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覃聖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覃聖敏(1945年12月25日—2012年4月6日),壯族廣西上林人,民族學家、壯族史學家,八桂學派人物,以研究左江流域花山崖壁畫,以及壯族與泰國泰族同源著名。[1][2]

生平

1964年9月就讀於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1973年5月,在廣西博物館文物工作隊工作。1985年3月,調到廣西民族研究所工作。從1992年10月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主要從事文物考古、民族文化方面的學術研究工作,主編或與人合作出版專著10多部,發表論文60多篇。

在廣西博物館工作時,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專家,在武鳴甘圩巴馬所略發現新的巨猿牙齒化石,使全世界的巨猿化石地點增加了2個;參加過平樂銀山嶺戰國墓、貴港一號漢墓等重要考古發掘工作;主持隆安大龍潭大石鏟遺址的發掘工作;獨撰《秦代象郡考》一文,1983年發表在上海復旦大學主辦的《歷史地理》第三輯上,並於1984年獲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1984年主編《古南越國史》,1988年由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並於1990年獲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1984年參加廣西師範大學組織的《廣西通史》編寫工作,本人負責秦漢至南朝部分,1985年完稿,作為廣西師大教材油印,後於1999年由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並於2002年獲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1985年主持了左江流域的崖壁畫野外調查工作,主編了專著《廣西左江流域崖壁畫考察與研究》,由廣西民族出版社出版,並於1987年獲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1988年,組織《廣西左江流域崖壁畫展覽》,在中國歷史博物館(今國家博物館)展出。這是首次在北京展出的廣西歷史文化專題展覽。接着又與人合作,出版了《左江崖壁畫藝術尋蹤》,並於1993年獲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1991年,撰寫了《廣西壯侗語諸民族的龍蛇觀念研究》一文(日文),1992年收入日本亞細亞民族造形文化研究所編的《亞細亞的龍蛇——造形和象徵》一書中。1992年春節期間,本人組織聯繫,與日本立教大學合作,對東蘭的螞拐節進行調查,併合作出版《廣西東蘭縣蘭陽村青蛙節調查報告書》(日文),擴大廣西學術界與國外學術界的聯繫。立教大學的松平誠教授回到日本後,寫了介紹東蘭壯族農村的考察見聞,《參考消息》譯載。這是廣西壯族農村第一次登上《參考消息》。

1995-1996年,參加《壯族通史》的編撰工作,本人為副主編之一,並負責其中若干章的撰寫。此書於1997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並於1999年獲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1990-2003年,由本人聯繫、組織、主持的與泰國藝術大學合作的《壯泰傳統文化比較研究》的中泰合作項目,是本人費時費力最多的學術項目。該書分為五卷,約300萬字,本人為中文版主編,於2003年12月由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並於2004年獲廣西第八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第一名。這個項目在泰國引起了廣泛的反映,引起泰王室和民間的關注,許多人到廣西投資。在壯泰合作項目實施期間,本人撰寫《關於壯泰民族的起源問題——壯泰傳統文化比較總論之一》、《壯泰民族傳統文化基本特徵的比較——壯泰傳統文化比較總論之二》,分別發表在《廣西民族研究》上,並分別於1999、2002年獲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

著作

  1. 《古南越國史》,合著,廣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獲1990年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
  2. 《廣西左江流域崖壁畫考察與研究》,合著,廣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獲1987年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3. 《左江崖壁畫藝術尋蹤》,合著,廣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獲1993年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4. 《壯泰語諸民族歷史與文化資料譯叢》,主編,《廣西民族研究》1992年增刊。
  5. 《廣西東蘭縣蘭陽村青蛙節調查報告書(日文版)》,中日合作項目,覃聖敏為中方主編,1993年。
  6. 《壯族百科辭典》,副主編,廣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7. 《壯族體質人類學研究》,覃聖敏策劃,廣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8. 《壯族通史》,副主編,民族出版社1997年。獲1999年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9. 《廣西通史》,合著,覃聖敏負責秦漢至南朝部分,1985年完稿,作為廣西師大教材油印,後於1999年由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獲2002年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10. 《壯泰傳統文化比較研究》,主編,中泰合作項目,分為五卷,約300萬字,覃聖敏為中文版主編,廣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獲2004年廣西第八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第一名。
  11. 《京族:廣西東興市山心村調查》,合著,雲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
  12. 《東南亞民族—越南、柬埔寨、老撾、泰國、緬甸卷》,主編,廣西民族出版社2006年。
  13. 《上林覃氏宗族志》,主編,香港天馬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5月版。
  14. 《駱越畫魂:花山崖壁畫之謎》,獨著,廣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15. 《大化瑤族自治縣概況》,總纂之一,民族出版社2009年。
  16. 《中國民族—漢族卷》,主編,廣西民族出版社2012年。

主要論文

文物考古類

  1. 「廣西南部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遺存」(集體名,本人執筆),《文物》(北京)1978年第9期。
  2. 「廣西恭城長茶地南朝墓」(集體名,本人執筆),《考古》(北京)1979年第2期。
  3. 「廣西新州舊石器調查」(集體名,本人執筆),《考古》(北京)1983年第10期。
  4. 「從桂林甑皮岩豬骨看家豬的起源」,《農業考古》(南昌)1984年第2期。
  5. 「漢初南越國的農業」(合作,本人主筆),《農業考古》(南昌)1985年第1期。
  6. 「廣西花山崖壁畫年代新證」(合作,本人主筆),《民族研究》(北京)1985年第6期。
  7. 「試論嶺南中石器時代」(合作,本人主筆),《人類學學報》(北京)第4卷第4期,1985年。
  8. 嶺雒(本人筆名):「左江流域崖壁畫考察及學術討論會紀要」,《廣西民族研究》1986年第1期。
  9. 「廣西左江崖壁畫簡論」(合作,本人主筆),《民族藝術》(南寧)1986年第2期。
  10. 「論左江崖壁畫的年代」,《三月三》(南寧)1986年第4期。
  11. 「一組銅鼓鑄紋的研究」(合作,本人主筆),收入《銅鼓和青銅文化的新探索——中國南方及東南亞地區古代銅鼓和青銅文化第二次國際討論會論文集》,廣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

史地類

  1. 「有關『陸梁』的幾個問題」,中華書局《文史》(北京)第二十四輯,1985年。
  2. 「南越君主名號小考」(譯日稿),《廣西民族研究》(南寧)1986年第2期。
  3. 「馬援獲得駱越銅鼓地點的商榷」,《印度支那》(南寧)1988年第1期。
  4. 「壯族地區的古代交通」,《廣西民族研究》(南寧)1988年第3期。
  5. 「句町古史鈎沉」,《廣西民族研究》(南寧)1988年第3期。
  6. 「五嶺辨正」,中華書局《文史》(北京)第三十二輯,1990年。

民族類

  1. 「仆鑒、獨力解」,中華書局《文史》(北京)第二十三輯,1983年。
  2. 「二千五百年前壯族祖先的一首歌」,《民族文化》(昆明)1983年第3期。
  3. 「略談古代漢語中的壯語」,《三月三》(南寧)1984年第1期。
  4. 「廣西古代風俗雜考」《三月三》(南寧)1984年第4期。
  5. 「秦至南朝時期嶺南民族及民族關係芻議」,《廣西民族研究》(南寧)1987年第1期。
  6. 「左江崖畫與壯族祖先崇拜」(合作,本人執筆),《世界宗教研究》(北京)1988年第3期。
  7. 「壯泰文化比較初識——訪泰隨思」,《廣西民族研究》(南寧)1988年第4期。
  8. 「壯族春節習俗研究」,《廣西民族研究》(南寧)1989年第3期。
  9. 「廣西壯族的喪葬習俗」,《廣西民族研究》(南寧)1989年第4期。
  10. 「廣西壯侗語諸民族的龍蛇觀念研究」(日文),收入日本亞細亞民族造形文化研究所編:《亞細亞的龍蛇——造形和象徵》,東京,1992年。
  11. 「『跳嶺頭』諸神考略」(合作,本人主筆),《民族藝術》(南寧)1992年第4期。
  12. 「竹文化與宗教習俗」(上),《廣西民族研究》(南寧)1993年第4期。
  13. 「竹文化與宗教習俗」(中),《廣西民族研究》(南寧)1994年第1期。
  14. 「關於壯泰民族的起源問題——壯泰傳統文化比較總論之一」,《廣西民族研究》(南寧)1998年第3期。此文於1999年獲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
  15. 「壯族原始數概念的『一二五』模式」,《廣西民族研究》(南寧)1999年第4期。
  16. 「壯泰民族傳統文化基本特徵的比較——壯泰傳統文化比較總論之二」,《廣西民族研究》(南寧)2000年第1期。此文於2002年獲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
  17. 「走在中南半島『屋脊』上——老撾散記」,《民族藝術》(南寧)2000年第2期。
  18. 「壯泰民族傳統文化的發展前景——壯泰傳統文化比較總論之三」,《廣西民族研究》(南寧)2001年第4期。
  19. 「廣西上林唐碑唐城學術研討會綜述」,《廣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20. 「中國和印支半島的甌駱越人及其後裔」,載於車越喬、顏越虎主編:《越文化實勘研究論文集》,中華書局出版發行,2005年3月。
  21. 「壯泰族群的淵源」,《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期。
  22. 「《壯泰民族傳統文化比較研究》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首發式」(新聞),載於同上書。
  23. 「『特掘』、廣西商周文化和駱越古都」,載於《乜掘,岜慈――大明山龍母揭秘》第82~104頁,廣西民族出版社,2006年3月版。
  24. 「武鳴馬頭與駱越古都」,《南寧晚報》2006年4月25日第46~47兩版。
  25. 「有關甌、駱的歷史記載及考證」,《大明山的記憶――駱越古國歷史文化研究》第-頁,廣西民族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26. 「廣西覃氏祖源辨正」,《廣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27. 「西甌駱越新考」,《百越研究——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第1—19頁,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28. 「甌駱古都及其南遷」,《越文化實勘研究論文集》(二),科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29. 《物化意念的精彩闡釋——讀玉時階著《瀕臨消失的廣西少數民族服飾文化》,《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4期。

文學類

  1. 「江青哭自己(雙簧)」,1976年作於陝西周原。
  2. 「我聽王力教授講平仄」,《廣西文史》2006年第2期。
  3. 「『萬壽公王』祭文」,上林縣首屆萬壽節開幕式閱讀。

發言稿與新聞稿

  1. 《壯泰民族傳統文化比較研究》中文版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首發式(新聞搞)(2005年10月)
  2. 「壯族和泰族是同根生的民族」,(2006年4月8日)
  3. 「西甌駱越新考(發言稿)」,百越民族史學會年會,(2007年12月10日上午)。
  4. 「拂去百越古道上的歷史塵埃」,百色某學術研討會,(2011年7月25日完稿)
  5. 「布洛陀與坤布隆比較芻議」,(年代地點不詳)

未公開發表論文

  1. 「上林唐碑唐城考察漫記」
  2. 「正本《永樂大典失蹤之謎》」
  3. 「上林師公文化概論」(與葉展新合撰)

參考資料

  1. ^ 覃聖敏. 《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 中國: 廣西人民出版社. 2003. ISBN 9787219049150 (中文(簡體)). 
  2. ^ 著名壮族学者覃圣敏昨日逝世. [2013-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4). 
  • 《廣西大百科全書•當代人物》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