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郭在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郭在貽(1939年1月11日—1989年1月10日)號旻盦。室名樸學齋儀二王齋冷凳齋。中國大陸語言學家。山東省鄒平縣碑樓村人。在訓詁學、敦煌學、楚辭學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曾擔任中國訓詁學會副會長、中國吐魯番學會理事、中國語言學會理事。[1]培養了一批學生,如張湧泉黃征王雲路等。

郭在貽出身農家,曾師事姜亮夫蔣禮鴻等學者。代表著作包括《訓詁學》、《訓詁叢稿》、《郭在貽語言文學論稿》、《郭在貽敦煌學論集》、《敦煌變文集校議》。其發表的《楚辭解詁》、《唐代白話詩釋詞》獲得首屆中國社科院青年語言學家獎。1988年,郭在貽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在貽擅長書法,在世時也因此博得過名聲,亦頗以此自負,沙孟海曾請他寫過字。學術上,郭在貽十分崇敬章太炎的學說。文革尊法批儒期間,郭在貽曾參加過章太炎詩文選注組,當時黨中央要求浙江省編出章太炎的詩文選,在貽遂被分配完成此書。1989年,郭在貽因癌症逝世,享年五十歲。[1]

年譜

  • 1957年-1961年,就讀於浙江師院(1958年改名為杭州大學
  • 1979年被評為杭州大學講師。
  • 1980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
  • 1985年晉升為教授。
  • 1986年評定為博士生導師。是當時人文社科領域最年輕的博導。

參考來源

  1. ^ 1.0 1.1 1.2 郭, 憲玉. 郭连贻郭在贻信札合集.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54018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