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慕爾伯國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1年10月4日)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那慕爾伯國 | |||||||||
---|---|---|---|---|---|---|---|---|---|
約981年–1797年 | |||||||||
地位 | 法蘭克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的伯國 | ||||||||
首都 | 那慕爾 | ||||||||
常用語言 | 華隆語, 法語 | ||||||||
宗教 | 羅馬天主教 | ||||||||
政府 | 伯國 | ||||||||
歷史時期 | 中世紀 | ||||||||
• 建立 | 約 981 | ||||||||
• 被埃諾獲得 | 1189 | ||||||||
1421 | |||||||||
1482 | |||||||||
1556 | |||||||||
1714 | |||||||||
1795 | |||||||||
• 坎波福爾米奧條約: 在奧地利承認的情況下被法國吞併 | 1797 | ||||||||
1815 | |||||||||
| |||||||||
今屬於 | 比利時 |
那慕爾伯國(法語:Comté de Namur)是一個在低地地區的伯國,屬加洛林帝國和後來的神聖羅馬帝國。它的領土範圍大致對應於今天的比利時那慕爾區以及迪南區的西北部,這兩個區都是當代那慕爾省的一部分。
歐洲低地國家的歷史 | ||||||||
---|---|---|---|---|---|---|---|---|
弗里斯人 | 貝爾蓋人 | |||||||
卡納內 菲特人 |
沙馬維人、土班特人 | 比利時高盧 (前55年–約公元5世紀) 下日耳曼尼亞 (公元83年–約公元5世紀) | ||||||
撒利法蘭克人 | 巴達維人 | |||||||
(無人定居) (約4世紀–5世紀) |
撒克遜人 | 撒利法蘭克人 (約4世紀–5世紀) |
||||||
帕拉瓦王朝 (約6世紀–734年) |
法蘭克王國 (481年–843年)—加洛林帝國 (800–843年) | |||||||
奧斯特拉西亞 (511年–687年) | ||||||||
中法蘭克王國 (843年–855年) | 西 法蘭克王國 (843年–) |
|||||||
洛泰爾王國 (855年–959年) 下洛塔林吉亞公國 (959年–) |
||||||||
弗里西亞 | ||||||||
弗里西亞 自由時期 (11世紀–16 世紀) |
荷蘭 伯國 (880年– 1432年) |
烏得勒支 主教區 (695年–1456年) |
布拉邦 公國 (1183年–1430年) 海爾德 公國 (1046年–1543年) |
法蘭德斯 伯國 (862年– 1384年) |
埃諾 伯國 (1071年– 1432年) 那慕爾 伯國 (981年– 1421年) |
列日 主教區 (980年– 1794年) |
盧森堡 公國 (1059年– 1443年) | |
勃艮第屬尼德蘭 (1384年–1482年) |
||||||||
哈布斯堡尼德蘭 (1482年–1795年) (1543年後稱十七省) |
||||||||
尼德蘭七省共和國 (1581年–1795年) |
西屬尼德蘭 (1556年–1714年) |
|||||||
奧屬尼德蘭 (1714年–1795年) |
||||||||
比利時合眾國 (1790年) |
列日 共和國 (1789年– 1791年) |
|||||||
巴達維亞共和國 (法國傀儡國,1795年–1806年) 荷蘭王國(法) (法國傀儡國,1806年–1810年) |
屬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1795年–1804年) 屬法蘭西第一帝國 (1804年–1815年) | |||||||
聯合尼德蘭主權公國 (1813年–1815年) |
||||||||
荷蘭聯合王國 (1815年–1830年) | 盧森堡 大公國 (1815年–) | |||||||
荷蘭王國 (1839年–今) |
比利時王國 (1830年–今) | |||||||
盧森堡 大公國 (1890年–今) (完全獨立) |
比利時歷史 |
---|
歷史系列條目 |
時間軸 歷史主題 比利時主題 |
歷史
那慕爾家族自十世紀末起即統治那慕爾伯國,直到十二世紀絕嗣。家族的最後一位伯爵「瞎子」亨利因母親血緣兼任盧森堡伯爵,他死後女兒繼承盧森堡,那慕爾伯國則由其外甥埃諾的博杜安繼承。博杜安的女兒佛蘭德的約蘭德於1217年成為拉丁帝國女皇,其子鮑德溫二世即為末代皇帝(兼任那慕爾侯爵)。1268年當皮埃爾家族入主那慕爾,直到勃艮第公爵菲利普三世於1429年佔領那慕爾,結束其作為獨立邦國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