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謝里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謝里夫(阿拉伯語:شريف‎,馬格里布方言:Chorfa),一個傳統的阿拉伯血統稱謂,該詞語是一個意為「貴族」、「高貴」的形容詞。

阿拉伯世界遜尼派哈桑·本·阿里的子孫為「謝里夫」,而稱哈桑弟弟侯賽因·本·阿里的子孫為「賽義德」。哈桑和侯賽因都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外孫,是穆罕默德的堂弟阿里和女兒法蒂瑪生育的兒子。然而1925年麥加謝里夫領英語Sharifate of Mecca滅亡後的後哈希姆時代,「賽義德」被用來指代哈桑和侯賽因的後代。什葉派則使用「賽義德」和「哈比卜」來指代哈桑和侯賽因的子孫。

從1201年開始,到漢志伊本·沙特佔領的1925年為止,哈桑·本·阿里的子孫一直擁有麥加謝里夫的頭銜,同時還經常身負漢志國王的稱號和權位。他的後裔現在還統治着約旦哈希姆王國,「哈希姆」一名出自穆罕默德出身的哈希姆部落英語Banu Hashim。在摩洛哥,幾個王朝均具有謝里夫血統,現在的阿拉維王朝也宣稱是謝里夫。

馬格里布

摩洛哥

阿拉伯詞語「Sharif」在馬格里布阿拉伯語中被稱為「Chorfa」,中文中都譯為「謝里夫」。在摩洛哥,伊德里斯薩阿德阿拉維王朝都是謝里夫血統。

伊德里斯一世是該國第一個知名謝里夫,他是阿里法蒂瑪的曾孫。786年,在麥加附近的法赫戰役中敗於阿巴斯王朝後,伊德里斯一世和他的子民從敘利亞逃到了摩洛哥。788年,他受到了梅克內斯附近的羅馬城市瓦盧比利斯阿馬齊格人的歡迎。他建立了帝國城市非斯。據信伊德里斯一世在791年被哈里發哈倫·拉希德派人毒死了,他去世的時候,妻子坎扎(Kenza)已經懷孕。兩個月後,他的兒子伊德里斯二世出生,他的僕人馬瓦里拉希德(Rached)和坎扎將之撫養長大。十一歲時,伊德里斯二世登基。他的陵墓位於瓦盧比利斯附近山上的穆萊伊德里斯英語Moulay Idriss。伊德里斯二世的後代一直統治該國到10世紀下半葉,當時宰那泰人的入侵導致了該王朝的滅亡,宰那泰人是一個原在法蒂瑪王朝治下,後再後倭馬亞王朝治下的阿馬齊格部落。伊德里斯王朝的子孫主要生活在北非的卡薩布蘭卡非斯瓦薩尼丹吉爾塔扎拉巴特塞拉烏季達梅克內斯得土安舍夫沙萬穆萊伊德里斯澤古尼英語Moulay Idriss Zerhoun等地。

從16世紀開始,薩阿德阿拉維家族開始在摩洛哥南部建立領地,並最終接掌了摩洛哥。摩洛哥絕大多數的謝里夫都是哈桑·本·阿里的後代。

阿爾及利亞

阿爾及利亞西部的特萊姆森艾因泰穆尚特西迪貝勒阿巴斯穆斯塔加奈姆穆阿斯凱爾謝里夫埃利贊瓦赫蘭等地也有伊德里斯裔的謝里夫。

根據法國歷史學家所稱,阿爾及利亞的英雄、埃米爾阿卜杜卡迪爾是穆罕默德的後代。[1]他的全名為「阿卜杜卡迪爾·本·毛希丁·本·穆斯塔法·本·穆罕默德·本·艾哈邁德·本·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卡維·本·阿里·本·艾哈邁德·本·哈立德·本·優素福·本·艾哈邁德·本·巴沙爾·本·穆罕默德·本·馬蘇德·本·塔烏斯·本·雅各布·本·阿卜杜卡維本·艾哈邁德·本·穆罕默德·本·伊德里斯二世·本·伊德里斯一世·本·阿卜杜拉卡邁勒·本·哈桑穆薩納·本·哈桑·本·阿里」。

但也有歷史學家質疑,認為埃米爾阿卜杜卡迪爾是阿馬齊格部落伊夫蘭英語Banu Ifran的後裔。[2][3]

利比亞

政治宗教兄弟會組織塞努西教團英語Senussi由賽義德·穆罕默德·本·阿里·賽努西英語穆罕默德·本·阿里·赛努西於1837年在麥加創建,1917年成為昔蘭尼加的埃米爾,1922年成為的黎波里的埃米爾。該王朝從其第六任蘇丹阿里·本·奧馬爾開始都具有謝里夫血統。他們後來成了利比亞的國王。

利比亞的末代國王伊德里斯一世在1969年的軍事政變中被推翻。目前申索利比亞王位的有賽義德·穆罕默德·塞努西和賽義德·伊德里斯·本·阿卜杜拉·塞努西英語Idris bin Abdullah al-Senussi

索馬里

索馬里,有一支聲稱自己是先知穆罕默德後裔的謝里夫部落。這些謝里夫族人是通過先知的外孫哈桑·本·阿里侯賽因·本·阿里與先知產生的聯繫。索馬里的侯賽因支族人作為少數族群「貝納迪里」(Benadiri)的一部分,主要生活在摩加迪沙等沿海城鎮,小部分因經商或購地遷居其他地區。哈桑支則主要生活在該國內陸,但也有一些依據摩加迪沙等地,大多數不屬於貝納迪里。但是,港口城市馬爾卡的謝里夫al-Ahdali不僅屬於貝納迪里,而且據稱是屬於哈桑一脈。謝里夫的長者稱他們的族人生活在索馬里南部、肯雅埃塞俄比亞,而他們主要生活在像巴爾代雷基斯馬尤拜多亞胡杜爾馬爾卡巴拉韋、摩加迪沙等城市地區。一些謝里夫族人在1977年歐加登戰爭後遷居埃塞俄比亞,他們主要生活在歐加登德雷達瓦奧羅米亞哈勒爾等地。還有很多謝里夫族人在1991年-1992年的索馬里內戰中逃離了索馬里

參見

參考

  1. ^ Société languedocienne de géographie, University of Montpellier. Institut de géographie, CNRS France, publié par le secrétariat de la Société languedocienne de géographie, 1881. Footnotes: v. 4, page 517
  2. ^ Rozet et Carette, L'Univers ou histoire et description de tous les peuples, Firmin Didot, 1850, p.193. [2015-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05). 
  3. ^ Complément de l'Encyclopédie moderne, Firmin Didot, 1857, t.5, p.722. [2015-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