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致癌物質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致癌物[1]英語:Carcinogen,/kɑːrˈsɪnəən/)或致癌物質[2](英語:cancerogenic substance[3])、致癌原[4]致癌劑[5]誘癌物[6]等,是指任何促進癌症發展的物質[7] 致癌物可包括合成化學物質、天然物質、物理因素(例如電離、非電離輻射、放射性核素),以及生物因素(例如病毒細菌)等。[8] 大多數致癌物的作用是在DNA中產生突變,破壞細胞調節生長的正常過程,導致不受控制的細胞增殖。[7] 當細胞的DNA修復過程無法識別DNA損傷並導致缺陷傳遞給子細胞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損害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累積。這通常是一個多步驟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細胞內的調節機制逐漸瓦解,從而允許不受控制的細胞分裂。[8]

致癌物質進入機體後會直接或間接使機體細胞受到損害,導致生物大分子異常、細胞代償性增生、原癌基因活化、抑癌基因失活、DNA損傷修復缺陷及表觀遺傳改變等,從而誘發癌症。

致癌活性的具體機制對於每種物質和細胞類型都是獨特的。然而,致癌物可大致分為活化依賴性(英語:activation-dependent)和活化非依賴性(英語:activation-independent),這與物質直接與DNA結合的能力有關。[9] 活化依賴性製劑在其原始形式下相對惰性,但在體內被生物活化為能夠破壞人類DNA的代謝物或中間體。[10] 這些也被稱為「間接作用」(英語:indirect-acting)致癌物。活化依賴性致癌物的例子包括多環芳烴雜環芳胺黴菌毒素。不依賴活化的致癌物或「直接作用」(英語:direct-acting)致癌物,是那些能夠直接破壞DNA而不對其分子結構進行任何改變的致癌物。[9] 這些agents通常包含易於與DNA分子的淨負電荷反應的親電體基團。不依賴活化的致癌物的例子包括紫外線電離輻射烷化劑[10]

從接觸致癌物到發生癌症的時間稱為潛伏期(英語:Latent period)。對於人類大多數實質固態瘤(英語:solid tumors),潛伏期在10到40年之間,取決於癌症類型。對於血癌,潛伏期可能短至兩年。[11]

許多組織審查和評估有關特定物質潛在致癌性的科學證據累積。其中最重要的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 IARC定期出版專著,其中評估特定物質對人類的潛在致癌性,並隨後將其分為四組之一:第1組:對人類致癌、第2A組:可能對人類致癌、第2B組:​​可能對人類致癌,以及第3組:無法根據其對人類的致癌性進行分類。[12]

接觸致癌物的來源有很多,包括陽光中的紫外線、住宅地下室排放的氡氣[13]十氯酮香煙煙霧等環境污染物,以及攝取酒精加工肉類等某些類型的食物。[14] 職業接觸是致癌物質的主要來源,全球每年估計有666,000人死於與工作相關的癌症。[15] 根據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英語: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縮寫作NIOSH)的數據,全球3%至6%的癌症是由職業暴露所造成。[11] 公認的職業致癌物包括氯乙烯(導致血管肉瘤)、(導致白血病)、苯胺染料(導致膀胱癌)、石棉(導致間皮瘤)、多環芳烴等。

風險評估

  • 致癌斜率系數英語Cancer slope factor(CSF,cancer slope factor)或稱潛在致癌系數(CPF,cancer potency factor),單位為劑量的倒數(mg/kg-day)^-1

分級

世界衛生組織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致癌因子按照危險程度分為3級:[16]

聯合國全球化學品統一分類和標籤制度將致癌物質分為兩類:

  • 1組:被確認是或者相信對人類有致癌潛在可能
    • 1A組:測驗基於人類證據
    • 1B組:測驗基於動物證據
  • 2組:懷疑對人類的致癌物質

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將致癌物質分為2組:

  • 被確認是對人類有致癌潛在可能
  • 有理由地懷疑對人類的致癌物質

致癌物質種類

按作用方式分類

按照作用方式可以將化學致癌物質分為直接致癌物質、間接致癌物質與促癌物[註 1]三種。[20]

按致癌作用機制分類

化學致癌物進入機體後,有些直接與機體遺傳物質結合導致體細胞癌變;有些則不作用於遺傳物質,而是通過其他方式使體細胞發生癌變。因此,根據致癌作用機制的不同可將化學致癌物質分為遺傳毒性致癌物與非遺傳毒性致癌物。

接觸途徑

相關參見

註解

  1. ^ 本身無致癌作用,但可以與致癌物協同作用,誘發突變細胞克隆擴增或加速癌細胞發展,進而促進癌症發生的物質。

參考資料

  1. ^ 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c998def6957e47818d6af094ac4cb17a/?seq=1
  2. ^ 致癌物質的介紹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11-17.
  3. ^ 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51ced781fe439606f2eccab773043d6a/?seq=2
  4. ^ 存档副本. [2023-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0). 
  5. ^ 存档副本. [2023-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0). 
  6. ^ 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4843f76120245016c3d52e595ce366fd/?seq=8
  7. ^ 7.0 7.1 Carcinogen. www.genome.gov. [2024-04-16] (英語). 
  8. ^ 8.0 8.1 Carcinogenesis. McGraw Hill Medical. [2024-04-16] (英語). 
  9. ^ 9.0 9.1 Barnes JL, Zubair M, John K, Poirier MC, Martin FL. Carcinogens and DNA damage. Biochemical Society Transactions. October 2018, 46 (5): 1213–1224. PMC 6195640可免費查閱. PMID 30287511. doi:10.1042/bst20180519. 
  10. ^ 10.0 10.1 Barnes, Jessica L.; Zubair, Maria; John, Kaarthik; Poirier, Miriam C.; Martin, Francis L. Carcinogens and DNA damage. Biochemical Society Transactions. 2018, 46 (5): 1213–1224 [2024-04-17]. PMC 6195640可免費查閱. PMID 30287511. doi:10.1042/bst20180519. 
  11. ^ 11.0 11.1 1. Ladou 2. Harrison. Curren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6th. McGraw Hill Lange. 2014: 389–418. ISBN 978-1-260-14343-0. 
  12. ^ Agents Classified by the IARC Monographs, Volumes 1–136. monographs.iarc.who.int. [2024-08-12] (美國英語). 
  13. ^ CDC. Radon in the Hom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23-12-21 [2024-04-17] (美國英語). 
  14. ^ Underferth, Danielle. Processed meat and cancer: What you need to know.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2024-04-17] (英語). 
  15. ^ Loomis, Dana; Guha, Neela; Hall, Amy L; Straif, Kurt. Identifying occupational carcinogens: an update from the IARC Monographs.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August 2018, 75 (8): 593–603. ISSN 1351-0711. PMC 6204931可免費查閱. PMID 29769352. doi:10.1136/oemed-2017-104944 (英語). 
  16. ^ 國際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人類致癌因子分類表. (PDF).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022年12月5日 [民國111年12月5日]. 
  17. ^ 存档副本. [2019-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5). 
  18. ^ 18.0 18.1 存档副本 (PDF). [2006-09-1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6-09-27). 
  19. ^ 存档副本 (PDF). [2012-01-2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1-06-01). 
  20. ^ 20.0 20.1 20.2 樓宜嘉. 药物毒理学(第四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6-2. ISBN 978-7-117-22371-3 (中文). 
  21. ^ 21.0 21.1 21.2 劉晶星; 李凡.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3-3 [2017-10]. ISBN 978-7-117-17152-6 (中文).