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虬江路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虬江路 西
E Qiujiang Rd. W
命名緣由吳淞江故道
地點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上海市虹口區靜安區
東端四川北路
西端共和新路
建造
動工1914年

虬江路,橫貫中國上海市虹口區靜安區(原閘北區)的一條馬路。東起虹口區四川北路,西至閘北區共和新路羅浮路新廣路一線以東屬虹口轄區,以西為新靜安(原屬閘北)轄區。虬江路在上海以銷售二手電器聞名。

歷史

虬江」一詞為吳語舊江」的訛音,虬江原為吳淞江(即蘇州河)的故道(今天在市北楊浦一帶仍有虬江,其與黃浦江交界處有虬江碼頭)。明代,該河道嚴重淤積,因而改道,原河道遂稱之為舊江。虬江的流向大致為:從今虬江路至沈家灣(現哈爾濱路),從沙涇港,至屈家橋,然後向東北流入今天楊浦的走馬塘。因其是自然河道與歷史原因,故而在很長時期一直被上海市民視作是上海的眾多地理分界線的一條。清朝雍正年間,上海縣寶山縣縣境以此江作為分界線,江南為上海縣,江北為寶山縣。1842年,上海開埠後,隨着租界的逐步擴大,至1899年,公共租界最後一次擴張,公共租界已北抵武進路、虬江路一帶。於是,虬江又成為公共租界與華界的分界線。

1914年(民國三年)後,由於河道逐漸堙沒,於是政府當局開始填河築路。將潭子灣俞涇浦之間陸續填沒,築成虬江路。1920年後,虬江路、四川北路東側至虬江路、淞滬鐵路東一段填沒,築成今天的虬江支路(2002年,四川北路公園建設時已改稱衡水路)。

虬江路的舊貨市場

1927年至1949年

自1914年,虬江被填河築路之後,由於處於華界與公共租界交界處,雙方行政部門都對此處管理不嚴,加之該路連接當時的上海北站,於是虬江路逐步成為上海的洋貨舊貨市場以及黑市市場。儘管1927年上海特別市成立,寶山縣的南部被划進了上海特別市,虬江路就不再是上海與寶山的邊界線了,但由於上海站的繁忙,來往的客流和大量外來人員給虬江路依然帶來大量的商機[1]

中國近代著名的買辦和實業家葉澄衷當年便是從虬江路發家,葉澄衷曾經在虬江路上出售了大量外國輪船上的舊五金與舊工具。由於這些舊器具都是進口貨,在當時價值不斐。不過如果在租界公開出售,往往會被工部局進行干涉。因而像虬江路這樣的地區成為了最好的銷售地點。

直至抗戰前,廣東街(今新廣路)至龔家宅路、中州路一帶已攤頭林立。此後規模逐步擴大,從虹口區南部偏西虬江支路上,東起四川北路,西至虬江路,佔地約2000平方米。1945年抗戰勝利後,因為是戰敗國的國民面臨被遣返回國。日僑紛紛拋售大批家具什物。加之虹口一帶為日本人在滬較大的聚居地(但並非日租界,上海實質上的租界只有公共租界法租界),因而虬江路成為很好的銷售場所,虬江路的舊貨市場由此更為壯大。

1949年至1956年

解放後到1955年左右,由於隨着經濟形勢的逐步好轉。虬江路的舊貨市場也發展到鼎盛時期,市場內店攤成市,生活、生產資料齊全,買賣修理兼有。據當時的統計,當年虬江路有大小舊貨店88家,固定和流動攤販314戶,「交行」(用批發價交換舊貨)26人,「天平擔」(挑擔收售舊貨販)389人,市場經營額每月達20萬元左右,形成各業俱全的綜合性舊貨市場。

公私合營後至開放前

1956年公私合營時,政府將固定攤、店分別組建成五金工具、舊電料、舊油桶、舊油布、舊雜貨五金、自行車、皮箱、舊木料等10家合作化商店。1959年以後,虬江路市場經過幾次改組,至1976年合併成虬江支路廢舊物資商店和虹口五金工具商店。但是期間,業務一度萎縮,盛況不復當年。

1978年以後

虬江路一處大型數碼產品二手市場

隨着1978年以後,傳統政策的鬆動,到19八十年代初,企業自主權擴大,商場充分發揮既有商品買賣,又有修理;既有辦理函購,又有代客打包運輸特色。

進入1990年代後,虬江路逐步形成了以音響、電腦、電子設備為主的市場,陸續建成了虬富、恆森、富傑(已拆)、薪邁鵬(現為京大國際)、虬江路上海音像城(2005年開業)、賽格等幾大市場,沿街商鋪30餘家,臨時馬路地攤不計其數。

隨着進入21世紀以後,加之上海世博會的日益臨近,政府開始逐步清理虬江路地區,並且在計劃中提出:「落實結對共建規劃,指導虬江路市場立足於文明經營、守法經商,完善共建目標,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確保共建目標的實現。」

2018年5月15日起,四川北路街道與其他有關部門開始對虬江路進行聯合整治,大批商店關門歇業,至2022年底,大部分原先的二手商品市場建築本體均已被拆除推平,僅剩新虬江數碼商城仍在開業中。[2]。2021年1月31日,虬江路上海音像城結束在虬江路的營業並動員部分商戶一起並搬遷至輕紡市場[3]

交匯道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