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伏依別墅
薩伏依別墅 Villa Savoye | |
---|---|
概要 | |
類型 | 別墅 |
建築風格 | 現代主義、國際主義 |
所屬國家/地區 | 法國 |
行政區 | 伊夫林省普瓦西 |
地址 | 維利爾斯街82號 普瓦西78300號 |
座標 | 48°55′28″N 2°1′42″E / 48.92444°N 2.02833°E |
現居租戶 | 國家古蹟中心 |
起造 | 1928年 |
竣工日 | 1931年 |
翻新 | 1963年、1985年-1997年 |
擁有者 | 法國政府 |
技術細節 | |
材料 | 鋼筋混凝土、混凝土 |
設計與建造 | |
建築師 | 勒·柯比意、皮耶·姜奈瑞 |
保護情況 | 歸類歷史遺蹟[*]、Patrimoine du XXe siècle[*]、世界遺產組成部分[*] |
網站 | |
http://villa-savoye.monuments-nationaux.fr/ | |
地圖 | |
參考 | |
[1][2] |
薩伏依別墅(法語:Villa Savoye),是位於法國巴黎郊區普瓦西鎮的一棟現代主義風格的別墅。由瑞士建築師勒·柯比意和其堂弟皮埃爾·讓納雷兩位建築師所設計,於1928年到1931年使用鋼筋混凝土建造。[3][4]
別墅實踐了勒·柯比意在《走向新建築》中提出的「新建築五點」,代表了現代建築理念的基礎,而且是國際主義建築中最著名的一件作品。
薩伏依別墅最初是當作薩伏依家在鄉間的避難所而設計,1940年以後就不再使用,並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陷入無人修理的境地。1958年,它成為了法國的國家財產。雖然它曾多次被計劃拆除,但是它還是在1965年作為法國歷史紀念物被保護起來(這是比較罕見的,因為柯比意當時還在世)。1985年至1997年,它被徹底的翻新了一遍。現在,它處於國家古蹟中心的管理之下,全年向遊客開放。2016年被列為世界遺產。[5][6]
背景
1920年代末,柯比意已經名聲在外。他的著作《走向新建築》被翻譯成多國文字,他憑藉莫斯科中央局大廈的設計成為了俄羅斯先鋒派的一員,而他的國際聯盟大廈設計方案引發的爭論也為大眾所知。此外,他也是國際現代建築協會創始人之一。總之,柯比意逐漸地成為了現代建築的代表人物[7]。
柯比意在1920年代早期設計的別墅體現了他提出的建築的「精確性」——設計的各個細節都需要使得設計本身和城市規劃相適應。1920年代晚期的設計,如阿爾及爾的城市規劃,則顯得更自由一些[8]。
設計委託
皮埃爾·薩伏依和妻子艾米利在1928年春天找到了柯比意,提出了在普瓦西設計一所鄉間別墅的請求。這個地塊是一片森林中的草地,從這裏向西北方向看去,可以看到很美麗的景色;而從附近的道路到達這一閣地塊也是經由相同的方向。雖然艾米利設想了一座配有停車位、額外的臥室和看門人的小屋的夏日別墅[9],但是實際上柯比意並沒有受到委託方的限制,這樣他得以從自己的建築理念考慮問題。1928年9月,柯比意開始着手進行別墅的設計工作。雖然在1928年秋季至1929年春季期間,他為了節約成本,對最初的設計進行了一些改動,但是為了讓最初的設計理念體現在成果之中,柯比意將建築的體量進行了適度的縮小,把主臥移動到了一樓,而整個建築的基準網格間距也從5米調整到了4.75米[10][11]。
建造
1929年2月估算的建築造價為大約50萬法郎,其中不包含看守人的小屋以及周圍景觀的造價。1929年2月,業主正式提出了這個項目,並於同年3月簽約。在建設過程中,設計方案又被進行了多次修改,調整了層高,移除了司機臥室,又重新加上了司機臥室,這些修改導致造價上升至約80萬法郎。建築開工時,看守人的小屋的設計工作仍未開始;直到1929年6月才確定最終設計方案。最初曾經設計了兩座小屋,但是由於造價原因,最終只保留了一座[12]。雖然建設工程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完成了,但是直到1931年,別墅才具備了入住條件[13]。
設計
薩伏依別墅可能是柯比意自1920年代以來最好的作品,對現代主義建築具有深遠的影響[14]。它的設計理念來自於柯比意對於建築設計提出的「新建築五點」:[5]
- 柱子支撐,使用柱子來支撐,而不是牆面,由此可有自由平面,自由立面,橫向窗戶;
- 屋頂花園,讓建築佔據的地塊保持綠化;
- 自由平面,不使用承重牆,根據需要安排隔斷;
- 橫向長窗,以提供自然的照明和通風;
- 自由立面,建築立面僅當作建築的外表皮進行設計,不受結構方面的制約。
與他早期設計的城鎮中的別墅不同,薩伏依別墅四面沒有建築,這樣一來柯比意獲得了根據日照對四個方向都進行深入設計的機會。他在一層設置了入口大廳、一條上樓的坡道、樓梯、車庫、司機和僕人的房間。二層設置了主人的臥室、兒子的臥室、客人的臥室、廚房、客廳和屋頂花園,其中,客廳朝向東南,屋頂花園朝東,兒子的臥室朝西北、廚房和輔助用房朝向西南。三層(屋頂)則設置了日光浴場。[15]
平面圖根據黃金分割的比例設計,比正方形稍長的矩形平面被等分成16份,在入口等位置附近又進行了細分,平面佈置依據這一劃分進行[16]。
在《走向新建築》中,柯比意說,「汽車是具有單一功能(用來代步)和多重目標(舒適性、耐久度、外觀,等等)的事物」[17]。這座別墅被定位在鄉間住宅,位置又在巴黎郊外,必須通過乘坐汽車到達。明白了汽車的移動性帶來的靈感,才能完整理解這座建築[14]。車輛可以開進別墅的架空部分,甚至連一層外牆的弧線都是由汽車的最小轉彎半徑決定。乘車進入建築架空部分之後,乘客在大門前下車,司機繼續向前把車停入車庫;而乘客們則直接通過一個柱廊來到大廳[18]。
大廳中的四根圓柱引導來訪者走向別墅內的斜坡。這個斜坡幾乎可以在別墅的任何角落看到。沿着這個斜坡可以從一層到達二層,直到三層的日光浴場[14]。柯比意在他的設計生涯中一直試圖將居住的行為變得神聖不可侵犯,甚至連清洗和進餐這樣的舉動都放在了特殊的位置,以強調它們的重要性[19]。薩伏依別墅的大廳中設置了一個水池以強調「清洗」[20],而登上屋頂的斜坡則強調了「陽光帶來的保健效果」[21]。
一層架空部分支撐二層的柱子起到了很多的效果,在兩側,柱子和二層的外牆位於同一平面,以提供支撐和外牆的厚實感;而在前後兩面則稍向後退,以強調房屋立面在水平方向上的觀感。此外,設計中增加了兩個小柱子以支撐二層的長條窗,雖然這兩根柱子和一層外部的柱子的位置接近,但是由於透視原因,這兩根柱子顯得更靠里一些[22]。
薩伏依別墅使用了水平長條窗,這在柯比意的早期作品中也有使用。與同時代的其他建築師不同,柯比意喜歡使用木條窗,而非金屬窗。這可能是因為木條窗中的玻璃較外牆面稍向後退,這樣一來整面牆看起來像是由若干平行的平面組成[23]。
後續歷史
建築完工後,薩伏依一家遇到了由於更改設計而需要付出的追加款項問題,以及房屋的維修問題。每年秋天別墅的屋頂都會漏水[15]。薩伏依一家在這裏居住到了1940年,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而被迫離開。在戰爭期間,德國人將別墅用於堆放乾草[24],後來美國人也佔用過這座別墅。薩伏依一家在戰後回到此地,但是沒有再在這裏居住過,並很快放棄了這裏的房產。這座房子在1958年被普瓦西鎮政府徵用,最初被當作公共的青少年活動中心,後來曾考慮拆掉別墅以騰出空地建設校舍。這一舉動遭到了一些建築師的抗議,柯比意本人也介入此事,最終得以把別墅保留下來。讓·杜比松於1953年不顧柯比意的反對試圖翻新這座建築,這是第一次有人試圖翻新在世建築師的作品。1965年,這座建築作為文物獲得政府的登記,這是首座被登記為文物的現代主義建築。1985年,一個完全由國家投資的翻新項目,在建築師讓·路易·維勒主持之下進行,翻新工作於1997年結束。翻新工程包括結構的修理和表皮、台階的修補[4],照明設施和監控設施的安裝,以及家具擺設的復原[5][13]。
影響
薩伏依別墅是1930年代極具代表性的一座建築,仿效它建立的建築遍佈世界各地[25]。這座建築出現在當時兩部影響極大的著作中:一本是亨利-羅素·希區柯克和菲力普·強生於1932年出版的的《國際式》,另一部是F.R.S.約克1934年出版的《現代公寓》。此外,這本書也出現在柯比意自己的全集第二卷。在柯林·羅1947年撰寫的文章《理想別墅的數學》中,薩伏依別墅被拿來和帕拉第奧的圓廳別墅進行對比[26]。
柯比意在這一棟別墅的設計上獲得了極大的自由,這讓他能更多的在自己的新建築五點中發揮創造力,而非受制於業主的需求——這是柯比意生涯中最後一個如此完整的作品。這座建築標誌着柯比意一個階段的設計思考的結束,也是柯比意「白派」系列建築的最後一個作品[14]。
批評家將抽象的新建築五點與薩伏依別墅進行了對比,指出了一些問題:[27]
- 一層外圍的柱子:薩伏依別墅中的柱子更像是裝飾性的,而非體現建築本身的結構。
- 屋頂花園:缺乏細節設計導致屋頂漏水。
在薩伏依別墅之後,柯比意在貝斯特居伊的別墅試驗了超現實主義。但是在他的下一個別墅設計——土倫附近的曼德洛特夫人別墅中,卻使用了批判地域性主義,並使用了當地的石材[28]。
位於澳大利亞坎培拉的澳大利亞原住民及托雷斯海峽島嶼居民研究協會建築(阿什頓·拉蓋特·麥克道戈爾設計)的西翼是一個和薩伏依別墅幾乎完全相同的建築,只是外表面顏色是黑色[29]。這種正反相對的建築被霍華德·雷加特描述為「一種倒置、一種反射、也是一種影子」[30]。
腳註
- ^ Ville Savoye à Poiss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entre des monuments nationaux. Retrieved January 19, 2011.
- ^ Monuments historiques ; Label XX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inistry of Culture. Retrieved January 20, 2011. (French)
- ^ Villa Savoye à Poissy: Tourism Industry. Centre des monuments nationaux. [2012-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7) (法語).
- ^ 4.0 4.1 Courland, Robert. Concrete Planet. Prometheus Books, Amherst, NY. (2012) 326頁.
- ^ 5.0 5.1 5.2 Villa Savoye - A machine for living. Ultimate House. 2007-10-16 [2011-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0).
- ^ Travel review of a visit to Villa Savoye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1-07-12.
- ^ Curtis (2006), p93
- ^ Benton (1987), p192
- ^ Samuel (2004), p33
- ^ Curtis (2006), p96 & 97
- ^ Benton (1987), p200 & 201
- ^ Benton (1987), p201-203
- ^ 13.0 13.1 Panayotis Tournikiotis. Le Corbusier, Giedion, and the Villa Savoye: From Consecration to Preservation of Architecture (PDF). Columbia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January 20, 201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7-26).
- ^ 14.0 14.1 14.2 14.3 Gast (2000), p66
- ^ 15.0 15.1 Benton (1987), p194 & 195
- ^ Gast (2000), p74-77
- ^ Le Corbusier (1997), p137
- ^ Curtis (2006), p95 & 96
- ^ Samuel (2007), p169
- ^ Samuel (2007), p185
- ^ Samuel (2007), p186
- ^ Curtis (2006), p97 & 98
- ^ Samuel (2007), p76-78
- ^ Curtis (2006), p94
- ^ Curtis (2006), p98
- ^ Rowe (1987), p13
- ^ Gast (2000), p71
- ^ Curtis (2006), p108-112
- ^ Macarthur, John: Australian Baroqu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 Architecture Australia, March/April 2001
- ^ Berman, Maria: Stealing Beauty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0-09-18. in Frieze Magazine, Issue 99, May 2006
參考書目
- Benton, Tim. The Villas of Le Corbusier.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7. ISBN 0-300-03780-5.
- Curtis, William J R. Le Corbusier -Ideas and Forms. London & New York: Phaidon Press. 2006. ISBN 0-7148-2790-8.
- Gast, Klaus-Peter. Le Corbusier - Paris Chandigarh. Basel, Berlin, Boston: Birkhäuser. 2000. ISBN 3-7643-6291-X.
- Etchells, Frederick. Towards a New Architecture by Le Corbusier. Oxford, England: Architectural Press. 1997. ISBN 978-0-7506-6354-0.
- Rowe, Colin. The Mathematics of the Ideal Villa and Other Essays.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MIT Press. 1987. ISBN 978-0-262-18077-1.
- Samuel, Flora. Le Corbusier - architect and feminist. Chichester, England: Wiley Academy. 2004. ISBN 0-470-84747-6.
- Samuel, Flora. Le Corbusier in Detail. Oxford, England: Architectural Press. 2007. ISBN 0-7506-0627-4.
延伸閱讀
- Hitchcock, Henry-Russell; Philip Johnson. The International Styl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W.W. Norton & Company. 1966. ISBN 0-393-036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