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氏南征記
謝氏南征記 | |
---|---|
原名 | 사씨남정기 |
作者 | 金萬重 |
語言 | 韓語和漢文 |
故事時代背景 | 16世紀 |
發行資訊 | |
出版時間 | 17世紀 |
出版地點 | 朝鮮王朝 |
《謝氏南征記》是朝鮮長篇國語小說家金萬重(1637-1692年)所作的一部小說。作品以中國明朝為舞台(許多朝鮮文學作品以中國為背景進行創作。這種做法不僅可以迴避直接寫本國可能引起的麻煩,也為作者提供了更為廣泛的創作想像空間[1]:299。),描寫了一個中國官宦家庭的妻妾爭鬥,但實際上針對的是朝鮮肅宗被張禧嬪迷惑,將正宮仁顯王后閔氏廢黜之事。金萬重作為反對廢閔立張主張正統儒學思想的西人黨人物,被罷官流配到南海孤島。《謝氏南征記》就是作者在南海孤島時所作,小說以「勸善懲惡」為基本主題。《謝氏南征記》的出現標誌着現代意義上的長篇小說在朝鮮文學史上的出現[2]:842-859[1]:285-290。
《謝氏南征記》最初由金萬重用韓語(當時稱「諺文」,朝鮮世宗大王25年即公元1443年時創製並推行)寫成,後由他的姪孫金春澤(1670-1717年)翻譯成漢文。在翻譯的過程中,金春澤作了大量的加工。漢文版的《謝氏南征記》在文辭,內容和人物言行細節描寫方面比原著豐富的多。原著原本只是粗分為六章,每章標以很簡單的標題,「成婚」、「妖妾」、「奸邪之門客」、「家禍」、「南征」、「家運之恢復」。[3]而金春澤在翻譯的時候,模仿中國章回小說的做法,將小說細分為十二章,並分別標出每章基本內容。依據韋旭昇點校本,其回目為:「一、淑女贊白衣像, 良媒結赤繩緣」、「二、詩詠關雎樛木,琴奏霓裳羽衣」、「三、妾欺丈夫讒正室,多謀門客竊愛妾」、「四、謝孝女言告言歸,喬淫婦為鬼為蜮」、「五、寬耳君子信饞言,奸婢妖人戕愛子」、「六、結髮糟糠拜下堂,隔陽舅姑感夢中」、「七、懷沙亭寫柱記死,黃陵廟拜謁二妃」、「八、夫人依止空門,群小構成詩案」、「九、大船調琵琶,甘露洗瘴癘」、「十、使君載妖女,歸客逢故人」、「十一、奸人惡稔身斃、天道否極泰來」、「十二、謝氏得麟兒,喬女受誅戮」。漢文版的《謝氏南征記》辭藻華美,文采斑斕,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實際上是金萬重和金春澤兩人合作的產物。[4]:161-162[2]:842-859[1]:285-290
故事梗概
明嘉靖年間,北京順天府宰相劉熙的兒子劉延壽與妻子謝貞玉結婚十年無子。在妻子謝貞玉的勸告下,劉延壽又娶了位二房喬彩鸞。喬彩鸞起初懷的是女胎,後請來巫婆施法變女胎為男胎,為劉延壽生了個兒子,取名「掌珠」。不久,謝貞玉也懷孕。喬彩鸞和心腹女婢企圖投墮胎藥讓謝貞玉流產,但未得逞。謝貞玉結果也為劉延壽生了個兒子,取名「麟兒」。「麟兒」聰敏俊秀,劉延壽對他的疼愛勝過「掌珠」。喬彩鸞使用各種手段離間劉延壽和正房謝貞玉的夫妻關係,並與劉延壽的書士董清私通。在喬彩鸞的矇騙下,劉延壽開始懷疑謝貞玉,並最終在喬彩鸞的唆使下將她逐出家門。謝貞玉在劉家祖宗魂靈的啟示下,九死一生,逃往湖南長沙,最後在一所尼姑庵中淒涼度日。之後,劉延壽因喬彩鸞和董清二人的陷害,被皇上流配,幾乎死於瘴癘之地。後來,董清的靠山丞相嚴崇(嚴嵩)勢衰,董清因貪污瀆職、殘害百姓等罪名被處死。劉延壽被恢復了官職。劉延壽將喬彩鸞抓獲後處死。正房謝貞玉的沉冤得以昭雪,與劉延壽破鏡重圓。[2]:846-850[1]:123[4]:162
版本
金萬重的諺文稿本已不存世。現存韓國的《謝氏南征記》版本有74種之多。其中,按照語言分,諺文本有35種(包括後來根據流傳的漢譯本再轉譯成朝鮮文的),漢文本 有39種(包括金春澤譯本之外的其他轉譯的漢文本)。現存最早的兩種漢譯本的抄寫年代為1709年(其中一種收藏於延世大學圖書館),最早的諺文本年代為1773年(收藏於韓國精神文化研究院和高麗大學)。
按照版式分,有木刻本3種,活字本8本,抄本有63種之多。[5]
參見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1.3 韋旭昇著. 《韩国文学史》.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年7月. ISBN 978-7-301-14042-0.
- ^ 2.0 2.1 2.2 李岩; 徐建順、池水涌、俞成雲. 《朝鲜文学通史》.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0年9月. ISBN 978-7-5097-1511-6.
- ^ 《韦旭昇文集》第四卷. 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0: 374–375.
- ^ 4.0 4.1 金寬雄; 金晶銀. 《韩国古代汉文小说史略》.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1年1月. ISBN 978-7-301-18103-4.
- ^ 李, 金喜. 《南征记的文献学研究》. 韓國淑明女子大學校大學院博士論文,. 1986: 5–25.
- 【韓】李金喜. 《謝氏南征記》,半島出版社,1991年.
- 【韓】金鉉龍. 《<謝氏南征記>研究》, 《文湖》, 1969年第5期,145-14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