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軍
賀蘭軍 | |
---|---|
存在時期 | 1949年 |
國家或地區 | 中華民國 |
效忠於 | 中華民國 中國國民黨 |
部門 | 正規軍 |
種類 | 軍隊 |
規模 | 3個師 |
駐軍/總部 | 中寧 |
參與戰役 | 寧夏戰役 |
賀蘭軍,是1949年8月寧夏馬鴻逵組建的部隊,取名意指寧夏失守後撤到到賀蘭山打游擊,進而退到騰格里沙漠阿拉善旗抵抗到底。[1]
歷史
1949年8月組建:[2]
- 軍長馬全良,兼寧夏兵團副司令官
- 副軍長王伯祥
- 參謀長鄭毅民
- 第二五七師:第十一軍暫編第10師(原暫十旅)調歸改稱。師長馬英才。駐望洪堡
- 保安第一師,師長王有祿。保一縱隊編成,轄兩個團。駐寧夏。
- 保安第三師,師長馬忠義
- 騎兵第十師,師長馬敦厚,轄十九、二十團。駐定、鹽、安3縣。
該軍編成後駐守寧夏中寧,1949年9月寧夏戰役中保安第一、第三師被殲滅。賀蘭軍軍長馬全良和第一二八軍軍長盧忠良、第十一軍軍長馬光宗領銜通電求和:「毛主席、朱總司令、彭副總司令:國民黨秉國以來,領導無方,紀綱不振,民生凋敝,至戰禍瀰漫全國,強者死於炮灰,弱者流於溝壑,刻又戰事迫近西北,面臨寧夏。全良等不忍地方70萬軍民遭受塗炭。爰於本月20日停戰,服從毛主席領導,實行民主,俾人民登於祉席,國基安如磐石。至於軍事如何改編,政治如何革新,聽候協商,一致服從。」彭德懷副總司令於9月21日晚發出十萬火急復電:「賀蘭軍馬軍長、一二八軍盧軍長、十一軍馬軍長:經電悉,諸將既願寧夏問題和平解決,殊堪欣慰,望督率部即速見諸實行,此間即告楊得志司令員知照,即派代表至中寧與楊司令員接洽,特復。」[3]9月21日部隊陷入混亂,社會秩序大亂。9月22日夜馬全良和副軍長王伯祥過仁存渡口去吳忠堡,9月23日上午,向解放軍第六十四軍軍長曾思玉,副政委傅崇碧,參謀長袁佩爵表示願意帶路與解放軍先頭部隊一起進城接管。1949年9月23日駐大壩、小壩的賀蘭軍和駐銀川的十一軍部隊自行潰散,散兵游勇四處搶劫,寧夏河西地區秩序大亂。馬全良、副軍長王伯祥陪同解放軍先頭部隊第六十四軍第191師副師長孫樹峰帶領572團二營和三營1個連於23日晚冒雨在仁存渡口過黃河,乘寧夏方面派出的40輛汽車,於深夜24時進駐銀川城,並接管了飛機場,控制了局勢。[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