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年華
花樣年華 In the Mood for Love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王家衛 |
監製 | 王家衛 |
編劇 | 王家衛 |
故事 | 劉以鬯《對倒》 |
主演 | 梁朝偉 張曼玉 |
配樂 | 麥可·葛拉索、梅林茂 |
攝影 | 杜可風 李屏賓 |
剪接 | 張叔平 |
片長 | 98 分鐘 |
產地 | 香港 |
語言 | 粵語 上海話 |
官方網站 | 《花樣年華》官方網站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
/
/
2001年1月26日 洛杉磯、紐約 2001年2月2日 德語區 2001年2月15日 / 2001年2月16日 2001年2月23日 2001年3月15日 / 2001年3月29日 東京 2001年3月31日 2001年4月6日 2001年5月3日 2001年6月28日 (重映) 2001年7月6日 2001年7月27日 2001年9月14日 2001年9月28日 2001年10月4日 2001年12月14日 馬尼拉 2002年9月25日 達沃 2002年11月13日 2003年2月14日 2003年5月22日 2005年10月6日 2024年3月14日 (重映) 2024年3月16日 (4K重映) |
發行商 | 春光映畫 |
票房 | HK$8,663,227.00 |
前作與續作 | |
前作 | 《阿飛正傳》(1990年) |
續作 | 《2046》(2004年) |
《花樣年華》(英語:In the Mood for Love)是一部於2000年上映的愛情浪漫電影,為王家衛導演的第七部電影,靈感來自劉以鬯的小說《對倒》。電影由香港與法國合拍,梁朝偉、張曼玉共同主演。
《花樣年華》於2000年5月20日在康城影展上首映, 並獲得好評及金棕櫚獎提名;梁朝偉獲得最佳男主角,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香港男演員。《花樣年華》經常被列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之一,也是亞洲電影的主要作品之一。在2005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票選為「最佳華語片一百部」之一[1]。在BBC於2016 年的一項調查中,《花樣年華》被來自世界各地的177位影評人評為21世紀第二大電影,稱:「從來沒有一部電影能如此流利地用失落和慾望的通用語言來表達。」2022年,《視與聽》的史上最偉大電影評論將這部電影排在第5位,是1975年至2022年間排名最高的電影。[2]
《花樣年華》為王家衛執導三部曲的第二章,故事上承《阿飛正傳》,下續《2046》。
劇情簡介
在1962年的香港,報館編輯周慕雲與妻子搬進一棟上海人聚居的大廈,差不多時候搬進來的還有年輕美麗的陳太太蘇麗珍和她那位在日資公司上班的丈夫。後來兩人發覺自己的配偶與對方的配偶有婚外情,他們兩人之間亦產生了微妙的感情。
演員列表
主要演員
演員 | 角色 | 關係 |
梁朝偉 | 周慕雲 | |
張曼玉 | 蘇麗珍 | |
潘迪華 | 孫太太 | 包租婆 |
雷震 | 何先生 | 蘇麗珍的老闆 |
蕭炳林 | 阿 炳 | 周慕雲的同事 |
張耀揚 | 陳先生 | 蘇麗珍的丈夫 |
孫佳君 | 周太太 | 周慕雲的太太 |
- 張耀揚與孫佳君的正面鏡頭在原版電影中完全沒有出現過。
其他演員
標題
電影的中文原名,意為「花開的年代」或「花樣年華」——比喻青春、美麗和愛情的轉瞬即逝,是源於1946年電影中周璇的一首同名歌曲。英文標題來源於歌曲「I'm in the Mood for Love」。王家衛曾計劃將這部電影命名為《秘密》,直到後期製作後期才聽到這首歌。
獎項
頒獎典禮 | 獎項 | 名字 | 結果 |
---|---|---|---|
第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 最佳電影 | 提名 | |
最佳導演 | 王家衛 | 提名 | |
最佳男主角 | 梁朝偉 | 獲獎 | |
最佳女主角 | 張曼玉 | 獲獎 | |
最佳女配角 | 潘迪華 | 提名 | |
最佳新演員 | 蕭炳林 | 提名 | |
最佳攝影 | 杜可風、李屏賓 | 提名 | |
最佳剪接 | 張叔平 | 獲獎 | |
最佳美術指導 | 張叔平 | 獲獎 | |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 張叔平 | 獲獎 | |
最佳原創音樂 | Michael Galasso | 提名 | |
第37屆金馬獎 | 最佳劇情片 | 提名 | |
最佳導演 | 王家衛 | 提名 | |
最佳男主角 | 梁朝偉 | 提名 | |
最佳女主角 | 張曼玉 | 獲獎 | |
原著劇本 | 王家衛 | 提名 | |
最佳攝影 | 杜可風、李屏賓 | 獲獎 | |
最佳造型設計 | 張叔平 | 獲獎 | |
最佳美術設計 | 張叔平 | 提名 | |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 Michael Galasso | 提名 | |
2000年度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 最佳電影 | 提名 | |
最佳導演 | 王家衛 | 獲獎 | |
最佳編劇 | 王家衛 | 提名 | |
最佳男主角 | 梁朝偉 | 提名 | |
最佳女主角 | 張曼玉 | 提名 | |
推薦電影 | 獲獎 | ||
第6屆香港金紫荊獎 | 最佳攝影 | 杜可風、李屏賓 | 獲獎 |
2000年度亞太影展 | 最佳攝影 | 杜可風、李屏賓 | 獲獎 |
最佳剪接 | 張叔平 | 獲獎 | |
香港特區十週年電影選舉 | 最佳女主角 | 張曼玉 | 獲獎 |
2000年度歐洲電影大獎 | 最佳非歐洲電影 | 獲獎 | |
2000年加拿大滿地可電影節 | 最佳電影 | 獲獎 | |
2001年英國獨立電影大獎 | 最佳外語片 | 獲獎 | |
2001年法國凱撒電影獎 | 最佳外語片 | 獲獎 | |
2001年德國電影節頒獎禮 | 最佳外語片 | 獲獎 | |
第53屆康城影展 | 最佳男主角 | 梁朝偉 | 獲獎 |
最佳藝術成就大獎 | 張叔平、杜可風、李屏賓 | 獲獎 | |
2001年智利 Valdivia 國際電影節 | 最佳電影 | 獲獎 | |
2001年紐約影評人協會電影獎 | 最佳外語片 | 獲獎 | |
最佳攝影 | 杜可風、李屏賓 | 獲獎 | |
2002年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電影獎 | 最佳外語片 | 獲獎 | |
最佳攝影 | 杜可風、李屏賓 | 獲獎 | |
2002年阿根廷影評人協會獎 | 最佳外語片 | 獲獎 |
評價
- 2000年《時代》雜誌亞洲版評選「年度十大最佳影片」-《花樣年華》入選
- 2008年美國《娛樂周刊》評選「25年來100部新經典影片」-《花樣年華》第95名
- 2009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評選「影史18部最佳亞洲影片」─《花樣年華》第1名
- 2009年英國《電訊報》和《泰晤士報》舉行「過去10年100部最偉大電影」-《花樣年華》榮獲第29名和第37名
- 2009年英國《泰晤士報》「近十年最佳電影」-《花樣年華》第1名
- 2009年英國電影協會(BFI)主辦影評刊物《視與聽》(Sight & Sound)評選代表過去10年世界最佳30部電影-《花樣年華》入選
- 2009年英國tMF評選21世紀電影50強-《花樣年華》第18名
- 2010年英國電影雜誌《帝國》評選「100部最偉大非英語片」-《花樣年華》第42名
- 2011年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評選「百大必看電影」(100 Must-See Films)-《花樣年華》第4名
- 2015年韓國釜山電影節評選「亞洲影史最偉大的一百部電影」—《花樣年華》第3名(中國電影第一名)
- 2016年英國《英國廣播公司》評選「21世紀最偉大的100部電影」(100 greatest films of the 21st Century)-《花樣年華》第2位[3]
- 2023年爛番茄25週年特輯 「影評家選出過去25年的最佳電影」排行榜第6名[4]。
衍生作品
參考資料
- ^ 最佳華語片一百部 The Best 100 Chinese Motion Pictures. 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 [2010-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9).
- ^ The Greatest Films of All Time. BFI. [2022-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3) (英語).
- ^ 100 greatest films of the 21st Century. BBC. 2016年8月23日 [2016年8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8月23日) (英語).
- ^ CRITICS PICK THE BEST MOVIES OF THE LAST 25 YEARS. Rotten Tomatoes. Flixster. [2023-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