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發
趙發(1830年—1893年),宇盛齋,彝族撒尼人,雲南路南縣西街口鄉木凹子村人。清朝政治人物。
生平
出身貧苦,5歲時由姐姐帶着逃荒到路南,在鹿阜鎮東海子辦事處老寨子幫人放牛。最早做長工,喜舞刀弄棍結交朋友。清咸豐七年(1857年),趙發同圭山李文興、楊輝南等一道於4月28日率領彝漢農民、礦工千餘人在麟馬洞村風口坡(今屬彌勒縣)宣佈起義;先後攻下板橋、小屯、堡子等村鎮。咸豐八年(1858年)12月12日,趙發與楊輝南率領起義軍萬餘人以州署差役聶升兄弟為內應攻入路南縣城。1859年,他聯合澄江、彌勒、師宗的義軍圍攻宜良縣城。咸豐十年(1861年)3月,清軍分兩路進攻路南縣城,義軍奮力反擊。同年7月,縣城被清軍攻佔,楊輝南陣亡。趙發率領餘部撤退到石林、維則獨石山紮營,後因勢單力薄歸順官府[1]。
後跟隨清軍岑毓英鎮壓滇中滇東北義軍有功,從游擊參將被保奏將軍銜,曾先後授曲尋協(今曲靖、尋甸)、順雲協(今鳳慶、雲縣)、貴州和永安協等職,辦理過文山、廣南保甲。繼又任省會昆明六城武總監[2],任內治理得當,省城治安良好,有夜可不閉門的讚譽[3]。解甲歸田後定居在東海子。光緒十三年(1887),籌資金建房3問,聘請3個彝族老師在本村辦彝文讀書班。同年,又親自監修文廟、武廟,魁閣、城牆。趙發歸里十四年間,先後出資新修二龍塘小型水庫一座,新開水溝3條,渡槽2個,改善灌溉農田百餘畝,地改田150多畝。光緒十八年(1893年)病逝於東海子村[4]。
參考
- ^ 周良沛著. 阿诗玛在哪里. 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2014.04: 98. ISBN 978-7-222-08877-1.
- ^ 吳合對主編;老蓋撰稿. 世纪之旅-石林 第3卷 岁月之华. 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2001.06: 74. ISBN 7-81068-296-2.
- ^ 政協石林彝族自治縣文史資料編輯委員會; 石林縣文物管理所. 石林文物志(内部资料). 1999: 15.
- ^ 昆明市路南彝族自治縣誌編纂委員會編. 路南彝族自治县志. 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1996.11: 862. ISBN 7-5367-12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