尾龍,可能不屬於鐮龍科,而威萊龍則是鐮龍科的原始遠親。
他也同時提出,鐮龍科的巨爪蜥、Dolabrosaurus有接近親緣關係[3]。
以下演化樹,來自於菲力·森特在2004年的鳥首龍目研究[3]:
猴蜥類 |
| ||||||||||||||||||||||||
2010年
在Renesto及其同事的研究(2010)[7] 證明Senter(2004)分支圖基於定義不明確的數據集。因此,與之前對鐮龍科或相關類群的任何其他研究相比,由此產生的系統發育是非常不明確的。在最後一項研究中提出的新分支圖廢除了鳥首龍目(因為鳥首龍目是多系群)和猴蜥類(Simiosauria)。 菲力·森特對猴蜥類(Simiosauria)的定義包括Sauria作為外系群,導致該分支在Renesto及其同事的研究中被淘汰(其中鐮龍科嵌套在Sauria內)。Renesto及其同事將鐮龍類(Drepanosauromorpha)定義為包含高尾龍屬和巨爪蜥屬的最具包容性的演化支。另一個演化支:Elyurosauria(「帶有盤尾的蜥蜴」)也被建立起來。
Renesto及其同事提出的替代分支圖(2010年)[7]
鐮龍類 |
| ||||||||||||||||||||||||
2017年
Pritchard和Nesbitt(2017)在對Avicranium採用了系統發育分析。該系統發育分析發現,鐮龍類是分析中雙孔亞綱的最早分化組之一,甚至比韋格替蜥科,坦噶蜥科和楊氏蜥形目更基幹。 然而,它們並不像油頁岩蜥科那樣基底,油頁岩蜥科是已知的最早和最原始的雙孔亞綱之一。 雖然鐮龍類只是從晚三疊世才有化石發現,但這一新發現表明,在二疊紀(大約2.6億年前),鐮龍類譜系的第一批成員就已經出現。[5]
參考資料
- ^ Renesto, S., Spielmann, J.A., and Lucas, S.G. (2009). "The oldest record of drepanosaurids (Reptilia, Diapsida) from the Late Triassic (Adamanian Placerias Quarry, Arizona, USA) and the stratigraphic range of the Drepanosauridae." Neues Jahrbuch für Geologie und Paläontologie Abhandlungen, 252(3): 315-325. doi: 10.1127/0077-7749/2009/0252-0315.
- ^ Renesto, S. (2000). "Bird-like head on a chameleon body: new specimens of the enigmatic diapsid reptile Megalancosaurus from the Late Triassic of northern Italy." Rivista Italiana di Paleontologia e Stratigrafia, 106: 157–180. Abstrac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3.0 3.1 3.2 3.3 Senter, P. (2004). "Phylogeny of Drepanosauridae (Reptilia: Diapsida)."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3): 257-268.
- ^ Colbert, E. H., and Olsen, P. E. (2001). "A new and unusual aquatic reptile from the Lockatong Formation of New Jersey (Late Triassic, Newark Supergroup)." American Museum Novitates, 3334: 1-24.
- ^ 5.0 5.1 Pritchard, Adam C.; Nesbitt, Sterling J. A bird-like skull in a Triassic diapsid reptile increases heterogeneity of the morphological and phylogenetic radiation of Diapsida. Open Science. 2017-10-01, 4 (10): 170499 [2019-06-28]. ISSN 2054-5703. doi:10.1098/rsos.17049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1) (英語).
- ^ Renesto, S. (1994). "Megalancosaurus, a possibly arboreal archosauromorph (Reptilia) from the Upper Triassic of northern Italy."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14(1): 38-52.
- ^ 7.0 7.1 Silvio Renesto, Justin A. Spielmann, Spencer G. Lucas, and Giorgio Tarditi Spagnoli. (2010). The taxonomy and paleobiology of the Late Triassic (Carnian-Norian: Adamanian-Apachean) drepanosaurs (Diapsida: Archosauromorpha: Drepanosauromorpha). New Mexico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Science Bulletin. 46:1–81
外部連結
- (英文)三疊紀的猴子蜥蜴-猴蜥類 - Hair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網站
- (英文)鐮龍的想像圖、標本與特徵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t Insubria University網站
- (英文)巨爪蜥的想像圖、標本與特徵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t Insubria University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