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神探怒掃飛車黨
霹靂神探怒掃飛車黨 Mad Max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喬治·米勒 |
監製 | 拜倫·甘迺迪 |
劇本 | 占士·麥考斯蘭 喬治·米勒 |
故事 | 喬治·米勒 拜倫·甘迺迪 |
主演 | 米路·吉遜 史蒂夫·比斯利 喬安妮·塞繆爾 修·基斯-拜倫 蒂姆·伯恩斯 傑夫·帕里 |
配樂 | 布萊恩·梅 |
攝影 | 大衛·安格比 |
剪接 | 托尼·帕特森 克利福德·海耶斯 |
製片商 | Kennedy Miller Productions |
片長 | 93分鐘 |
產地 | 澳大利亞 |
語言 | 英語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1979年4月12日 |
發行商 | Roadshow Entertainment |
預算 | 35-40萬澳元[1][2] |
票房 | 1億美元[3] |
前作與續作 | |
續作 | 《開路先鋒》 |
各地片名 | |
中國大陸 | 瘋狂的麥克斯 |
香港 | 霹靂神探怒掃飛車黨 |
臺灣 | 衝鋒追魂手(院線) 迷霧追魂手[a] |
新加坡 | 瘋狂戰士 |
《霹靂神探怒掃飛車黨》(英語:Mad Max)是一部1979年澳大利亞反烏托邦後末日動作片,由喬治·米勒執導,米勒和占士·麥考斯蘭編劇,改編自米勒與拜倫·甘迺迪構思的故事,米路·吉遜擔任主演。本片為「末日先鋒系列」的第一部作品。該片是最賣座的澳大利亞電影,並持有最賺錢電影的健力士世界紀錄長達數十年,公認進一步開拓了澳大利亞新浪潮電影的國際市場。
續集包括《衝鋒飛車隊》(1981年),《衝鋒飛車隊續集》(1985年)。由湯·哈迪飾演麥斯的第四集《末日先鋒:戰甲飛車》於2015年上映。2024年推出《憤怒道》前傳電影——《芙莉歐莎:末日先鋒傳說》,由安雅·泰勒-喬伊及基斯·咸士禾夫主演。
劇情
反烏托邦式的澳大利亞,供應全球的原油耗盡,能源短缺致使法律與秩序開始被打破。一位綽號「黑夜騎士」的飛車黨成員在殺害一名巡邏主力軍員(MFP)後,試圖以偷來的Pursuit Special(霍頓摩納羅HQ LS款)逃出MFP警察的追捕。儘管他成功逃脫最初的追兵,但卻無法脫離MFP追捕技術最頂尖的麥斯·洛克坦斯基,導致自己車速過高撞上前方事故現場的車而爆炸身亡。
一日,MFP車庫裏的技工和麥斯的搭檔吉姆·「古斯」·雷恩向麥斯展示了搭載超級增壓、V8引擎的黑色Pursuit Special(福特XB獵鷹GT款,另稱V8攔截者)。而麥斯的上級MFP隊長弗雷德·「菲菲」·麥卡菲和警察局長Labatouche兩者的對話中透露,希望藉由這樣的"利誘"能使麥斯保持追捕的動力。
而同時,夜騎士所屬的飛車黨,由「斷趾老大」托卡特和布巴·薩內蒂為首的摩托車幫派,他們在一個小鎮上欺男霸女,損壞公物、恐嚇居民。麥斯和搭檔古斯將托卡特的年輕手下「強尼小子」逮捕,因為他在飛車黨成員們的唆使下強暴一對年輕夫婦中的老婆。之後法院在沒有受害者和證人出庭罪證不足的情形下,將其釋放。然而強尼卻出言挑釁,古斯對此感到憤怒而毆打強尼。在雙方被架開後,布巴將強尼帶走,而MFP隊長跟手下的MFP表示可以私下執行私法,「只要手序乾淨即可」。不久後,強尼暗中破壞了古斯的摩托車,導致古斯在執勤的過程中摔到田裏去。毫髮無傷的古斯利用箱型車把損壞的摩托車帶回城裏,不料遭到強尼和托卡特的埋伏,強尼丟出煞車鼓砸爛了箱型車的前擋風玻璃,導致車子失控翻覆。強尼在托卡特的威嚇下,點燃了洩漏的燃油引發大火,古斯受困車內被燒成重傷。
面對古斯焦黑的軀體,麥斯對MFP不抱希望,恐懼致使他失去理智而提出辭職。菲菲給麥斯放假,好讓他對辭職作出最終決定。度假期間,麥斯讓修車工為自己的麵包車修胎時,傑西帶着兒子去買雪糕吃,卻遭到托卡特手下的騷擾。傑西慌忙找向麥斯,一家隨即逃離,但飛車黨們已從修車工口中掌握傑西的目的地——老朋友梅的偏僻農場。到了農場後,傑西隻身去海灘游泳,在回程的森林中發現飛車黨早已等候多時,準備抓她。傑西倉皇逃回農場,但在麥斯用獵槍進入森林找飛車黨時,飛車黨已在農場,還以傑西的兒子做威脅。在老友梅的幫助下,傑西成功帶着兒子與梅一同上麵包車逃離。但麵包車早被飛車黨做了手腳,半路拋錨,她只得帶着兒子步行逃離,梅則持槍對駛來的飛車黨自衛,但寡不敵眾,傑西母子終被飛車黨追上……當麥斯趕到現場時為時已晚,兒子當場喪命,傑西生命垂危。滿腔怒火的麥斯再次穿上了他的皮革警服,從MFP車庫開出Pursuit Special上前追捕並決心消滅飛車黨。
憤怒的麥斯在向泄露地點的修車工確認飛車黨後,開始追緝之,隨後在半路將飛車黨成員們從橋上高速衝撞下去,並開始尋找托卡特。後來遭遇埋伏,麥斯的左膝蓋被槍射傷,右手也被機車輾傷,但他仍近距離用獵槍殺死騎車而來的薩內蒂,而強尼看到薩內蒂被殺後就嚇跑了。之後麥斯將托卡特逼到半路中,使後者被對向駛來的連結車輾斃。麥斯最終發現強尼在劫掠一名車禍受害者,麥斯即用手銬將強尼的腳踝與損毀車子銬住,用強尼的打火機和緩緩洩漏的燃油做成遲延引信。麥斯向強尼扔出鋼鋸,讓強尼選擇用10分鐘鋸開手銬或運氣好話用5分鐘鋸斷自己的腳踝逃脫,隨後便離去,數分鐘後車子爆炸,麥斯則驅車前往未知的遠方。
角色
- 米路·吉遜 飾 麥斯·洛克坦斯基
- 修·基斯-拜倫 飾 「斷趾老大」托卡特
- 傑夫·派瑞 飾 巴布·薩內蒂
- 喬安妮·塞繆爾 飾 傑西·洛克坦斯基
- 史蒂夫·比斯利 飾 吉姆·「古斯」·雷恩
- 蒂姆·伯恩斯 飾 強尼小子
- 羅渣·沃德 飾 弗雷德·「菲菲」·麥卡菲
- 文森特·吉爾 飾 「黑夜騎士」克勞福德·蒙薩諾
- 尼克·藍瑟里斯 飾 修理工
發展
喬治·米勒是悉尼的醫學士,在醫院急診室工作,片中描繪的許多受傷和死亡症狀,均是從工作得來。他在昆士蘭州鄉下長大時亦目睹眾多車禍,青少年時期他三位摯友就因車禍喪命[5]。在悉尼醫院擔任住院醫師時,米勒於1971年在夏季電影學院會見也與電影監製拜倫·甘迺迪,兩人共同製作的短片《熒幕中的暴力》(第一部;Violence in the Cinema, Part 1 )曾於電影節放映並摘得獎項。時隔8年,兩人協同首次出任編劇的占士·麥考斯蘭(片中穿着圍裙在食客面前出現的大鬍子男人),再度聯袂製作《霹靂神探怒掃飛車黨》。米勒認為,設定在荒涼的、反烏托邦的未來,會使暴力故事更容易為觀眾所信。於是占士將大量的第一次石油危機對駕車人士的影響吸收進劇本:
然而苦肉計的進一步跡象可用以確保流動性,原油襲擊擊中眾多油泵,從而揭示澳大利亞人捍衛自己加滿油箱權利的兇猛。加油站的人龍因汽油而聚集,從那些試圖插隊的人的身上可瞥見原始的暴力······喬治和我寫(麥斯)劇本時,就基於人們為保持車輛運轉而不擇手段的論斷,以及國家不考慮以巨資提供基礎設施直到補救的假想。
資金
甘迺迪和米勒起初把電影呈給熱心的路演的格雷厄姆·伯克,製片方認為兩人無法獲得政府的資助,「澳大利亞的監製都在拍藝術片,公司和委員會都贊同他們對藝術片的執着。」甘迺迪說[7] 。他們設計了一份長達40頁的文案供不同人士傳閱,最終籌集到資金。甘迺迪和米勒還墊付了當了三個月應急無線電臨時代理(甘迺迪當司機、米勒當醫生)的工資[7]。米勒表示最終預算為35到40萬美元[8]。
選角
喬治·米勒為使演員不帶舊恩,故意選了那些不太知名的。米路·吉遜之前只在1977年電影《Summer City》演出過,隨着在片中飾演古士的好友兼同學史蒂夫·比斯利前來試鏡。由於前一天晚上在派對上喝醉酒跟三名男子大動干戈而鼻青臉腫,吉遜試鏡時樣子很糟糕,他把自己喻為「就像黑藍相間的南瓜」。最終吉遜沒能得到想要的角色,只是陪伴自己的朋友。然而,選角經理很喜歡吉遜的相貌,於是告訴吉遜在兩個星期內回來,就因為「需要怪胎」。但當回來時,監製已經不認得傷口幾近痊癒的吉遜,吉遜還是有份參演[9]。
許多其他演員均出現在1974年電影《Stone》中。
製作
由於影片的預算極低,僅有吉遜和比斯利有資格穿真皮夾克和褲子,其他扮演警察的演員穿的都是人造皮革。拍攝花費10周拍攝,首單元用6周,特技和追車片段用4周完成。然而拍攝進入第4天,最初扮演麥斯妻子的羅茜·貝利騎自行車受傷,導致影片製作停滯,花費兩個星期將貝利替換為喬安妮·塞繆爾。最終拍攝花去了1977年11月和12月6周,並進一步用6周做第二單元,5月重製特技鏡頭[7]。拍攝在墨爾本郊區進行,追車場面則取景於吉朗附近的小河鎮。該片是首部用寬熒幕變形鏡頭拍攝的澳大利亞電影[8]。
後期製作在墨爾本北部的朋友家裏進行,威爾遜和甘迺迪在小休息室里,用甘迺迪當工程師的父親為他們設計的自製採編機剪接電影,他們還在那裏編輯聲效。托尼·帕特森由於簽約電影《Dimboola》,在編輯電影四個月後被迫離開,其工作由喬治·米勒接手。喬治與克里夫·海斯做了三個月後,由甘迺迪和米勒作最終剪接[7]。喬治·米勒想讓電影有哥德式、伯納德·赫爾曼類型的配樂,在聽到布萊恩·梅為電影《Patrick》工作後,米勒立刻聘請了布萊恩[5]。
登場車輛
- 片中由魯普和查理駕駛的Big Bopper同屬福特獵鷹,亦為退役警車,但僅配備302立方英寸V8引擎[11] 。
- 片中由塞斯和斯該圖駕駛的March Hare為六道發動機的1972年福特XA獵鷹轎車(此前為墨爾本的出租車),其警車外觀,是由導演利用資金購買後再進行拆車件和噴漆等調整做成的[12]。
- 片中的標誌性載具——麥斯的黑色Pursuit Special,為1973年福特XB獵鷹GT351,配備限量版硬車頂(1973年12月到1976年8月在澳大利亞銷售),主要由默里·史密斯(電影機械師)、鮑勃·福森科等人改造[13]。第一部電影的拍攝結束後,該車曾被出售,但沒有找到買主,只好移交給默里。製作第二部時,車子被喬治·米勒買回來繼續使用。由於車子再次遭到買主的冷落,所以電影拍攝後被留在阿德萊德的一個廢棄院子裏,鮑勃買回車子後對其修復。最後,它被放到英國坎布里亞郡的名車博物館再次出售,但該博物館於最近結業,這輛車子目前被美國邁阿密的Dezer(德澤爾)博物館館藏[14]。
- 「黑夜騎士」劫獲的車子和另一輛在續集中出現的Pursuit Special,為1972年霍頓摩納羅HQ LS跑車,亦進行調整,並被故意破壞使其像是捲入車禍一樣[15]。
- 由片中年輕夫婦駕駛的被飛車黨破壞的車,為1959年雪佛蘭Bel Air Sedan,其被調整到看上去類似帶假增壓器、厚輪胎和火焰噴漆的熱棒車。
- 片中出現的14輛摩托車,是由機車業界捐贈的川崎Z1000、Z900、本田CB750,其外觀被墨爾本公司La Parisienne全部修改——其中一部作為MFP用車被古士駕駛、一部作為維多利亞摩托車俱樂部Vigilanties成員扮演的托卡特幫成員的資產[16]。在拍攝結束時,14輛已在追車和碰撞場面中摧毀,包括導演的私家車萬事得Bongo麵包車(片頭中被Big Bopper追逐後失控的小型藍色麵包車),全部追車場面需一次性拍攝。
發行
電影於1979年由路演娛樂(現威秀電影)負責在澳大利亞發行[17],美國的發行則由美國國際影業負責,華納兄弟涵蓋其他區域,海外售價為180萬美元[8]。
1980年上映的美國版有許多澳洲方言被重錄為美語[18]。美國國際影像將這些改動分配好後,經歷了管理層的重新組織[19]。大部分的澳洲俚語和術語被換成美語用法,如"Oi!" 變為 "Hey!";"See looks!"變為"See what I see?";"windscreen"變為"windshield";"very toey"變為"super hot"和見習警官"proby"變為"rookie"。有例外的配音是塘鎮歌廳歌手聲音(羅賓那·查費擔任)、電台語音(約翰·萊擔任)和古士在駕駛卡車時遭到伏擊前的歌聲。由於米路·吉遜在美國不太知名,片中的動作場面成為了預告片和電視節目的宣傳重點。
原本的澳大利亞語聲道最終在2000年由影片的版權持有者美高梅限量再發行,此前該片DVD在美國發行時均帶美語和澳大利亞語聲道[20][21]。
新西蘭和瑞典最初禁播該電影。新西蘭認為古士在車裏被活活殺死的場面過於殘忍,且影射影片發行前不久的真實幫派事件。後來由於續集大獲成功,該片得以以成人分級在1983年上映[22] 。瑞典對該片的禁令於2005年解除,目前該片可以電視上播放,亦可從音像店購買本片。
評價
這部電影起初遭到激化批評,在1979年的評價中,澳大利亞社會評論家和電影監製菲利普·亞當斯譴責該片,稱其有「《我的奮鬥》一切的情感隆起」,無疑是「強姦犯、虐待狂、兒童殺手和查理·曼森的萌芽」[23]。電影最初在美國發行時,《紐約時報》的湯姆·巴克利稱該片「不成氣候」[24] 。然而,《綜藝》雜誌盛讚導演米勒的這部處女作[25]。2004年,該片被《紐約時報》列入史上1000部最佳電影[26]。截至2020年10月,該片在爛番茄持有90%的新鮮度[27]。
該片在北美限量發行致使其僅獲得800萬美元的票房,但在其他地區斬獲了近1億美元[28]。電影預算僅為40萬澳元,是財務上的重大成功,近20年來電影利潤和成本的最高比例的吉尼斯紀錄,直到1999年才被《死亡習作》打破。電影於1979年獲得三個澳大利亞電影學院獎,包括影片剪接、音效剪接和配樂,併入圍最佳影片、導演、原創劇本和男配角(休·基斯拜恩),亦獲得阿沃里茲奇幻影展評審團特別獎[29]。
票房
澳大利亞票房為5,355,490澳元[30],在2012年相當於22,613,934.26澳元。
衍生遊戲
2013年7月15日,遊戲廠商華納兄弟娛樂公佈以米路·吉遜主演電影《衝鋒飛車隊》為原型的同名遊戲的影片。該遊戲為第三人稱動作遊戲,預訂於2014年登錄PC、PS3、PS4、Xbox 360及Xbox One平台。遊戲故事並非電影中的澳大利亞,而是設在了因戰爭影響造成文明破壞的末世界,玩家將扮演電影主角麥斯(Max),駕駛愛車「V8攔截者」執行各式各樣的挑戰,以暴制暴。[31]
備註
參考資料
- ^ Mad Max : SE. DVD Times. 2002-01-19 [2009-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3).
- ^ 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 Inflation Calculator. 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 [2013-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5).
- ^ Mad Max, Box Office Informa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Numbers. Retrieved 2013-12-01.
- ^ 國賓戲院發行《燃燒的蛟龍》電影本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 [2024-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29).
- ^ 5.0 5.1 Scott Murray & Peter Beilby, "George Miller: Director", Cinema Papers, May–June 1979 p369-371
- ^ James McCausland. Scientists' warnings unheeded. The Courier-Mail (News.com.au). 2006-12-04 [2010-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24).
- ^ 7.0 7.1 7.2 7.3 Peter Beilby & Scott Murray, "Byron Kennedy", Cinema Papers, May–June 1979 p366
- ^ 8.0 8.1 8.2 David Stratton, The Last New Wave: The Australian Film Revival, Angus & Robertson, 1980 p241-243
- ^ Mary Packard and the editors of Ripley Entertainment (編). Ripley's Believe It or Not! Special Edition. Leanne Franson (illustrations) 1st ed. Scholastic Inc. 2001. ISBN 0-439-26040-X.
- ^ Mad Max Cars – Max's Yellow Interceptor (4 Door XB Sedan). Madmaxmovies.com. [2010-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13).
- ^ ''Mad Max'' Cars – Big Boppa/Big Bopper. Madmaxmovies.com. [2010-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17).
- ^ ''Mad Max'' Cars – March Hare. Madmaxmovies.com. [2010-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17).
- ^ ''Mad Max'' Movies – The History of the ''Interceptor'', Part 1. Madmaxmovies.com. [2010-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01).
- ^ Cars of the Stars Motor Museum. Carsofthestars.com. [2009-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1-08).
- ^ ''Mad Max'' Cars – The Nightrider's Monaro. Madmaxmovies.com. [2010-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15).
- ^ ''Mad Max'' Cars – Toecutter's Gang (Bikers). Madmaxmovies.com. [2010-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1).
- ^ Moran, Albert; Vieth, Errol. Kennedy Miller Productions.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Cinema. Scarecrow Press. 2005: 174 [2011-08-03]. ISBN 0-8108-5459-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5).
- ^ Herx, Henry. Mad Max. The Family Guide to Movies on Video. The Crossroad Publishing Company. 1988: 163 (pre-release version). ISBN 0-8245-0816-5.
- ^ McFarlane, Brian. Australian Cinem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8: 30 [2011-08-03]. ISBN 0-231-06728-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 ^ Gibson's Voice Returns on New 'Mad Max' DVD. Los Angeles Times. 2001-12-29 [2011-07-17]. [失效連結]
- ^ Mad Max (1979). The New York Times.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1).
- ^ Carroll, Larry. Greatest Movie Badasses Of All Time: Mad Max – Movie News Story | MTV Movie News. Mtv.com. 2009-02-03 [2010-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11).
- ^ Phillip Adams, The Bulletin, 1 May 1979; cited by urban cinefile, 2010, "Mad Max"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dams has since remained a prominent opponent of screen violence. He has also been consistent in his criticism of Mel Gibson's political and social opinions.
- ^ Buckley, Tom. Mad Max. The New York Times. 1980-06-14 [2010-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1).
- ^ By. Mad Max Review – Read Variety's Analysis Of The Movie Mad Max. Variety.com. 1979-01-01 [2009-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11).
- ^ The Best 1,000 Movies Ever Made. The New York Times. 2003-04-29 [2010-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2).
- ^ Mad Max. Rotten Tomatoes. [2020-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Mad Max. The Numbers. [2010-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9).
- ^ 互聯網電影數據庫(IMDb)上《Awards for 霹靂神探怒掃飛車黨》的資料(英文)
- ^ Film Victoria – Australian Films at the Australian Box Office (PDF). [2014-04-1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2-18).
- ^ 梅爾・吉勃遜主演同名電影改編 《衝鋒飛車隊》(Mad Max)新釋出遊戲影片. GNN. 2013-07-16 [2014-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